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看過來】臺灣中油在非洲礦區挖出石油 15年換來第1桶原油創...

2020-12-06 FX168財經網

【臺股看過來】臺灣中油在非洲礦區挖出石油 15年換來第1桶原油創下新裡程碑

文/editor2020-11-16 11:01:18來源:FX168

2020亞洲交易博覽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中油公司海外勘探在2006年與非洲國家查德籤約,花費15年礦區鑽探並順利生產第一桶原油,寫下臺灣歷史新裡程碑。回顧查德礦區從剛開始不被看好,內部對是否鑽探發生分歧,甚至為此舉行辯論,到最後發現豐富油藏,對臺灣油氣發展深具意義。

臺灣能源進口依存度高,為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商周刊報導,中油海外勘探進入收割期,位於非洲查德礦區在今年2月正式生產石油。中油指出,運載95萬桶原油的首艘運輸船,預計在今年12月抵達臺灣,將是中油首批非洲原油自產自用。查德礦區由3名股東持有股權,分別是中油35%、海南華信國際控股35%和查德政府30%。中油也說道,礦區目前每天能生產5500桶原油與天然氣14,000立方公尺。

中央社引述中油所指,中油在查德礦區的勘探剛開始並不順利,礦區契約涵蓋義務井,否則需要支付500萬美元的違約費用。對於是否要鑽探第一口井,中油內部掀起激烈辯論。中油表示,該區曾經由國際大型油氣公司ESSO勘探無果,最終歸還給查德政府。由於地質構造複雜,且位於南部偏遠地區,因此就算是開採成功,還需要負擔鋪設管線等高昂的運輸成本,內部員工多數抱持反對態度。

中油員工回憶道:「鑽探第一口井的確是千辛萬苦,當時作業時程不斷推延,需要向查德政府申請礦區勘探權延約,期間查德更爆發過內戰,不得不緊急停工。儘管世界平均油氣勘探成功率為25%-30%,但中油鑽探第一口井的時候,就幸運尋獲豐富油藏。」

曾經親眼見證勘探井出油的員工則表示:「看到原油黑金噴射出來的那刻,心中有滿滿的驕傲和感動,這是鑽油人的心願。」

查德礦區蘊藏量約有3400萬桶,目前每日原油產量約能達到5800桶。中油擁有35%股份,也就是每日能分得2000餘桶。中油也指出,這個開發項目將能使得臺灣自有油氣佔比提升0.4%,也承諾會持續拓展全球勘探版圖,提高臺灣油氣公司在國際的能見度。

商周刊針對中油尋得油藏發表評論稱,此次報喜恐怕已經為時已晚,就短期來看,目前全球的原油庫存是40億桶,能說是滿得無處可放,甚至連海上的浮動油倉也無法去化,石油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長期而言,業界普遍認為全球都正在發展綠能,因此油源掌握的策略也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已經有「油源不足的狀況幾乎難以出現」的說法出現。這時候中油在查德礦區挖到石油,不單是開採和運輸成本高昂,而且「喝牛奶要自己養牛」的時代早已過去。

中油分析道,查德位在遙遠的非洲,海運來到臺灣的時間約是1個多月。如果能在非洲當地以相同價格出售,利潤相對會比運回臺灣更好,因此將滾動式檢討自用或外銷。另外,查德礦區產出的天然氣也暫時不規劃運回臺灣,主要供應礦區發電使用。至於首批原油成果,中油則表示,後續端看國際油價決定是否運回臺灣。

對此,商周刊也評論說:「中油此舉證明能確保能源安全,但如果遇到風災或是戰亂,那原油也恐怕很難從查德運回臺灣。」

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華在上周也表示:「中油已經向我匯報,最近會有第一艘船回到臺灣。這個項目主導權會在中油手上,所有程序都在安排中 ,目前95萬桶原油預計12月就能抵達。」

