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堅:《紅樓夢》作者並非曹雪芹一人

2020-12-19 大眾數字報

  「有人說我是索引派,不對,我是考證派。我的考證,不僅在書齋,還有田野考察。」張志堅說。


■ 周末人物 創新人
□ 本報記者 逄春階  實習生 趙準
  北京,春風料峭。在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的街道上,63歲的張志堅旁若無人地跟記者說「紅樓」,語速極快。接下來是連續6小時的對話,時在丙申年二月二。張志堅說:「今天是我父親生日。」
  張志堅一歲時,當中醫的父親去世。要強的母親給兩個女兒起名志剛、志堅。「我出生在中條山南麓一個偏僻山村,家裡的八仙桌上擺著一對花瓶,那是父親留下的。比我大16歲的大姐是1964年山西大學畢業生,她告訴我花瓶上一瘦一胖倆美女是黛玉和寶釵。我從小就知道《紅樓夢》。1986年出差去西安,買到一套。從此與這本書形影不離。」
  「《紅樓夢》創作的主要意圖是記錄五大冤案——《長生殿》冤案、《桃花扇》冤案、曹寅冤案、魏廷珍冤案和孔聖人後裔冤案,補充了明末清初的歷史。書中開篇說的『女媧補天』,其實補的正是清史中不敢寫的歷史……」機關槍一般突突而來。記者忍不住提醒,志堅大姐,你慢慢說。
棠村是何許人也
  張志堅早年讀王朝聞專著《論鳳姐》和端木蕻良小說《曹雪芹》,老感覺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由此開始每天四五點起床做筆記,將「紅樓」人物分門別類地摘錄研究。「2001年去鄭州出差,買到鄧遂夫校核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以下簡稱甲戌本),這本書讓我茅塞頓開。」張志堅說。
  張志堅在甲戌本中發現第一回楔子眉批處一個生僻名字。批語說:「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意思是說「棠村為《風月寶鑑》作序」。
  棠村是何許人也?
  「有一次到甘肅張掖市出差,順便走入新華書店,看到吳人評的《長生殿》,我在這本書最前面的『例言』中發現了『棠村』這個名字。」張志堅當時激動得都要跳起來。
  《長生殿》「例言」寫道:「棠村(梁清標)相國嘗稱予是劇乃一部鬧熱《牡丹亭》,世以為知言。」張志堅馬上就去查,「棠村」是梁清標的號,河北正定人,明末進士,清順治朝兵部尚書,康熙初年遭排擠,康熙六年被定為「貳臣」罷官。康熙八年又被任命為刑部尚書,後擔任戶部、禮部尚書,併兼任兵部尚書,康熙二十七年任保和殿大學士。
  張志堅從書架上給記者搬出王士禛《漁洋山人自撰年譜》、蔣寅《王漁洋事跡徵略》、《長生殿》作者的朋友金埴的《巾箱說》和《不下帶編》等典籍,翻出裡面關於棠村的信息。
  康熙二十七年洪昇的《長生殿》脫稿,由梁清標主持出臺。一年後,《長生殿》在佟皇后喪期違制上演,遭遇文字獄,現場五十一位觀戲的官員和文人墨客,遭遇罷官、入獄等。「這個事件跟山東青州(今博山)人趙執信(號秋谷)有關,那天演出,趙執信負責發請柬,漏掉一個叫趙星瞻的人,趙星瞻當時寄寓在京官黃六鴻家中,順口就把這事說給黃六鴻聽。黃六鴻跟趙執信有過節,趙執信是當時名士,自視甚高,黃六鴻曾出了一本詩集送給他,趙執信沒看幾眼當面就退了回去,很不給面子。黃六鴻官居給事中,可以向皇帝遞御狀,就以佟皇后喪期違制『大不敬』的理由告狀。結果造成了康熙朝涉及官員的『長生殿文字獄事件』。事後京都有人對趙執信的遭遇發出了『秋谷才華向絕儔,少年科弟盡風流,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的感嘆。主持《長生殿》出臺的梁清標原本很康健,但在文字獄事件兩年後,也即康熙三十年八月去世。」張志堅說。
  為《風月寶鑑》作序的棠村,跟主持《長生殿》的棠村是否為同一個人?張志堅說:「我到棠村老家河北正定實地考察過。後來我從王漁洋、趙執信詩文中,得知山東諸城人李澄中,因棠村推薦,而被康熙朝博學宏詞科招用,後被罷官。我專門去諸城考察,得到李澄中記錄的棠村信息,與在正定得到的信息互證。我推斷這兩個棠村是一個人。」在張志堅的專著《紅樓夢真相揭秘》中有詳細論證。後來,棠村其人又被甲戌本「凡例」中的「紅樓夢旨義」進一步驗證。
