本文章由本帳號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你不知道的道理,學習一下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蟄,是一首描寫驚蟄「節氣」在中國的氣象、地理、植物變化及春耕狀態的七言絕句詩。作者左河水,作品發表於《中國詩賦》2014年4期,並有中國天氣網等網站的文章引用。
在我國的春天裡,尤其是在驚蟄時節東南風壓倒西北風,由東南海面吹來的暖氣流使大地的溫度漸漸上升。如左河水《立春》:「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原本動物在入冬後藏進土中、地下,叫做「蟄」,顧名思義,「驚蟄」即天上春雷隱隱,驚醒了蟄伏的動物,也提醒人們,即將進入春耕時節。諺語「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驚蟄一到,溫度漸漸上升,萬物開始覺醒復甦,莊家開始復甦,小草開始發芽,冬眠的動物開始出洞,蚊蟲也開始慢慢甦醒,《千金月令》記載:「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在門檻上撒點能殺蟲的石灰,也象徵著給害蟲一個警告,希望它們一年都不要來騷擾自己。
驚蟄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當然,從飲食上也要多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富含蛋白的食物,驚蟄期,天氣氣溫不定,出門還是要以保暖為主。
編輯:鴨鴨/審稿:張婷/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