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饒人處且饒人」告訴我們的不是寬容,更多的是不要強求

2020-12-16 愆之行

出門在外,家中的長輩常常告訴我們「得饒人處且饒人」,出門在外不比在家中,什麼事都能遷就你,更多的是禮多人不怪,為什麼長輩們會用這句話來告訴我們這些道理呢。其實,長輩們想告訴我們的不是寬容待人,而是凡事不要過於追求。

「得饒人處且饒人」出自宋朝俞文豹的《唾玉集·常談出處》,全詩為「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講述的是蔡州褒信縣有一個道士非常善於與下棋,但是他有一個怪痞,就是在下棋的時候,常常讓對手先下,要知道在下圍棋時,先手的贏是比後手要大上很多的。所以用這句詩來表示這個道士人的處事原則。

而這句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寬容、體諒別人,凡事不要做得太絕,須留有一定的餘地。我們都知道,天上不會白掉餡餅,無論做什麼都是需要用其它東西進行交換的,往往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

而這位道人「自出洞來無敵手」,就一直為他人而考慮,從來不爭先後。也告訴我們凡事一定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多考慮問題,而不是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問題,也就是凡事不要太過於強求。

要知道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即使你是現在得到了,將來也要加倍還回去。

而這最後一句「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在人的一生中,精力與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都能精通,即使有,那也是萬中無一的人,也淪不到你的身上。就像用想手握緊流沙一樣,你越抓得緊,而沙遺漏得更厲害。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太過於執著,以至於迷失了方向,老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我們從中跳出來,那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只有學會放下執著,才能更進一步,因為成功的路不是只有一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努力,而是浪費時間。

而這句「得饒人處且饒人」就是告訴我們,凡事不要過於執著,畢竟強扭的瓜不甜。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做任何事都一定要按著這個哲理來,而是在多數情況下,能寬容的情況下,就待人、待物寬容一些。

