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科創:一個科創平臺生態的創業樣板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投資在青島,創業攀巨峰。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青島搭建平臺,讓資本、產業、城市相互成就。近日,中共青島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兩個文件,擘畫了在當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青島的發展路徑。青島提出建設創業城市,就是通過創業這個主題,把城市發展所需的各類創新創業要素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來,面向更大的市場空間優化配置資源,推動青島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創業是生在冬天的孩子 一定要經歷嚴寒霜凍

「創業是生在冬天的孩子,一定要經歷嚴寒霜凍。」創業以來,我們不忘初心。」冠義科技CEO曲潔說,「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都當成一種引導和機遇。」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青島追求的內生動力,是既要看得見科創,更要看得見市場,看得見科創如何化為產業項目、落地成為城市動能。

冠義科技是入駐嶗山區的青島巨峰創業大廈的優質雙創企業,產品銷往國內外。2019年10月,冠義科技的腕語(FreeSay)智能語音翻譯機成為法國航空機上銷售產品銷量冠軍的消息傳回國內,冠義科技的幾位創始人回到最初創業的辦公室開了一瓶香檳。回想創業以來的幾年,這個創業團隊走過了很多彎路,面臨了很多挑戰,創業方向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但他們都堅持了下來。現在冠義科技的Ai語音硬體產品覆蓋了全國TOP20的機場高端數碼店和一二線城市電子數碼店,旗下的國際品牌FreeSay翻譯機更是走向了世界,成為了海外銷量第一的產品。

2014年8月,在IBM工作的曲潔與其他三位好友相聚,其中老大哥講到自己母親大年初三獨自在家心臟病突發去世的事情。「要是有一款能檢測老人心率,並能及時報警求助的產品就好了!」老大哥回想起母親走那天的情形,感慨道。

「以現在的技術,也許還真能做一款這樣的Ai產品出來。」鍾可和楊寧不約而同地說。鍾可計算機專業出身,一直在朗訊工作,楊寧是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博士,聽到這裡他們忽然想到也許真的可以研發出這樣一款針對老年人健康檢測預警的產品。

四人一拍即合,他們都分別來自大公司、科研院所,都工作了20多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工作都涉及電子產品領域。說幹就幹,四個人很快成立了公司,組建了團隊,經過兩年的研發,一款主打心率監測、定位、一鍵求助功能的智慧型電話手表面世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和智能養老這個領域還不成熟。沒想到,第一款產品上市,團隊就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和困難。因為產品設計之初就是準備推廣到全球市場的,產品設計研發了14種語言的翻譯功能,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帶有智能翻譯的硬體產品。團隊決定到海外尋找機會。CEO曲潔帶著產品來到歐洲,沒想到在養老產業更發達的歐洲也碰了壁。沮喪的曲潔到一家義大利餐廳,用手錶的翻譯功能順利點了餐,「請給我一份7分熟的牛排。」手錶瞬時將中文翻譯成了義大利語,驚豔了店員和老闆。

曲潔看到了商機,回國後,團隊進行了討論和反思,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後,在手錶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全球定位、外語學習、外語詞典等功能,一款主打跨境語言交流的智能穿戴產品正式推向市場。在Ai+旅遊場景的成功,讓冠義科技更專注市場的引導效應,後續又推出了多款不同功能的專業翻譯機,把語音翻譯功能做到了極致。「是市場讓我們走向了Ai語音技術和機器翻譯領域,」曲潔說。

當冠義科技團隊在海外市場取得初步成功後,冠義科技又迎來了第二次大考。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全球旅遊業受到重創,對於專注於Ai+旅遊場景的翻譯類產品更是迎頭痛擊,冠義科技多個海外訂單被退。

「挑戰也是機遇!創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市場在變,那我們就要積極擁抱變化!」曲潔說。

冠義科技依靠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產品基礎,迅速拓展產品線和應用場景。2020年整個公司臥薪嘗膽,以極快的速度先後開發出多款智能語音產品:語音滑鼠、Ai錄音筆、字幕翻譯筆、Ai口語機、離線聲控燈具等產品,面向國內海外市場強勢出擊。

