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法治建設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8 中國建設新聞網

近年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著眼實現總書記賦予廣東的總定位總目標,緊緊圍繞廣東省委「1+1+9」工作部署和省政府工作安排,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厲行法治、循法而行,在廳依法行政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設委員會,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把廳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為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堅持良法善治

保障健康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長期以來都是廣東省的「立法大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不局限於對一些已知的、確定的工作設立規則,也致力於勇立潮頭,聚焦新業態新模式中法律制度的空白點、衝突點。

堅持質量立法。今年,該省通過了《廣東省綠色建築條例》《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部地方性法規。加強與立法部門的溝通,聘請立法諮詢專家,通過立法論證會、聽證會,廳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徵集意見等方式徵求意見,廣泛了解社情民意,引導公眾有序、有效參與立法。對法規內容嚴格把關、反覆論證、多次審議,提高立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實效性、協調性和規範性,讓立法成為人民群眾認同的「最大公約數」。

做好立法規劃。廳法規處提前介入有立法意向的項目參與調研,與業務處室共同研究法規草案,提前謀劃,齊心聚力,成熟一個上報一個。加強對地市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制定工作的指導。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各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近3年共印發地方性法規32項,頒布政府規章45項。

堅持務實管用

創新普法路徑

鑑於人民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需求和接收信息的途徑均已發生變化,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立足實際、革故鼎新、應變而新,從內容、形式、渠道三方面入手,在提高普法工作實效性、針對性上走出一條新路。

普法計劃更接地氣。印發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和普法責任清單,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將普法任務項目化,建立法治聯絡員制度,把普法責任壓在各級主體的「肩膀上」,實現普法工作「大合唱」。

普法內容更接地氣。積極圍繞疫情防控、民法典、優化營商環境等中心工作,找準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精準普法。今年全省出臺了10條惠企措施及援企政策,通過大力宣傳,促進6820家企業減輕公積金負擔約9.31億元,14.8萬住房保障對象減免公租房、直管公房、人才住房租金3.9億元,惠及困難群眾43萬人。

普法形式更接地氣。在舉辦法治講座、開辦普法培訓班的傳統形式上,積極優化「線上+線下」的法治宣傳模式,通過與各大主流媒體合作、在廳門戶網站開設政策解讀、網上諮詢等欄目,上線「民聲熱線」「政府工作話你知」微博訪談等多種形式,加大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政策法規和重大改革舉措的宣傳解讀。各地市積極開展「智慧普法」,運用科技手段提高群眾獲得感。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全國首創引入電子公證網籤制度,藉助公證效力普及相關法律法規。

堅持公平正義

提高執法公信力

執法工作一端連著政府,一端連著群眾,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溫度,廣東省在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的過程中,緊緊圍繞執法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建設高素質執法隊伍。

進一步理順執法體制。結合城市執法體制改革要求,指導各市制定改革實施方案和「三定方案」,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和城市管理執法,推動實現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改革。

規範執法權力。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率先制定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方案,制定行政執法流程、文書範本和法制審核標準,全面啟動和推進執法公示信息錄入,以信息化手段推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落實。

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圍繞15項涉黑涉惡涉亂行業突出問題,重點打擊建築工程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和在工程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煽動鬧事等行為。全力打好違法建設治理攻堅戰和高鐵沿線環境專項整治戰役。自2016年8月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以來,全省共治理違法建設4.92億平方米(含拆除違法建築3.48億平方米)。推動各地對全省11條高鐵沿線和120個高鐵站進行環境整治和改造提升,消除高鐵沿線安全隱患7234處,工作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

建設高素質城市管理執法隊伍。與廣東警官學院共建城市管理和執法培訓基地,打造全省城管人才培育的新高地。連續5年開展全省城市管理執法系統培訓,共組織培訓了全省城管執法人員1500餘人,局級領導180餘人,專題培訓案卷評查人員80餘人。

堅持複議為民

化解矛盾糾紛

行政複議是有效化解行政紛爭和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該廳堅持複議為民,努力做到定紛止爭。近3年共辦理行政複議案件194宗,辦結案件直接糾錯率達35%。

加大調解力度。對涉及企業或個人重大利益關係和可能造成廣泛社會影響的行政複議案件,主動介入前期調解指導,今年共有20件複議案件經調解由申請人主動撤回複議申請,佔全部行政複議件數的36%。

注重會商研討。針對複雜疑難的案件,該廳組織業務處室、法律顧問、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主動到地市政府複議部門、法院研討,統一案件審理標準,確保合法性、專業性並重。

強化以案釋法。通過制發《行政複議建議書》《案例分析報告》等方式,對司法解釋、司法審查報告、典型案例等進行深入講解和評析。如針對近年來地方主管部門行政複議與信訪的處理機制混淆不清等問題,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時組織開展了專題法制培訓,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初始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關焦點

