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王賁水淹魏國,魏國滅

2020-11-08 耳東蘿蔔

汜水河谷,秦軍已經開始了周密的部署。

水戰方略:王賁所部只須全力施行水戰攻梁,包括徵發民力開決水口等;蒙武軍則總司外圍策應,一則在陸路截斷魏國殘餘的南逃東逃之路,二則總轄巴蜀調來的戰船封鎖大河航道,使魏國殘餘不能水路逃遁。

次日清晨,王賁率領著一支千人馬隊護衛著鄭國李斯趕赴大河南岸的廣武城郊踏勘。

之後,王賁制定的決水工程分作三個部分:其一,要將原來的進水山口拓寬,使灌田水量變成足夠大甚至儘可能大足以淹沒大梁城的水量;其二,要將河水進入山口的引溝拓寬,儘可能使河水暢通無阻地進入拓寬了的澗口;其三,要將鴻溝至大梁的溝段清淤開挖,以防水流進入大梁之前無效漫溢。這三處,最難的是最後一處。因為,清淤鴻溝靠近大梁,只能在夜間進行,還不能舉火照明。

這魏國君王,魏惠王之後代代有癖,且皆是惡癖。魏惠王酷好珠寶,魏襄王酷好種馬,魏哀王酷好工匠,魏昭王酷好武士,安釐王酷好美女,景滑王酷好丹藥。凡此六王,皆不如這魏假癖好獒犬之奇特。

那一夜,魏假在一隊獒犬的簇擁下親自上到城頭看了水勢。那無邊汪洋的大水,在高高城頭看去,白茫茫大水無邊無際;沒有了田疇,沒有了村莊,無邊的寂靜陡然滲出令人窒息的恐怖。魏假第一次真正地瑟瑟發抖了,沒有說一句話,沒有發布一則王命,悄悄擠出了人群,擠下了城頭。

不料,水淹一月之後,固若金湯的大梁竟然出現了種種奇異跡象。所有的井水都溢出了井口,所有的糧食都生出了綠芽,所有的肉食都黴綠髮臭。直至街中積水漸漸增高,城磚石條一塊塊脫落,露出了夯土牆體;不到旬日,夯土牆體悄無聲息地癱成了一堆堆泥山……水淹大梁兩個月後,厚厚的淤泥填平了所有的窪陷,堵塞了一切進出大梁的通道,兩月前還雄峻異常的大梁,已經變成了一片茫茫灰黃的廢墟。