「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們又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但這次我們沒有彷徨,沒有害怕。我們時刻關注著市場變化和國內海外局勢,青島也出臺了很多支持政策,幫助我們度過了前期最困難的時期。」曲潔說,經過疫情和市場的洗禮,冠義科技的目標更加清晰:以Ai語音為基礎,拓寬多場景應用,聚焦Ai+教育、Ai+辦公、Ai+商旅、Ai+家居四大場景,國內和海外並舉,打造全球AI語音設備第一品牌。

「非常感謝青島巨峰創業大廈運營方巨峰科創,我們在這裡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和令人舒心的服務。」曲潔說。

一個讓創新創業者 成長成功的平臺生態

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發展環境。

青島是一個平臺,一個匯聚天下創新創業者的平臺;青島是一個生態,是成全四海不畏風險的智者成長成功的熱帶雨林。

巨峰科創也是青島大平臺中的一個平臺,巨峰平臺已經形成一個讓創新創業者成長成功的生態。

青島巨峰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巨峰科創)是青島市嶗山區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公司,是嶗山區重要的創新創業和產業投資平臺,目前資產總額超37億元。

10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的通告》,經推薦、評審和公示,同意授予賽歐小微企業基地等117家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稱號。

巨峰科創運營的「巨峰科創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獲得「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今年青島市2家基地獲得該稱號。

只有大規模的科技成果、人才和資本往青島流動,在青島匯聚起來了,青島才能成為真正卓越的城市。

公司前身為青島市嶗山區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先後成功投資了特銳德、冠中生態、海泰新光、海信網絡、魯信睿浩、藍天航空、交銀村鎮銀行、齊魯銀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知名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股投資了鑑睿基金、創信海洋經濟、清控金奕、恆匯泰基金、海創匯能基金、清控金信基金、望盈瑞峰基金、中車華錦基金等。

自2016年4月正式投入實體化運營以來,巨峰科創以全要素孵化服務、產業創業投融資和網上空間運營為主線,以巨峰創業大廈、院士智谷等80餘萬平米創業載體投入使用為契機,積極搭建創業孵化、園區運營、項目招商、產業投資服務平臺,致力於成為一流的孵化空間及園區運營和科技創業投資服務商。

巨峰科創充分發揮國有創投公司資源優勢和信息優勢,為創業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臺,已投入運營巨峰創業大廈、昌盛產業園等8個園區,涵蓋智慧產業、智能製造、虛擬實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已入駐冠義科技、未來醫療、譜尼測試、羅博科技等80餘家高科技企業,入駐率達95%以上,在孵企業累計獲得投融資2.5億元。園區企業總註冊資本約8.02億元,在孵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4.5億元,納稅約1100萬元,基地直接拉動就業人員1600多人。

園區累計舉辦創新創業類活動160餘場,參與人次6500餘人,包括校園招聘會、科技講座、項目路演、創業培訓、創客籃球賽等,已搭建起較為完善的創業服務體系,並獲得青島市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市級商標品牌指導站,嶗山區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區級創業孵化基地、區級眾創空間,第三屆「青島創客榜」——「十大創新孵化品牌」等榮譽稱號。

巨峰科創通過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共享和匹配,聯合清泰聯信、發思特、盈科、清控科創、魯信創投等多家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和投資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包括公司註冊、投融資、科技研發、人力資源、市場推廣、財會審計、法律事務、企業管理、專利服務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重點培育孵化智能製造、虛擬實境、大數據、「網際網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未來產業,海華生物「專業化醫藥研發平臺」、澤靈文化「國產動畫電影」、航大新材「汽車輕量化材料」、未來醫療「AED&智能心臟急救培訓系統」、辣工坊「網紅辣椒醬」、藍天航空「國產大飛機模擬器」、兮易強企「企業SaaS服務」、羅博智慧筆等眾多企業項目都在各自領域快速發展、壯大。

