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掃描︱越南人如何過春節

2020-12-12 澎湃新聞

越南是少數幾個使用農曆、慶祝春節(越南語為Tt)的國家之一,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歷史、民族生態等,越南受中國儒家文化、宗教涵化。那麼,越南人是如何歡度春節的?有哪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風俗?越南的春晚又有什麼特色?

越南春節:春聯、米糕、「採綠」

2011年發表在《法制與經濟》上的一篇文章《越南民間傳統節日初探》介紹了越南年俗,作者是任教於廣西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徐智敏。考慮到越南年俗中包含的雄王信仰,在此引述2011年發表在《東南亞研究》第六期《試析越南公祭雄王的理據》中的部分觀點,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洛陽外國語學院的徐方宇。

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的小年,而這一天是越南人的「灶君節」(或稱灶王節),也被稱為「除歲」。越南關於灶王節(Tao Quan)的神話傳說與中國類似:灶王作為主管一家日常生活的神靈,將在這一天騰雲駕霧,上天匯報治下一家的功過得失。在這一天,當地人除供奉灶王爺外,更要供上活鯉魚,之後放生。傳說那天鯉魚會化作騰龍,作為灶君上天時的坐騎。灶王前腳一走,家中便無神看管,可以趁機改建一些平時不敢改動的家居陳設。此外,越南人還會在這一天掃灑庭除,寓意為消除過去一年的所有不幸,亦為迎接往來生客與亡者之靈登門拜訪。

與中國一樣,除夕前一周時間,越南人也會集中置辦年貨。「肥肉醃蕎紅對聯,幡旗爆竹綠棕子」。傳統的越南年貨必須要有方形年粽(象徵地,叫做Banh chung)和圓形糯米糕(象徵天,叫做Banh giay),取「天圓地方」之意,象徵五穀豐登,它們是春節時祭祖以及農曆三月初十「雄王節」最重要的貢品。

米糕之所以能成為神聖的貢品,與越南不斷增強民族認同有關:14世紀下半葉起,越南儒士逐漸視「雄王」為國家開創者及民族同源始祖,在民間傳說中,雄王在謀選繼承者時,其子節遼被仙人託夢,指出糯米糕是最佳祭祖食物,因此獲得雄王賞識,得到了繼承資格。米糕因此在越南獲得了極其重要的文化地位。

象徵欣欣向榮的三寶物:桃花、金桔、五果盤,是越南過年不可缺少的物品。所謂「南梅北桃」——桃花幾乎家家必備,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人認為桃花具有闢邪、帶來幸運的神力;而越南南方則使用梅花代替桃花行闢邪之功。「五果盤」即是有五種水果的果盤,其作用是供奉祖先,北方與南方準備的水果不盡相同,但都是象徵年年有餘。金桔被修剪得如同金山,象徵財富。

另外,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貨。由於歷史原因,越南語和漢語關係密切,越南最早的春聯都用漢字書寫,且一直延續到越南文字實行拼音化後,但是在書寫時,春聯仍按照方塊字的格式,從上往下書寫。「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被稱為語言決定論,認為不同語言會影響使用者的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建構本族群的文字語言體系有助於形成、加強本民族的文化認同與凝聚力,春聯作為越南傳統春節中的重要元素,也忠實地記錄了越南文字使用偏好上的轉向。

與中國不同的是,除夕之夜越南人在家祭拜之後仍要去寺廟祭祀神佛。「綠」與「祿」音似,故人們從寺廟祭祀返回時,會隨手採摘帶綠的枝條回家供奉於神龕直至枯萎,稱為「採綠」。

越南春節也會燃放炮竹,用以驅祟一個叫「山臊」的小怪物。相傳「山臊」只有一條腿、約30釐米長,見到其尊容的人會立刻發燒感冒,但「山臊」這小怪膽子小,放炮竹即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越南人認為新年第一個到家拜訪的客人會帶來好運,所以他們一般從家中挑出一個有福之人,在廟中祭祀完畢後,手持「採綠」第一個踏進家門,或者拜託親友中有福之人,作為新年第一客,在天亮時登家拜訪。

越南家庭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

越南春晚:集娛樂與社會問題於一身

那麼越南傳統民俗是如何在官方平臺上展演的呢?傳統民間信仰又是如何激發有效且有益的社會影響的?正在上海大學攻讀文化人類學博士的越南學者鄭賢商於2017年發表在《藝術科技》的《從灶神節到戲劇節目<灶君>看越南的社會輿論》一文討論了這些問題。

漢文化曾在越南社會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越南本土信仰中仍有許多漢文化存在的痕跡,例如道教。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越南統治者有意識的移花接木,作為舶來品的漢文化逐漸與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神話傳說、祖先認同以及信仰源流。

