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成癮債臺高築 新乳業拿什麼支撐業績目標三年「翻番」?

2021-01-09 鰲頭財經

作者丨吳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低溫鮮乳代表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002946)發布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公司核心團隊41人,以每股9.35元的價格,授予1378萬股限制性股票。

根據這份激勵計劃,解除限售的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也就是說,新希望乳業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翻一番。

作為西南地區奶業翹楚,新希望乳業這些年發展迅猛,業務範圍從區域拓展至全國。然而,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卻是併購成癮、債臺高築下的尷尬現狀。三年「翻番」目標能如願實現嗎?

併購起來的巨頭

辛苦十幾年才取得今年的成績,新希望乳業卻揚言要三年內翻番,哪裡來的底氣?

從其發展軌跡來看,新希望乳業並沒有乳業基因,而是靠併購發展起來的。

新希望乳業早期曾是劉永好家族控股的農牧上市公司新希望的子公司,因業績不理想被上市公司剝離後,看好乳業發展前景,於2001年在眉山市洪川鎮成立四川新陽坪乳業公司。

過去十幾年,劉永好家族通過戰略收購,先後將青島琴牌、昆明雪蘭、蘇州雙喜、湖南南山等十幾家幾家地方性乳企收入囊中,實現跨區域擴張。

不可否認,收購可以擴大企業規模和整體實力,利於企業的綜合發展。

瘋狂併購後,新希望乳業從一個區域品牌,走出來西南市場,並在華東、華中、華北、西北深度布局,逐步深化全國,構建了以「鮮戰略」為核心價值的城市型乳企聯合艦隊。

現旗下有 47家控股子公司、 15個主要乳品品牌、 16家乳製品加工廠, 13個自有牧場。

通過併購整合發展,這一獨特而高效的「1+N」模式不僅打破低溫鮮奶的區域屬性,更以強大的可複製性延伸成每個地方乳企的變革實力,在成長動力的積蓄中,逐步構建以「鮮戰略」為核心的全國性布局,成為乳業領域強有力競爭者。

2019年1月25日,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上市不足一個月,市值就趕超老牌乳企光明乳業。

上市後的新希望乳業也沒有停下擴張步伐,今年5月,新希望乳業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

從規模看,這是新希望乳業自成立起最大的一筆併購,也是中國乳業2020年以來少有的大動作,它實現了新希望乳業西部市場的貫通。

近日,跟股票激勵計劃一起公布的,還有另一起收購的最新進展,新希望乳業將發行718萬張價值為7.1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完成對西北乳業巨頭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品牌夏進的收購。

後遺症或成隱患

瘋狂併購是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也留下了後遺症。

新希望乳業食品安全問題多次被曝光,折射出併購後的管理能力存疑。今年315,青島新希望琴牌乳業有限公司的一款唯品風味發酵乳因酵母不合格登榜。

除此之外,新希望乳業也多次被檢查通報。比較受關注的包括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10家復原乳標註標籤不合格企業,其中西昌新希望三牧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老酸奶」添加2%全脂乳粉,未按規定標註「含xx%復原乳」或「含xx%復原奶」。

專家指出,「復原乳」是指並非用新鮮牛乳製作,而是用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乳製品。

還有在之前的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全國範圍內乳製品抽檢不合格的樣品,新希望乳業旗下子公司蝶泉乳業和雪蘭牛奶生產的5款產品被檢出酸度不合格。

據悉,這些不合格產品均生產於2013年10月到12月間,主要為純牛奶(學生奶滅菌乳)和高原純牛奶。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希望併購的地方乳企大多生產規模與產能都較小,只能滿足當地的需求,因此在產品整合和市場整合上難度極大,才造成管理漏洞。

並且,瘋狂收購後,新希望乳業負債率已經逼近70%警戒線,位列行業第一。

根據新乳業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新乳業流動負債達41.31億元,其中僅短期借款就高達12.38億元。

然而,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新乳業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卻僅為5.42億元,但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72.3%。

更令人憂慮的是,新乳業的負債中另包含大量的帶息負債。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乳業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5.77億元和1.67億元,共計17.44億元,需在一年內償還。新乳業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債務問題。

就連今年8月,剛剛收購的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的51%股權,也都質押給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合計申請人民幣6億元的貸款。

從業績發展情況來看,新希望乳業尚未進入乳業第一梯隊,和蒙牛伊利等相差沈遠。

2020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超20億元,同比增長39%;同期伊利股份、光明乳業、皇氏集團、天潤乳業、燕塘乳業、莊園牧場、科迪乳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37.7億元、187.25億元、54.21億元、34.04億元、17.09億元、13.19億元、11.94億元、5.26億元、4.67億元。

從利潤情況來看,今年三季度新希望乳業淨利潤同比增長45.46%達1.08 億,但放在乳業大部隊來看,也僅屬於中遊偏上。

同期,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燕塘乳業、皇氏集團、莊園牧場、科迪乳業、三元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60.24億元、4.26億元、1.2億元、0.96億元、0.33億元、0.06億元、0.01億元、-0.46億元。