用市場的邏輯謀事 用資本的力量做事

去年以來,青島發起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讓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發展最強勁的內生動力,奮力走好以開放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支點。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動能的源頭,企業則是科技發揮經濟引領作用的「生力軍」。青島要成為一個有活力的城市,必須要有科技創新引領的能力,要提高創新的能力,最要緊的是把人才和資本結合在一起,實現資本與人才的相互撬動。

在青島市和嶗山區的高點定位、高端引領下,巨峰科創走出了具有青島和嶗山特色的「雙創」之路。

巨峰科創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通過打造「1+N」金融服務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金融服務。「1」即為一個平臺,為通過嶗山區屬國有平臺公司——青島巨峰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具體實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相關工作;「N」即為採取股權投資、債權直接投資、可交債投資、國有基金投資、產業引導基金投資……等N種手段服務實體經濟。

巨峰科創構建了涵蓋天使基金、創投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產業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母基金等構成的全鏈條基金投資體系,投資及管理基金15支,籤約基金83.21億元,在已投基金、專項基金中,被投項目1個已上市、2個過會、2個IPO申報中、6個目前在備案輔導或擬申報新三板精選層。其中,冠中生態、海泰新光分別於2020年9月IPO過會,基金投資助力企業發展效果明顯。

巨峰科創打造全產業鏈孵化生態體系,運用「建載體、搭平臺、用資本、搞活動」等方式,通過搭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創新創業產業園(基地)等創業孵化鏈條,為創業者提供的包括資金、技術、場地、代理中介等創業要素服務,更核心的是幫助創業者成長,幫他們謀劃未來、開拓市場、提供諮詢,幫助創業企業整合創業資源,一方面在聚集更多創新資源和中介機構為在孵企業服務的同時,加強與其他孵化器、眾創空間載體運營單位的溝通與聯繫,互相開放自身優勢資源,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服務。另一方面邀請成功創業企業家傳經送寶,分享創業經驗,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啟迪。

作為國有投資平臺,巨峰科創利用自身優勢幫助入駐企業進行政府和社會資源對接,搭建合作交流平臺;擁有在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導下成立的青島市首個商標品牌指導站——「巨峰科創商標品牌指導站」,通過組織開展知識培訓、商標品牌節等活動,建立維權網絡,提供法律援助,幫助入駐企業全面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了解入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定期組織銀企對接會、人才政策宣講會、稅收政策解讀等,為其提供精準服務,助力高科技成長初創項目的發展;為幫助已投項目對接專業資本,拓展融資渠道和方式,聯合青島股權與創業投資行業協會、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舉辦「走進投資人」等系列活動,通過項目路演、深度交流、實地參觀等方式,幫助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巨峰科創根據嶗山區委、區政府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迅速成立防範疫情應急指揮小組、制定應急預案,迅速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立「黨員青年突擊隊」及疫情防控小組值守,確保園區「零傳染、零擴散」;向園區企業捐贈防疫物資、協調防疫物資採購,解決園區企業復工復產燃眉之急;疫情期間,積極落實省、市、區級相關政策,目前基地內已享受疫情防控租金減免政策企業共24家,減免租金合計約405萬元。

據悉,未來,巨峰科創將按照 「緊盯前沿、探索高端、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思路,致力於推動「四大產業」的鏈式集群發展,以巨峰創業大廈為核心,以金株創業大街、濱海創新大道為兩翼,以域外飛地為科創成果轉化基地的創新創業園區格局,「園區+投資」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凸顯,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能級顯著提升,創新創業環境顯著改善,形成華北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成為「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生活服務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態環境更優美、文化氛圍更濃厚」的全國一流創新創業園區。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青島近年來國家戰略疊加,去年起發起15個攻勢,學深圳趕深圳,學習對接專業實訓上海現代服務業,學習上海發展之「魂」。近日青島市政府向來青投資洽談的客商致信並發出邀請,都展現了青島這座創業城市的胸懷和決心。