  有意思的是,1984年,大型電視劇《紅樓夢》籌拍,需要搭建場景。正定縣時任領導敏銳地看到了商機,認為如果能將「榮國府」建成永久性建築,正定旅遊業必將如虎添翼。於是派人與中央電視臺聯繫,很快達成協議,由正定縣無償提供場地,中央電視臺投資搭建。如今正定的榮國府和寧榮街,已成為著名景點。而正定恰是棠村的老家。
東魯孔梅溪是誰
  紅樓夢所有版本第一回楔子中均有一句話,叫做「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但至今研究者一直沒有發現關係到「孔梅溪」的相關資料。
  當張志堅沿著「紅樓夢旨義」確定出紅樓夢著作的創作源頭是「長生殿文字獄事件」後,在查閱有關歷史記載時,便順乎自然地看到具有「南洪北孔」之稱的《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罷官冤案,使其成為「東魯孔梅溪」的首選人物。
  張志堅說,金埴是洪昇和孔尚任的共同朋友,他的著作記載了清初許多文人墨客的事情。從金埴的描寫得知,孔尚任完成《桃花扇》劇本後在京城開始傳抄,康熙皇帝都索要劇本,但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孔尚任罷官。
  張志堅詳細閱讀《孔尚任年譜》《孔尚任全集》《孔尚任軼文遺墨》等著作,同時,數次到山東實地考察康熙二十八年前後的山東文人墨客,如王漁洋、趙執信、高珩、馮大櫆、李澄中、蒲松齡、王史平、孔毓圻、孔尚鉝、孔傳鐸、張石民等等,最終確定東魯孔梅溪就是孔尚任。張志堅在其專著《另解紅樓夢》中詳細列舉了7個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張志堅根據王漁洋、孔尚任、趙執信和被王漁洋認為是「有史以來第四仙才詩人」吳雯的詩文中,發現「嶧山」這個地名信息,三次實地考察距孔尚任故裡二十多公裡的嶧山南華道觀,發現了「寶玉」石刻匾額,落款是「雍正三年春季」,也正是曹寅(李煦)冤案發生時。李煦與曹寅,一個是蘇州織造,一個是江寧織造,是妹夫與妻兄關係。李煦的老家在濰坊昌邑,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
  嶧山「寶玉」石刻匾額,應是《紅樓夢》中「東魯孔梅溪」的物證。
賈雨村可有原型
  許是受故事開頭「假語村言」的誘導與蠱惑,長期以來,賈雨村一直沒有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其實,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最後一回『甄士隱詳說太虛情,賈雨村歸結紅樓夢』,透露出賈雨村是貫穿全書的人物,將這兩個題目相合就成為『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賈雨村歸結紅樓夢。』」張志堅說。
  張志堅注意到,故事進入九十二回之後,作者一反常態,在九十二回、九十五回、一百零三回、一零四回、一百零七回、一一七回忽然開始反覆撰寫賈雨村官職的升降,於是她開始考證賈雨村其人。她發現了兩個關鍵信息,一個是九十二回賈政、賈璉、馮紫英三人議論賈雨村,賈政說:「幾年間門子也會鑽了。由知府推升轉了御史,不過幾年,升了禮部侍郎,署兵部尚書。為著一件事降了三級,如今又升……」一個是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歲」。「我看了這幾句話,覺得像寫新聞一樣,交代的這麼清楚,這裡面一定藏著歷史信息。」張志堅說。
  查閱《清史稿》,張志堅確定在雍正甲寅十二年至乙卯十三年確實只有魏廷珍這樣一位兵部尚書與紅樓夢中的賈雨村一樣。所以第五十三回賈雨村補授大司馬和小說中不斷議論賈雨村兵部尚書的升降也是一條真實的歷史絕版信息與設置秘點,
  為了進一步證明賈雨村就是魏廷珍,張志堅在《紅樓夢真相揭秘》中採用數學套入法來進行論證,即把魏廷珍的履歷套入《紅樓夢》,得出了賈雨村原型就是魏廷珍的結論。
