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成都味的高品質科創空間!

2020-12-18 騰訊網

11月26日,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成都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承辦,成都數字媒體產業化基地有限公司協辦的「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發布——成都味科技範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活動舉行。

活動篩選具有代表性的體驗官,在科技創新要素聚焦、成都味生活氣息濃厚的「打卡點」,運用場景展示、體驗官講述、背景資料呈現等多維度表現形式,帶領網絡觀眾進行「雲打卡」,近400萬人次通過網絡視頻觀看了此次活動。

小科

哪裡的科創空間最lN最有成都味兒?快來一起get吧!

興隆湖畔成都科學城

這裡有詩,也有遠方

步出成都地鐵1號線興隆湖站,

一片寬廣的湖面即刻映入眼帘。

緊沿湖岸的綠道上,

或漫步、或騎單車的人不時停下來拍照。

這裡是成都科學城起步區。

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

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

等一批高端平臺和企業,

沿著生態優美的興隆湖、鹿溪河水系布局。

在這裡,

埋頭創新發展的科學家、工程師、創業者們

在天氣晴好時還能遠眺西嶺雪山勝景。

上海交通大學地方研究院管理處處長、四川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兵見證了這一片區的飛速變化——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正式落地,「那時候,這裡連吃飯的地方都比較少,很多科研人才不願過來。現在,周圍的物理空間基本滿載,很多人想來這裡都很難,生活配套也很完善。」

從徐兵的辦公室往窗外望去,可以看到興隆湖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成都工作的時間,他時常會去興隆湖邊走走。他說,「生態優先」的理念也是吸引研究院落地的原因之一。

「綠樹成蔭、野鳥成趣,推窗見水、開門見綠。」是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呂嵐春對成都科學城興隆湖片區的形容,他說道,除了四川本身有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優勢,生活和工作環境非常舒適,也是吸引他們落戶於此的因素。

成都科學城不只是「好看」,環繞興隆湖,成都科學城更進一步構建起了從基礎科研、應用開發、「雙創」服務到成果落地的完整創新鏈條。在成都科學城構建起的發展新生態中,一個個創新的「朋友圈」也在這裡落地生根——引進一個高端科技服務機構、一個大型實驗室或一名頂尖科學家,相應的生態鏈會自然展開。

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的發展便是典型的樣本——清華大學最早派來成都的是3位老師組成的團隊,通過清華大學的校友網絡,行業上下遊的夥伴等渠道,逐步匯聚形成現在研究院240餘人全職研發隊伍。

「這裡已形成創新資源聚集,大家都是老熟人。」提到上海交大、北航等落戶成都科學城的知名高校院所,以及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呂嵐春這樣說。他表示,之前相互之間就有很多聯繫,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業務聯繫。

光有環境還不夠,政策和服務,也是呂嵐春提到的關鍵詞。他表示,剛落戶時,為保證研究院順利運轉,天府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提供了必需的辦公場所和設施,同時在人才引進、成果轉化和產業落地方面提供了優惠政策。比如為了留住人,天府新區為人才開闢購房資格的綠色通道,解決人才小孩讀書問題,並配套人才公寓配套。

就在五年前,當成都科學城還只是一份藍圖時,各種大樓還沒有建起來,很多企業、機構卻已經提前決定落戶科學城。成都科學城為什麼有這樣的「魔力」?不少企業和科研機構的負責人說,因為他們看到的科學城,不是一張掛在牆上的圖紙,而是一個更加美好的願景和更加值得期待的生活。

瞪羚谷愛奇藝潮流文化坊

要好創意,也要好生活

晨會前,下樓點一杯精品手衝咖啡;

吃過午飯,去健身房上節瑜伽課;

下班後,和朋友漫步湖邊綠道;

結束一天的奔忙。

在愛奇藝潮流文化坊的空間裡,

這樣的日子,不再是想像。

近日,天象產城COO、愛奇藝潮流文化坊CEO呂落伊講述坐落於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內的愛奇藝潮流文化坊如何變成一個「網紅打卡地」。

坐落於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內的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於今年3月開始打造,7月便正式運營。除了愛奇藝本身的產業資源和扶持計劃以外,呂落伊表示,「瞪羚谷本身生態優先、職住平衡的理念,也是吸引企業入駐的原因」。

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是愛奇藝線下生態賦能與深化文創體驗為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作為首批入駐瞪羚谷的企業,愛奇藝既是園區企業,也是科創空間的打造者。「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核心是助力企業發展,基於此,我們圍繞愛奇藝生態資源,脫離物理空間的限制,構建文創產業服務平臺。」呂落伊介紹,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搭建了直播服務、智能製作實驗室、IP生態公共服務、網絡視聽人才培訓基地和版權保護5個平臺,以此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造行業閉環。