  • 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直屬機關黨務工作者到碧桂園交流學習
    10月19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舉辦2020年省廳直屬機關黨組織和行業「兩新」組織黨建聯繫點黨支部書記、黨務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上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蔡瀛出席開班儀式並作培訓動員講話,廳直屬機關黨組織和碧桂園等行業「兩新」組織黨建聯繫點人員約90人參加培訓。
  •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調研行業協會監管工作推動落實管黨治黨...
    日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廣東省監察委員會駐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劉智民帶隊到東莞市調研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行業協會監管工作,推動行業協會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調研組與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東莞市預拌混凝土協會工作人員、會員單位代表分別召開座談會,重點關注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詳細了解行業協會發展歷程和重點工作,探討住房和城鄉建設業務部門加強行業協會監管工作的思路和舉措
  •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強化制度建設 推動普法長效化
    「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按照有關要求,把普法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大力推進依法行政,持續強化制度建設,不斷推動普法工作長效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法治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展省級城市體檢試點工作調研
    2020年11月18日至19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廖江陵率調研組赴東莞市、肇慶四會市開展廣東省城市體檢試點工作調研。調研組充分聽取了有關部門關於城市體檢試點工作情況介紹和工作建議,圍繞城市體檢指標體系構建、城市問題研判、治理措施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併到萬江谷湧·滘聯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範區、四會市萬興隆翡翠城和綏江綠道(觀海公園)進行了實地調研,詳細了解城市治理和環境品質提升工作。
  •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立業——書寫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
    作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省曾憑藉晉煤「點亮全國一半燈」,卻也因煤炭「一業獨大」面臨發展困境。近年來,山西省不斷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努力形成產業多元支撐的結構格局。這其中,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大步向前,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成功之路。讓群眾「安居樂業」「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住房的高質量發展就是『價格低點,房子大點』。」
  • 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召開全省環衛領域重點工作部署會
    據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網站消息,3月27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廣州召開全省環衛領域重點工作部署會。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瑋和有關負責同志,21個地級以上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城市公廁建設管理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民法典》學習
    日前,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邀請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進行《民法典》學習專題輔導。夏錦文以「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民法典」為題,分別從「準確把握民法典的三個關鍵字」「充分認識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民法典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全力做好民法典貫徹實施的準備工作」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論述。
  •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規範行政執法 提升執法能力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隊伍建設為主線、以行政執法為重點,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指導,建設行政執法平臺,突出重大案件查辦,加強執法與監管聯動,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以權力清單中的處罰事項為基礎,對省市縣三級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和適用規則,按照統一標準進行全面修訂,為實現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統一適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提供基礎性制度規範。建立完善案件分類登記、案件報告審查、交辦案件結案審核、案件統計分析等系列制度,探索執法機構和人員考核管理等制度,嚴格案件辦理情況督查。
  • 黃力同志赴駐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紀檢監察組調研
    1月14日上午,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黃力一行到駐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紀檢監察組調研,聽取工作情況匯報,開展交流座談。調研組認為,該組聚焦主責主業,嚴格執紀問責,壓緊壓實綜合監督單位黨組主體責任,緊盯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持續落實落細日常監督,全力做好以案促改和調研檢查的「後半篇文章」,實現監督檢查有力度、源頭治理有特色、隊伍建設有成效。
  •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市場
    項目名稱: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市場監管與誠信一體化工作平臺(信用評價系統)GWCG2016-821公開招標公告項目編號:GWCG2016-821 一、項目聯繫方式:項目聯繫人:林先生
  • 曾卿帶隊到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對接工作
    10月19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帶隊到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對接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會見曾卿一行,雙方就深化市廳合作,共同推動廣安城鄉建設工作進行會談。   曾卿首先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廣安建設和發展表示感謝。
  • 傳承紅色基因 鍛造粵建方陣——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性錘鍊...
    為深入學習弘揚蘇區精神和古田會議精神,進一步鍛造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的新時代粵建方陣,8月中旬和9月中旬,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依託梅州市委黨校,分兩期成功舉辦以「傳承紅色基因、鍛造粵建方陣」為主題的2020年黨性錘鍊培訓班。
  • ——記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張忠誠,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機關黨委調研員。2010年12月,他剛做完腸道手術,就遠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開展援助工作,任博州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房地產管理、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管理及建設系統應急管理等工作,並負責與對口支援的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聯絡工作。
  •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舉行揭牌儀式
    李小鵬副省長與王國正廳長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揭牌   9月1日,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掛牌。省委常委、副省長李小鵬出席並親自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揭牌。
  •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重點、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發展難點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重點加強事關群眾幸福安居、公共服務等領域立法,以高質量立法引領高質量發展,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廳黨組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統籌安排依法行政工作。
  • 廣東騰越公司黨委應邀參加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兩新」黨建推進會
    本網訊(通訊員 朱嘯)11月23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深圳召開全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 「兩新」黨建推進會暨建築工地、社區物業黨建試點現場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副廳長趙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蔡瀛,省委組織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兼集團辦公室主任李靜,碧桂園黨委委員、廣東騰越建築黨委書記、
  • 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於開展2020年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1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網站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評選》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於開展2020年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評選的通知各設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委)、園林(市政)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建科
  • 趙坤任職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楊細平不再擔任
    &nbsp&nbsp&nbsp&nbsp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馮善書) 日前,廣東省住房城鄉建廳官網已更新信息,在領導信息一欄,顯示趙坤為現任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楊細平不再擔任該廳黨組書記、副廳長一職。
  • ...的生活家園更美好——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周 嵐「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江蘇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十三五」期間,江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強富美高」宏偉藍圖,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和美麗田園鄉村建設為抓手,推進美麗江蘇建設,致力為人民打造「城鄉融合、美美與共」的美好生活家園,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實現了6個「邁進」。
  •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深圳市鴻鑫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行政...
    事故發生後,我廳委託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對被處罰人的安全生產條件進行核查。經核查,被處罰人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未能提供近兩年企業安全生產投入計劃及安全生產投入清單;二是未能提供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每年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記錄;三是未能提供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