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區鐵索村百戶村民抽地下水生活 離自來水主管道僅幾百米

2020-12-16 華商網

  由於沒有地下汙水管網,鐵鎖村村民的生活汙水就直接排在路面上。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內10萬居民盼望早日解決飲水問題

  距離市政自來水主管道僅有幾百米,村民卻只能「望水興嘆」。這二十年來,未央區六村堡街辦鐵索村100多戶村民只得依靠抽取地下水生活。隨著近年外來企業增多,村民與企業「搶水」的現象日益嚴重。無奈之下,該村只得自籌資金重新打自備井取水。

  作為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的民生縮影,轄區內33個自然村10萬居民(包含外來人口)至今未使用市政自來水,水氣暖等基礎設施滯後,已經成為影響當地百姓福祉的「攔路虎」,多年來群眾的反映投訴也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用水矛盾突出 村民自籌資金打「自備井」

  位於西三環內的鐵鎖村有100多戶800多名村民,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村落,儘管地處主城區附近,卻與周邊城區有著天壤之別。2月21日,記者走進鐵鎖村,映入眼帘的是地面隨意流淌的生活汙水,由於沒有地下汙水管網,每戶村民的生活汙水就直接排在地面上,久而久之自然形成無數道汙水溝,沿著地勢匯集到低洼處,還散發著陣陣異味,「要是下雨天,雨水和汙水混在一起,那味道才難聞呢!」

  這種情況,村民們早已習以為常。然而,近年來的用水緊張問題卻讓村民叫苦連天。「我們是冬天不敢洗衣服,夏天不敢洗澡,水龍頭放的水就跟小孩『尿尿』一樣,家裡的熱水器根本就帶不起來!」村民徐師傅回憶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鐵鎖村與夾城村、民婁村(目前兩村合併為桂宮新村)共用一個水塔用水,彼此相安無事。然而,隨著近年來周邊進駐的企業逐年增多,加之管道設施老化,村民與企業「搶水」的現象日益嚴重。

  村民王師傅說,每天斷水幾乎是常事,水量也比較小,為了存水,家家戶戶購買了水箱、水泵,由於白天用水量太大,很多村民就凌晨三四點起床放水、存水,即便如此,用水矛盾卻依然突出。

  無奈之下,2018年9月,該村自籌資金數十萬元重新打了一口自備井,解決燃眉之急。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不少村民發現,新打的井水顏色泛黃,喝起來還有點「怪味」。記者在村民徐雙喜家看到,接水的水盆裡一層黃色的水垢,「這個盆也就用了兩個月就成了這個樣子!」徐雙喜說,很多村民擔心水質有問題,都只能無奈地從外面買純淨水吃。

  村民盼望 何時才能喝上自來水

  根據《西安市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規定,重點文物保護區等區域禁採地下水。開發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水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興建取水工程。身處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的鐵鎖村顯然屬于禁採區。

  「這也是沒辦法,畢竟那麼多人要吃水,只能說是合理不合法。」對此,該村一名村幹部坦言,他們打自備井確實沒有報備。針對村民反映的「水質泛黃」的問題,這名村幹部表示,水質監測部門曾經做過鑑定,發現水質並沒有問題,現在推測可能是管道老化出現的問題。

  指著幾百米外的市政自來水的主管道,不少村民不解地問,這麼近就是喝不上自來水,這樣的日子不知道要持續到啥時候。據了解,近年來村民曾多次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此事,希望能儘快接上市政自來水,至今沒有回應。

  事實上,作為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的民生縮影,轄區內33個自然村10萬居民(包含外來人口)至今未使用市政自來水,水氣暖等也沒有與市政聯網,基礎設施落後,生活條件惡劣,已經成為影響當地百姓福祉的「攔路虎」。

  管理部門扯皮  都說不歸自己管

  為了解事情經過,記者對相關部門進行了走訪。2月22日,記者首先來到未央區六村堡街辦,街辦黨政辦主任朱紅利表示,鐵鎖村的情況他們清楚,也有群眾來反映過,但包括鐵鎖村在內街辦下轄14個村都處於遺址保護區,由於文物保護的需求,地下不允許挖管道,所以市政自來水進入不了,他們曾多次向上級反映過,但保護區內規劃布局、基礎設施等都是由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委會來負責,不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