比如越南家庭廚房中供奉的灶君(Tao Quan),不同於中國,越南的灶君一共有三位,分別是兩男一女:範郎、重高、氏兒。相傳重高與氏兒本是一對恩愛夫妻,但苦於久無子嗣。一日爭吵後重高毆打了妻子氏兒,氏兒離家遠走,並與範郎相識相愛,結為夫妻。重高悔於妻子的遠走,便尋找氏兒,搜尋良久直至貧病交加淪為乞丐,最終覓得氏兒,不料丈夫範郎此時歸家,氏兒忙將乞丐重高藏於乾草中。範郎點燃乾草以做草木灰肥田,卻因此燒死重高,氏兒也縱身跳入火海死去,範郎見無法營救妻子,亦投身於火海,三人死在一起。玉皇大帝感動於三人之間的真情,於是允許三人永遠在一起。三人因此被冊封為「灶神」,負責管理家庭灶火,護佑民生安全。

越南供奉的傳統灶君像

灶神信仰不僅僅具有文化上的意義,也在越南社會中發揮著道德引導的功用。《年底會見——灶君》即通過灶君的形象來討論時下各種怪現狀,引導社會輿論,通過幽默的形式反映普遍的社會問題。《灶君》是越南傳統鬧戲在時下的變體,自從2003年大年夜晚上8點在越南中央電視臺(VTV)首播以來至今15年,廣受歡迎與好評,被認為是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電視節目,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春晚。

2018年越南除夕夜上演的《年底會見——灶君》宣傳照

《灶君》套用傳說中灶神上天庭向玉帝匯報下界情況的形式,每年匯聚全國鬧戲明星、當紅歌手、演員等,對扮演者的選擇視所在年份熱點話題、頭條新聞以及民眾關注情況而定,選拔過程即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在角色設置上延伸出交通灶君、教育灶君、衛生灶君等應時角色。歷年《灶君》皆取材於當下越南存在的社會問題,視角廣闊,不吝於經濟、文化、衛生,乃至交通、教育、社會關係等諸多方面。

不僅如此,《灶君》在每一年都採用不同的格式,風格多變,大部分改編自當季流行的電視節目。2011年,《灶君》格式即是將「越南偶像」改編為「灶王偶像」。2013年,節目方案根據《越南好聲音》中象徵性的四把「導師椅子」改編而來,一把椅子對應一位灶君。2016年,節目組將主題定為《貪汙的循環》,灶君在天庭參加尋找貪汙灶君的遊戲,這個靈感則是來源於越南中央電視臺的當紅節目《草奧的帽子》。

越南春晚《年底會見——灶君》,不僅營造節日氣氛、保留了越南民間信仰的原始韻味,反映出國家與民間的交流、互惠,並難能可貴地建造起政府與民眾信息溝通的橋梁,最終引發全社會的道德共鳴。

越南為何慶祝春節?

中國的春節之所以能成為越南的國家慶典,與越南政府關係密切。2013年4月《今日人類學》(Anthropology Today)第2期第29卷刊載了一篇視角新穎有趣的文章,名為《信仰、國家與越南春節》(Religion,the state,and the Vietnamese lunar new year)。作者特裡克·麥卡利斯特(Patrick McAllister)生前曾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一名人類學教授,他的研究興趣集中於胡志明市的越南農曆春節及與之相關的儀式、儀禮與宗教信仰,以及相關的慶祝、祭典方式。

作者在開篇便一針見血地指出,越南政府一直在轉變對待主流宗教信仰、民間信仰(神、祖先和鬼)、儀式(家祭、廟祭、人生禮儀)的態度。他認為,越南政府之所以不斷提高他們在傳統新年、民族慶典(春節)中的參與度,是因為新春崇拜與祖先崇拜相關聯,這為政治領導者提供了一條團結最廣大階層的新路徑。春節作為一個傳統佳節,更容易激起海外越南遊子對祖國投資、建設家鄉河山的熱情。作者進一步指出,將民間節日轉變為國家集體歡騰的慶典,再經全國性的電視轉播確保歡慶氣氛的傳達,政客們實現了將「越南春節」與「黨、國家」兩個意象的捆綁,以此來培養民族情緒與集體展望。

具體的改變發生在1986年越南開始實現經濟改革和自由化後。90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共產主義世界發生強震,隨之而來的是之前被嚴令禁止的宗教和巫術做法悄然復出,當局對待以上活動的態度也轉變為默許,宗教和部分做法被主流意識形態所接受,獲得有關部門批准。這是由於官方開始意識到,雖然「靈媒」等超驗儀式仍被視為「迷信」,但這些都已被規整於「民間文化」,恢復承認一部分「封建」信仰的合法性是民心所向,對於穩固政權很有幫助。

在此基礎上,官方也開始逐漸意識到,可以通過民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增進民族認同感,重構集體記憶,營造集體情感,使民間傳統服務於現行政治,並對外國反越勢力的言論形成防禦屏障。

