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 2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馬武翼是麗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西安派出所七星警務站社區民警,這位皮膚黝黑的藏族漢子,每天臉上都帶著和藹笑容,足跡踏遍了社區的街頭巷尾,不少社區群眾都把他當成自家人,和他聊聊天,說說家長裡短的心裡話,親切地稱呼他為「小馬哥」,有警情隨叫隨到。馬武翼用「實力」詮釋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
「黨建聯盟」讓群眾順心又安心
馬武翼將社區內的黨員發動起來,每個村民小組、企業、較大的商鋪及酒吧、酒店、KTV行業場所推舉1名平安志願者,組建了3支共300人的義務平安志願者巡邏隊,構成了社會治安防控的「眼睛」和「耳朵」,在平時和義務巡邏中發現情況及時通過QQ、微信群通知社區民警,或是在微信公眾號上留言提醒。
和阿姨加入志願者隊伍數月來,每天晚上對社區周邊進行巡邏,遇到可疑的人員總想著跟上去看看、遇到不對勁的事總想著去打聽打聽。「一商鋪在二樓樓道堆放雜物,消防通道走不通。」4月29日,和阿姨將義務巡邏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微信反饋給馬武翼,他隨即帶隊前往處理,成功消除了安全隱患。
志願者小李給馬武翼反映,金星街一女租客,已連續幾日「閉門不出」,不時隱約能聽到有哭聲傳來,可能有異常情況,馬武翼立即帶領輔警及志願者小李敲開了該租客的門,原來該女子因挫折獨自一人鎖在房間,甚至有了輕生的舉動,在馬武翼和小李的耐心開導下,該女子情緒漸漸平復,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後馬武翼又聯繫到其家屬,將該女子交到家屬手中。
在七星社區,像和阿姨、小李這樣的「平安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和網格長、樓棟長一道組成了一支重要的巡防力量。2019年,七星社區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6.3%,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2.22%。
「網上互動」讓群眾省時又省力
為了給群眾提供更好的便民服務,馬武翼結合社區特點,將轄區村小組、酒吧、茶樓、旅店業、出租房、外賣、珠寶店、餐飲業等行業分別建立了9個微信群,700餘人參加,遇到什麼問題,群眾隨時可以在微信群裡找到社區民警,一年來馬武翼在「網上互動」,辦了不少大事哩!
2019年1月31日12時許,一群眾急匆匆地跑到警務站求助,原來6歲的兒子在商場走丟了,馬武翼通過微信群,發動群眾共同尋找小男孩,最終在警察「蜀黍」和熱心群眾的幫助下,小華安全快速地回到了父母的懷抱。
馬武翼帶領輔警開通了「警方快遞」,為社區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的人提供代辦入住證明、居住證,送證上門服務。2019年4月15日,1名來麗遊客因身體原因,行動不便,在酒店登記住宿時,又未攜帶身份證件,馬武翼根據酒店工作人員的反饋的信息,及時辦理住宿證明,並根據潘某要求幫助購買了藥品,連同住宿證明一併送至酒店。
馬武翼根據群眾需要,在警務站設立紅色便民柜子,「醫療急救包、板子、鉗子、螺絲釘,手電筒、手機充電器」,小小的柜子擺滿了生活用品,還提供時政、法律等圖書借閱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法治影院」、「先鋒調解」
讓群眾叫座又叫好
馬武翼積極協調建立法制影院,組織社區業主觀看合同糾紛、防詐騙、消防安全等影片,進行法制宣傳,受到業主的好評。久而久之,許多業主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有提高,不少人主動要求要當「便衣警察」,主動要參與社會治理。
前些年,涉及房產、土地、家庭、鄰裡等糾紛較多。2019年9月15日,家住七星街中段的和某因為修路與鄰居楊某發生激烈爭吵,見楊某打電話喊朋友過來「幫忙」,和某毫不示弱,叫來十幾名親朋好友「助陣」,雙方相互推搡,眼看就要大打出手,馬武翼接到群眾反映後,帶領輔警火速趕到現場,他苦口婆心說了半天沒人聽,甚至還有人要動手打馬武翼,他沉著冷靜沒有激化矛盾,大聲一吼:「你們鬧能解決問題嗎?派幾個代表過來警務站,我們協調解決!」關鍵時刻馬武翼穩定了混亂的局面,隨後在他的努力下,當日雙方就達成較為滿意協議。
這些只是馬武翼調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他改變過去「等案上門」、「坐堂辦案」的狀況,協調建立了社區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人民調解三級聯動協調機制,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原標題:《全省優秀社區民警丨馬武翼:隨叫隨到的 「小馬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