呂落伊坦言,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成為「網紅打卡點」是意料中的事。她介紹到,文創行業對消費需求場景要求明顯,因此在前期打造上,定位為「有顏有趣有料有態度」的空間,文化坊在專業服務場景上植入了很多亮眼IP,比如植入了《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等。此外,還融合了熊貓、蓋碗茶等成都味兒的元素,讓整體空間處於流動開放的狀態,園區成為取景地,不僅對園區企業開放,還對公眾完全開放。

此外,圍繞生活服務,潮流文化坊還打造了不僅解決午餐,還能解決洽談和面試等商務場景的咖啡廳;園區企業可以在潮品店買到日常潮品,觀影廳則兼具社交和影片評審的功能。

「未來天象產城也希望在成都落地更多新文創產業項目,以此引入更多產業資源,本地項目通過天象產城的統一運營,也可以實現跨區域發展,以此來助力成都本地文創產業加速成勢。」呂落伊表示。

紅倉·完美文創公園

一個文創產業園區的「網紅」之路

從成都地鐵7號線八裡莊站出來,

就能看見一片復古工業風的紅磚廠房。

這裡以前是成都重工業基地,

現在則成了一個「工業風」打卡好去處

——紅倉·完美文創公園。

走進位於紅倉·完美文創公園四號倉庫的完美世界西南總部辦公室,第一感覺像是走進了矽谷的辦公場景——在這裡,幾乎沒有任何一塊區域看起來像是專門為工作準備的,沒有明顯隔斷、沒有固定桌椅的開放性空間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狀態,它是囊括了咖啡廳、健身房、工作室、展示廳的複合式空間。

「選擇在這裡落戶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打造的第一個文創產業園區,除了成都有發展文創產業的基礎,這裡還背靠公園,工作生活兩不誤。」完美世界(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嘉頌表示,空間的強可塑性,也是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選擇此地的原因之一。「空間的可變性可以植入更多功能。」他舉例,從教育人才角度出發,這裡可以植入很多分享場景,還可以植入攝影棚、錄影棚、動畫捕捉等場景。

在產業鏈上,通道建設是陳嘉頌提到的關鍵詞。他說,完美文創公園的產業規劃邏輯,在於入駐企業業務高度互補,形成聯動融合之勢。

他舉例說,某天一大型音樂劇演員面試在園區內舉行,園區公司孵化的藝人可以輸送過去供選,音樂劇所需的排練場地、演唱空間、專業錄音棚、推廣等,也都可以在園區內找到相關合作方。園區不僅為入駐企業提供文創產業扶持、創新孵化等各類政策支持,隨著上下遊資源打通,園區也形成了數位音樂節、國際電競活動、二次元 IP 節等潮流文化的完整生態,即打造「完美的產業鏈閉環」。

除了現有的場景呈現,園區還在不斷嘗試打破文創產業邊界。比如,完美文創公園正在構想一種偶像經濟模式,園區的動漫咖啡廳就是一次試水——咖啡廳服務生都是女團成員,運營方則是經紀公司。除了打造圈層文化的愛好者聚集地,同時也是女團線下吸粉的平臺。

3號倉的冇獨CH8Livehouse是園區第一家營業的企業。冇獨CH8Livehouse主理人劉超去過很多城市,相比之下,他更認可成都的營商環境,「不論園區還是政府都給了很多優惠。」他提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冇獨已經開設超100場演出,「與預期基本一致」。

園區6號倉內,一支年輕的搖滾樂隊正在排練。這裡是聲派空間的場地。聲派空間主理人陳翔宇說,決定入駐前曾考察過很多地方,選擇紅倉,一方面因為此地產業集聚,「自帶『朋友圈』功能」;另一方面,這裡有完整的物業配套設施,物業也更加規範。環境也是陳翔宇考慮的因素之一,「清朗、清爽的生活狀態下,樂隊更願意來此進行創作。」

已規劃建設54個

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加速成勢

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今年成都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不管是瞪羚谷愛奇藝潮流文化坊還是紅倉·完美文創公園,他們的「網紅」之路的背後,實則是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的縮影。

一個個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和高品質生活服務配套的高品質科創空間正加速成勢——截至目前,成都已規劃建設54個高品質科創空間,已入駐科創企業(團隊)314家,已落地符合產業細分領域方向的產業化項目796個,新籤約相關創新機構(平臺、實驗室)140家,相關產業化項目(含中試)175個。毫無疑問,建設在產業功能區核心區的高品質科創空間,將為全市產業功能區裝上新「引擎」。

