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隨筆丨社區民警的「大案牘術」

2020-12-18 新民晚報

網紅劇《長安十二時辰》捧紅了一個詞——大案牘術。劇中描述:唐朝一個八品官依靠他出色的記憶力和對術數的刻苦鑽研,研究出一套以檔案數據為基礎的處理事務的方法,無論是破案調查找人,甚至預言未來,都可以做到。

昨天,有媒體報導了一位復旦大學應用數學系「學霸」當上社區民警的故事。這位名叫朱亮的社區民警坦承:一直有人替他惋惜,感慨「大材小用」,但他認為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社區安全管理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滿意度,也是一份值得驕傲的事業。

也許是為了吸引眼球,報導朱亮的社區管理手段時,一些媒體用上了「大案牘術」這個字眼。原來,這位數學系的高材生將自己熟悉的「數學邏輯」運用於社區安全管理,以一個「數學人」特有的思維方式,通過數據分析和走訪調研,逐一梳理轄區內的各項安全數據,設計出了一張「數字導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數據模塊,將社區警務工作數位化、智慧化。結果無論是對關愛獨居老人,還是對偵破入室盜竊,都產生了奇效,贏得社區群眾的信任和讚譽。今年,朱亮還被評為上海「十佳優秀社區民警」。

聽起來玄乎,其實所謂的「大案牘術」就是現在流行的大數據應用,並不神奇。真正讓人欽佩的,是這位社區民警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態度。

前一段時間,大學開設家政專業曾備受爭議。7月5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披露:今後每個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引發社會熱議。有一種觀點很普遍:家政專業畢業出來還不是做保姆?這個大學是不是白上了?

這同樣是一種短視。要知道,時至今日,隨著服務業的高度發達,家政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概念。現在的大學家政專業,不僅要學習服飾設計與製作、美學、營養烹飪學、茶藝與插花、社交禮儀等,還要對心理學、護理學有所涉獵。相信隨著職業化、專業化的提升,未來的家政行業一定會讓人刮目相看。

