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隨筆:美食加美文雙重醉心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什麼時候都有人寫美食書,這一類型的書向來不冷不熱。隨著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與《行走的餐桌》的熱播,大眾對於中國龐大飲食體系中各種滋味的欲望、期待和想像一下子被勾了起來,美食文化類圖書也因此大熱。

  圖書業內人士表示,美食書的門檻較低,出版這類書也相對安全,很多讀者只要看到美食眼睛就會發光,況且什麼東西好吃見仁見智。

  據觀察,去年6月以來推出的美食類圖書中,僅書名冠以「舌尖」字眼的就有十幾種,單單《舌尖上的中國》也有好幾個版本。滿眼「舌尖」似讓美食書有被裹入模式化、複製化生產中的趨勢,這些書名怎麼看怎麼讓人覺得有跟風嫌疑。業內人士擔憂,美食會在「舌尖」大潮中被過度消費。

  食物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下文介紹的幾本隨筆在內容上選擇了一個最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的切入點——美食,但寫美食是形,寫生活、寫文化才是真正的內核。這些隨筆文字間氤氳著鮮活溫暖的人情味,美食加美文,讓人雙重醉心。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從一日三餐到人生態度

  今年2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陳大咖的這部美食文化隨筆集。陳大咖原名陳盼,作者自我簡介:一個愛吃的瘦子,迷戀美好的各種小細節。做過雜誌,現為一些報刊碼字。就是太誠實,所以想說的一切都在書裡。

  美食從來都是與文化緊密相隨的,深諳美食的人一定是有悟性的。陳大咖認為,人生在世,要想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於一粥一飯中,讀眾生百態;一湯一菜間,體悟世情冷暖。

  本書分三輯:「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慢熬風花,細燉雪月」、「上蒼保佑吃飽了飯的人們」。作者以日常生活中、旅途中接觸的美食見聞與由此產生的內心感觸下筆,每篇一個主題、一個故事、一個感悟。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是介於美食評論與生活方式之間的小品文,以美食為素材和話題,從一日三餐說到人生態度,語言活潑,文風犀利,勾畫出了一抹生動的人間煙火色。

  《旅人的食材歷》:24節氣裡的臺灣味道

  光明日報出版社3月份推出了這本講述寶島臺灣美食文化的圖書,帶領著讀者從「食」的角度,深度、美味遊臺灣。作者洪震宇先生是中國臺灣的知名文化學者、雜誌主編。

  作者將關注點轉向了人們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各地美食生態,講述食物背後的故事,喚醒人們對傳統的傳承。作者把味覺比喻成一場壯遊,認為「壯闊的不是看得見的距離,而是飲食文化與本土節氣交融的歷史縱深」。

  本書圖文並茂,還有劉伯樂手繪的72幅精美農耕插圖,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立春,品味臺灣清甜微辛的性感香蔥;小暑,陽光下大口啃咬芒果,漫步小琉球島;秋分,來一碗熱騰騰的臺南蝨目魚魚粥;大寒,喝一口老薑香糖茶,暖胃暖心;在鄉間小巷狂飲暴食,在田間海邊揮汗慢跑……

  該書敘述節奏輕鬆快捷,讀者感受到的不止是味蕾的驚奇,還有食物背後的人情,人情背後的故事,以及孕育故事的風土、文化、歷史。書中展示了臺灣地區的日常飲食流變,和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舊時光的味道》:以美食的名義懷舊

  美食,是人最深的鄉愁。一個人長大後,總有些滋味,停留在回憶裡。無論去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珍饈佳餚,最念念不忘的便是故鄉的美食和小時候的味道。因為,時光將味道烙在了我們的味蕾上,永不磨滅。

  4月份,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70後」許億的這本書。作者認為,「食物是一個態度,是面對生活的態度,你不可能天天吃宴席或者說每頓燕窩、鮑魚、魚翅,就好像你不能把做夢當作生活一樣。生活是真實的,生活也是掙扎的,如何在平淡瑣碎乃至艱辛中活出趣味,才算是懂得以及會過生活的。」

  作者熱衷回憶,覺得所有的快樂只在曾經有過。但很多事情已經模糊了,只有一樣是非常清晰與鮮明的,就是味道,食物的味道。作者想到某種食物的時候,牽扯到許多已經忘記的事情,將那些事情串聯起來的時候,又發現一個曾經的自己。

  作者通過對小時候的家常美食的回憶,結合個人經歷,隨興所至,娓娓閒談,淡淡的情愫,淡淡的回憶,讀來既痛快,又有著無限感慨。「也許,我未來的生命是孩子和家庭的,但我的快樂,假如有的話,我想,先要吹去上面的灰塵,而後,深深地呼吸一下它的氣息。再放在嘴裡,閉上眼慢慢地咀嚼、吞咽。」

  《路無邊,吃無界》:一個自由行走的食客

  古清生,是涉足美食文化研究和人文地理考察的作家。作為美食隨筆名家,古清生味覺先天敏感,為了尋覓美食與心中的風景,他身體力行,尋訪大江南北隱藏在民間的美食,讓讀者看到最真實的美食地圖。4月份,他的這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美食隨筆,同樣為讀者所稱道。

  人活著就要吃飯,人活著也同樣要行走。古清生一路走一路吃一路寫,大有「活到老吃到老,食無止境」的境界。他的文字關乎中國美食,味蕾上的中國,有無窮無盡的味道。這些體驗性的文字,表現了吃在當下的美食歷程。