而談到這次「成都味科技範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活動的舉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雲上這樣的活動方式,能讓更多的受眾直觀地看到這些科創空間的環境、服務,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也給企業和載體之間搭建了雲上溝通的橋梁。」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的雲對接活動,今年以來已經舉辦了10場,鎖定不同的主題, 吸引上千萬人次關注。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市科技局通過『科創通』——成都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探索開展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對接、校企雙進的創新工作模式,並形成常態化的系列活動。」該負責人說道,從科技防疫產品到雲計算產業,從生物醫藥到高品質科創空間……針對不同主題,不僅讓讓科技型企業產品迅速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更是搭建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平臺。而成效更是顯而易見:僅在疫情期間兩場活動就促進200餘項防疫產品清單發布與近700家企業的深度對接。活動幫助邁克生物獲得西班牙、義大利、伊朗等40多個國家或地區訂單,成都光啟紅外體溫檢測智能頭盔成功在成都春熙路、成都大學等多個場景應用,推動科技部和中國科協分別收錄和推介了100餘項成都科技防疫創新產品……

據了解,在促進科技服務方面,市科技局著力打造「科創通」——成都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幫助企業找銷售渠道、幫助企業找融資,幫助企業找平臺、幫助企業找合作夥伴、幫助企業找合作夥伴……實現成都市產業鏈上的強鏈補鏈。目前,科創通已匯聚雙創服務機構748家、雙創服務產品2544款、雙創導師1046位、科技成果2275項,為28000餘家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政策諮詢、科技投融資、智慧財產權、技術交易、創業孵化等市場化服務,累計實現技術交易額4073億元。

來源:成都發布(ID:cdfb-szfxwb)