三月之後,厚逾數尺的淤泥結成了硬實的地面,秦軍進入大梁了。

魏王假拿著來不及遞出的降書,被王賁俘獲了。看著這個滿身狗騷氣的嬴弱國王,王賁連認真呵斥幾句的興味也沒有。次日,魏假被姚賈押上一輛特製的青銅囚車,向鹹陽轔轔去了。

至此,魏國滅,這是公元前224年夏秋之交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古戰場風雲:秦滅魏之戰,王賁領十萬秦軍水淹魏都大梁城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秦王嬴政派王翦之子王賁率領秦軍十萬,進攻楚國的北部地區,佔領楚國城池十餘座以震懾楚軍。然後集中兵力回軍北上,於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突然襲擊魏國,包圍了魏國都城「大梁城」。
  • 王賁,19歲奪楚國十幾城,20歲攻打燕國殺太子丹,21歲滅魏國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命王翦之子王賁率15萬大軍攻打魏國大梁。王賁從燕國舊地調動了數萬大軍,又從趙國調動了數萬大軍,在加上前期抵達安陵的秦軍,約十五萬人,浩浩蕩蕩殺往魏國都城大梁。公元前225年的春天,王賁十五萬大軍,號稱五十萬,開拔到達大梁城下。大梁城三十裡範圍內,樹木盡拔,屋瓦皆飛,秦軍刀槍劍戟,排列如林,看起來軍容鼎盛,連年徵戰卻沒有一絲疲憊之態。
  • 魏國被滅,用水攻才是滅絕人性,水淹大梁慘不忍睹
    魏國的都城當時所選取的地方在大梁,在戰國後期的時候群英四起,有幾座都城發展極其迅猛。魏惠王在執政期間,身邊輔佐他的人就是白圭,在他的力薦之下,魏國在當時把都城定在了大梁,並且還治理了河水泛濫帶來的災害,也修建了很多的堤壩。讓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利國利民的做法,最後成為了摧毀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竟然被他人所利用。
  • 王翦之子王賁:水淹大梁蕩平燕國,功績與父比肩,急流勇退得善終
    水淹大梁公元前225年,原本正在隨父親攻打燕國的王賁,突然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求他去攻打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此時的大梁城,在秦軍的包圍下已然成為一座孤城,魏國的疆域,也只剩下都城周邊的一小部分。但即便如此,由於百年前魏惠文王的修繕,想要在短時間內就攻破它,絕非易事。
  • 話說渭南|將門虎子說王賁
    面對滾滾殺來的秦軍,缺乏操練且無鬥志的齊軍紛紛敗逃,秦軍不幾天便推進到齊都臨淄城下,齊王田建大開城門手捧玉璽跪降秦軍,被安置於松柏蒼蒼的邊地共城,不久死去。至於生性貪鄙,接受秦國賄賂出賣本國利益的相國後勝,則在秦軍剛一進城便被秦王下令殺掉。隨著齊國的滅亡,自東周以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各國紛爭的亂世得以終結,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一政權秦王朝。
  • 話說渭南|將門虎子說王賁
    面對滾滾殺來的秦軍,缺乏操練且無鬥志的齊軍紛紛敗逃,秦軍不幾天便推進到齊都臨淄城下,齊王田建大開城門手捧玉璽跪降秦軍,被安置於松柏蒼蒼的邊地共城,不久死去。至於生性貪鄙,接受秦國賄賂出賣本國利益的相國後勝,則在秦軍剛一進城便被秦王下令殺掉。隨著齊國的滅亡,自東周以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各國紛爭的亂世得以終結,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一政權秦王朝。
  • 秦國將軍墓(2)王賁大將軍墓現狀(2019年航拍於富平)
    王賁墓現狀:王賁墓現在的位置在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佔地面積為0.75畝,其封土堆南北長約29.5米,東西長約17米,高6米,形狀為馬鞍形。封土堆正南方向豎有一通文物保護碑。王賁簡介:王賁在公元前226年,率領秦軍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 公元前225年,王賁水淹大梁,滅亡魏國。公元前222年,王賁奪取遼東,滅亡燕國,繼而消滅趙國殘餘勢力。 公元前221年,滅亡齊國,自此秦國統一六國,王賁因功受封通武侯。之後王賁選擇榮歸故裡不再參與朝政。
  • 王翦之子王賁的英勇奮戰,讓魏國一時不知所措
    王賁要去楚國擒捉昌平君和昌文君王賁很有他父親的性格和風度,在年輕將領中屬於穩健型。此時內史騰已奉秦王之命先行到達,不僅已經將叛亂的韓國舊族俘虜了,而且按秦王的旨諭擒住了昌平君,把他囚禁在郢城之旁的一座山上。王賁便率領大軍與昌文君所集聚的楚軍作戰。王賁大軍和昌文君在陽夏(今河南太康)相遇。
  • 統一之滅魏:王賁水淹大梁,一場滅絕人性的戰役!
    一個魏國小卒登上了大梁城牆,遙望那早已一片荒蕪的梁囿,他不禁發出一聲哀嘆。回憶三個月前,恐懼還是那樣真實,當聽到那一聲巨響,看著洶湧的大河水朝大梁奔來,他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但那些都過去了,決口後大魏堅持了三個月了,還是很有希望把那虎狼般的秦軍趕回去的,他暗自打氣道。