所以說,無論是片警還是家政,把事情做到極致,任何職業都值得尊重,同樣耀眼。

潘高峰/文

相關焦點

  • 「大案牘術」從長安穿越而來
    「大案牘術」從長安穿越而來 2019-12-06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優秀社區民警丨馬武翼:隨叫隨到的 「小馬哥」
    全省優秀社區民警丨馬武翼:隨叫隨到的 「小馬哥」 2019-12-17 2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展播丨陳新萍:社區工作的「行家裡手」
    最美基層民警候選人展播丨陳新萍:社區工作的「行家裡手」 2020-11-28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民隨筆| 賞罰分明
    新民隨筆| 賞罰分明 來源:新民晚報      編輯:卜春豔
  • 尋找屬於織裡的「大案牘術」
    湖州市公安局長夏文星(居中戴眼鏡者)走訪基層。  走向有序的序曲:  副局長下基層跟民警一起幹活  織裡並不是沒出過事。由於安全意識淡薄導致的一些小事故,比如鍋爐爆炸、廠房火災時有發生;由於群眾自身的交通違法行為,比如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違規變道等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佔死亡總數的80%。
  • 節日我在崗丨廣州荔枝灣永慶坊 社區民警的大年初一
    馬順利是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區分局的社區民警,這一天,是他在荔枝灣景務區度過第七個農曆新年初一。而前一個晚上,他還在荔灣迎春花市落實安全保衛工作,直到凌晨兩點才下的班。不過四五個小時,他又挺足了精神,自發地回到景區開展走訪巡邏,「大年初一很多群眾來仁威廟上頭柱香,然後在附近喝早茶,遊荔枝灣」。
  • 從熱播劇中的「大案牘術」說起
    據考證,類似於今天大數據分析的「大案牘術」在唐代確實有一定的史實依據。照此分析起來,劇中關於「大案牘術」的一些情節設置,對做好國防動員潛力數據的調查和運用不無啟發意義。 要讓「案牘」信息充足,政策支撐至關緊要。劇中創立「大案牘術」的靖安司主事徐賓,曾向司丞李必介紹,由於紙張生產原料緊缺、工藝落後,一度發生「藤紙告急」、紙價飛漲甚至無紙可用的問題。
  • 新聞丨黨員民警徐德生:做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他所管轄的社區,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發案率由「多發」到「少發」再到「零發」,用心澆灌出了社區警務的璀璨,成為社區居民的貼心人。他就是,縣公安局鐵南派出所副所長、鐵北警務室社區民警徐德生。        1989年,徐德生從一名優秀的軍人轉身為一名公安民警至今,先後工作在刑警、經偵、鄉鎮、城區派出所第一線。2012年,徐德生被派到鐵北警務室任社區民警,上任伊始,他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轄區流動人口多、出租屋多、入室盜竊案件多。
  • 社區民警在身邊(117)丨楊安華:紮根社區,用心守護腳下這片熱土
    自今年年初成為一名社區民警後,東莞市公安局長安分局湧頭社區警務室社區民警楊安華就紮根社區,把群眾當親人,把社區當家園,用心守護腳下這片熱土。 暖心執法追求「法理情」效果統一 楊安華是長安公安分局湧頭社區民警。工作執法中,他總是兢兢業業。
  • 派出所好民警·好故事丨社區裡的「邢捕快」
    他叫邢紅衛,1972年出生,現為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區分局新港派出所社區民警。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從部隊轉業後,邢紅衛成為新港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至今已有8個年頭了。他身上有軍人特有的氣質,做事風風火火、雷厲風行,但對待老百姓卻格外耐心仔細。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其實就是如今的大數據
    「大案牘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竟然如此神奇。簡單來說,劇中所說的「大案牘術」跟現在的大數據差不多一樣的概念,它是原著作者在劇中虛擬的一種建立在唐朝所有案牘記錄的基礎之上的運算技術,可以迅速定位目標。當時的案牘就相當於我們的大資料庫,是官府的公文案卷、檔案紀要等文件,記錄了人員信息、各類案件、財務信等。雖然劇中的「大案牘術」是虛構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古時候,人們已經開始關注統計學和數據了。
  • 社區警務丨鄰居安裝攝像頭窺探隱私?社區民警調解糾紛
    最近,家住東莞長安上角社區的董女士有點「上火」。她是一名「二手房東」,在當地承包了一棟房子,用來出租。但是,有租客多次向她投訴,旁邊的別墅安裝了攝像頭,對準了四樓、五樓租戶陽臺,嚴重影響隱私安全。社區民警吳小兵了解情況後,馬上前往現場勘察情況,發現別墅樓頂確實安裝了幾個監控攝像頭,而且正好對準對面出租樓的四五樓陽臺。於是,主動聯繫別墅主人王先生與「二手房東」董女士到警務室進行調解。王先生稱,因為對面出租樓經常有人往樓下亂扔垃圾,並砸壞了其別墅外面的防護欄,所以才安裝了攝像頭。
  • 社區民警張志明「撒豆成兵」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宇 文/圖□法治日報全媒體實習生 陸敏14年前,剛從部隊轉業到派出所的他,連「打處」「刑拘」是什麼都不懂,還要向年輕的「老民警」請教;14年後,他在社區綜治方面屢創佳績,帶頭將曾被昆明市公安局掛牌整治的老小區打造成了全市「十佳社區」之一,而他所在的派出所被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 「平安中國」建設的陝西實踐丨寶雞社區民警:像釘子一樣「釘」在...
    「我的感覺就是,社區民警是在認認真真地為群眾服務,警民心連心,社區才能更和諧。」說起近年來寶雞市社區警務工作的變化,高新區天璽路社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以前,社區民警每天都很忙,但有時候抓不住工作重點。」
  • 社區警務丨祖孫倆迷路不知所措,社區民警幫助快速找回家人
    12月7日19時許,東莞市公安局長安分局霄邊社區民警杜植強接到群眾來電稱:在長安鎮霄邊廣場附近看到有一名約70歲的老人帶著一名約3歲小孩,茫然失措,心情非常著急,好像找不到親屬,尋求公安機關幫助。民警杜植強迅速趕到霄邊廣場找到老人和小孩。
  • 社區民警王美玉的一天
    王美玉是濰城公安分局南關派出所社區民警,她負責的社區,是濰城區最繁華的商圈之一。商場、酒店、賓館、公寓、商務樓多,人員複雜、流動量大,管控難度也很大,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她以社區為家,不管何時接到任務,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確實很累,但這是我的職責,一切為了疫情防控,一切為了群眾安全。」
  • 社區民警杜勇為社區居民「站崗執勤」
    齊魯法制網2月26日訊(通訊員 付朝旺)疫情當前,卡口,是守護社區居民的第一道防線。2月2日下午,山東省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香江派出所板橋社區民警杜勇帶領輔警站在董付村卡口,他們分工合作,不時給進村的人員測量體溫,給進小區的車輛進行消毒。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對公安民警來說,這個春節是一個堅守的春節,也是一個戰鬥的春節。
  • 漫畫圖解:社區民警的一天
    他們就是——社區民警。作為公安機關管理服務的「神經末梢」,他們用雙腳丈量每一道街巷,用溫暖化解每一起糾紛,一個小小警務室,承載了無數家長裡短,濃縮了對群眾的滿滿情誼。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油城分局中心派出所奮進社區民警陳琦的畫筆一起了解社區民警的一天。
  • 不出國的「國際社區民警」-瑞麗市公安局銀河所社區民警陳昌軍
    陳昌軍,現為瑞麗市公安局銀河派出所社區民警,在多年的社區警務工作中,他立足本職,秉承「忠誠、責任、奉獻、擔當」的理念,堅持以群眾利益至上,以化解群眾矛盾為核心,以構建平安和諧社區為己任,成為深受當地群眾熟知、擁戴的「陳警官」。
  • 515經偵宣傳日丨咱們宿豫經偵民警,棒棒噠!
    515經偵宣傳日丨咱們宿豫經偵民警,棒棒噠!、特警、刑警、交警……大家聽多了但你們知道經偵民警是做什麼的嗎?有人說,經偵民警是警察中的「白領」接觸的都是高智商的犯罪分子沒有刑警的「刀光劍影」也沒有禁毒警察的「出生入死」也不同於社區民警的「家長裡短」今天是「515經偵宣傳日」,就為大家回望宿豫公安經偵民警今年以來的奮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