部分圖據:成都日報、成都高新、Go Chengdu、四川日報

編輯/美編/校對:何秋霆

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首批19個示範點 未來它們「長」啥樣?
    成都對科創空間的定位是,打造集研發設計、創新轉化、場景營造、社區服務等為一體的生產生活服務高品質科創空間,實現區域內新經濟產業聚集、創新要素活躍、高端人才薈萃、生態環境優美、人文交流浸潤、服務完善便捷。 作為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發展「引擎」,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怎麼建設?成都在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中,首批選取了19個高品質科創空間點位作為示範點。
  • 成都金牛區茶花新界科創空間規劃出爐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8月28日,成都金牛區舉行「黨建領航共促發展」暨「黨建搭臺產業共促築夢金牛」主題黨日活動。此次活動中,金牛區科技服務產業功能區黨建聯盟正式成立,金牛區茶花新界高品質科創空間規劃發布。
  • 老成都 蜀都味 國際範 成都打造高品質高能級生活城區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市委提出「中優」戰略,加快促進「中優」區域布局更優、功能更強、產業更新、品質更高。「中優」,讓這片厚植歷史文化底蘊、彰顯現代時尚活力的土地得到進一步浸潤和升華。在大運會等國際賽事歷史機遇下,「中優」作為成都市重大戰略,需強化區域內的核心功能,統籌做好謀賽營城,打造高品質高能級生活城區,為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堅強支撐。
  • ...鄒麗娟:聚焦服務業和歷史文化優勢,打造具有成都特色高品質科創...
    6月初,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明確提出,今年將聚焦初創型科技企業成長需求,設立創業投資母基金和蓉漂人才發展基金,年內建成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為企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科創服務平臺。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有哪些特點?具體怎麼建?在對標先進同時,成都又該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
  • 「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成都,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小科 具體來說,這將為成都城市發展帶來什麼呢?根據合作協議,成都將構建會地聯合創新體系,推動科創要素在產業生態圈集聚。 支持全國學會、學會(產業)聯合體聯繫院士、頂尖科學家在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設立專屬實驗室等原創研發載體;支持全國學會專家(團隊)探索設立會地聯合創新中心;支持「科創中國」平臺落地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成都東部新區等區域,培育多維科創中心,構建科創體系;支持成都科創資源嵌入「科創中國」平臺和「巴蜀科技雲」平臺,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成型成勢。
  • 成都「智」造雲對接:做科技企業的「合伙人」
    在2020年底,曾舉辦了這樣一場雲上活動——來自成都科學城、紅倉·完美文創公園、愛奇藝潮流文化坊的工作人員面對鏡頭,向來自全國各地的400萬人次觀眾推介具有「成都味」的科創空間。通過「體驗官+生活場景+科技要素」的雲對接,將創新企業與科創空間打造成為「網紅打卡點」的成都經驗推向全國。
  • 產業功能區+社區 成都新都區悅動新城規劃出爐
    軌交科創中心按照規劃,悅動新城將聚焦軌道交通和航空主導產業,按照「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若干個產業社區」的理念,堅持「人城產」邏輯,著力把石板灘建設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質量主導產業圈、宜居宜業的高品質產業人生活圈、專業化的高效率營商服務圈「三圈融合」的活力新城,一座承載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嚮往的未來之城
  • 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看成都雙流「芯」風口
    成都芯谷是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承載區。2016年12月啟動建設以來,引進產業化項目38個、總投資689.1億元,高起點規劃建設155萬m高品質科創空間。成都芯谷產業功能區是遵循市委「統籌布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的決策部署下,在成都芯谷項目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總規劃面積87平方公裡,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核技術、航空航天「1+2」主攻方向,聚焦「芯網核航」4大細分領域,著力打造融合發展標杆、創新轉化樞紐、品質城市典範。
  • 成都芯谷:雙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聚集地
    11月17日,30餘名來自全國各大媒體記者走進成都芯谷展示中心,實地探尋成都雙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情況。作為雙流區電子信息產業對外展示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成都芯谷展示中心於今年7月份正式開放,在充分展示科技化、數位化、信息化的展陳內容的基礎上,按照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標準和要求,打造成為雙流區百萬平米級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核心展示區域。
  • 建未來之城 成都新都區打造產城融合新標杆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馮巧鳳):日前,成都新都區打造悅動新城的規劃出爐,該規劃將聚焦軌道交通和航空主導產業,按照「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若干個產業社區」的理念,堅持「人城產」邏輯,著力把石板灘片區建設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質量主導產業圈、宜居宜業的高品質產業人生活圈、專業化的高效率營商服務圈「三圈融合」的活力新城,一座承載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嚮往的未來之城
  • 「音樂之都」成都:高品質音樂成就高品質生活
    每經記者:董興生 每經編輯:杜毅「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每當這首熟悉的旋律響起,就仿佛真的置身於秋天的成都,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迎面而來。在這個金秋時節的成都,一場國家級音樂大賽、5場專場音樂會,剛剛落下帷幕。
  • 成都買房:二仙橋片區將成為又一座文創高地?
    成都買房:二仙橋片區將成為又一座文創高地?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08-21 土拍市場往往可以看見成都區域發展
  • 銳意成都 | 聚力協同創新構築增長極動力源!範銳平用了3天在上海考察科創中心建設,實地調研了這些科研機構和企業
    在G60科創走廊規劃展示館裡,他詳細了解科創走廊建設發展進展及科創成果,關切詢問協同創新機制和相關配套制度政策。隨後,他又前往恆大新能源汽車上海公司、騰訊長三角AI超算中心實驗室和上海超矽半導體有限公司等領軍企業和研發機構,實地察看科創產品和應用場景,與企業家、科研團隊深入交流。
  • 白銀:雲創空間科創園揭牌
    白銀:雲創空間科創園揭牌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7日,由白銀市委市政府主導,中創博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出資聯手打造的白銀首家兼具創業就業、融通創新、精益創業、全球化創業等差異化功能於一體的數字原生型服務孵化扶持中心——白銀雲創空間科創園正式揭牌。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首月記
    121所高校、178萬在校大學生、1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29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87個眾創空間……成渝兩地之間,這些數據正在裂變,產生創新乘數效應,賦能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源」來於此科創18條、人才2.0,給力!高起點、高標準,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謀定之初就定位明確。
  • 成都: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3日訊(記者 梁鵬 攝影報導)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於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今日下午3點半,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新聞發布會,對《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進行介紹。
  • 「城市綜合運營商」能力再升級,旭輝競得成都新津TOD項目
    新津站「TOD+5G」公園城市社區效果圖根據一體化的規劃設計,新津TOD項目強化科創賦能和公園社區打造。將以站城一體、城市洄遊、風貌重塑、公園社區、科創賦能作為具體策略,以「TOD+5G公園城市社區」為項目整體定位,確立了「成南新中心,智在公園城」的打造理念。
  • 成都明確了這幾點思路
    要以成都為原點繪製產業生態全景圖、組建產業聯盟,促進研發、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運營、結算等生態圈功能性節點在蓉布局,以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為牽引推動毗鄰地區共建產業協作帶,在更大範圍構築起以成都為樞紐、具有區域帶動力的產業生態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