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交易不鬧心 法官教你巧辨真假中介

2021-01-13 央視網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安居夢」的逐步實現,商品房買賣日益活躍,房產中介行業也不斷發展壯大,成了房屋交易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雖然中介的出現為購房者提供了較為專業的服務和便利,但房屋交易的問題有時比較複雜,甚至還伴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通常是由於房屋中介的居間行為涉及諸多違法違規操作,導致房屋租賃及買賣雙方當事人出現信息不對稱、雙方過戶條件無法達成等問題,進而產生糾紛。更有甚者,曾有中介為促成交易賺取佣金,主動建議客戶採取「假離婚」的方式規避限購政策,這不但造成了家庭關係不睦,更有夫妻「假戲真做」最終離婚。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通過分析涉房屋糾紛的案件發現,中介不當行為廣泛存在於房屋買賣交易的各個環節,且呈現出善於利用政策漏洞,規避被追責處罰的情形。因此,建議當事人在進行房屋購買、租賃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房屋中介公司,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止損,並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

  案例一

  房產買賣受限 房主「假離婚」終成真

  2016年1月,甘某通過某經紀公司,與孔某籤訂了《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經紀成交版)》及《補充協議》,欲購買孔某名下一處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房屋,房屋成交價格為212萬元。但該套房子是孔某家庭的唯一房產,不符合「滿五年」交易,並且稅費還比較高。

  為了促成交易,中介業務員小李便建議出賣人孔某與其妻子王某「假離婚」,欲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並促成「滿五唯一」條件。在小李的極力規勸下,孔某與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房屋轉移登記至妻子名下。隨後,買賣雙方順利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甘某又支付了50萬元定金,並與孔某約定在4月30日前完成房屋交付。

  原本以為房子很快就能成交,誰知最後卻在履行合同的環節中發生了糾紛。孔某妻子突然提出撤除網籤,隨後,孔某也明確表示不同意賣房。買賣雙方因此鬧到了法院。

  甘某認為,孔某夫妻不僅沒有按約定的時間交房,還將已經籤訂合同的房屋進行二次抵押,種種原因導致房屋最終沒有完成網籤和交付。

  綜上,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甘某與王某繼續履行與孔某籤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經紀成交版)》,王某二人騰空房屋並配合甘某辦理房屋轉移登記手續。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雙方合同約定和各自履行情況,一審法院判決繼續履行合同並無不當。孔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判決維持原判。

  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審監庭 孫棟法官

  法官說: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了解到,孔某向法院表示其和妻子「假離婚」後,雙方因賣房的事情爭吵不斷,已影響了家庭的正常生活,感情日益冷淡,目前已不打算再復婚,請勿將婚姻作為合同交易的「籌碼」,影響正常的家庭關係。

  案例二

  一房三賣,「戲精」中介與黑心賣家唱雙簧

  2013年5月,宛某將自己名下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套房屋掛在A中介公司麗都店出售,喬某是麗都店的店長。購房人朱某在交付給宛某345萬元的首付款後,10月15日喬某公司為朱某辦理了網籤業務。

  2013年9月,宛某又將這套房產掛在B中介公司進行出售。9月17日,購房人陳某在B中介公司與宛某籤訂房屋預售合同,並向宛某支付了首付款。一個月後,陳某網籤時發現,該房產已經被朱某網籤,經協商未果後起訴至法院。當年11月,陳某又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保全宛某名下263萬餘元的財產。

  誰知這套房子買賣還沒結束。同年11月,王某通過A公司的喬某得知,宛某的房子正在出售。喬某以少交中介費為由,說服王某與宛某又在C中介公司籤訂了房屋預售合同及補充協議,約定購房價格為510萬元。在王某支付了300萬元首付款後,宛某給了喬某30萬元好處費。2014年1月,王某委託C公司進行網籤,該公司還把房屋鑰匙交付給王某。本以為能順利網籤,卻沒想到一個月後,喬某稱該房屋因債務糾紛無法網籤。於是,王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這才了解到要買的這套房子早已涉民事訴訟並被保全。

  為得到房屋尾款,宛某在王某提起民事起訴後,向他出示了偽造的民事裁定書,將保全財產篡改為人民幣9638392元,以證明其有償還能力。喬某因收取了宛某好處費,便夥同宛某一起謊稱只有王某付了尾款住進去,才能得到該房屋所有權。另外,喬某還提供了虛假的資金監管帳戶,催促王某將尾款210萬元轉入該帳戶,並出具了蓋有偽造公章的收據。

