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有家公益餐館 免費午餐四菜一湯 管夠吃!

2020-12-11 生活報

生活報訊(記者劉婧言文/攝)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在哈市道裏區撫順街卻有這樣一家素食餐館,名叫「雨花齋」,主要為空巢老人、殘疾人、特困戶、環衛工以及附近找工作的人提供免費午餐。每天有超過150人來這裡吃飯,四菜一湯,來了就管飽,不收一分錢。這樣的愛心義舉,這家免費素食餐廳已經堅持了近四年,每天11點到12點,任何人都可以來免費用餐。

每天接待150人

老人來得最多

圖個熱鬧吃個放心

5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雨花齋,看到門前十幾個圓凳上坐滿了排隊的人,室內兩張方桌旁也整齊地擺放了若干圓凳,前來就餐的老人有序地等待著午餐,七八位義工正在忙碌著。記者看到,當天的餐食包括木耳炒胡蘿蔔、燉豆腐、角瓜土豆片、茄子燉土豆,還有熱騰騰的發糕和湯。大家端著打好的飯圍坐在桌旁,熱鬧地吃起來。餐桌上的氣氛很好,大家邊吃邊聊著家常,義工們也會參與其中,「大家真的像家人一樣」。

每天來免費用餐的大概有150人左右,最多會達到200多人,其中老年人佔絕大部分。雨花齋負責人之一李秋玲說:「我們做素食餐廳一是因為成本原因,二是素食營養豐富,且相對清淡,更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據了解,這裡有的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地,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回哈。老人其實不缺錢,自己也能做簡單的飯菜,但到這裡和大家一起吃午餐,覺得沒那麼孤獨了,笑容也多了。李女士說,因為靠近人才市場,很多務工的年輕人也會來用餐,既節省費用,又衛生放心,還有一些環衛工也會來,比較趕時間的工人或殘疾人,可以優先用餐。

義工從早晨忙到下午來吃飯的也幫幹活

在雨花齋的義工中,從10歲的小孩到60歲的長者都有,他們都願意做傳遞愛心的人。

李女士告訴記者,義工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要到達雨花齋,先發麵,然後去市場採購新鮮蔬菜,顧不上休息便又開始洗菜、切菜、蒸發糕或饅頭、炒菜、熬湯等,還要清理、擺放餐桌和圓凳。為了保證每位「家人」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義工們提前將做好的飯菜放在大型保溫箱中,隨吃隨盛非常方便。

一位50歲左右的阿姨對記者說:「這些義工每天都太辛苦了,從早上五點鐘到下午都沒空休息,我一開始在雨花齋吃午餐,現在也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分擔一些,感恩社會中這些傳遞愛的人!」義工王女士說:「我在這兒做義工兩年了,退休後一直在家,知道雨花齋需要義工就過來了。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很開心。每個義工對來用餐的人都非常友善,也會結交到一些有愛心的朋友。」

10歲小朋友撿碗筷跟著媽媽做公益

記者在雨花齋看到一位10歲的小朋友,一直在幫忙撿碗筷送到後廚。經了解,小朋友是和媽媽一起來做義工的,而媽媽孫女士已經做了近三年了。孫女士告訴記者,自己通過朋友了解到雨花齋,一開始是捐一些家裡用不上的全新碗筷、鍋具等,後來一有時間就會來幫忙。「我家有兩個孩子,小兒子上學不久,我就趁他休息和寒暑假時,帶他一起來做義工。我希望給孩子傳播公益的思想。」孫女士說孩子來做義工後有了很大的改變,對家裡的老人更加尊敬了,家裡的家務也會主動分擔。

記者了解到,哈市一些中小學校的老師也會鼓勵學生到雨花齋做社會實踐。李女士說,在雨花齋你會看到平時嘻嘻哈哈的孩子也有很認真的一面,家長給我們的反饋也非常好,都說孩子的進步很大。

