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江西南昌縣政協與貧困戶齊心「摘窮帽」

2020-12-07 南昌新聞中心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政協廣大委員和機關幹部積極主動參與脫貧攻堅,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政協力量、貢獻了政協作為。在做好規定動作,集中精力對泥灣村18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的基礎上,南昌縣政協還創新「自選動作」,打出了助力脫貧攻堅的一整套「組合拳」。

  開展「脫貧攻堅委員在行動」

  寬敞的客廳、透亮的廚房、乾淨的廁所,如今,人們走進涇口鄉泥灣村村民舒水鳳的新家都忍不住讚嘆。

  而數年前,舒水鳳還居住在破舊不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國家的精準扶貧工作讓她與南昌縣政協主席鄭響龍結成了對子,鄭響龍不僅多次到她家裡探望,了解她的情況,更時時記掛著她的房屋改建情況。

  「我做夢都想不到可以住進這樣好的房子。」這是舒水鳳常說的一句話。對於一個年逾六旬、丈夫常年臥病癱瘓在床,僅靠低保維持生活的老人來說,眼前這棟乾淨、舒適的兩層小樓確實是一種「奢望」,但現在都變成了現實。

  「安居夢」的實現得益於南昌縣政協2017年積極開展的「脫貧攻堅委員在行動」危房改造扶貧認領活動。活動中,南昌縣政協委員捐助和認領危房改造扶貧對象66戶,捐助資金223萬餘元,實實在在為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做了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在縣政協的關心幫助下,舒水鳳家被列入第一批危房改建名單。

  成立縣政協委員「三風」愛心公益中心

  2018年5月11日上午,南昌縣政協委員「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愛心公益中心成立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會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部署會現場委員們紛紛認捐,現場不時響起掌聲,將活動持續推向高潮。據統計,本次現場會委員們傾情投入,主動作為,共募得善款近200萬元用於助學、助醫、助老、助孤、助殘、助困、賑災等公益事業。中心剛一成立就把工作主題確定為助力脫貧攻堅,在「聚焦精準扶貧、助力安居扶貧」捐贈活動中,捐助資金50萬元。

  東崗村是典型的農業村。在奔小康的路上,一些年齡偏大、缺乏技術的人掉隊了,貧困戶的帽子始終摘不掉。為了讓村民早日脫貧,「脫得了、穩得住」,南昌縣政協通過新成立的政協委員「三風」公益中心平臺,出資5萬元幫助南昌昌鴻服裝實業有限公司在該村設立扶貧車間,優先為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全村25戶48人實現了脫貧致富。同時,縣政協積極發動委員引導和聯繫產業扶貧工作,在委員企業中,共安置貧困人員就業達128人。

  開展「委員進社區、帶頭促『三風』」活動

  為充分發揮自身廣泛聯繫群眾的優勢,自2018年7月起,南昌縣政協持續開展「委員進社區、帶頭促『三風』」活動,全縣295名政協委員分成27個小組沉到基層、深入群眾,訪貧問苦、扶弱濟困,打通了委員履職「最後一公裡」。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縣政協各界別結合自身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形成了委員齊心「斬窮根」、合力「摘窮帽」的生動局面。

  南昌縣政協經濟界別開展「精準扶貧送崗位,就業幫扶促發展」活動,組織20餘家用工企業,拿出普工、保安、保潔、水電等400餘個就業崗位,針對有求職意願的貧困戶,為他們提供求職登記、技能培訓、就業見習、公益性崗位等服務,籤訂用工協議65個。醫衛界委員以為困難群眾診病送藥、醫療救助、服務社會為重點,多次到鄉村、社區開展活動。工商界委員以資金救助和崗位培訓為抓手,組織各社會組織、慈善機構、民營企業、扶貧志願者共同行動,推進扶貧救助。教育、科技、文體新聞等界別委員把工作重點放到教育均衡、推廣科技、文化進村、環境美化、技能培訓的智力扶貧上。

