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賀向軍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
查處懲治金融腐敗,監管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在此背景下,近日一地方銀保監局領導主動投案。
12月3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遼寧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銀保監會遼寧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劉文義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記者梳理中央及地方紀委官網披露的相關通報發現,近年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高管人員落馬的消息常見,來自銀保監系統等金融監管單位的官員被查的也不少。11月2日,銀保監會成立後首個被查的銀保監局局長受賄案一審宣判。福建銀保監局原黨委書記、局長亓新政以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劉文義在內,近年來總計有8名銀保監局系統官員落馬。如原廣西銀監局副局長趙汝林,原內蒙古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薛紀寧,原山西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安順,上海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文杰等。金融反腐風暴席捲而來,銀保監系統抓監管"內鬼"同樣不手軟。
在遼寧省金融監管部門工作近40年
資料顯示,現年53歲的劉文義是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人,本科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1年10月參加工作。
劉文義早年在中國人民銀行任職,曾先後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錦州市分行古塔辦事處會計科綜合員、央行錦州市分行會計科幹部、央行錦州市分行會計科科員、央行錦西市分行會計科負責人、央行錦西市分行會計科副科長、央行錦西市分行會計科科長。
1996年6月起,劉文義的工作地點主要在老家葫蘆島市。曾出任葫蘆島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理事會黨組副書記、理事長、副主任(主持工作),1997年9月起任任葫蘆島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黨組書記、主任。
資料顯示,葫蘆島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成立於1996年,2001年9月成立為葫蘆島市商業銀行,2009年12月,經銀監會批准更名為葫蘆島銀行。從任職時間來看,劉文義在該社成立之初便與之結緣。
1998年9月起,劉文義回到央行系統,先後任央行葫蘆島市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正處級),央行葫蘆島中心支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正處級)。
2003年4月28日,銀監會正式掛牌成立,履行原本由人民銀行履行的銀行業監管職責。2003年12月,劉文義開始在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任職,先後擔任葫蘆島監管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鞍山監管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遼寧監管局副巡視員。
2015年9月18日,遼寧省政府發布《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動全省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意見》,明確將集中利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對全省仍未改制的46家縣(區)聯社進行全面、徹底的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上述項工作未能如期完成,2017年7月10日,遼寧銀監局組織召開農信社股份制改革工作推進會議,劉文義作為遼寧監管局副巡視員出席會議,並提出要制定改革進度時間表,加快改革工作進程,制定三年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現代化商業銀行管理體制機制。
2018年3月,銀監會、保監會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2018年10月起,劉文義先後出任遼寧銀保監局籌備組成員、副巡視員、二級巡視員,直至主動投案。
資料顯示,在遼寧銀保監系統任職期間劉文義主要分管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處、城市商業銀行監管處、農村中小銀行機構監管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監管處。截至記者發稿,劉文義的介紹已從遼寧監管局官網撤下。
或與葫蘆島銀行原行長被查案有關聯
記者了解到,劉文義分管城商行多年,2020年8月起才被調整了工作範圍,只分管轄區內農村金融機構。從其近40年的從業經歷來看,劉文義僅在葫蘆島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現葫蘆島銀行)任職兩年。有消息人士稱,劉文義的主動投案或與葫蘆島銀行原行長王學伶被查案有關聯。
資料顯示,王學伶與葫蘆島銀行淵源頗深。劉文義離開葫蘆島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不久,1999年7月至2002年9月,王學伶離開建行進入葫蘆島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工作,擔任副主任。後2002年9月起擔任葫蘆島市商業銀行副行長、行長。
2006年下半年,原銀監會對商業銀行進行投資科目大檢查。2006年10月19日,葫蘆島市商業銀行挪用6.1億元交由福建商人莊某川進行以國債投資為掩護的違規委託理財案案發,共計給該行造成經濟損失2.89億元。作案期間王學伶作為該行副行長主管資金。之後王學伶因此事被免職。2007年8月1日,原遼寧銀監局開出的一張罰單顯示,王學伶對購買國債資金被挪用負有直接責任,被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3年。
三年從業禁令期滿後,王學伶再次以銀行高管的身份重回銀行系統任職。2013年4月9日,王學伶浦發銀行瀋陽五裡河支行行長的任職資格獲得原遼寧銀監局批覆同意。神奇的是,在2017年,王學伶高調回歸葫蘆島銀行。2017年8月,王學伶被聘為葫蘆島銀行行長。其任職資格於2018年7月獲得原遼寧銀監局核准。
被免職幾年後強勢回歸,並且官復原職,是"人才緊缺"?背後是什麼力量在運作?彼時業內一片譁然,傳言四起。
不過,王學伶回歸僅2年,就再次被查。8月2日,葫蘆島銀行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該行原行長王學伶因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葫蘆島銀保監分局工作人員對外表示,王學伶被查涉及的是"個人問題"。
葫蘆島銀行是一家東北地區的小型城商行,但在葫蘆島市當地是比較重要的金融機構。官網資料顯示,目前,葫蘆島銀行設有營業網點數量為64家(其中葫蘆島本埠56家,瀋陽地區8家),員工總數1568人,是葫蘆島市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王學伶被查後,引發了葫蘆島銀行不少儲戶的擔憂,出現了相關謠言和較大規模的集中取款。對此,8月2日,央行葫蘆島市中心支行和中國銀保監會葫蘆島監管分局不得不發布公告闢謠維穩。
銀保監系統颳起反腐風暴
8月3日,包商銀行接管組組長周學東撰文指出,中小銀行金融風險主要源於公司治理失靈。除了董事會風險管控職能失效,監事會監督履職失靈之外,監管失效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內部人"內外勾結,地方"監管捕獲"、貪腐瀆職,導致形式上的公司治理架構和機制基本失靈,給各類違法違規和舞弊行為提供了滋生土壤和寬鬆環境。
強化金融機構外部監管,近年來,銀保監系統金融反腐持續著高壓警戒狀態。
11月2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日公開宣判中國銀保監會福建監管局原黨委書記、局長亓新政受賄一案。公開信息顯示,亓新政是銀保監會成立後首個被查的銀保監局局長。
法院查明:2016年至2019年,亓新政利用其擔任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中國銀保監會福建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獲取保險代理資質、提高保險推廣費率、減輕行政處罰、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提供幫助。先後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91萬餘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對亓新政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對亓新政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記者統計中央及地方紀委官網披露的相關通報發現,包括劉文義在內,銀保監會2019年以來共有8名系統內幹部被調查。其餘分別為廣西銀保監局原黨委副書記趙汝林,福建銀保監局原黨委書記、局長亓新政,內蒙古銀保監局原黨委委員劉金明,原銀保監會內蒙古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薛紀寧,銀保監會內蒙古監管局原黨委委員賈奇珍,原銀監會山西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安順,上海銀保監局副局長周文杰。
今年6月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副組長虞雲的採訪視頻。虞雲表示,聚焦金融風險背後的腐敗問題,不僅是加大力度查處金融風險"大鱷",也堅決懲處監管"內鬼"。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