越南地方政府領導人出席春節期間的宗教慶典

更重要的是,越南春節還與1968年的軍事行動緊密聯繫在一起。1968年1月31日,河內發動了旨在打破越戰僵局、加速統一的「新春攻勢」(Tet Offensive),越南民族解放陣線超過55萬軍人和越共遊擊隊,對南越100多個城鎮發起進攻。這次軍事行動出其不備,攻勢持續數月,是遇難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地面行動,徹底粉碎了美方打贏越戰的希望。「新春攻勢」被公認加速了越南統一,雖然軍事失利,但政治上取得了勝利。於是,「春節」為官方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來重述歷史,祭祀儀典提醒著人們現行政府的歷史功績:在解放和統一國家時做出的飽含生死血淚的卓越貢獻。

相關焦點

  • 外國如何過春節——有濃厚南華特色的「越南版春節」
    歷史上接受中國文化的國家不少,這些國家也長期是過春節的,不過隨著近代向西方學習,日本韓國等採取西式曆法,不再過農曆新年。而現在唯一還和中國一樣,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越南。越南歷代都尊崇中國文化,加之越南民族構成上,從古至今都不斷有華人融入,所以越南春節和中國習俗大同小異,尤其接近我國粵桂地區。越南過年,也會貼對聯,年畫。古代這些都是請儒生用正宗漢字書寫的,只不過近代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採用羅馬字母音標,作為越南新文字。這樣一來,懂漢字的人寥寥無幾,越南對聯就開始使用越南字母書寫。
  • 越南,是怎樣過春節的?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越南怎樣過春節的歷史往事。越南民眾,是怎樣過春節的?一、返回家鄉:圖片二事實上,在春節期間,越南大部分民眾,都會返回到家鄉過年。所以,對於外國旅遊者來說,這時去越南旅遊,有很多住宿之處,因為大部分越南民眾都回到家鄉,這些日子裡,外出旅行的人不多。由於越南民眾大多數返回家鄉過年,需求增加,所以交通會較為繁忙,火車和大巴可能超額預訂,延誤更為頻繁。在越南,交通出行的高峰期,是春節前的2天,和春節後的3天。
  • 越南人羨慕中國人 過境到廣西過春節
    越南人羨慕中國人 過境到廣西過春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4日 02:56 來源: 「不是」,張永南回答,「現在日子好過啦,生意好做啦,當中國人我們感到自豪,國旗是我們自己掛的。不僅我們中國人掛國旗,在芒街開店做生意的越南人也掛中國國旗,他們打心眼佩服我們的好日子,不信你去問問。」
  • 組圖: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原標題: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圖)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並不是中國獨有。事實上,在東亞,除了日本從明治維新就使用公曆新年,不再過春節以外,許多國家都和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並且還有法定假期,那麼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呢?
  • 越南人不使用漢字後,過春節時春聯上怎麼寫?
    而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無疑是最受大家重視的。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回到自己的 家鄉和親人團聚。春節也意味著一家的團團圓圓。目前在世界上也不是只有我們國家是過春節的。中國在歷史的發展中對周邊的國家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比如我國的鄰居越南。在歷史上的一些朝代,越南是屬於中國管轄的領土。越南發展到如今依舊和原我們中國一樣保持著過春節的習俗。
  • 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越南和中國一樣過春節,廢除漢字後,越南人的春聯怎麼寫?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而與我國接壤的越南,由於受華夏文化與中華文明的影響深遠,因而,他們也將農曆春節作為他們每年中最為隆重的必過之節。
  • 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圖)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並不是中國獨有。事實上,在東亞,除了日本從明治維新就使用公曆新年,不再過春節以外,許多國家都和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並且還有法定假期,那麼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呢?  新加坡家人團聚花會春意盎然  新加坡的華人家庭每年都會聚在一起做年糕。
  • 春節奇聞:越南廢除了漢字後,越南人又是如何去寫春聯呢?
    歡樂度鼠年,齊心抗肺炎,洗手戴口罩,健康過春節,因最近疫情嚴重,梵同學希望所有朋友都可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度過這個春節。「宅」家過年!中國傳統春聯其實在越南,春節也被稱之為元旦農曆新年,越南人過年也有貼春聯的傳統習俗,當然了,越南人自古以來就認為,過年和立春是一體的,都是春耕的開始,如果過年沒有春聯就沒有辭舊迎新的感覺
  • 越南人羨慕中國人 過境到廣西過農曆春節
    邊民自發掛國旗  今年春節,我和老公打算自駕遊越南。除夕這天我們在中越邊境度過。芒街新華路商人張永南告訴記者,現在中越兩國生意交往很多,為此,當地政府為邊民辦理了中越邊境通行證,他們任何時候都可以過境與越南人做生意。  記者指著每個店鋪房上高高懸掛的國旗問:「是春節前政府叫掛的嗎?」