  今年4月3日,針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貧困戶不能及時外出務工問題,經濟界別組織開展「脫貧攻堅送崗到家」活動。界別負責人李紅平發動經濟界別的35名企業家委員聯繫了20餘家用工企業,拿出普工、保安、保潔、水電等100多個崗位,到蓮塘鎮蓮墾社區召開招聘服務會,針對有求職意願的貧困戶,為他們提供求職登記、技能培訓、就業見習、公益性崗位等幫助,現場籤訂用工協議65個。

  此外,該縣政協還開展了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活動,就打造「一村一品」、農村電商產業扶貧等課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委員們還積極提交有關脫貧攻堅的提案,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應有作用。(辛愛華)

相關焦點

  •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江西南昌縣政協與貧困戶齊心"摘窮帽"紀事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江西南昌縣政協與貧困戶齊心"摘窮帽"紀事 2020-12-04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隆安政協:委員履職助貧困戶摘窮帽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盧彩妹 林丕武 編輯:李香瑩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隆安訊 積極建言獻策、搭建服務平臺、創設委員「扶貧帶富」基地……去年以來,隆安縣政協堅持脫貧攻堅目標導向
  • 對話:大別山「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
    信息 對話:大別山「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 2016-06-22 20:48:15來源:新華網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陳興超:2018年鷹潭將提前兩年「摘窮帽、斷窮根」
    中國江西網特派記者 劉毅、孫娟 王玉磊 實習生冷其燃 文/圖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隨著從中央到江西「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的隆隆戰鼓,鷹潭市以精準扶貧為核心,對扶貧對象由面到點,槍口直指扶貧「靶心」,貧困地區和移民安置區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 鄆城探索脫貧攻堅有效路徑 十六萬群眾拔窮根摘窮帽
    鄆城探索欠發達地區脫貧攻堅有效路徑——十六萬群眾拔窮根摘窮帽
  • 「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 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對話錄
    原標題:「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 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對話錄【摘要】 新華社鄭州6月22日電題:「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對話錄 吳支書給前來調研的商城縣委書記李高嶺介紹:通過發展鄉村遊、農家樂帶動數千畝茶園、板慄效益翻了三四倍。
  • 江西南昌:王林根自力更生摘「窮帽」
    人民網南昌12月25日電(張志斌 實習生萬泓鈺)「現在真是趕上了好時代,我們老百姓靠自己自力更生,也過上了好日子……」近日,「發現南昌 遇見南昌」網絡媒體名人行系列採訪活動,走進南昌新建區流湖鎮上房村,聽村民王林根講述脫貧故事。
  • 甩掉包袱摘「窮帽」 輕裝上陣奔小康萬州區織密織牢貧困戶醫療救助...
    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萬州全面落實扶貧政策,大力開展醫療救助,確保貧困戶基本醫療有保障,甩掉包袱摘「窮帽」,輕裝上陣奔小康。一個個受益於醫療救助的脫貧故事,讓我們感受到精準扶貧的力度和溫度。打出「組合拳」,救助卸包袱「如果不是醫療救助援手,也許我們家還背著沉重的債務,在貧困中掙扎,哪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喲!」
  • 欽州助兩萬貧困群眾摘「窮帽」
    宦樓村是當地的一個貧困村。為了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該縣免費為貧困戶「補苗補柱」,引導廣大農戶種植百香果。如今,該村百香果產業園已種植800畝百香果,有70多戶貧困群眾參與種植。為了解決貧困戶的銷路問題,當地還引入一家農業龍頭企業,與種植戶籤訂百香果保價回收協議,徹底打消了貧困戶的後顧之憂。宦樓村發展百香果產業,是欽州市實施產業扶貧的一個生動例子。
  • 廣西銀海區平陽鎮東星村種養結合摘窮帽
    本報訊 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銀海區平陽鎮東星村堅持走「種養結合」發展路子,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幫助59戶貧困戶致富摘窮帽。 東星村是平陽鎮最偏遠的一個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9戶246人。
  • 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脫貧「大合聲」
