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垃圾分類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步普及。我們都知道,紙張和廢紙箱,屬於可回收垃圾。那麼這些紙箱通過「回收」回去哪裡呢?紙屬於可回收資源,進入工廠加工又可以再次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對「森林」的破壞。
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就在這不起眼的廢紙回收到加工的過程中,竟可以創造出億萬財富,成就了第一位中國女性首富。她就是中國最大的「廢紙大王」張茵,35年深耕紙業,靠「廢紙」生意如今身價高達420億。
27歲南下香港創業
很多富豪,出生和經歷看似和我們普通人沒什麼不同,後來因不同「選擇」卻產生了本質的不同。張茵,出生在廣東韶關,祖籍黑龍江。畢業後做了一份財會工作,這和普通人讀書就業的路徑相似。張茵27歲那年,也就是1985年,她的命運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
不滿足於穩定的生活,她選擇拿著3萬塊南下香港。而香港,眾所周知,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一選擇似乎也預示了張茵後來的發展。
初到香港,張茵的選擇的行業是自己熟悉的領域「廢紙」行業。因為在之前的工作中,有過一次到香港收購廢紙的經歷,張茵了解到,由於當時中國垃圾分類還不普及,中國的廢紙大部分是來自國外進口,而香港是廢紙市場的「集散地」。
1987年,在香港創業兩年後,張茵開始在內地尋找合作工廠,先後與遼寧營口造紙廠、武漢東風造紙廠等工廠進行合資。1988年,完成原始的資金積累後,張茵在東莞成立了中南紙業。
1990年,赴美國十年建7家打包廠
在國內「小有成就」之後,張茵又一次選擇了「跳轉」陣地。1990年,她與丈夫來到了美國,這裡擁有著世界上先進的廢紙回收系統,也是全世界出口廢紙最多的國家之一。夫婦倆在美國成立中南控股公司,10年間,建立了7家打包廠和運輸企業。
2005年,美國出口的廢紙有1/7被中南輸出,張茵也因此被稱為「美國廢紙回收大王」。從張茵的兩次選擇上,我們可以總結出,思考之後的行動尤為重要。
在美國建立起來成熟了廢紙回收系統,解決了廢紙原材料問題之後,1996年,張茵又「殺回」東莞,投資1.1億元創立了玖龍紙業,大張旗鼓的開幹了。到2002年,玖龍紙業建成3條生產線,當年產能突破百萬噸。
2005年玖龍紙業產能達到330萬噸,中國市場佔有率17%,成為全國第一,亞洲第二等造紙巨頭。2006年3月,玖龍紙業在香港上市。同年,張茵以財富270億列位胡潤百富榜第一名,成為有排行榜以來中國的第一位女性首富。
「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下,張茵也經歷著人生最為「殘酷」的考驗。或許很多創業者經受不住考驗,從此「一蹶不振」,泯然於眾人了。但張茵卻在三次考驗中浴火重生,最後還搶到女首富寶座。
俗話說,禍從口出。一個名人,她的話在說出口時,更應該三思。2008年,張茵在全國大會上的「輕率」提案,讓她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緊接著,有媒體質疑她的工廠環境惡劣等,被評論為「血汗工廠」。2008年年底,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玖龍紙業又陷入「破產門」。
2008年一年內,玖龍紙業股價直線下跌,有數據顯示,股價從26港元下跌至不到1港元。
輿論事件並不能掩蓋真相,張茵也不是「騙子」企業,2009年,用實力「打臉」輿論。這一年,張茵以330億登陸富豪榜第二位。輿論沒有「殺死」張茵,反而讓她變得更強大了,玖龍紙業也在積累、擴張中走向良性發展。
2020年,張茵家族以420億身價位列胡潤富豪榜102位。
回看張茵走過的人生路徑,在27歲時選擇到香港創業,32歲到美國,6年成長為美國廢紙回收女王,38歲回到東莞,創立玖龍紙業,看似不斷變換人生,其實是環環相扣,將廢紙回頭從源頭到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全部打通。深耕「廢紙」行業35年,時間給了她最好的證明。
2019年,國家曾出臺政策,2020年底全面禁入廢紙,對於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內造紙企業來說,無疑都是巨大的考驗。張茵在2020年9月28日至30日舉行的,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表示,形勢逼迫我們必須擺脫依賴,在創新上求突破,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面對這次挑戰,今年62歲的張茵,能不能扭動中國紙業這隻「乾坤」,或許還有待時間來驗證。但在紙業沉浮35年頗具實力玖龍紙業,僅在2020年上半年就實現營收513億,僅次2019年集團全年營收。按照這個勢頭來預測的話,玖龍紙業順利突圍應該不是問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探討。
(本文由財團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