愛心人士捐贈做義工小店已堅持近4年

從早期在嵩山路比較小的店面,到現在擴大面積的撫順街店面,從最初17個義工到如今百餘位義工,小店的愛心午餐從未間斷,反而集聚了越來越多的能量。李女士說,雨花齋在哈爾濱已經快四年了,是身邊很多有這種意識的人集結起來做的。「初期也很難,需要的花銷很大,都是義工們自掏腰包。」

在店裡,義工都是免費服務,用的米、面、油、菜很多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四菜一湯加主食,雨花齋每天的食材費用基本在200多元,再加上水費、電費、煤氣費等,「都來自善心人士的捐助」,每天會有7至10位義工在雨花齋忙碌。

如今,雨花齋「互助、奉獻和感恩」的理念和規模在不斷擴大。李女士說:「我們相信眾人的愛心一定能讓雨花齋一直辦下去,也歡迎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來用餐。」

相關焦點

  • 趙普回安徽做公益 6576個孩子將吃「免費午餐」
    午餐吃什麼?對於許多大山裡的孩子來說,答案就是冷菜冷飯。昨日,央視主持人趙普回到家鄉安徽,與池州市石臺縣政府就「免費午餐」公益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如果項目成功,該縣6576名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將吃上熱騰騰的免費午餐。
  • 習近平蘭考午餐:四菜一湯 主食是白米飯和燴麵
    央視新聞:【總書記蘭考午餐:四菜一湯】午飯時間到了。習近平來到焦裕祿幹部學院二樓餐廳,和大家一起圍坐在幾張普通圓桌旁就餐。每張桌上都是大盆裝的四菜一湯,主食是白米飯和燴麵。總書記同大家邊吃邊聊,一頓飯吃得簡單而熱乎。
  • 曬曬我家午餐,四菜一湯營養,食材多樣家人愛吃,其實都是快手菜
    導語:曬曬我家午餐,四菜一湯營養,食材多樣家人愛吃,其實都是快手菜!雖然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但午餐卻從來都沒將就過,利用有限的時間準備些簡單的快手菜,給家人提供足夠的營養。孩子在家上網課,營養要跟上,所以我家午餐基本上都是四菜一湯,用的時間呢,基本上控制在半個小時就能端上桌。把午餐拍照曬圈,網友表示不可能只用半小時做出來。其實這些都是快手菜,四菜一湯營養豐富,食材多樣家人也愛吃。
  • 「吃不飽」的四菜一湯在於適應
    廣東省「兩會」期間,曾志偉發表會風感言:「講節約本來挺好的,呵呵呵,就是有點吃不飽!」政協委員劉軍笑言:「我吃了一碗薑汁拌飯,菜式不錯,分量少了點,不過,也好啊,不會吃出大肚腩!」 據報導,當天的四菜一湯分別為滷水拼盤、芋頭臘肉、荷蘭豆蓮藕炒木耳和白切雞,比起習近平同志去年底考察河北農村,晚餐10個人吃的四菜一湯還高檔些,那晚的菜單是:紅燒雞塊、阜平燉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豬肉丸子冬瓜湯。如果這還吃不飽,那麼,吃「免費午餐」和「一年四季全穿涼鞋」的貧困山區孩子,又是如何吃飽的? 曾志偉的「吃不飽」,當然是句玩笑話。
  • 一家四口午餐,3菜1湯,葷素營養均衡,全家人吃得開心
    即使我再累了,我也不會忽視我家人的飲食,我會盡我所能的選擇什麼是有營養的,什麼是我的家人喜歡吃的。以的午餐為例,簡單的三菜一湯,西紅柿炒雞蛋,豆腐絲冷拌香料豆腐絲,燉魚和蔬菜湯都是簡單的家常菜,只要家庭幸福,這比什麼都重要。我家有四口人,兩大兩小,吃的量也不是很大,所以午餐的標準一般是三四菜加一湯,配煎餅或米飯等主食。