  當記者提出如何協調文物保護與民生發展之間的關係時,該負責人表示,作為街辦層面單獨解決不了,需要尋求上面的政策支持,「我們曾跟上面溝通過,還有過書面反映,並給人大提過議案和在年度工作時提過,目前轄區居民飲水還沒有有效辦法解決 。」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委會,管委會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只負責8.58平方公裡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等申遺核心區的管理,鐵鎖村屬於核心區之外的遺址保護區,應該由街辦來負責,「居民用水問題應由街辦具體去做,他們主要負責城市管理。 」記者的採訪就在部門間的相互推諉中不了了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早在2009年由西安市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心、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保管所共同起草的《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09—2025)》(簡稱《總體規劃》)中第11章「遺址區基礎設施改造規劃」中就明確規定,將漢長安城遺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納入西安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整體規劃。

  《總體規劃》第11章第85條「漢長安城城址區給排水設施改造規劃中」明確提出,沿復原保護的漢代道路外側埋設給水管道,納入市政給水管網系統。《總體規劃》還明確「通過基礎設施的改造,應使遺址區內的居民生存環境得到改善」。

  既然早已制定規劃,為何相關部門還不執行。對此,一位知情者介紹,主要是頂層設計出現了問題,目前整個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內只有這一部《總體規劃》,其他的譬如建設規劃等配套規劃並未出臺,加上遺址保護區實行的是管委會、街辦的雙重管理,項目建設還需要文物部門來審批,多個部門又出現交叉重疊,造成「九龍治水」的局面。此外,一些幹部面對群眾訴求有畏難情緒,不願意直面難題,缺乏擔當,造成了目前積重難返的情況。

  曾經的「風水寶地」到如今「被遺忘的角落」

  作為國家1961年首批確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長安城遺址在西安四次城市規劃修訂中,都被確定為重點保護區域,保持原貌不得開發。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的重大決策,通過了《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實施方案》,決定從2012年到2020年分三個階段推進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工作,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和《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有關要求,以文化遺產保護為中心,通過改善遺址區內文化景觀和生態景觀,帶動周邊區域綜合價值的提高,從而實現大遺址保護區與周邊區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使該區域成為文化深厚、生態優美、生活舒適、極具文化活力的城市綜合區域,實現統籌城鄉、改善民生、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鄉建設相融合的建設目標。

  然而,6年過去了,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也成功申遺,目前除了遺址核心區內相關村莊拆遷安置外,遺址區其他地區依然在原地踏步,遺址區內群眾不僅收入低於遺址區外收入,隨著近年來周邊城市化進程加快,外來人口激增,亂搭亂建,小房屋出租,小工廠、小作坊集聚,使得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區域內環境也未得到有效改善。一位當地村民說,他本來有做一手好菜的手藝,開了農家樂想吃上「旅遊飯」,結果因為周邊環境實在太差,客人來了一次就不想來了,沒幾天就關門了。當地群眾只能依靠打零工、房屋出租、土地出租等傳統方式獲取經濟來源。

  「站在北二環和朱宏路上向兩邊看,北二環以南、朱宏路以東區域,高樓林立,夜晚燈光璀璨;而北二環以北、朱宏路以西的漢長安城遺址區內,依然保持著幾十年前的狀態:房屋低矮破舊,夜晚黑暗冷清,宛如兩個世界!」不久前,回鄉過年的一位當地群眾在網上抱怨說,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就像「美麗世界的孤兒」被人遺忘。

  當地群眾表示:「『漢』是我們共同的民族認同,這裡也是漢文化的發源地,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這裡的民生問題,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共同擦亮世界文化遺產這一金字招牌,實現遺址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雙贏。」