    2020年春節前夕,省政協主席李江、昆明市政協主席熊瑞麗,深入祿勸縣團街鎮樹安村委會等地,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和群眾,勉勵村「兩委」幹部,帶領群眾走好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三年來,在脫貧攻堅戰助推行動中,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大合聲」,下足「繡花功夫」,為「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 【三年決戰奔小康】找準路子摘窮帽 ——關注貧困縣脫貧摘帽之平涼...
    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  找準路子摘窮帽  ——關注貧困縣脫貧摘帽之崆峒篇區裡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建資金保障等11個專責工作組,逐級籤訂脫貧攻堅目標管理責任書,自上而下強化責任意識。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絕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事,只有大家都發揮出作用,力量才能更大,效果才能更好。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貧困戶楊德祥身殘志堅摘窮帽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貧困戶楊德祥身殘志堅摘窮帽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6日訊(通訊員 謝建 周敏)4月15日,天氣晴好,在汨羅市弼時鎮湄江村的一處田地上,幾個育秧大棚整齊排列,棚內,嫩綠的秧苗頂破豐厚的泥土,一片春意盎然。「秧苗長勢很好,過幾天就能拋栽,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
  • 上林西燕鎮拉敢莊:脫貧攻堅摘窮帽 美麗宜居煥新顏
    看著這幅美麗鄉村畫卷,誰又能想到,2019年被評為首批自治區鄉村風貌提升精品示範村的拉敢莊,幾年前還是一個環境髒差亂的村莊。脫貧攻堅摘窮帽在拉敢莊後山有個蛋雞養殖場,這是北林村引進的上林縣金順利畜牧有限責任公司蛋雞項目,公司採用混合經營的方式,以「龍頭企業+村集體+貧困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蛋雞養殖。
  • 珠海保稅區對口幫扶信宜市貧困村「摘窮帽」
    近日,珠海保稅區向對口幫扶的信宜市北界鎮石訂村、金坡村、高坡村貧困戶免費發放了雞苗共6300隻,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幫助貧困戶發展家庭養殖,拓寬增收渠道。趕來領取雞苗的貧困戶們有序地排隊登記領取,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記者走訪了這三條省定貧困村,與三位駐村第一書記進行交流,了解當地扶貧路上的一些故事。
  • 李陽春:幸福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央廣網興國11月23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管恩娜)「扶貧既要扶志更要扶智,一個步驟都不能缺,需要我們廣大幫扶幹部充分發動群眾,共同消除思想上的貧困頑疾和行動上的貧困障礙,智志雙扶,徹底拔出窮根,才能推動脫貧事業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人脫貧如何保證脫貧不返貧,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效把產業扶貧作為重要抓手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思想統一,人員到位脫貧攻堅不是一蹴而就行動更不能急功近利要把農村困難人群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 扶風縣杏林鎮種元寶摘窮帽
    陝西微傳媒訊「種『元寶』、摘『窮帽』!」這是扶風縣杏林鎮幹部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元寶」是什麼寶貝?杏林鎮黨委副書記趙曉博告訴記者,「元寶」指的是元寶楓,一方面,這種樹翅果形狀像古時的元寶;另一方面,其樹可觀賞、葉可制茶、籽可榨油,渾身都是寶。這兩年,鎮上更是通過推廣種植元寶楓,讓很多貧困群眾摘掉了「窮帽」。 扶風縣杏林鎮良峪村中唐組村民唐海莉就是通過種植元寶楓摘掉了「窮帽」。日前,記者見到唐海莉時,她正在地裡查看元寶楓的長勢。
  • 新疆阿克蘇:帶領村民早日摘窮帽
    原標題:帶領村民早日摘窮帽  「村裡開設了電腦、農機修理、服裝縫紉等培訓課程,我們快去報名吧。」「衛星工廠快要建好了,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了……」村民們的話語中透露著發自內心的喜悅與幸福。
  • 巴東縣土店子村:一個高山村的脫貧密碼
    支部黨員衝鋒一線,引領「紅色聚變」「黨建有活力,脫貧有動力,要讓黨旗飄揚在精準扶貧路上。」2016年1月,剛入職巴東縣婦幼衛計中心不到兩個月的李君被單位派駐土店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百姓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大學時代就已入黨的李君深諳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