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電塔筒行業概述
風電塔筒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的塔杆,主要起支撐作用,同時吸收發電機組振動,對整個風電發電機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風電項目建設總成本中,塔筒支出一般為800至1000元/kW,約佔陸上風電建設成本的14%,海上風電項目成本的5%。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全球風電塔筒行業發展現狀
風電塔筒製造主要材料有鋼板、法蘭、防腐油漆等,鋼板是塔筒的主要原材料。塔筒下遊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行業。
得益於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風能行業正在快速發展,2019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0.4GW,較2018年增長了19%,是風電歷史上增幅第二高的年份。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4.3GW,海上風電為6.1GW。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51GW。
資料來源:GWE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的增加,全球主要風機企業也加速風電塔筒產能擴張。如韓國的重山、Dongkuk、Win&P等,美國的Trinity、Broadwind等,歐洲的GRI、Windar、Valmont、Welcon等。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中國風電塔筒行業運行現狀
近年來,歐洲、美國塔筒產業競爭力流失、收入連年下滑,僅勉強實現盈虧平衡甚至大額虧損。陷入困境後,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為保護本土塔筒產業,對中國發起貿易保護,而中國塔筒產業在多國的雙反重壓下顯示出強大韌性,對外出口總額實現了持續多年的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而從國內市場來看,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需求增長較快,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風電新增裝機632萬千瓦,同比下降277%。國內多家企業也加大了對風電塔筒的建設力度。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風電塔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19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該政策明確了風電國家補貼的最後期限,即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受補貼節點影響,預計2020年底前仍存在一定的搶裝,已核准的風電項目有望加快實現併網,進一步推動風電塔筒需求提升。
目前我國風電塔筒主要製造企業有天順風能、天能重工、泰勝風能、大金重工。2019年這四家公司的塔筒銷量分別為50.66萬噸、28.62萬噸、20.58萬噸和20.46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風電裝機需求下,塔筒需求前景廣闊
在風電裝機的需求下,國內市場塔筒需求也增長較快。近年來,我國風電規劃設計、技術標準、運行控制、調度管理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風電的發展特性和規律也不斷加深認識,風電標準從無到有,技術從跟隨到領先,規模從小到大,大電網運行大風電的能力逐步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與風力發電機大型化相伴而來的是作為其支撐的塔筒的大型化。
此外,在平價驅動之下,國內風電呈現出明顯的大容量、長葉片、高塔筒趨勢,對塔筒企業的技術 實力、供應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四家民營塔筒上市公司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具有更大的規模、 更好的盈利水平,也具有更強的擴張能力,國內塔筒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