  張志堅還專門到魏廷珍老家河北景縣考察。考察後認為,魏廷珍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從典籍中看,還有個例證是魏廷珍的《課忠堂詩鈔》,在《使豫集》中所寫的「花魂」「鳥夢」詩與《紅樓夢》黛玉葬花完全一種心聲,一種筆墨。《花魂》雲:「繪色湧香氣自神,覓空色相又無痕。雲芝精化仙姬魄,月樹風搖倩女魂。夢入羅浮聯素影,辭招楚客佩芳蓀。春宵不許封姨妬,好謝崔郎七政旛。」《鳥夢》雲:「息翮遊神世兩忘,風搖斷續繞煙塘。月明赤壁元裳影,鬥轉羅浮翠羽觴。雲木魂交醒是幻,飛鳴晝感夜空忙。碧梧棲老誰先覺,華表千年鶴夢長。」讀罷這兩首詩,讀者會不由地與《紅樓夢》二十六回末的詩句:「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與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吟》中「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的詩句聯繫起來。
作者並非曹雪芹一人
  紅樓夢甲戌本開頭的「凡例」共有983字,又稱「《紅樓夢》旨義」。在張志堅看來,「凡例」是解開紅樓的「聖旨」。她把這「聖旨」,放大了字號,醒目地貼在書房牆上,日日觀之。
  張志堅言必稱「旨義」:「按照甲戌本『《紅樓夢》旨義』,成書過程應是:小《紅樓夢》——《風月寶鑑》——《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紅樓夢》。以《紅樓夢十二支》為內容的是小《紅樓夢》,孔尚任與文友們將小《紅樓夢》改題為《風月寶鑑》,後改為《石頭記》。魏廷珍作的是《金陵十二釵》後又改為《石頭記》。程偉元、高鶚續補後又取名《紅樓夢》。當《紅樓夢》創作源頭確定為『《長生殿》文字獄事件』後的『康熙二十八年八月至康熙三十年八月』以後,《紅樓夢》創作到乾隆十九年甲戌本完成已經經歷了69年,到乾隆五十六年程甲本出臺整整是100周年。所以,《紅樓夢》著作絕對不是許多紅學家所言『曹寅孫子曹雪芹』一人完成的。」
  張志堅認為,既然不是一人所作,自然不能只署一個人的名字。魏廷珍罷官十年後的乾隆十三年又被乾隆皇帝恢復待遇,並安排兒子入朝工作,他絕不敢在「除(皇朝)邪祟,療(皇朝)冤疾」的書上落款真實名姓,只能用假名。其實,程偉元、高鶚的名字也是筆名。關於「雪芹」這個筆名,在小《紅樓夢》初創階段的康熙三十年八月前有「棠村兄長」雪芹存在;在《風月寶鑑》康熙四十五年至乾隆八年中間有以東魯《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為首的東魯趙秋谷、李澄中、姜焯、屈復等人存在。最終是賈雨村背後的歷史原型——魏廷珍,「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至乾隆甲戌十九年「歸結《紅樓夢》」,託名或取筆名曹雪芹。
  「『雪芹』這個名字,雪就是蒙雪含冤,期待後人和歷史洗去、除去冤屈給予昭雪;芹,是指一種有著特殊癖好的人,歷史上有『獻芹』之典故。」張志堅補充說。
  紙上推理終覺淺,走出書齋忙印證。執拗的張志堅認為,沒有作家能虛構幾百上千的人物形象,只有紀實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這本書有紀實性。一定能在現實中找到《紅樓夢》的「印痕」。於是她開始萬裡尋真的行程。在山東,多次到王漁洋、趙秋谷、李煦等康乾時代人的故裡考察。在浙江,專門到嘉興烏鎮《長生殿》作者洪昇的落水處探訪。她又到常熟虞山、南京秦淮河、蘇州虎丘,到河北、到山西……
  「有人說我是索引派,不對,我是考證派。我的考證,不僅在書齋,還有田野考察。」張志堅說,「說『紅樓』是集體接力共建的精神大廈,一點不過分。」
「歷史年代劃分表」
  在張志堅北京家的牆壁上,貼著三米多長的《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歷史年代劃分表》。這是她花費了好幾年心血於2012年繪製的。她說,能破解出暗藏在著作中的「真實歷史時間排序」,自己很幸運。她是如何劃分的呢?