  • 六菜一湯的午餐,簡單的家常菜,吃的舒心又舒服!
    【多媽碎碎念】平時家裡午餐只有我和兩個孩子一起吃飯,兩菜一湯就已足夠,所以做的菜式也少。如果家裡人口多,可以多做幾個菜,不僅吃的開心,也顯得熱鬧,我是很喜歡那種大家庭氛圍的人,一家人都在一起,圍坐桌旁,共進一日三餐,想一想都是溫暖的。但在城市裡生活,大部分都是小家庭單獨居住,一般家裡也坐不下太多人,如果兩三家一起吃飯,都會去飯店吃,雖然輕鬆了,但總沒有家裡吃飯的氣氛!
  • [免費] 洛陽市民開免費餐館 7個月感覺良好
    李雲風說,他知道廣州汕頭有家「覺西園」餐館,「之所以開素食餐館,是因為素食環保和諧,有益身體健康。」李雲風認為,「覺」就是覺悟的意思;「西」就是歸宿,代表著圓滿;「園」是家園,代表團圓。經過廣州汕頭那家餐館允許後,他也就用起了「覺西園」這個名稱。
  • 家裡來客人,3個人的午餐四菜一湯,一人兩碗米飯下肚,全吃撐了
    家裡來客人,3個人的午餐四菜一湯,一人兩碗米飯下肚,全吃撐了。雨爸今天休息在家,中午叫了2個朋友來家吃飯,正好有段時間沒見了聚聚。他們3人聊天喝茶,雨媽在廚房忙活飯菜,平時家裡吃飯,都是我做,要是家裡來客人,基本都是雨爸做飯,他說我做飯太慢,等的著急,所以朋友們都沒吃過我做的飯菜,今天他招呼客人,做飯的大權就交給我了,本來準備四個菜的,蒸好米飯以後,想著朋友愛喝湯,臨時 又加個蛋湯,做了一桌,四菜一湯。這一桌家常菜,用了1小時,三菜一湯都很快手,麻辣燉雞用了30多分鐘。
  • 【今日看點】合肥首家免費公益食館開門 男子新婚殺妻
    一位老太太吃得津津有味。合肥首家免費公益食館開門迎客 四菜一湯不取分文一湯的標準,一碗吃不飽還可以免費來第二碗……近日,合肥第一家免費公益素食館試運行。不管是什麼人,每天中午都可以來此免費吃午飯。這家由6位愛心企業家發起的公益項目,已經投入近30萬元,計劃每天接待200人次就餐,唯一要求是不能浪費。
  • 這家公益素食館每天為300人提供午餐
    10時剛過,坐落在晉城市區書院東街的寶珍公益素食館門前,已經有百餘位老人排成長隊,等待一場免費的午餐。自1月11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那天起,眼前的一幕天天重複。截至12月8日,寶珍公益素食館開張進入第338天。
  • 政府部門如何餐補:六菜一湯較常見 葷素搭配
    新浪總部所在的理想國際大廈地處中關村,找遍附近的餐館,7-11便利店裡的盒飯套餐賣16元,肯德基的板燒雞腿堡套餐19塊,用10元錢來吃午餐,只能去馬蘭拉麵吃碗麵,還是不加肉的,或者去沙縣小吃來一碗餛飩加一屜蒸餃,實在不行就去路邊的流動餐車買個雞蛋烙餅隨便對付一頓。
  • 曬下母子2人的午餐,4道菜成本20元,牛肉海鮮管夠
    曬下母子2人的午餐,4道菜成本20元,牛肉海鮮管夠。先生工作很忙,午餐從來都是在單位吃的,最近兒子放暑假了,身為母親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顧他的一日三餐了。孩子在成長發育期間,所以營養要跟上,除了早餐,午餐尤為重要,雖然是二個人的午餐,但是還是要注意營養搭配的,來一起看看我們母子的午餐吧,簡單家常菜,吃的舒心又舒服。每回兒子都說:吃撐了,這味道飯店根本吃不到,比他們學校食堂大廚做的好上好幾倍呢。