相關焦點

  • 科威特原油出口價創歷史新高 達到53.34美元/桶
    新華網科威特7月8日電 (記者安江)據此間媒體8日報導,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上漲的影響和帶動,科威特原油價格7日再次刷新紀錄,並首次突破53美元大關,達到53·34美元一桶,是自科威特發現石油以來迄今最高水平。  以科威特目前日產原油270萬桶計算,7日一天科威特的原油出口收入就達1·45億美元。
  • 一卷廁紙可以換5桶原油
    美國原油價格跌至史上最低水平,因為貿易商繼續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引起的需求下滑感到擔憂。最近到期的石油期貨合約價格受創最大,21日到期的5月期油跌幅超過90%。
  • 中石油向臺灣中油轉讓尼日阿加德姆項目20%權益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8月26日發布公告稱,8月23日,中國石油與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籤署關於尼日阿加德姆(Agadem)項目權益轉讓交割確認書。公告指出,此次權益轉讓,是中國石油向臺灣中油轉讓阿加德姆項目上遊區塊包括勘探、開發和油田至煉廠管道20%的合同權益。
  • 液體的單位大多是「噸」,為何石油卻用「桶」?桶的大小能隨意嗎
    關於液體的計量單位,我們知道重量一般多用「噸」做單位,體積一般都用「毫升」或「升」來做單位,但是有這麼一個液體,不僅價格高昂,而且單位也和其他液體大有不同,被稱為「黑色血液」的石油,為何偏偏用「桶」做單位?
  • 1噸原油等於7.33桶的來龍去脈
    偏偏石油業界如此食古不化,就連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習慣採用公噸計量原油的國家,參與國際交易也不得不屈從「美制桶」的強大傳統。 人們自然好奇:這「桶」的背後究竟有什麼來歷?說起桶的來歷,可謂充滿傳奇。最初的桶是用於裝載威士忌酒的,近代石油發現者埃德溫?德雷克((EdwinDrake))185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油溪的發現了第一口油井,將其命名為德雷克井。
  • 【期貨全球日訊】 中國成為美國原油出口的第三大目的地
    金色財經(4.5日)訊 中國最大的原油採購商,中石化希冀從巴西、美國和加拿大購買更多的原油,以幫助確保原油供應穩定,因為中國之前的原油供應地點中東和非洲貨源緊張。 路透社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的原油出口創歷史新高,在第一季度,中國市場份額提高了1.1%,接近14%。
  • 中國石油2012年原油年產量1.1億噸創歷史新高
    新年伊始,中國石油開發戰線傳來好消息:2012年國內原油產量達到1.1033億噸,與上一年相比增產279萬噸。這是中國石油國內現有油田時隔17年原油年產量攀上1.1億噸高位。同時,這也是中國石油連續3年國內原油產量淨增200萬噸以上,年增幅創中國石油重組上市以來最好水平。
  • 做石油必讀:原油價格的歷史變動原因分析
    1.5 1997年以來,國際油價短暫下跌後的大幅度上升,直至2008年急劇跌落的階段  受亞洲金融危機、需求下降以及OPEC不適時宜的增產,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997年1月的24.53美元/桶下降到1998年12月的9.25美元/桶的最低價。
  • 中國石油儲備能用多少天?伊朗把千萬桶原油存中國後,事情有進展
    舟山市原油碼頭的一艘油輪根據路透社15日援引路孚特船舶追蹤及港口數據,亞洲11月原油進口總量預估在2504萬桶/日,較10月的2,260萬桶/日高出11%,這些數據確實表明亞洲原油需求正開始復甦,但11月原油進口量仍遠低於今年1月份的2567萬桶/日。
  • 【走進加拿大】走馬觀花看加拿大的石油資源和產業分布
    阿爾伯塔油砂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其中儲量最大的是阿薩巴薩卡礦區(Athabasaca),其次是冷湖礦區(Cold Lake),最後是和平河礦區(Peace River)。阿薩巴薩卡礦區面積7.5萬平方公裡,油砂儲量1887億立方,油層平均厚度26米,密度1.000-1.30g/cm3。
  • 中國原油期貨來了!「四桶油」有什麼大動作?
    「四桶油」都有哪些大動作? 中化集團▼ 中化能源下屬石油公司、實業公司積極配合期貨上線的各項工作。其中石油公司是交易所第一批自營會員單位。本次中國原油期貨掛牌交易,中化能源下屬中化興中被指定為第一批交割庫。擬提供100萬立方罐容用於原油期貨交割庫,其中一期啟動35萬立方罐容。