  張志堅說,《紅樓夢》五大歷史冤案,每一冤案都有一個歷史信息設置點,在這個設置點兩側,作者都事先布設有密集的時間序號,只要我們抓住了這個設置點的準確歷史時間,就可以準確地推測出這個冤案的整個歷史時間。比如,第九十五回透露元妃忌日是「甲寅十二月十九日」,許多研究者不會確定這個時間,不知道「甲寅」應是哪一年的甲寅?但是在九十五回中,作者透露一個已知信息是「軍機賈雨村」,「軍機」二字,是一個時間信號,它告訴我們「歷史進入雍正七年以後」,因為在歷史上沒有「軍機」這一機構,這是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創建的,開始叫軍機房,後來叫軍機處,再後來設軍機大臣,成為一個固定組織。雍正朝共十三年,只有一個甲寅年,是雍正甲寅十二年。乾隆朝也有一個甲寅年,是乾隆甲寅六十年,這時《紅樓夢》已於乾隆五十六年活字印刷出版。所以九十五回的「甲寅十二月十九日」只能是「雍正甲寅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有了這個準確時間,九十五回以前至八十回的時間和九十五回以後至一百二十回的時間均可具體推導出來。
  「又比如,作者對第一回的歷史時間也隱藏的非常妙。」張志堅道,「妙就妙在賈雨村身上。當我們從九十五回『甲寅十二年十九日』這個時間中得知『軍機賈雨村』的歷史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甲寅十二年臘月任命的大司馬』,即兵部尚書魏廷珍以後,魏廷珍就像翻轉的多米骨諾牌一樣,替代了整個著作中的賈雨村。《清史稿·人物傳記》中有他的詳細記載,再加之他的《課忠堂詩鈔》十八卷,這部詩集實際就像年譜一樣,採用各種辦法把年號標示出來,特別是乾隆五年魏廷珍被罷官後,他用自己的年齡為題目作詩文告訴後人七十二歲、七十六歲、八十歲、八十三歲、八十六歲、八十七歲、八十八歲做什麼等等。魏廷珍的智慧,就體現在這裡,他絕對讓後人能找到他。作為康熙五十二年的探花,康熙五十一年冬季他一定要準備參加大考,康熙五十一年他在哪裡呢?《紅樓夢》第一回透露:葫蘆廟裡的窮儒賈雨村,八月十五日前到甄士隱家,八月十六日夜又被甄士隱請到家裡飲酒聊天,得知他上京趕考路費不足時,甄士隱當即送他「白銀五十兩,冬衣兩套」,他連夜啟程參加大比。所以,當確定賈雨村原型就是魏廷珍時,《紅樓夢》第一回的歷史年代就是康熙五十一年,即魏廷珍考取探花前一年。
  如果《紅樓夢》創作源頭是《長生殿》事件,創作時間是康熙二十八年八月至康熙三十年八月第一作序人棠村去世前,那麼,為什麼這本書的開頭又是康熙五十一年八月十五前後?張志堅說,這是作者用包裹法,或叫插敘法,把《紅樓夢》最早的三大冤案歷史放在第五回至二十二回,用賈雨村參加大考、走入仕途,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曲折的歷史攜帶和包裹整個《紅樓夢》冤假錯案。這是一種殘酷政治環境中的巧妙設計。
  「這種處理,也變相告訴我們,程偉元、高鶚後續四十回的主要目的,就是將賈雨村冤案擴大化,吸引讀者的目光,並把賈雨村的歷史原型埋藏在一個比較容易引起關注的『甲寅十二月十九日』側畔。研究《紅樓夢》,只有把賈雨村這個真實原型推到前臺來,才能把全部著作一百二十回的歷史年代劃分清楚,真正領悟『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賈雨村歸結紅樓夢』的點撥。」張志堅說。
紅樓有解誠結緣
  退休前,張志堅是黃河水利委員會山西河務局高級工程師。她情系黃河,剛滿20歲就扛著尺子、帶著儀器到黃河灘搞洪水線設計和工程測量,盡心盡力「做好黃河的事情」,後來還寫出五十萬字的35集電視劇文學劇本《河圖》,《感動黃河》詩集、《百年黃河之子》散文等;她情系「紅樓」,一氣寫出三本專著,還到北京什剎海講壇講「紅樓」與佛學,讓人刮目相看。 
  與職業紅學家不同的是,張志堅一邊惡補典籍,一邊實地考察。不說其他省,單是山東,她就去過曲阜、淄博、青州、昌邑、臨朐、德州,登泰山、爬嶧山,尋找關於「紅樓」的蛛絲馬跡。