  • 天下真有免費午餐 自助素食餐廳管飽管送餐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長春、青島等全國各地開設25家店面。河南省首家雨花齋素食餐廳於今年4月12日在焦作市解放東路開業,向市民提供自助素食,不僅不收一分錢,還管吃飽。  主營的菜內不包含任何肉類,全是清一色的素食;沒有「歡迎光臨」,取而代之的是「感恩素食」;最特別的是,這家餐廳沒有設置收銀臺,它是一家免費餐廳,名叫「雨花齋素食互助餐廳」。
  • 三菜一湯,今後午飯就在學校吃了
    三菜一湯,今後午飯就在學校吃了鄭東新區先試先行鄭州教育的「暖心服務」工程為解決中小學生「午餐難」「接送難」這些困擾家長多年的大難題,昨日上午,鄭東新區在鄭州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配送和課後延時服務。該區69所公辦中小學全覆蓋,先試先行鄭州教育的「暖心服務」工程。
  • 鄭州免費午餐受質疑 公益人士稱不會因噎廢食
    但是也有市民質疑,午餐的費用從哪裡來、免費午餐會持續多久、究竟什麼目的,等。12月1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公益人士坦然面對質疑,稱資金來於一個校友會的自發籌措、募捐,一個月的免費午餐費用近2萬元,目前的資金足夠維持一年,接下來還要繼續籌資,爭取把免費午餐一直做下去;雖然會有一些懶漢混吃,但他們不會因噎廢食,目的很簡單:「讓人人都填飽肚子,讓社會更加和諧。」
  • 網路遊戲之「四菜一湯」
    貓王  從前有個很有名的規定,叫「四菜一湯」。據說這個規定出臺的初衷是防止各級幹部大吃大喝,於是定出了這種關於宴席規格/規模的標準。這個規定最後有沒有被取消,貓王不知道;貓王知道的是它成了一大笑柄,並催生出許多很有意思的東西。
  • 西安有家素食餐廳 開業一年多 每天只做免費午餐
    素食餐廳每天提供免費午餐       燴菜、米飯、雜糧饅頭。3月6日中午,記者來到該餐廳時,正好趕上飯點。餐廳樓上樓下都坐滿了前來就餐的人,每個人都捧著菜、就著米飯或饅頭吃得津津有味。另外一邊,還有不少人在排隊候著取餐。一位年輕廚師和一個打飯的阿姨圍著取餐檯,忙得腳不離地。
  • 兩口人的午餐兩菜一湯,簡單有營養,吃飽還吃好,溫暖又舒服!
    兩口人的午餐兩菜一湯,簡單有營養,吃飽還吃好,溫暖又舒服!說起兩個人吃飯,我想起來一個小故事。有一位結婚的女性朋友,去美國的一所大學求學,上課時,教授要求做一個試驗,教授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分別是:朋友、鄰居、父母、丈夫、子女,並讓這位女士必須選擇留下一位陪她的人,其餘的人要全部劃掉。她先將鄰居劃掉,再來劃掉朋友,等劃掉父母時她淚流滿面,劃掉子女時她心如刀絞,最後留下的是丈夫。
  • 父親節的午餐,四菜一湯一甜品,花費不到二百元,北京烤鴨是最愛
    帶著兩個孩子出去吃飯,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因為辣的肯定不能吃,所以家常菜是最合適的,剛好附近開了一家新的餐廳,叫「北平食府」,有孩子們想吃的北京烤鴨,12點到店,居然趕上了最後一個空桌,運氣還真是好。一家四口人,點了四道菜,一道湯,一道甜品,兩碗米飯,總消費居然還不到二百元,這個環境能有這個價格,也是不容易啊!
  • 飯店老闆公益送餐數年,反哺社會是企業家最亮眼的行為
    1最近,上海一家餐館的老闆就活躍在熱搜上,因為他的公益行為感動並影響著數以萬計的人。俞迎春是一家餐館的老闆,他每天堅持為孤寡老人送餐,從2004年開始請社區孤寡老人吃年夜飯,到如今每天免費送餐,已經堅持了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