  文/圖 記者 楊明

編輯:何媛

相關焦點

  • 山東茌平村民稱地下水遭汙染 只能喝鄰縣自來水
    記者調查了解到,當初政府出大頭,村民自配一部分資金,將東阿縣的自來水引至每家每戶。儘管水價賣到每立方7元多,比城裡貴得多,而自打的井水不要錢,但井水已很少用於飲用。「水價是不便宜,但沒啥法,地下水都汙染了,根本不能喝。」一名張姓村民告訴記者,「因為自來水費錢,俺只用它做飯燒茶,刷鍋洗碗洗衣服都用家裡的井水,哪裡用得起那麼多自來水?」
  • 山東茌平村民反映地下水被汙染 只能喝鄰縣自來水
    看完濰坊的情況,茌平縣計程車司機張師傅顯得「見怪不怪」,「這種情況,在茌平已有些年頭了,我們縣城周邊的地下水早就被汙染了,現在沒多少人敢喝地下水」。  為核實茌平縣地下水汙染的情況,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趕赴當地進行調查。2月18日晚上,記者來到茌平縣城西邊的溫陳街道幹韓村。在該村開闊的村部廣場,眾多村民向記者證實,七八年前,村裡已全部安裝自來水,村民幾乎都不再吃地下水。
  • 三水將村村通自來水 村民告別「喝井水」
    通自來水前,村民飲用地下井水。 部門供圖    南都訊 記者姚建國 「今年年底三水將實現村村通自來水,村民們將告別喝井水、山泉水的歷史。」這個村目前尚未用上自來水,村民的取水源為地下水。    「從小到大,我們用的都是地下水。」村民林先生說,村民家基本都打了壓水井,洗衣做飯都是用這種水,都已經習慣了,但是,井水有缺陷,尤其是雨季,抽上來的水水質發黃,有時還含有泥沙,有股泥土味,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沉澱才能使用,飲水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熱水器也用不上,冬天衝涼很不方便,希望能早日用上自來水」。
  • 從澇壩水、地下水到北京自來水——新疆和田飲水「三級跳」巨變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10日電 題:從澇壩水、地下水到北京自來水——新疆和田飲水「三級跳」巨變  新華社記者丁建剛、符曉波  在和田老人亞爾麥麥提·伊斯拉木的記憶裡,他這輩子喝過三種水:澇壩水、地下水、北京自來水。
  • 鄭州地下水30年下降30米 地下已形成漏鬥區(圖)
    李國卿說,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鄭州市的自備井開始大規模發展,各個企事業單位紛紛打井,最多的時候多達856個,這還不包括當時農村(現在的城中村)村民的自備井。  鄭州的自備井,究竟有多少?「確切的數字還不好說。」鄭州市節水辦副主任洪玉錫說,超量開採地下水,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2002年至2004年,鄭州市節水辦開始大批壓採地下水,封停自備井。
  • 物業要求是否合理、環境整治、無自來水樹木處理等問題,政府答覆
    網友留言:駱寨社區駱新莊環境什麼時候能改造下,今年夏天發水,水排不出去,還是村裡找來挖土機臨時挖條溝排水,沒有排汙管,生活汙水排不出去,地下水還會汙染,自來水也接不上,供電主線在駱新莊巷口,電錶都在巷口,每家每戶要好幾百米電線才能到家裡,用電也不安全
  • 山東濰坊現地下水汙染 水中有活蟲子燒開後仍發臭
    地下水中有活蟲子  胡家莊是距離第三豬場排汙渠最近的一個村,五圖街道胡家莊村民胡紅妹告訴馬勇,從她家到排汙渠也就100米的距離。正是因為距離近,胡家莊也是受汙染最重的一個村。  在胡紅妹家,她從地下水管中放出兩桶地下水,兩桶地下水裡均發現了活蟲子。  「這樣的水我們哪還敢喝。」胡家莊一名村幹部說,從去年開始,他們的地下水就沒法喝了,被逼無奈,他們去找第三豬場討說法,在他們的多次抗爭下,第三豬場被迫同意胡家莊、張家莊、宋家莊三個村的村民可以免費接用豬場的自來水。
  • 調查:自來水能點燃,這場鬧劇誰的鍋?
    在四營屯,自來水中的怪事兒已經存在了兩三年,但一直沒人解決。為此,家家戶戶不得不添置一些儲水用具,把水放上一陣,等氣兒消失了再用。拉開家裡水箱的出氣閥,就能聽見「呲呲」的噴氣聲。或許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景象只不過是一件奇葩事。但對於生活其中的人,卻又是另一番滋味。