  最後,王某通過銀行查帳及通過公司核實發現,喬某提供的資金監管帳戶是虛假的,而他也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從公司離職。

  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人宛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三萬元;被告人喬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刑二庭 張媛法官

  法官說:我們在審理該案時發現,中介喬某隱瞞了自己從房屋中介公司離職的事實及房屋產權真實情況,利用客戶對其身份的信賴,夥同賣方共同損害買方利益。在此,我們建議:房屋中介公司應當加強對中介人員的規範化管理,購房者亦應當保持警惕,核實房屋中介人員的身份及房屋產權狀況,及時進行網籤,保證合法權益。

  案例三

  偽造公司出租房源 強迫租客違約盈利

  2016年11月,小劉和大劉共同出資購買了北京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準備合謀通過強迫客戶交納本來無需交納的費用,以及製造客戶「違約」來獲取非法利益。隨後,小劉和大劉先後聯合李某等人以上述公司的名義及偽造的「北京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非法從事房屋租賃中介活動。

  二人將手裡掌握的多套房源交由團夥成員對外出租。當租客按照合同約定將租金、押金、管理費等款項打入李某的銀行帳戶併入住租賃房屋後,小劉的團夥成員便以語言威脅、辱罵、騷擾等方式強迫租客交納物業費、供暖費、中介費等額外費用,並聲稱若不交納就構成「違約」,必須搬離所居住的房屋,但租客被迫搬離後理應退還的剩餘款項亦會被強行扣除。有的租客即使按他們的要求交納了額外費用,仍會被小劉團夥以各種理由認定為「違約」。

  截至2017年9月案發時,25名租客被強行收取或者因「違約」被強行扣除的錢款共計30萬餘元人民幣。法院經審理後,以敲詐勒索罪判處小劉等7人一年六個月至七年不等的刑期,並處罰金。

  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刑二庭 張媛法官

  法官說:我們在審理該案時發現,房屋租賃領域的黑中介犯罪以敲詐勒索罪為主,作案手段相似,都是以低中介費手段誘惑被害人籤訂租賃合同,後製造違約假象,進而驅趕租客扣留租金。在此,我們建議:承租人應當儘量選擇正規的中介公司或線上租賃平臺,不要貪圖低中介費,面對黑中介的敲詐勒索行為,應當及時報警。

  【法官提示】

  從以往審理過的房屋糾紛案件發現,中介不當行為廣泛存在於房屋買賣交易的各個環節,且呈現出善於利用政策漏洞,規避被追責處罰的情形。一些中介不從提高自身服務質量著手,反倒鑽營投機取巧,為了賺取佣金,欺瞞買賣雙方,採取違法違規手段促成交易,這種行為雖在短時間內「抹平」了所謂的交易或溝通障礙,但不可避免地將對日後雙方產生分歧與糾紛埋下巨大隱患。長遠來看,即使相關房屋買賣合同已履行完畢,因中介的不當行為所造成的潛在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矛盾可能隨時爆發,留下隱患。

  我們總結了涉及房屋中介案件發現,由中介不當行為引發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民事案件,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1.發生在房屋交易的各個環節;2.善於利用制度的漏洞。通過社會調查,一些中介利用人為製造「滿五唯一」條件為交易主體規避稅費成為一種常態,籤訂「陰陽合同」也屢見不鮮;3.被追責率較低。一些案件需追加中介參加訴訟而未追加,又或即使中介作為第三人加入訴訟,卻囿於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未能釐清中介的責任,最終造成買賣雙方為損失買單,中介未被依法追責。

  在審理涉及房屋中介的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此類案件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犯罪主體多具有中介職業背景

  據統計,涉案公司(被告單位)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已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且經營範圍為房屋中介業務的正規中介公司,集中在房屋買賣領域,約佔40%;二是通過購買其他公司營業執照等非法定程序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且成立後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黑中介」公司,集中在房屋租賃領域,約佔60%。

  被告人主要包括三類:分別為冒充房屋中介的人員、正規中介公司的從業人員及離職中介人員、「黑中介」公司的從業人員。涉案人員通常具有中介公司的從業經驗,熟悉房屋交易流程,往往利用被害人在房屋交易領域的知識空白及信息不對稱等劣勢,實施相關犯罪行為。例如,有人隱瞞自己已經從房屋中介公司離職的事實,利用老客戶對其身份的信賴實施詐騙行為,比如案例二中的喬某正是隱瞞離職情況,實施詐騙行為;也有中介人員收取好處費後幫助賣方隱瞞房屋產權瑕疵,串通賣方騙取買方錢款;此外,還有人雖是正規中介公司的從業人員,但其利用被害人渴望低中介費的心理,夥同「黑中介」實施犯罪行為。