  張志堅還從水的角度研究「紅樓」。比如孔尚任治河,康熙二十五年到揚州,呆了3年,接觸到江南明末移民,而寫了《桃花扇》。魏廷珍曾擔任漕運總督,也是治河名臣。等等。《紅樓夢》跟河有關的情節太多了,比如賈雨村從江南帶著黛玉北上,賈璉帶著黛玉回家奔喪,都是走運河坐船,第七回,江南人給賈府送海鮮,也是走的大運河。最後一回,賈政護送賈母靈柩回江南,「一日,行至毘陵驛地方……(賈政)抬頭忽見船頭上微微的雪影裡面一個人,光著頭,赤著腳,身上披著一領大紅猩猩氈的鬥篷,向賈政倒身下拜」。這也是在運河上。而毘陵,就是現在的常熟,是趙秋谷經常去的地方。趙秋谷的師座、門人多是常熟人,其中門人仲是保在趙秋谷家住了19年。
  在張志堅客廳的牆上,掛著書法家寫的兩幅字,一幅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另一幅是:「紅樓有解」。這是張志堅的心聲嗎?正可謂,黃河無語敬則靈,紅樓有解誠結緣。對於紅學,張志堅說:「歡迎爭論。」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作者之謎:曹雪芹是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嗎?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1724-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是清代傑出的小說家。《紅樓夢》未完成稿時題名《石頭記》,基本定稿只有80回,後面部分的稿本來不及整理而散失;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偉元、高鶚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120回,後40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成的。就這樣《紅樓夢》全書共120回,書名也由《石頭記》改為《紅樓夢》,《紅樓夢》的作者變為曹雪芹、高鶚,但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高鶚後續的內容是違背了曹雪芹的著書本意的。
  • 康熙時的曹寅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康熙時的曹寅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而不是乾隆朝的曹霑《紅樓夢》第一回說的是:一日,有一僧一道,曾在大荒山無稽崖下將女媧氏補天遺棄的一塊頑石帶到紅塵。幾世幾劫之後,有人從無稽崖旁經過,發現那石頭上記著它在紅塵之中,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故事。於是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
  • 《紅樓夢》:為什麼說作者不是曹雪芹?有哪些依據?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是在一百年前胡適先生進行考證的。一百年後,眾人對《紅樓夢》的作者又產生了新的懷疑。雖然有些推理實在牽強,但是還是有些根據史實來推理的眾多疑點,種種跡象表明作者不是曹雪芹。而且兩百多年前,《紅樓夢》是沒有書名的,那個時候謠傳書的作者有很多人,無法具體確定。胡適先生當年的推理,是根據「曹雪芹就是賈寶玉」和曹是賈政原型。但是脂硯齋曾言,賈政是擔任過巡鹽御史的,但是曹沒有任過這個職位,只有曹寅擔任過巡鹽御史。
  • 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大清第一才子」紀曉嵐怎麼看?