  • 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並不是中國獨有。事實上,在東亞,除了日本從明治維新就使用公曆新年,不再過春節以外,許多國家都和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並且還有法定假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外國人是如何過春節的。越南貼春聯吃年粽守除夕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是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曆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花市是越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 插桃枝、採祿,越南人也過春節,但卻與中國多有不同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日,在被中原王朝統治期間,春節這項習俗也自然而然的由中原傳至越南並被其吸收發展,至今日越南依舊會過春節,只不過與中國春節在許多細節上有所差異。除元旦外,越南人還把春節稱叫做「大節」和「彌勒春節」、「古傳節」等,越南人過春節也是自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開始,他們與中國人一樣也要在這一天祭拜灶神,越南人認為灶神掌管人間廚房,是十分重要的民間神靈,在二十三這一天灶神要前往天庭向玉帝報告人間情況,所以要好生的祭拜灶神,此外在這一天趁灶神不在人間,他們要進行家中的大掃除,因此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被越南人稱之為「入除」日。
  • 越南不僅過春節,還有寫春聯的習俗
    伴隨著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中,迎來了我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當我們舒舒服服躺在沙發中看春晚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只有我們一個國家過春節嗎?明明聖誕節那麼多國家都過,應該還有別的國家也會過春節的,特別是我們臨近的這些東方國家」帶著這些疑問,小編查詢到了一個同樣過春節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國越南!我國的春節在越南叫做農曆新年,在我國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點同樣適用於越南,是他們民間最重要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 為什麼越南人過春節都喜歡買桃樹回家呢?
    越南人過春節少不了桃花 中國農曆大年初一,在越南叫「元旦節」,是越南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前,越南人家都會早早準備各種年貨,「肥肉、醃蔥、方粽」三樣是必備的,此外,越南人過年家裡要擺放桃花和金橘盆景,由於氣候原因,越南中南部地區,春節期間並無桃花盛開,通常會用黃梅花來代替桃花。
  • 越南保留了多少的中國文化?從越南過春節就能看出,滿滿中國氣息
    也正因為我們中國的強大,在我們中國周圍的一些鄰國也受到了我們中國文化的薰陶,比如果坐落在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北部,而且還與我們國家的廣西、雲南接壤的國家,相信大家一定已經猜到了吧,沒錯這個國家就是越南。其實在古代的時候,越南的中北部地區一直都是中國的領土,直到後來才正式的脫離了中國,而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一直在不斷的上漲,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國旅遊了,自然,作為中國的鄰近國家,越南也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門的旅遊目的地,每年都有很多的中國遊客想要去越南旅遊,一睹越南的風光。
  • 越南人是如何過新年的?中國女婿你懂嗎?
    在中國過新年之際,我們的近鄰越南同樣也會過春節,由於兩個國家都是儒家文化,習俗上大致相似,春節在越南也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據華僑網介紹,來中國的越南新娘已經超過了10萬人,春節期間很多越南女婿要回越南過新年,可是越南新年的習俗,你了解嗎?
  • 越南人眼中我們過春節必吃的12種美食,有你的菜麼?
    越南屬於漢字文化圈,因此使用和中國一樣的農曆,他們也是過春節的,越南語春節叫Tt Nguyên án。我們都知道過春節的時候中國各地的傳統都不一樣,簡單來說北方喜歡吃餃子,南方喜歡吃湯圓,當然如果仔細研究則又有較大的差異,不過越南人認為中國人過春節是要吃這12種美食的。
  • 都有哪國過春節?越南放假9天 日本不過春節
    春節不是中國獨有的節日,亞洲國家中,與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並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越南春節假最長,今年可休9天,印尼假期最短,只有1天。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法定春節假日為2天,朝鮮和韓國是3天。    在朝鮮和韓國,春節的地位無可匹敵,不遠千裡也要和家人團聚是共同風俗。
  • 春節不僅是咱中國人的,蘇利南、汶萊、越南等十國也在過哦!
    雖然有一些小插曲,但這個春節的氣氛依然不減。賣門神、「喜錢」、香燭的小販在街上擺攤吆喝,沿街的房屋、商鋪已貼滿了對聯、燈籠,帶給我們節日的氣氛。但您知道嗎,春節不僅僅是咱們中國人的,全球也有好些個國家的居民在過哦。
  • 越南也過春節?春運百萬「摩託大軍」,當地人用漢字祭祖貼春聯
    今年的鐵路、公路運輸成了春運主要客流量,可是在越南這個的國家,他們其實也早早開啟了春運模式。越南人也過春節?這是啥情況?其實大家也知道,春節是中國最具特色傳統節日,作為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在古代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對周圍的國家也有深遠的影響。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與外國人做好跨境生意?跨境電商貿易上升期如何做好跨境電商?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