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風電塔筒行業運行現狀,風電裝機需求下,塔筒需求前景廣闊

2020-12-18 華經情報網

一、風電塔筒行業概述

風電塔筒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的塔杆,主要起支撐作用,同時吸收發電機組振動,對整個風電發電機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風電項目建設總成本中,塔筒支出一般為800至1000元/kW,約佔陸上風電建設成本的14%,海上風電項目成本的5%。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全球風電塔筒行業發展現狀

風電塔筒製造主要材料有鋼板、法蘭、防腐油漆等,鋼板是塔筒的主要原材料。塔筒下遊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行業。

得益於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風能行業正在快速發展,2019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0.4GW,較2018年增長了19%,是風電歷史上增幅第二高的年份。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4.3GW,海上風電為6.1GW。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51GW。

資料來源:GWE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的增加,全球主要風機企業也加速風電塔筒產能擴張。如韓國的重山、Dongkuk、Win&P等,美國的Trinity、Broadwind等,歐洲的GRI、Windar、Valmont、Welcon等。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中國風電塔筒行業運行現狀

近年來,歐洲、美國塔筒產業競爭力流失、收入連年下滑,僅勉強實現盈虧平衡甚至大額虧損。陷入困境後,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為保護本土塔筒產業,對中國發起貿易保護,而中國塔筒產業在多國的雙反重壓下顯示出強大韌性,對外出口總額實現了持續多年的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而從國內市場來看,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需求增長較快,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風電新增裝機632萬千瓦,同比下降277%。國內多家企業也加大了對風電塔筒的建設力度。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風電塔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19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該政策明確了風電國家補貼的最後期限,即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受補貼節點影響,預計2020年底前仍存在一定的搶裝,已核准的風電項目有望加快實現併網,進一步推動風電塔筒需求提升。

目前我國風電塔筒主要製造企業有天順風能、天能重工、泰勝風能、大金重工。2019年這四家公司的塔筒銷量分別為50.66萬噸、28.62萬噸、20.58萬噸和20.46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風電裝機需求下,塔筒需求前景廣闊

在風電裝機的需求下,國內市場塔筒需求也增長較快。近年來,我國風電規劃設計、技術標準、運行控制、調度管理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風電的發展特性和規律也不斷加深認識,風電標準從無到有,技術從跟隨到領先,規模從小到大,大電網運行大風電的能力逐步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與風力發電機大型化相伴而來的是作為其支撐的塔筒的大型化。

此外,在平價驅動之下,國內風電呈現出明顯的大容量、長葉片、高塔筒趨勢,對塔筒企業的技術 實力、供應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四家民營塔筒上市公司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具有更大的規模、 更好的盈利水平,也具有更強的擴張能力,國內塔筒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相關焦點