  • 服務保障-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5年來,在深井、水平井數量大幅增長情況下,鑽井年均提速5%,助力實現50項勘探重要成果,支撐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儲量增長高峰期;有力保障了瑪湖、隴東、川渝頁巖氣等重點地區油氣上產,助力中國石油2020年實現國內原油產量、國內天然氣產量當量、海外油氣權益當量三個1億噸的歷史性突破。  工程建設大展藍圖,百餘項精品工程保障民生福祉。
  • 液體的單位大多是「噸」,為什麼石油卻是「桶」?答案出乎意料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關於液體的計量單位,重量一般直接用「噸」,體積一般直接用「毫升」或「升」,但是有一種液體,不僅價格高昂,而且單位和其他液體也不一樣,被稱之為「黑色血液」的石油,為什麼要用「桶」做單位? 也許在我們看來,使用「桶」不僅計算麻煩,還有些另類。但是全世界都在用「桶」來計算石油。
  • 大增逾100萬桶/日 利比亞原油產量還能增?
    但飽受戰爭摧殘的利比亞在國內局勢穩定後,石油產量一路飆升,為原油市場復甦帶來進一步的供給衝擊。利比亞石油工業正快速復甦由於戰爭雙方暫時達成和平協議,歐佩克成員國利比亞的原油日產量已從9月份幾乎停滯的狀態,飆升至近125萬桶。
  • 臺灣與非洲關係基本情況概覽(上)
    此外,2003年6月19日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成立「臺灣非洲研究論壇」,目標是:成為非洲資訊平臺,促進臺非雙方文化交流與了解的平臺、通過援助非洲與國際NGO互動的一個平臺、推動臺「對外關係」。    2.民間性質機構    一是「臺灣非洲工業發展協會(TAIDA)」。
  • 2020年油服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全球油服產業市場現狀分析從全球煉油能力來看,據統計,2019年全球煉油產能為101340千桶/日,同比增長1.53%;2019年全球原油加工量為82989千桶/日。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全球原油加工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2019年加工量為16562千桶/日,中國排名第二,2019年原油加工量為13432千桶/日;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油服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1810萬桶委內瑞拉原油無人問津,但不斷抵達中國
    (圖源:子圖網)據報導,目前不少載有委內瑞拉原油的油輪漂在海上,這些油輪總計至少裝載了1810萬桶石油,以委內瑞拉目前的產油速度看,這相當於該國兩個月的產油量。因為找不到石油買家,有些油輪甚至在海面上漂泊了6個月。
  • 為何美國只儲備7億桶石油,中國才2.4億桶?
    近日,俄媒稱,IHS馬基特公司的分析師指出,全球傳統油田的新探明儲量創70年來新低。與此同時,2019年上半年,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增長速度降至象徵性的1%,是2018年的1/7。至2016年年中,我國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利用上述儲備庫及部分社會企業庫容,儲備原油3325萬噸(按照1噸原油7.4桶計算,相當於2.46億桶),約佔我國2015年石油淨進口量的1/10。
  • 為什麼國際原油用「桶」作為計量單位?
    在國際原油貿易上,人們通常採用「桶」作為計量單位,其中「桶」大多是42美制加侖,但現在在國際上實際使用的油桶容量是55美制加侖,也稱為「55加侖桶」。但是在交易時,仍舊採用原42美制加侖為單位。 在國際原油上, 1桶(42美制加侖)等於158.9873升。
  • 原油出口為什麼用「桶」計量而不用「噸」?
    在國際原油貿易上,人們通常採用「桶」作為計量單位,其中「桶」大多是42美制加侖,但現在在國際上實際使用的油桶容量是55美制加侖,也稱為「55加侖桶」。但是在交易時,仍舊採用原42美制加侖為單位。在國際原油上, 1桶(42美制加侖)等於158.9873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