在乳業越來越趨於集中化的背景下,新希望乳業未來實現三年業績翻番,幾乎就是劍指光明。但是要在頭部企業手裡搶市場太難,和中遊企業之間競爭又太激烈,能否實現目標,其實還有不小壓力。

相關焦點

  • 新乳業併購縱橫術 逆勢奔跑的戰略密碼
    再來看夏進乳業一邊,數據顯示,目前夏進乳業年銷售約15億規模,利潤超1億元,淨利率達8.1%,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資金儲備充足,近年一直增長穩健。凸顯其成本管理和團隊管理實力。有專家估算,二者營收結合,2020年,新乳業業績至少會突破70億大關。更利好的是,此次併購的估值十分合理。
  • 債臺高築股價下跌32%,新希望乳業如何破局?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2020年上半年新乳業淨利潤中,政府補助佔了30%,且近幾年這一比例在節節攀升。 在半年報中,新乳業稱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共運輸受阻,消費者出行意願降低,學校延遲開學,對乳製品的消費造成了較大衝擊,因此造成業績下滑。然而通過分析近年來新乳業的經營狀況,即使剔除了疫情因素,新乳業的情況仍不樂觀。
  • 新乳業縱橫術「一隻酸奶牛」的價值大棋
    剛定下「三年業績倍增」的新乳業,2021年的奮鬥路,依然是巨頭氣魄!1月5日晚間,新乳業公告,將以2.31億元收購「一隻酸奶牛」60%股權,後者為國內酸奶茶飲開創企業。奮鬥的人,最幸福!全球疫情肆虐、國內堅強復甦。乍暖還寒時,新乳業的時不我待,尤顯韌性與張力。實際上,逆勢而上,是新乳業一以貫之的調性。
  • 新乳業價值資本論「新鮮」擁抱未來
    在奶業振興、強調初心的乳業領域,表現更為突出。業績優、低風險、高成長,成為核心考量。那麼,新乳業的上市首年成績單,又透露了哪些信息呢?營利雙增背後2020年2月28日,新乳業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這也是中國乳企的首份業績報。
  • 今世緣六年仍走不出江蘇省 拿什麼實現百億目標?
    如今今世緣反覆提及百億目標背後,突圍之心漸迫切。不過,今世緣要拿什麼來實現百億目標呢?那麼,今世緣是為何如此迫切反覆提及並設立百億營收目標呢?事實上,二三線區域酒企,此前跟隨行業大勢的漲價和高端化已顯現出疲態。一面是品牌勢能無法支撐高端化產品快速增長,另一面還需應對一線名酒渠道下沉和市場爭奪,區域酒企的生產環境,日益嚴峻。
  • 矽寶科技2.55億併購拓利科技 對賭三年淨利潤6000萬
    4月20日,矽寶科技公告稱,為鞏固並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有機矽橡膠行業的競爭優勢、豐富完善公司產業布局、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成都矽寶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矽寶新材」)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成都拓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拓利科技」)100%股權,交易對價為2.55億元(稅前)。
  • 法國蘭特黎斯併購興化太子乳業 總投資1億歐元
    中國江蘇網1月27日訊(記者 王庭君)1月25日,法國蘭特黎斯集團與江蘇太子乳業有限公司正式籤約,由蘭特黎斯集團投資1億歐元併購太子乳業公司。籤約前,市委書記藍紹敏在泰州會見了蘭特黎斯集團全球併購交易主管艾瑞克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了友好交談。市委常委、秘書長、政法委書記張餘松參加會見。
  • 錦江酒店:大量收併購後的業績怎麼看?
    新冠疫情下,酒店客流量銳減,中小型酒店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約七成酒店表示現金流僅夠支撐3個月的運營。但華住、錦江、首旅等行業龍頭品牌力更強,防護措施齊全,消費者更能放心入住,受到疫情的衝擊較小,以華住為代表的酒店龍頭業績率先復甦。雖然短期內,疫情造成酒店行業的整體業績下滑,但也加速了單體酒店的出清、以及中國酒店龍頭市佔率提升。
  • 八大行業新趨勢解讀——乳業:細分領域廝殺 行業集中度提升
    受眾群體的收窄讓競爭進一步加劇,國內外乳企的業績受到不同程度波及。為保持業績持續增長,乳企紛紛探尋多品類及業態的發展。2019年底,健合、惠氏以及伊利相繼殺入羊奶粉領域。同樣,在雙千億的目標下,「失去」君樂寶的蒙牛注資妙可藍多,掘金奶酪細分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2020年,細分領域將成為乳企們的新戰場,行業集中度提升。
  • 光明乳業人事巨變:董事長、總經理雙雙辭職
    據了解,朱航明於2015年6月29日上任擔任光明乳業總裁,至今有三年時間,光明乳業發布公告稱,經公司控股股東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推薦,並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提名委員會資格審查,同意提名朱航明為公司本屆董事會普通董事候選人。任期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止。另外,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提名委員會資格審查及公司董事長提名,聘任朱航明為公司總經理,任期至本屆管理層任期屆滿止。