  • 《風能》技術|基於有限元的風電塔筒渦激振動分析
    若當前風速為臨界風速,且發生「鎖定」現象時,風電塔筒將在渦激振動頻率的激勵下發生共振,從而造成塔筒的疲勞損傷。劇烈的渦激振動將導致風電塔筒斷裂甚至倒塌,因此控制風電塔筒的渦激振動對於提升風電整機的運行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在研究中,可將風電塔筒渦激振動的問題簡化為流體的圓柱繞流問題。
  • 風電行業研究及2020年投資策略:平價前的最後衝刺
    作為平價上網的示範項目, 風電大基地項目將有效保障風電行業平穩過渡至平價階段,防止搶裝結束後裝機量斷層下跌, 有效促進北方地區風電復甦和發展。烏蘭察布基地開工建設。2019 年 9 月,我國首個大規模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烏蘭察布 6GW 風電大基地進入開工建設階段。該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單體陸上風電項目,預計 2020 年開始併網發電。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風電併網發展現狀:裝機容量穩步提升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國家近年來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動風電行業的發展,對於風電產業快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諸多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國內對風電行業的投資熱情高漲,引發近年來風電行業的超常規發展。
  • 風電塔筒企業天能重工高管減持股份
    1月末,青島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6億元–2.87億元,其主要原因有:(1)銷售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抓住國內風電行業整體復甦的機遇,積極開拓市場,使得公司風機塔筒項目(含海上風電塔筒和樁基)訂單持續增長。
  • 中國風電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 六股布局良機
    安信證券: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 估值有望得到修復安信證券指出,此前市場預期由於行業進入平價,「十四五」期間國內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可能回落至20-30GW,市場預期悲觀壓制風電板塊估值。招標量下滑,但平價項目結果超預期,風電消納比例仍有上升空間:2020年1-6月,國內公開招標量達11GW,同比下降65.9%,行業先行指標有所回落;但7月平價結果公布,風電平價上網項目158個,共計11.4GW裝機容量,同比2019年大增153%,超預期。我們預計2020年行業裝機有望達到30~35GW,同比增長25%~45%。
  • 風資源沒有「天花板」 低風速風電能否喚醒風電產業「第二春」
    2.17億千瓦、2.16億千瓦,這分別是截止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累計裝機量;而在短短5年前,這一數據分別是1.29億千瓦和4318萬千瓦。隨著裝機增速連年放緩,原本具有先發優勢的風電產業正面臨被光伏產業反超的境地。近兩年來,除了海上風電,平原低風速風電被認為是風電產業下一個「希望的田野」。
  • 中國10家風電塔筒製造商企業名錄統計!(2019版)
    2016年在江蘇常熟設立風電葉片製造基地,以滿足全球風電行業對中高端長葉片產品的市場需求。,在塔筒製造行業排名前列。公司經營範圍:金屬結構、風力發電設備、化工生產專用設備製造(以上不含特種設備)、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源發電、電能銷售;風力發電場、光伏發電站、生物質能源電站建設、運行和維護銷售;海上風電基礎管樁、塔筒和海外出口海工裝備安裝,風力發電設備輔件、零件銷售;相關產品及技術的進口、出口等。
  • 2020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 2022年前將迎來...
    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 2019年上海電氣實現「雙第一」   海上風力發電廠,是利用海上風力資源發電的新型發電廠。在世界海上風電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的背景下,中國海上風電場建設也拉開了序幕。        ——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穩健上升 2020年上半年達到了699萬千瓦   海上風電作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已成為全球風電發展的研究熱點。
  • 預見2021:2021年風電運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原標題:預見2021:《2021年風電運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前景預測)   風電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 海上風電發展...
    風電行業裝機現狀——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全球佔比逐年上升201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005萬千瓦,在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的佔比大致為32.29%,較上年上升約1個百分點。截止2020年上半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675萬千瓦。從所佔比重來看,我國累計裝機容量所佔比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並在全球前茅位置。
  • 低風速風電吹出高效益了嗎
    作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平原低風速風電場,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河南安陽湯陰風電場讓人們看到了低風速風電產業的市場潛力。該風電場一期工程安裝有69臺遠景120米高全鋼塔筒、2.X平臺智能風機,裝機容量15.18萬千瓦,2017年9月投資建設,2018年12月併網,實現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風電行業「搶裝潮」:中低風速領域成「主戰場」
    一位風電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應該還會保持這樣的節奏,不過從明年開始,裝機量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中國陸上風機市場的「搶裝潮」讓一大批風電企業迎來了訂單暴漲周期。長期未能進入中國風機市場前十的整機廠商——GE,於今年實現了入華以來裝機量最多的一年。
  •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對風電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風電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風電行業發展現狀、風電市場動態、風電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風電相關政策以及風電產業鏈影響等。
  • 海上風電退補危機下的城市突圍:鹽城有望最早實現海上風電平價
    2018年7月,鹽城在第七屆市委六次全會上提出「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的「兩海兩綠」發展路徑,大力推進以風電為主導的綠色能源發展。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鹽城海上風電產業迅速崛起,並躋身「海上風電第一城」。以射陽為例,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從2016年6月才開始籌建,2018年10月正式批覆成立。
  • 中國可替代能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年光伏發電統計信息表        《中國可替代能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針對當前可替代能源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可替代能源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風電「後平價」時代:海上風電成「最後一座山峰」?
    「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的風電發展做到了從0到1的跨越。」在2020年初的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以下簡稱「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曾如此總結風電行業所取得的成績。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風電累計裝機2.23億千瓦,穩居全球第一。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16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750萬千瓦。
  • 中國清潔能源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
    產  《中國清潔能源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清潔能源公司和清潔能源行業相關項目現狀、清潔能源未來發展潛力,清潔能源投資進入機會、清潔能源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平原瓜分已畢 山大王搶風將風電搬上貴州高原
    平原瓜分已畢,海上酣戰不已,現在各大發電集團、風機製造商,紛紛將目光投向貴州高原風電開發。儘管昂貴的開發成本導致盈利前景堪憂,以及存在產能過剩的潛在危險,但仍難阻淘金者的步伐。「山大王」搶風迷漫的大霧中,一輛輛拉著風機葉片、風機塔筒的重型卡車,正在貴州省海拔最高的路段——梅花山路段上緩慢爬行。這是11月中旬的一天,偏遠的黔西北已入初冬。這些四十餘米長的風機葉片,拆分後仍有二十餘米長的塔筒,在坡陡彎急、海拔二千多米的山路上,即便大霧,依然顯得頗為扎眼。
  • 搶裝潮下風電布局正當時
    2007年發布《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年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對國內裝機容量設立明確目標。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國從2006年開始大幅加快風電規模化建設,也是從2006年開始新增裝機規模邁入GW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