相關焦點

  • 「科創中國·嘉興」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科創中國」創新基地...
    嘉興市委、市政府圍繞實施新製造「555」行動,研究出臺專項政策,對「科創中國」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實施「一事一議」,同時著力推進組織平臺創新。此次成立「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就是組織建設的重要創新實踐。   束為指出:   要聚焦靶心,著力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
  • 廣州入選「科創中國」首批試點
    近日,中國科協在22個城市和園區設立「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園區),其中,廣州和深圳入選首批試點城市。廣州此次成為「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既是自身科技實力和營商環境的體現,也代表未來「責任在肩」:廣州需要探索出經驗和路子,成為科技經濟融合的「樣板間」。目前,中國在科技領域已經產出很多成果。
  • 榆林科創新城什麼樣?看這裡
    科創新城,一個代表榆林精神、科創氣質的城市名片,應運而生。大手筆擘畫、大動作落實,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這座冉冉升起的未來新城將為榆林城市的發展插上「騰飛之翼」。
  • 揚州召開新興科創名城建設重點調研成果匯報交流會
    圍繞建設新興科創名城,相關市領導分別就打造科創生態體系、培育標識性科創產業、建設科創載體與園區、集聚創新人才、強化科創要素供給等重點課題作了交流發言。  會上,謝正義指出,多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 【規劃】寶山:打造科創重地,開出「科創」之花
    【規劃】寶山:打造科創重地,開出「科創」之花 2020-12-02 18:0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崑山國企:首宗工改Ma打造科創「強磁場」
    產業園一期完工開園,籤約項目陸續入駐,項目二期工程也啟動建設,老廠房已成功蝶變成一個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的新型複合園區,土地「含金量」大大提升。人工智慧、新能源、智能製造等先進位造產業,打造一個科創人才匯聚、創新技術領先的標杆示範園區。
  • 中國共生科創投資論壇暨中國共生科創基金聯盟成立儀式圓滿舉辦
    與優勢同行、與價值同伍,2019年11月18日,由房德科創集團、宏優投資、中國共生科創基金聯盟主辦,全球創業周中國站組委會、房德科創科協、上海市楊浦區科技金融聯合會、上財創&投校友會、巨美加控股聯合舉辦的「2019年首屆中國共生科創投資論壇暨中國共生科創基金聯盟成立儀式」於上海國際時尚中心隆重舉辦。
  • 未來的城西科創大走廊是怎樣的?權威解答來了~
    • 以科創平臺為重點,增強創新引擎動力。錨定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堅持需求導向,集群化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激發創新動力。支持之江實驗室、西湖實驗室進入國家實驗室體系,支持中電海康等龍頭企業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   • 以先行先試為契機,積極承接中央和省級改革試點任務,打造整體智治示範區。
  • 揚州在京設立首個科創中心 加速生態科技新城建設
    中國網科技5月19日訊 揚州軟體園(北京)科創中心18日在京正式啟用,他既是古城揚州在首都北京展現自己開放創新的一扇窗口,更是架設了一座與北京經濟、產業信息交互發展的橋梁,同時,他也是一個兩地經濟、產業協同發展的共享平臺,是承接北京溢出產業的中間載體,平臺將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服務及兩地資源的充分整合,讓兩地的企業及創新創業者根據發展需求
  • 寶山:打造科創重地,開出「科創」之花
    今天,寶山區委書記陳杰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欄目,他說:「十四五」期間,寶山區將重點打造科創重地,開出「科創」之花。要基於石墨烯功能型平臺,圍繞這些前沿新材料作為主導的產業,全力發力;要加強與上海大學之間的協同創新和聯動發展,促進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另外,「十四五」期間,要在寶山內部形成地鐵軌道交通網絡,規劃橫向快速交通項目。
  • 矽谷創新中心:我們用矽谷生態助力科創企業成長
    三、矽谷創新中心主張用矽谷生態助力科創企業成長在矽谷創新中心項目開發之初,當時河北坤展博宏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在美國矽谷工作時深受震撼,他想如果矽谷的創新精神和模式及科技能夠落位我們的城市,會極大利好產業發展,矽谷科技園建設的想法也由此而來。
  • 聚焦科創前沿,於變局中開新局,2020北京市科創基金年度大會在京...