  第二,多發領域因案由不同呈現差異

  房屋交易領域包括房屋買賣領域及房屋租賃領域,其中敲詐勒索案件多發於房屋租賃領域,其他案由則多發於房屋買賣領域。此外,二手房買賣領域是實施犯罪的重災區,涉一手房的犯罪案件極少。這是因為:一方面受國家政策影響,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屋交易市場以二手房為主,新房存量較少;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空間。例如,有的購房人交付首付款後才發現,房屋已被房主出售給他人或房屋存在限制或禁止轉讓的情形,因此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第三,犯罪手段呈現多樣性與共通性

  其一,房屋租賃領域的犯罪以敲詐勒索為典型代表,犯罪手段具有共通性。涉案中介人員敲詐勒索的常見套路為:通過發布低價房源信息或承諾零中介費等手段,誘惑被害人籤訂租賃合同後,以言語威脅、辱罵、騷擾等方式強迫被害人交納物業費、服務費等額外費用,若租戶不交納則製造違約假象,並僱用打手強迫被害人搬離房屋,且拒不退還房租;也有部分「黑中介」通過威脅正規中介公司,壟斷特定小區的二手房買賣、租賃等中介業務,向租戶或買賣雙方索要合作費、好處費。

  其二,房屋買賣領域的犯罪以合同詐騙、詐騙為主,犯罪手段呈現多樣性。中介人員與賣方串通,損害買方利益的案件居多。常見犯罪手段包括:1.隱瞞房屋已被出售的事實,並重複銷售,賺取雙重中介費及賣方好處費;2.以資金託管為名讓被害人將錢款打到其個人帳戶;3.虛構具有代理銷售房屋的資質或者購買回遷房的資格,通過偽造虛假文件甚至法院文書的方式騙取錢款;4.以收取稅費、辦事費、排號費、訂金、裝修款為由騙取他人錢款。部分涉案中介人員還採用釣魚式詐騙的手段,通過退還部分錢款的方式獲取被害人信任,以騙取更多的錢款。

  針對涉房屋中介案件的上述特點,我們給購房人、租客、中介公司以及監管部門等提出以下建議:

  1.對房屋購買人的建議

  第一,選擇正規房屋中介公司,切忌貪圖廉價中介費。購房人不僅要留心營業執照的業務範圍以確保公司具有房產中介資質,還需綜合考量公司的口碑、專業度、註冊資金、員工形象、程序透明度等因素。第二,房屋中介人員的流動性較強,需及時核實中介人員的在職情況。第三,購房資金應當通過第三方資金託管帳戶等資金監管方式匯入,謹慎核實監管帳戶的真實性,切忌將錢款直接轉入個人帳戶。第四,中介人員可能會提供虛假文件或法院文書,甚至以交付鑰匙的方式取得購房者信任以實施詐騙行為,購房者應當保持警惕,核實文件真偽。第五,應當及時進行網籤,鎖定房屋狀態,有效避免一房多賣;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止損,並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

  2.對房屋租賃人的建議

  第一,選擇正規中介公司或者線上租賃平臺,避免與個體中介直接交易,以有效降低風險。第二,司法實踐中,二房東收取租金後「跑路」的情況時有發生,若選擇個體中介,必須核實其出租或轉租權限。第三,錢款交易應通過第三方監管平臺或直接打到公司帳戶,並索要收據、發票等交易憑證。第四,提高維權意識,面對「黑中介」的敲詐勒索,不要忍氣吞聲,應及時報警。

  3.對房屋中介公司的建議

  第一,中介公司應當審慎核實房源,避免交易房屋存在產權瑕疵。第二,中介公司應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培養從業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嚴懲違規中介人員。第三,中介公司應設立專門的資金託管帳戶,待房屋順利過戶後方可由買方帳戶轉入賣方帳戶。第四,中介公司應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平等對待買賣雙方當事人,確保中立立場。第五,中介公司嚴守企業信譽,將優質的業內口碑作為企業生命線。

  4.對監管部門的建議

  第一,監管部門應加強房屋中介公司的規範化管理。房地產管理部門、工商管理部門應要求房屋中介機構在顯著位置懸掛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房屋經紀備案證書、經紀人員資格證書及相關投訴電話,便於客戶查詢與監督。第二,監管部門可考慮設立房屋中介黑名單制度。中介人員如果存在不法行為,應當視具體情形將相關從業人員或中介公司立即拉入黑名單,並及時向社會公示。第三,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廣告發布商的監管,杜絕無資質的中介公司散布小廣告,並加大對違法廣告的懲處力度,斬斷不法廣告推送的鏈條。