    作者:劉永明末清初著名文藝評論家金聖歎(1608—1661)曾經將《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評定為六大「才子書」之一,可惜他生得太早,錯過了鑑賞《紅樓夢》。這部描繪才子佳人的標準著作,應該比那打打殺殺的《水滸傳》更符合「才子書」的定義吧?《紅樓夢》號稱百科全書式的偉大著作,作者曹雪芹自然也就應該是一位標準的才子。
  • 好孌童的張岱,會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嗎?
    題:好孌童的張岱,會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嗎?文/王曉豐《紅樓夢斷三百年》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誰的問題人們一直在爭論,到目前為止一共找到了120多個「曹雪芹」來!在「曹雪芹」的候選人中,張岱是個熱門人選,這又是何方神聖?
  • 《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誰?他曾在曹雪芹家連看三日《長生殿》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曹雪芹只是披閱刪改者,其真正作者有一說是曹雪芹的父親曹,曹雪芹只是修改了父親的作品,另還一說真正作者是洪昇。那麼,洪昇是誰?他寫的紅樓夢又怎麼落到了曹雪芹的手中?洪昇是清代戲劇家,代表作品為《長生殿》。
  • 從一條夾批看《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是遺腹子的荒謬
    作者:九峰真人《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謎賈政悲讖語」有這樣一段文字:賈政忙遣賈環與兩個婆娘將賈蘭喚來。賈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與他吃。大家說笑取樂。胡適派紅學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寅之孫曹雪芹,這個曹雪芹,生卒年至今爭論不休,沒有定論,只用「約1715-約1763」搪塞。現在,我就用「約1715」這個搪塞的「曹雪芹」出生來說說事。關於曹雪芹出生,無非兩種情況,一是曹的兒子,但可以確定曹沒有叫曹雪芹或者曹霑這個兒子,清代清宮抄家檔案,曹家上報人口名單都可以證明。
  •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到底死於哪年?哪月?今日揭秘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到底死於哪年?哪月?今日揭秘《紅樓夢》是我最愛看的書,在我的床頭常年放著珍藏大字本《紅樓夢》還有劉心武的《紅樓望月》,研究和學習《紅樓夢》,讀劉心武的秦學著作是我莫大的興趣。關於其作者問題自然少不了加以研究。 《紅樓夢》的作者生卒年問題一直困擾我。但是不久前我讀《紅樓夢論考》,這本書在確認雪芹卒年壬午和排除癸未說的問題上——求實。其中云:壬午是可以確信無疑的:一是有甲戍脂批「王午除夕夜為淚盡而逝」的鐵證;二是有夕葵書屋同樣內容的脂批;三是有92年重出的北京通縣張家灣出土的「曹雪芹墓石」上的「壬午」紀年。
  • 新版紅樓夢為何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鶚續」?
    原標題:新版紅樓夢為何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鶚續」?   新版《紅樓夢》為何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鶚續」?   日前,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四大名著珍藏版」將《紅樓夢》的作者署名,由原先的「曹雪芹 高鶚續」改成了「曹雪芹 無名氏續」,引發了眾多關注和熱議。
  • 八卦:《紅樓夢》的作者居然不是曹雪芹,和康熙的孫子有關!
    紅學磚家】磚家的觀點自始至終清晰明確,所有的文章具有連貫性,可互相印證,那就是:「曹雪芹」根本就不是紅樓夢的作者!《紅樓夢》的作者其實是康熙的孫子:愛新覺羅·弘暟!上文講了一下《為什麼說紅樓夢的作者,根本就不可能是所謂的「曹雪芹」?》,提到《紅樓夢》涉及了皇家的玉璽!所以「曹雪芹」他根本就不可能是《紅樓夢》的作者!而能接觸到這批玉璽,只能是皇家子孫。也就是說《紅樓夢》的作者只能是皇家子孫!《紅樓夢》姓「愛新覺羅」,而不是姓「曹」!