    在蔡洪平看來,中國市場是一個無法拒絕的市場。因此,在強調雙循環,注重對外引進的同時,還要注重到中國市場的落地。未來,北京科創基金將兼顧首都產業發展及市場發展趨勢,進一步提升首都科技創新活躍度,打造首都科技創新產業鏈,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楊力談道。
  • 這,就是成都味的高品質科創空間!
    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是愛奇藝線下生態賦能與深化文創體驗為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作為首批入駐瞪羚谷的企業,愛奇藝既是園區企業,也是科創空間的打造者。「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核心是助力企業發展,基於此,我們圍繞愛奇藝生態資源,脫離物理空間的限制,構建文創產業服務平臺。」呂落伊介紹,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搭建了直播服務、智能製作實驗室、IP生態公共服務、網絡視聽人才培訓基地和版權保護5個平臺,以此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造行業閉環。 呂落伊坦言,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成為「網紅打卡點」是意料中的事。
  • 中國的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戰略與路徑
    從形態來看,科創中心更多表現為一個城市(群),是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當創新成為一個城市發展根本動力,城市就成為了科創中心,並具有了很強城市競爭力。[3]作為科技創新活動空間的極化區域,科創中心的重要特徵是科技創新資源密集、科技創新活動集中、科技創新實力雄厚、科技成果輻射範圍廣大,對創新資源流動具有顯著的引導、組織和控制能力。
  • 「懷柔科學城雁棲科學論壇-科創·北京」助力中科院科創成果轉化落地
    作為國家發改委「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懷柔科學城分會場及北京市暢融工程的「懷柔科學城雁棲科學論壇-科創·北京」專題論壇於6月12日在懷柔召開。本次論壇由北京懷柔科學城管理委員會主辦、中科雁棲湖企業創新服務平臺承辦,近50多家科研院所、企業、投融資機構參會。
  • 首期「科創中國」論壇在京召開科技助力中小企業紓困
    懷進鵬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科協把今年作為合作發展年,努力創新合作機制,充分發揮科協系統人才智力和組織網絡優勢,組織實施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創新社會組織機制,針對技術交易、技術服務等短板弱項,搭建「科創中國」平臺,服務企業復工達產,推動創新創業創造,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壯大發展新動能。
  • 科創青年,大牛導師,齊聚於此!2020智能C端科創訓練營開營儀式在...
    科創青年,大牛導師,齊聚於此!寧波智能技術研究院由寧波市人民政府、海曙區人民政府與李澤湘教授團隊合作共建,為更好地融入本地產業,實現平臺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攜手世界頂級創意公司IDEO,寧波頭部企業及合作高校,以「智能廚電」、「智能家居」、「光學模組智能C端應用」為主題,組織開展為期六周的智能C端科創訓練營,加速項目成果落地,探索寧波硬科技創新創業模式。
  • 蘇錫常共建太湖灣科創帶倡議書(全文)
    蘇錫常共建太湖灣科創帶倡議書 八百裡太湖煙波浩渺,七十二群峰鍾靈毓秀。蘇州、無錫、常州共生太湖灣,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文脈相通,經濟活力足、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具備推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的堅實基礎。
  • 博士雲科創海為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賦能,破解科創痛點
    博士雲科創海,作為企業政策應用及創新資源全鏈服務平臺,是「博士雲」科技創新產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博士科技近20年專業服務經驗及積累的資源,結合線上平臺與覆蓋全國的線下分、子公司,提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導入人才、資本、資源為企業賦能。提升企業所在產業生態地位,強化與管理企業的科創屬性。
  • 桐鄉科創園何以頻頻飛出「金鳳凰」?
    讓我們走進桐鄉科創園,一起來尋找答案。掀起一場變革:體制一變天地寬登高景更好2019年,對於桐鄉科創園來說或許是一個重要節點。為改變桐鄉科創園內尚無完備機制扶持成長型科技型企業的現狀,市委市政府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將桐鄉科創園正式劃歸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管理,給予更大平臺賦能、更大力度政策支持。體制一變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