  (文/王靜 通訊員 於曉航 詹曉莉)

相關焦點

  • 飛天茅臺酒怎麼分辨真假?教你看「商標」辨真假,建議收藏
    茅臺酒是我國的名酒之一,是深受大眾喜愛的白酒,茅臺酒是有多種系列的,其中飛天茅臺酒是比較有名的了,今天我們來看看飛天茅臺酒該怎麼分辨真假?教你看商標辨真假,建議收藏!飛天茅臺酒是茅臺酒中的高檔產品,在市場上價格是比較高的,幾年前就已經是賣1299元了,到現在飛天茅臺酒價格也是上漲了不少,雖然飛天茅臺酒價格是比較貴的,但是有時候還買不到,想要買到飛天茅臺酒是要搶購和找關係,有些黑心商家看到飛天茅臺酒是這麼受歡迎的,就弄出了不少假酒,這些假酒是不要買的,不僅不好喝,而且還多花錢了,說到飛天茅臺酒該怎麼分辨真假的時候,教你看看商標來分辨真假
  • 房屋中介交易環節三拷問:中介墊資是否屬於高利貸?
    有業內人士表示,買二手房要把資金安全排第一,若是通過中介墊資完成交易,一要注意資金安全,二要關注利息高低。中介墊資是否屬於高利貸在此次事件中的相關報導中提到,鏈家對黃先生表示可以墊資進行交易,經同意後鏈家墊資110萬元。有消費者質疑鏈家在墊資中收取利息,涉嫌高利貸。對此,鏈家相關人士表示,「鏈家進行墊資,涉及相關金融產品。
  • 房屋黑中介行為入罪研究——北京市24件房屋黑中介犯罪案件調查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內容提要房屋黑中介犯罪,指房屋中介人員或行為人冒充房屋中介人員實施的,發生在房屋租賃、買賣服務過程中的,面向不特定人的職業化犯罪行為。該類犯罪起始於2015年,暴發於2018年,2019年得到有效遏制,發案顯著下降。該類案件常為團夥作案,且被害人眾多。
  • 二手房交易「獨家代理」有利弊,籤約需謹慎!
    ,買賣交易普遍需要通過中介。有些賣家與房地產中介公司籤訂獨家代理銷售合同,由一家房產中介全權代理房屋買賣的事宜,既不用接聽各種看房電話,也不用與買家你來我往地談價格,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各種麻煩事,但有時候,獨家代理並沒有讓賣家更加省心,反而變得鬧心!
  • 法官巧斷家務事,「勸、談、教、調」有妙招
    法官巧斷家務事,「勸、談、教、調」有妙招 2020-12-26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你辨真假!
    今年不知道從哪裡刮來一股風,突然在減肥美容界迅速火了起來,說塗過之後就會立馬變成小V臉,它就是網紅「瘦臉面膜」,聽到這個新產品的圓臉女生們立馬就行動起來了,確實也有效果,不過更多的是反彈和長期使用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小編當時知道了之後也馬上去買了一款特別火的網紅瘦臉面膜,聽說是林允也在用的特地試一試
  • 防交易糾紛房產中介建「兇宅」資料庫
    李某找到中介,但中介稱不清楚這件事。李某要求房東退款未果,起訴到法院,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並退款。 李某認為,房子使人產生恐懼不敢住。而房東則認為,沒有任何法律規定賣方必須告知房屋的「歷史」,「法律和房地產法規上也沒有『兇宅』一說,發生過命案的房屋並不影響正常使用。曾死過人的房屋就不能住,是一種迷信心理,不值得社會提倡。」
  • 劉勳:別讓貸款中介成為山寨法官
    這些中介巧立服務費,通過假合同、假證明、假判決,幫助客戶獲取房屋抵押貸款;有些借貸的年化利息超過100%;倒賣個人信息,電話推銷貸款更是令人不堪其擾(3月27日《新京報》)。  記者揭開的貸款中介公司亂象最令人觸目驚心的就是製造假判決。
  • 聰明的巴基斯坦人民,巧辨「真假中國人」,日韓遊客再難佔便宜
    其實他知道為什麼中國人在巴基斯坦會被禮待,只是讓他不理解的是一樣的相貌而且進門前都沒說話,他是如何被認出來的。於是這位日本遊客就用英語嚮導遊說:我是中國人,為什麼沒有那些特殊待遇,結果被導遊當場「打臉」。在道歉並表明這樣做的目的之後,導遊也選擇細心的開始答疑解惑。
  • 真假房源調查:中介掛羊頭賣狗肉 給錢就能發布房源