相關焦點

  •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後半句才是精華,說透為人處世之道
    就比如我們經常會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從字面上面看,就是在自己佔著道理的時候,也不能夠咄咄逼人。而在處理的事情的時候,最好還是以一個寬容平和的心態,多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才能夠更好的體諒和寬恕別人,也才能夠團結更多的人,形成自己的助力。那如果我們尋根溯源,就會發現這句話其實出自《唾玉集》,原文裡是說:「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古人的處世之道
    常言道:「得饒人處且饒人」,說的是要寬厚待人,懂得寬容和體諒他人,莫要將事做絕,莫要將人逼到絕路,畢竟兔子還咬人,在《唾玉集·常談出處》中記載:蔡州褒信縣有一位下棋很厲害的道士,每次下棋就先讓對方一步,他曾經有詩說「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 厚黑學:做人,不要欺人太甚!要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
    厚黑學:做人,不要欺人太甚!要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給人一條生路,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先來看一個寓意深長的寓言故事:天空中的一隻老鷹,盯上了一隻兔子,窮追不捨,想要將它吃掉。等到老鷹飛下來的時候,屎殼郎擋在兔子面前,說道: 「請不要吃掉兔子,因為它已經是我的僕人了。」老鷹那會將渺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裡,它抓住了兔子,並當著屎殼郎的面,殘忍地吃掉了兔子。吃完後,老鷹就飛走了,但屎殼郎卻沒有忘掉這一次的奇恥大辱,下定決定千方百計地復仇。沒多久,屎殼郎發現了老鷹的巢,於是它就偷偷地爬上去,費盡力氣把所有老鷹蛋都給推了下去,全給摔破了。
  • 流傳的千古名句,「得饒人處且饒人」我們一直以來都理解錯了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以為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它原本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它是怎麼演變成,我們現在的認知了。 這事傳開以後,世人都認為老道不是凡人,可遺憾的是,老道留下的信息實在太少了。 而這首詩,正是他留在世間的,唯一作品。因為詩的前一句不好理解,而「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字面通俗易懂,於是人們,便謹記了後面這一句;並把它作為,待人的傳統美德,永久流傳了。
  • 「得饒人處且饒人」溫文爾雅,前一句卻很狂,成綠林好漢口頭禪
    「得饒人處且饒人」溫文爾雅,前一句卻很狂,鮮為人知。「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前一句很狂,許多人都不願提及中國人在與人交往時,講究個中庸之道,不偏激,做事留有餘地,用一句常用俗語來說,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
  • 「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是這幾種人不值得寬容
    做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凡事要留餘地,你讓我讓天地寬。做人,懂得包容別人,是善良,體現一個人很有修養。如果心眼太小,那麼越計較,越痛苦。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你放過了他,他反而會倒打一耙,變本加厲傷害你;有的人,你不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他就以為自己可以橫行霸道;有的人,你不教訓他,他就會走上歧途,毀掉一生;有的人,做人沒有底線,你讓一步,他進一丈,一直都是咄咄逼人。不管你多大度,如果遇到以下幾種人,就不要寬容他,要學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得饒人處且饒人」,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如何很好的和他人交往,打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每一個人每天都會和各種各樣、各型各色的人打交道。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這句話聽起來是很通俗簡單,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對他人寬容寬厚。人與人之間就像很多錯綜複雜的線條,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互相之間就會有交集,因此我們要儘可能的給他人留下個好印象。
  • 古人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對別人寬容、大度是一種高尚的美德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 而一旦有了紛爭,誰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有的人常常得理不饒人,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指責對方的錯誤,以顯出自己是佔了上風。古人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對別人寬容、大度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得理要饒人、給對方一個臺階下,是一種智慧;讓人三分,得人生十足。
  • 「得饒人處且饒人」上一句為何很少人提?只因太犀利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勸世名言:得饒人處且饒人。意思就是能寬恕別人的地方就儘量寬恕,做事要留有餘地,不要趕盡殺絕。這句話也成了中華文化的一種標誌,和我們的求同存異、包容文化一脈相承。是啊,如果不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中華大地哪來的民族融合、四海皆兄弟?或許早已是一盤散沙。人類文明的最終走向不正是這樣嗎?多元發展、和諧共生,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是下一句卻鮮為人知,道理引人深思!
    有這樣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這句話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我們要心胸寬廣,與人發生爭執的時候,即便我們在理,對方無理取鬧,也不要太多的計較。給他人一個臺階,自己也會因此得到尊敬和掌聲,何樂而不為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不容易,都會遇到很多坎坷。
  • 「得饒人處且饒人」,前面7個字因為太霸氣,被人選擇性遺忘了!
    「得饒人處且饒人」,前面7個字因為太霸氣,被人選擇性遺忘了!孔子真說過「以德報怨」嗎?他的回答很硬氣,是後人錯怪他了!所以,當我們的領導者面對霸權者的無理挑釁時,才硬氣地回應:「中國人歷來講求『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此外,在寬待他人上,還有句古語,叫「得饒人處且饒人」。指的是要寬容、體諒別人,儘量寬恕別人;還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其實,「得饒人處且饒人」一語的背後,還有個故事,只有將故事與前後文連起來理解,才能深諳其中的真義。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是精華,老祖宗教我們的做人道理
    俗語是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句子,比古文朗朗上口,比古詩簡單易懂。這是老祖宗的人生智慧,口口相傳留給了我們。在眾多的俗語中,「得饒人處且饒人」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與人相處,能饒旁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 「年度散文推薦」王欽|談談「得饒人處且饒人」
    談談「得饒人處且饒人」在日常生活中,每當你要規勸別人或別人要規勸你的時候,就經常會說到或聽到「老話說得好……」、「俗話說得好……」、「常言道……」等等諸如此類的句式,而且這種句式一出口就讓人覺得特別有說服力,令人心悅誠服,每每讓人無言以對,無力反駁。仿佛這些老話、俗話、常言等就是至理名言。
  • 「得饒人處且饒人」用英文該怎麼說?單詞組合非常簡單,你都會!
    之前大白介紹了「一竅不通」、「開門見山」等英文表達,今天呢我們來說一個難的表達,你知道「得饒人處且饒人」用英語怎麼說嗎?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表達的中文意思是,儘量去寬恕別人,別太為難人家,做事不要太絕情,要留有餘地,英文表達我們可以用「live and let live」。
  • 老祖宗智慧:「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才夠精華,教你如何做人
    俗語是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句子,比古文朗朗上口,比古詩簡單易懂。這是老祖宗的人生智慧,口口相傳留給了我們。在眾多的俗語中,「得饒人處且饒人」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與人相處,能饒旁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啥意思?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最近在一家超市發生了一件讓人很尷尬的事情,我對超市做法表示不理解,就算老太太偷超市的商品有過錯,也不能對他在門口掛牌示眾啊。俗話說,殺人不過頭點地,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讓老太太進行賠償,為什麼要讓他掛牌兒示眾呢?
  •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名言,原來出自於詩句,上一句同樣很經典
    那些話往往充滿哲理,同時言簡意賅,讓人一聽就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這也正是漢語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用最簡練的方式,則是可以把意思表達清楚。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這也是一句詩,而且這一句話也是充滿了哲理,意思是告訴世人,沒有必要對別人痛下狠手,可以放過別人的時候,還是給別人一條生路,不要做的太過分了。
  • 古人講「得饒人處且饒人」,上半句霸氣外露,成英雄好漢的口頭禪
    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根本不可能不與其他人交往。但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肯定會因為一些事情而產生矛盾。很多性格比較暴躁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很容易不留餘地,這樣做對自己的他人都沒有好處。如果按照古代人的處世哲學來看,人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喜歡採用中庸之道。簡單說就是不偏激、不糾結,並且總會給自己和他人留下餘地。
  • 「得饒人處且饒人」原指下圍棋的讓先
    跟著歷史典故學漢語,一本書看透200個詞語的前世今生  許暉 著 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十四、「得饒人處且饒人」和「大快朵頤」  「得饒人處且饒人」原來是指下棋讓先  「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饒」字,今天一概解釋為寬恕、容忍,如此一來,這就成了一種事後行為,即事情發生之後要寬恕別人。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何意思?讀了上句才知不是誰都有資格說
    而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俗語,都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演變與代代傳頌才能有幸聽聞。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這句俗語也是有著屬於它的典故。它是出自一首詩,這首詩的作者由於記載不詳,所以史書提及甚少。我們只知道這一句,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的上一句才是真正的傳神。也許讀完就明白了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說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