  • 曹雪芹與《紅樓夢》
    《紅樓夢》是在國內家喻戶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偉大小說名著。關於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以及《紅樓夢》的殘稿與續書問題,曾存在一些疑點與空白。但經過近百年來研究者的努力發掘與考證,已積累了許多資料,解決了許多問題。
  • 遼陽有一座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紀念館
    遼陽有一座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紀念館曹雪芹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經考證其祖籍在遼陽。曹雪芹紀念館位於遼陽市臥獅胡同2號, 遼陽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東吳公館院內,即吳恩培 宅第。曹雪芹紀念館為二進四合院,有硬山瓦房21間,面積也不小。院內有曹雪芹塑像。
  •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紅樓夢
    所以一般小說出版的時候都不署名作者,或者用個筆名代替。那麼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怎麼確定的呢?別急,留史君慢慢和您聊一聊,今天說說《紅樓夢》。 《紅樓夢》與曹雪芹 紅樓夢與其他三部名著不同,不是累積型的作品,是由作者直接創作出來的。但是,現存《紅樓夢》不論抄本還是程偉元、高鶚整理出版的,都沒有寫清楚作者是誰。
  • 曹雪芹在哪裡創作的《紅樓夢》?
    文/陳二虎【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北京香山是秋天觀紅葉的最佳之地,在離香山臥佛寺不遠的地方,黃櫨與槐樹掩映中有一個去處:《曹雪芹紀念館》。這裡一直飽受爭議,是因為與曹雪芹有關、與《紅樓夢》有關,又因為,曹公「著書黃葉村」。
  • 《紅樓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八十回之後的原稿佚失,程偉元邀請高鶚協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 曹雪芹真是紅樓夢的作者嗎?有人說出這三個原因,答案揭曉
    說起《紅樓夢》,很多人應該很熟悉,大部分人都看過電視劇版《紅樓夢》,還有一些人讀過原著小說,提起《紅樓夢》的作者,大家會脫口而出「曹雪芹」,其實,關於《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還存在著很大的疑問。
  • 《紅樓夢》署名的作者是曹雪芹,為什麼會有人懷疑此書不是他寫的
    說起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有四本書《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享譽全世界。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也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大家對《紅樓夢》這本書的作者產生了懷疑,對它的作者到底是誰爭論不休。
  • 《紅樓夢》作者不是曹雪芹?紅學專家新見頻出,普通讀者一笑置之
    前日,筆者發了一篇小文,本意是討論:林黛玉與史湘雲在凹晶館聯句,林黛玉的那句在《紅樓夢》原稿中到底是「冷月葬花魂」還是「冷月葬詩魂」?結果有位朋友跑來留言,把話題引向討論《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
  • 做了一場紅樓夢,夢到了曹雪芹先生
    曾經因為寫紅樓夢解讀文章,被不少粉絲怒懟:曹雪芹先生的棺材板蓋不住了……這一次大約是真的了。我還未及提問,沒想到雪芹先生的十幾條信息,已經完全解開了我的疑惑,也許這是他對世人最後的「自證」。第一條信息:關於紅樓夢的作者是誰的問題。我未曾想到,紅樓夢問世以來,會受到如此廣泛的歡迎,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有井水處,莫不以談紅為雅興。
  •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曹顒的兒子還是曹的兒子?
    今天,我看了馮其庸的《敝帚集》,看到《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這一章,在這章的結尾,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即曹雪芹的父親是曹。他的依據是:曹寅只有一個兒子叫曹顒,在曹寅死後不久也就死了,死時其妻有孕。起先大家認為曹雪芹就是曹顒的妻子馬氏所生的遺腹子,也就是曹顒的後代。但是《五慶堂譜》明載:"十三世。顒,寅長子,內務府郎中,督理江南織造。誥封中憲大夫,生子天佑。"在"十四世"下載:"天佑,顒子官州同。"這樣,曹天佑是曹顒的遺腹子這一點就確定無疑了。因而也就排除了曹雪芹是馬氏的遺腹子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