    (原標題:真假房源大調查:有多少中介在「掛羊頭賣狗肉」?)與此同時,記者卻在58同城的平臺上發現這兩套房子的樓層、房屋建成年代、裝修程度、以及房屋購買年份都不一樣,平臺顯示這兩套房子都是新上房源,在記者瀏覽時,網頁顯示為1天前更新,並不是中介小劉所說的放置了半個多月。
  • 怎樣辨別粉條的真假?不需要「用手摺」,這一招讓你秒辨真假!
    怎樣辨別粉條的真假?不需要「用手摺」,這一招讓你秒辨真假!今天已經正式進入了冬季,天氣越來越冷了,人們都添加了衣服。那麼我們平時吃的飲食上面也應該有所改善了。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們的飲食也是有所變化的,就像在下棋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喝啤酒吃涼菜,而到了冬季,那應該吃一些比較熱的東西。
  • 21世紀房產中介又陷房屋買賣糾紛
    王先生說,此外,雙方還籤了一份補充協議:如果房屋抵押交易不能正常進行,賣方退還定金,此交易作廢。 21世紀房產中介總店:知道不能交易,但買賣雙方私下同意了 10月23日,記者陪同王先生來到21世紀房產中介總店。由於負責此事的張先生不在店中,記者只能電話聯繫到他。
  • 法官巧用「六尺巷」故事化解鄰裡糾紛
    法官巧用「六尺巷」故事化解鄰裡糾紛 2020-06-08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執行攻堅】法官巧用思路 房產完璧歸趙
    【執行攻堅】法官巧用思路 房產完璧歸趙 2020-10-26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房屋中介只是《為了賺錢》樸贊鬱導演新片《分手的決心》即將開拍
    1、綜藝出沒房產界,《為了賺錢》 拯救消費者MBC推出話題性新概念房屋中介主題特別節目《為了賺錢》從黑中介中拯救消費者。節目從房產理財入手,針對房屋租賃、買賣問題,以專業視角的探索,分享房產理財信息與挑選技能。
  • 朝陽提示您:房屋租賃警惕「黑中介」
    一些房屋「黑中介」卻動起了租房合同的歪心思,更具隱蔽性與迷惑性的犯罪手段,讓初來乍到的年輕人防不勝防。朝陽檢察院提示租房者,要與正規有資質公司籤訂合同降低受害風險。「黑中介」慣用手段是等租戶交付押金後,又以不退押金為要挾,強行向租戶索要衛生費、管理費等其他不合理費用,否則就以打電話騷擾、半夜敲門、不給門卡、水卡等手段強迫租客搬離,但租客搬離後不予退還剩餘房款。租客為了花錢買平安,不得已交付物業費、取暖費、中介費之後才能正常居住。此外,利用合同設陷阱單方違約也是常見套路之一。
  • 求求你們不要再把房屋管家當成房屋中介了,我們真的不一樣!
    隨著社會發展,房屋管家這個行業悄然升起,相比於傳統的中介服務,房屋管家又展現出它的優勢所在,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其實房屋管家和房屋中介的區別真的很大,可謂是大相逕庭,下面小編給大家嘮嘮兩者的區別。房屋管家和房屋中介的區別房屋管家的運營模式大致可以理解為房屋的業主把自己的房子交給房屋管家公司來代理經營,並且由房屋管家公司預付租金、並且承擔經營風險的一項服務。
  • 【執行攻堅】休寧縣法院:法官巧用思路 房產完璧歸趙
    【執行攻堅】休寧縣法院:法官巧用思路 房產完璧歸趙 2020-10-27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教你調取...
    法官教你調取微信轉帳明細記錄!更鬧心的是,列印件上面顯示的收款人不是俞某的姓名,而是網名「鳳*於飛」。由於李某提供的是微信轉帳截屏列印件,且不能提供其他證據材料證明其訴訟請求,鑑於此,法院最終以證據不足駁回了李某的訴訟請求。
  • 中介張良計買房人有過牆梯 這樣辨真假房源
    二手房市場一直很火熱,因為二手房相對新房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比如拎包即住不用等,配套完善成熟,看得見摸得著,價格也有談判餘地等等,但是購買二手房還是有風險的,比如在剛開始尋找二手房房源時,就會去各大平臺搜索,這時候就要注意了,你很容易碰到「假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