  • 世界榮譽+領跑業績 才是中國乳業製造挺直腰杆的底氣
    堅持「兩手抓」,奪取「雙勝利」,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製造讓世界再一次見證了什麼叫「中國速度」。日本JIPM專家在飛鶴工廠審核從100億到137億-中國飛鶴硬核開啟乳業黃金新周期3月23日,飛鶴髮布上市後首份業績報告。
  • 靈動微董事長吳忠潔:今年業績銷量目標翻番 國產替代提供機遇
    靈動微董事長吳忠潔在接受集微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集成電路的產業發展環境以及市場的氛圍向好,隨著國產替代進程的不斷推進,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預計靈動微今年的營收和出貨量都將實現翻番。作為一家立足本土、展望世界的MCU晶片及方案提供商,靈動微可為中國本土系統企業提供全面的、完整的、本土化的MCU產品。
  • 逆勢猛增,蟬聯亞洲乳業第一!伊利的超級武器是什麼?
    今年乳製品行業同樣經歷了很大的挑戰,面臨不確定性,伊利還是逆勢上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連續7年蟬聯亞洲乳企第一,品牌價值也躍居全球乳業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737.70億元,增長7.42%,逆勢實現業績穩定增長。
  • 蒙牛總裁盧敏放的疫後反思:慶幸國內未現倒奶殺牛 乳業可持續消費...
    放眼已披露2020年一季度業績的乳業概念股,營業額和利潤雙雙下滑成為行業普遍現象,蒙牛也因此遭遇了罕見的「爆倉」危機。「我們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出貨降到很少很少。下遊超市不開,銷售沒有(進展),大概有兩個星期,公司基本上是『爆倉』的。」盧敏放說道。
  • 世茂一年新增收併購貨值佔67%,新晉併購王2020年銷售目標3000億
    3月30日下午,世茂房地產舉行2019年線上業績會。財報顯示,2019年新增土地貨值5000億,其中,收併購貨值佔到了67%。世茂權益前土地儲備約7679萬平方米,貨值超過13000億元。針對世茂收併購方面計劃,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表示,今年市場上也會有很多收併購機會,但是世茂會對收併購項目要求更嚴格,不一定有去年那麼多,但是質量更高。據了解,2019年,世茂先後收購了泰禾、福晟等項目,一度被業內成為新晉「併購王」。但與此同時,大量的收併購項目也在考驗著世茂的資金水平。
  • 光明乳業新鮮戰略成果顯著 多措並舉實現2019年度業績穩增
    中新網4月21日電 4月20日,光明乳業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225.63億元,同比增加7.52%;實現淨利潤6.82億元,同比增加29.6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98億元,同比增加45.84%;實現淨資產收益率9.03%,同比增加2.75個百分點。
  • 併購王世茂集團資本局:酒店折戟,物業年幼,誰是許氏家族「第三子」?
    彼時,許榮茂即提出了將酒店分拆上市,並打造「新三駕馬車」的構想。 進入2020年,為加速後起之秀世茂服務上市,許世壇提出了物業板塊翻番至50億元的營收目標。相反,隨著世茂集團的酒店版塊卻面臨著逾五成酒店業績下滑的境況,世茂服務或大概率先於前者成為許氏家族資本局的真命「第三子」。但許世壇會順利助其父親圓夢嗎?
  • 業績持續上漲 融創的目標卻在詩和遠方
    這一銷售業績在去年的房企銷售榜單中排名第四 ,2018年,融創的保守業績目標為4500億元。儘管從2016年10月開始就已經不在公開市場拿地,但是融創「糧倉」仍然充足,2017年,融創新增土地儲備約6764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5253萬平方米。
  • 瘋狂併購後債臺高築 長城動漫的轉型遇囧
    瘋狂併購後債臺高築兩年前,長城動漫還是以煤炭加工及綜合利用為主營業務的四川聖達。2014年7月,四川聖達第一大股東聖達集團將持有的四川聖達股權全部轉讓給長城集團,使得長城集團成為四川聖達第一大股東。隨後在11月,四川聖達再次發布預案,宣布併購包括杭州長城動漫遊戲有限公司、滁州長城國際動漫旅遊創意園有限公司等在內的7家動漫、遊戲領域公司,交易價為10.16億元。隨著主營業務、實際控制人均發生改變,四川聖達更名為「長城動漫」。
  • 電子行業:瘋狂後回歸理性 業績支撐沙中鍊金
    買得放心,拿得安心。  5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282億美元,同比增長5.1%,已是25個月實現單月同比增長,其中中國環比增幅達到4%。雖然半導體整體銷售仍呈現正增長,但支撐晶片出貨的PC、NB 和平板電腦均面臨衰退,智慧型手機的增速也明顯放緩,加上庫存調整的因素,AMD、臺積電等半導體大廠近期均出現營收下降,下遊需求疲弱的態勢尚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