  • 南昌縣蔡家村井水燒開後像茶葉水 有鐵鏽味 數百戶村民喝水靠過濾
    南昌縣蔡家村井水燒開後像茶葉水 有鐵鏽味 數百戶村民喝水靠過濾    慧聰淨水網  對於家住撫河邊的南昌縣塘南鎮蔡家村數百戶村民而言,吃水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 莆田埭頭鎮石塔村道路施工致停水 上百戶村民挑水喝
    東南網4月2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養東)昨日,莆田秀嶼區埭頭鎮石塔村多位村民致電反映,附近道路施工停水多日,每天都要挑水喝。負責該片區的思源供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施工破壞了自來水管道,為此不得不關閉水閘,何日恢復供水要看施工進度。
  • 農村不用「壓水井」了,自來水真比地下水好?
    但是時過境遷,這才沒有多少年,農村的壓水井竟然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電動水泵,只是水泵裡的水大多是洗衣服洗澡用,而吃水則是現在村村通的自來水,水龍頭一擰就譁譁的出水,可謂是方便至極,迅速成為了老百姓的首選,只是自來水真的就比地下水好麼?
  • 關於未央區漢城街道辦事處西查村村民查丁違法佔地建設問題的說明
    關於未央區漢城街道辦事處西查村村民查丁違法佔地建設問題的說明 2016年12月25日 15:40 西安市未央區委區政府官方微博   12月24日,有網站報導「西安農民自掏24萬把泥路修成水泥路
  • 山海天村民們注意啦!長期飲用地下水危害原來這麼大!
    很多農村家庭飲用水一般都來自於地下水,也就是水井,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對身體會有害處嗎?對於部分農村,飲用水為井水最常見。但發現,近年來農村發病率比較高的就是結石病。那麼,這是不是因為長期飲用這種地下水而導致的呢?井水多為汙染嚴重的淺層地下水,含有過量的鐵、錳、氟,水質並不宜生活飲用和工業生產。
  • 汽修廠擅自取用地下水,青島一租客被罰4萬直喊冤:用的都是自來水
    做汽修生意的孟先生2019年10月在水城路租了一間門頭沒多久就接到了罰款通知原因竟然是因為院子裡的一口水井孟先生直喊冤汽修廠擅用地下水被罰 租客喊冤:用的是自來水孟先生:現在是綜合執法把你起訴了,你有一個罰款沒交,現在超出罰款期限了,有違約金2萬元,一共處罰4萬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山村」通了自來水
    大路街道大竹村地處雲霧山脈,因為海拔高、水源少,當地村民常年只有「靠天喝水」。隨著我區農村飲水工程的實施,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不敢種花草,是因為大竹村地處海拔700多米的雲霧山脈,村民們常年缺水,光是喝水都不夠,更別說其他用途了。在張大爺的房屋後面,還有一口蓄水池和很多橫七豎八擺著的水管,這都是他以前為了引水想的各種辦法。 張合澄說:「全家人都要計劃著用水,洗澡都不敢洗勤了,洗臉水、洗澡水還要留著餵牲口。」
  • 很多農村有自己打的水井,那麼是井水好,還是自來水好?
    現在我們當地有些農村依然沒有裝上自來水,人們是在自家門口打一口壓水井,屋頂上裝了個可以儲存大約2噸水的水箱,用水泵把壓水井裡的水抽到水箱裡儲存。另外從水箱處接了管子到廚房與衛生間,再裝上水龍頭,然後就跟自來水一樣,打開龍頭,水就會流出來。
  • 昆明地下水開採過度引發地層下降
    礦泉水井主要分布於主城四區及呈貢新區,年開採地下水434.33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73.433萬立方米,第三產業用水360.897萬立方米。從全市地下水的利用區域來看,除主城四區地下水供生活用水和少量工業用水、第三產業用水外,其餘區域主要是解決自來水管網未覆蓋區域的生活用水或山區、半山區的人畜飲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