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村主任,怎樣帶領農村走出困局,帶領農民致富?
群雁萬裡跋涉,須有好的領頭雁,狼群要想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必須有敏銳能擔當的狼頭。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個村,一個地方,一個國家,沒有卓約的帶頭人,就不會有好的未來,前一陣子,巴西國家宣布破產了,總統宣布無力改變現狀,只好宣布國家破產,看吧,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國家的領導人,沒有治理改變國家的能力,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陷入動亂衰退。
同樣,作為一個村的父母官,村主任,必須有洞察現實的敏銳眼光,同時要博學多識,敢想敢幹,勇於擔當,積極探索出一條帶領村民致富的路子。
現在的農村,己非過去,不再是吃不飽飯的農村,而是最關鍵的問題如何致富的問題。
假如我作為一個村主任,我認為要想帶領全村致富,除了完成全村的糧食種植任務外,餘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幫助農民在本地建立起一個產業。只有一村一品的產業,形成規模,才會帶來市場,才會帶來效益,才會讓全村人民有事可做,而且也能獲得穩定的收入,這樣村民也不用再考慮出去打工了。
怎麼才會做到這一步?有哪些項目可做?
對於這個問題,老趙認為我應該結合本村地理環境以及本村實際情況去考察市場,看市場需要什麼,看消費者需要什麼,不能兩眼蒙著在家亂種。考察市場考察什麼?第一市場長期需要什麼?市場急需什麼?結合本地,看本村有什麼資源優勢,然後確定發展目標。並且與市場的需求方訂立需求合同,如果產品有了銷路,以後的工作,我們還愁什麼,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這些都可以去很好的解決。
就拿我們村來說,距離徐州,上海,南京這些大城市比較近,而且全村有充足的土地資源,而且又有富餘的勞動力,發達的交通優勢,以及農業灌溉設施。這樣好的條件我們為什麼不充分利用。
大家看到了這幾年,什麼最貴,當然是蔬菜,肉類等副食品,每年都會讓我們心驚肉跳。
象上海,徐州,南京這樣的大城市,由於城市發展很快,可用於蔬菜生產的土地非常缺乏,如果,我們這個村子能搞個幾百畝,上千畝蔬菜大棚,把大城市的菜籃子給承包下來,並且做出特色。比如發展健康有機生態蔬菜,隔季瓜果蔬菜,常用四季蔬菜,特色養生蔬菜等,只要創出了品牌,做到了健康環保衛生新鮮,這樣的蔬菜哪個城市的人民會不喜歡,既然大家都喜歡我們種植的蔬菜,何愁沒有錢可賺,只要我們堅持這條道路走下去,一定會變富的,因為民以食為天,糧食蔬菜肉食永遠不過時,只要大家能生產出健康綠色的蔬菜。
有一個鮮活的例子,可供大家參考,我們的鄰居城市棗莊嶧城區最近就建設了一個佔地18萬平方,未來發展成270畝的亞洲最大單體玻璃溫室大棚,這樣的大棚一年四季可生產出新鮮的綠色蔬菜,據當地經營大棚的單位介紹,他們己與上海等大城市籤訂了長年蔬菜供應,未來該大棚的蔬菜生產實行一條龍服務,從土裡到餐桌上,都有嚴格的檢驗檢測制度,並且有可能向冷藏運輸發展,以保證蔬菜的新鮮衛生耐儲存。如果這個產業能做大做強,那麼當地的經濟發展何愁發展不起來。
除了以上的蔬菜生產之外,我們每一個村莊都可以在村主任的帶領下,建成一村一品,如專業蛋雞村,專業農村土雞村,專業養羊養牛村,專業養豬村,特色水果村,到那時,這些產業真的做起來了,還會帶動,收割,包裝加工企業的建立,那麼我們農民,還要出去打工嗎?我想只要有力氣的,不問婦女男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能幹的工作,我們的收入渠道暢通了,寬闊了,那麼自然我們的收入也會源源不斷的流入自己的腰包,真到了那時,想不富都不行。
最後老趙總結一下,我們的農村只所以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缺少了一個好的帶頭人,那麼作為村的最基層幹部,村主任是不能推卸責任的。全國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都是因為有好的領頭雁才發展起來的,最暑名的華西村,徐州的馬莊村等。
老趙希望未來有更多有擔待有闖勁的農村帶頭人帶領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