  • 王賁引水灌城,魏王假無奈投降,背後是張儀信陵君穿越時空的對決
    #大秦賦#大秦賦第75集,王賁率領二十萬秦軍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強攻不下,於是引黃河水灌城,圍困魏軍數月,孤城無援,最終魏王假只能投降。兵力是否為二十萬不得而知,「數月」按照《史記·魏世家》的說法應是三個月。此外,筆者發現,魏王假的不幸遭遇,其實他叔公信陵君在約40年前早有預言。
  • 【八朝古都·魏】水淹大梁:一代強國就此亡
    但在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賁進攻魏國,由於大梁城池堅固,久攻不下,王賁便引鴻溝水灌大梁,大水圍城三個月,最終城破,大梁城在滔滔河水中成為廢墟,魏國滅亡。   魏國衰微 國家命運早已註定   開封是一座擁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歲月的洗禮使這座城市有著非同一般的從容和氣度,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 魏國是怎麼滅亡的?
    賓客們聽到這則命令後,沒有人再敢勸說信陵君返回魏國。賓客之中的毛公和薛公兩個人去拜見信陵君說:「公子之所以能夠呆在趙國,受到趙國的尊重,那是因為魏國的存在啊!現在秦軍攻打魏國,魏國形勢危急,而公子卻無動於衷,假如秦國攻破大梁,踏平先王的宗廟,公子您還有什麼臉面立足於天下呢?」 毛公的話剛落地,信陵君馬上就改變了神情,趕緊命人準備車馬救援魏國。
  • 魏國是怎麼滅亡的?
    賓客們聽到這則命令後,沒有人再敢勸說信陵君返回魏國。賓客之中的毛公和薛公兩個人去拜見信陵君說:「公子之所以能夠呆在趙國,受到趙國的尊重,那是因為魏國的存在啊!現在秦軍攻打魏國,魏國形勢危急,而公子卻無動於衷,假如秦國攻破大梁,踏平先王的宗廟,公子您還有什麼臉面立足於天下呢?」
  • 大秦賦:王賁引水灌城,魏王假無奈投降,約40年前他叔公早有預言
    #大秦賦#大秦賦第75集,王賁率領二十萬秦軍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強攻不下,於是引黃河水灌城,圍困魏軍數月,孤城無援,最終魏王假只能投降。兵力是否為二十萬不得而知,「數月」按照《史記·魏世家》的說法應是三個月。此外,筆者發現,魏王假的不幸遭遇,其實他叔公信陵君在約40年前早有預言。
  • 魏王自毀長城,信陵君逝世18年後,秦國水淹大梁,魏國滅亡
    信陵君逝世18年後,公元前225年,秦軍在統帥王賁的指揮下水淹大梁,擒殺魏王假, 魏國滅亡。《史記》的魏世家完成時,太史公司馬遷感慨,我曾經去看過大梁的廢墟,當地人對我說:「秦國攻破大梁,是引黃河水淹了大梁,三個月城牆毀壞,魏王請降,魏國因此滅亡。」
  • 秦國大將王賁水灌大梁城,消滅魏國
    在秦國殲滅六國的時間表上,魏國之所以名列第四,是因為韓國處於天下之咽喉秦軍大舉東進掃平六國,不能不首先滅韓;趙國是秦國兼併山東六國的主要障礙,當其軍事實力受到重創後,不可不於滅韓後趁勢一舉滅之;趙國破亡後秦軍已抵達燕國邊境不可不趁勢一鼓而下,況且荊軻刺秦王的插曲,更使得秦王政不允許燕國再繼續存在下去;韓、趙、燕破亡之後,秦軍再攻取魏國,已是水到渠成之舉。
  • 秦朝在秦二世時,仍有迴光返照的現象,秦將章邯滅掉魏國後裔
    魏咎開城投降,是為了換取秦軍不對魏國臨濟軍民實行屠城。魏王魏咎約降秦軍,對魏國臣民盡了保存之責,不可不謂仁義;燒身自殺,沒有辱沒一國之主的尊嚴,不可不謂壯烈。張楚政權建立以後,陳勝派遣部將各路出擊。魏國人周市受陳勝命令領軍北上攻擊原魏國地區,也就是秦的碭郡和東郡一帶。
  • 秦滅魏戰役,水淹大梁城!
    秦與魏之間的恩怨也是由來已久了,為了能夠消滅魏國,秦國處心積慮,勤勤懇懇,採用逐步蠶食的手段,慢慢地將魏國吃進肚子裡。早在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時期,一場雕陰之戰,秦軍就幹掉了魏軍八萬人。魏國無奈求和,割讓河西之地給了秦國。
  • 秦國滅魏國之戰
    魏國尚武,尤其在任命著名將領龐涓後曾一度傲視天下,然而卻引起公憤,導致馬陵大敗,一蹶不振。最後被秦所滅! 3、滅魏: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4、滅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 《大秦賦》只露一面的魏國小將,嬴政懸賞千金未得,後成滅秦名將
    其中,王賁率軍攻打魏國國都大梁便遭遇了魏軍激烈的對抗,三天之內損失一萬五千餘人,若不是後來天降大雨幫助王賁,王賁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人兵馬!  王賁打魏國並不佔有優勢,嬴政只給了王賁15萬人,聽起來是不少,可是大梁魏軍守軍便有8萬人,糧草足可以支撐三年,而且魏國是四戰之地,魏軍戰鬥力強悍,大梁城又非常堅固,因此王賁想要佔領大梁城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