  古清生不習慣用典,看重與相信個人的品鑑。他說,「一個有著飢餓記憶又熱愛研究自然的人,有著味覺的饑渴,還希望將所吃識別出姓甚名誰。」這就驅使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將各種植物食材與動物食材的科、屬、種一一考證出來,使美食文章超出了味覺記錄和感性抒情。(沙鷗)

相關焦點

  • 美文配美食——人生一樂事
    本報訊(記者劉洋)12月5日,《說食畫》作者馮傑和中國烹飪大師頓玉松在鄭州購書中心進行了一場「美文·美食」的對話。無論美文,還是美食,文化基因都在民間。」頓玉松說。    馮傑認為,作家與美食家的對話,看似領域差距巨大,但背後都是關於文化的解讀。「美文配美食,真乃人生一大樂事。」他說。
  • 二毛推第三本美食隨筆《民國吃家》
    《民國吃家》是二毛的第三本美食隨筆。他的朋友、作家野夫在為他的這本新作所寫的序言裡這麼說道,從《媽媽的柴火灶》到《民國吃家》,「仿佛他已經從江湖菜躍進到了公館菜,變換的已不僅僅是菜譜,也不是添油加醋之類的技法,而是在深入歷史的堂奧……辨尋歷史新的解讀門徑。」
  • 美文美食美酒美人,這些文章值得欣賞!
    具體表現在美文/美食/美酒/美人四個方面。  先說美文。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敬畏,是人類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是對一切神聖事物的態度。許國江老師原是江都市一中的一位教師,後來又做了多年校長。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厚的文學功底,讓他在退休後的十多年中「厚積薄發」、「久積薄發」,為我們讀者寫出了較多的美文佳作。
  • 臺中美食陣營 視覺與味覺的雙重挑逗
    臺中不但是有名的手信和美食之城,近年更著力於城市生活美學,兩者結合下產生了許多設計出色而又極具風格的食店及手信店,其中宮原眼科和Alessi Cafe更是矚目之選,前者將診所古蹟變身成圖書館,後者則是同名佳品的全球首家食店,在這兩大美食陣營來一場視、味雙重享受吧!
  • 青島香酥雞 山東美食烹飪文化隨筆
    標籤:旅遊、美食、山東美食、魯菜、香酥雞、青島美食、美食烹飪、餐飲、美食文化隨筆、菜譜。「香酥雞」是魯系菜中的名牌精品。魯菜起自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魯國是西周時期周天子的重要邦國,存續時間長達近800年,可謂歷史悠久,那麼魯國宮廷的飲食文化可以想見達到何種程度!
  • 美食故事的三種講法,正所謂,美文伴美食
    姑蘇的鯽魚湯、微山湖的四鼻鯉魚、吳山的魚頭豆腐、三江口的石鍋魚、碭山縣的潵湯,甚至遠在四川的劍閣豆腐,都不忘把這位乾隆爺編排進去,成為美食傳說中當之無愧的頭號明星。乾隆的故事,佔得一個「閒」字。至於慈禧太后的美食故事模板,就沒那麼幸福了。
  • 山東「五香脫骨扒雞」山東德州旅遊美食烹飪散文隨筆
    標籤:旅遊美食、山東旅遊美食、小吃、山東德州扒雞、五香脫骨扒雞、烹飪、美食烹飪散文隨筆、做菜、德州。今年5月,我們隨夕陽紅專列去東北五省旅遊,返回湖北時,專列經過山東德州。德州是河北進入山東的第一站,專列在德州停留的時間超過半小時。
  • 舌尖上的梅州,一份梅州美食攻略!特色小吃加客家美食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美食,自己的風味,更有數不盡令人記憶深刻的美味小吃。廣州三大菜系包括潮州菜、廣州菜以及今天我們要說的客家菜,客家菜的特點簡而言之就是口味醇重、火候老到。在梅州的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和梅菜扣肉、客家醃面等特色美食。
  • 武漢必吃美食—面窩
    湖北這種美食小吃也有很多創新標籤:美食餐飲主食早點小吃、湖北武漢美食小吃、武漢面窩、賽螃蟹苕面窩、美食文化散文隨筆提到武漢,大家聯想到的都是熱乾麵,但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武漢「過早」小吃,雖然沒有熱乾麵出名,但絕對是武漢小吃名角,那就是面窩。關於「過早」這是武漢方言,就是吃早餐的意思。
  • 鄉土美食裡的文化記憶
    這本書,除了是一本美食筆記之外,還寫出了人對家鄉食物的特殊感情和食物中蘊涵的生活智慧。在與食物有關的述說中,我們感受到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溫暖。
  • 開封黃河鯉魚 河南旅遊美食人文文學散文隨筆雜談
    開封黃河鯉魚 河南旅遊美食人文文學散文隨筆雜談鯉魚這東西 南方人不怎麼吃 河南人卻做到了極致 文化!有那麼些年,我常到河南去,主要是湖北地圖是一個長方形,南北短、東西長,如果自駕,500到800公裡區間出省,江西、河南、湖南、福建是不錯的選擇。
  • 美食·故事·匯
    美食人人都愛,此事自不待言。然對於美食本身的尋究,卻自然分成3種人。一是廚師,尋究的是庖廚之道,要求掌握美食的具體製作方法,是謂實用型。二是美食家,探討的是對美食的感受,希望表達對美食享受的個性體會,是謂感知型。
  • 都市美食甜文:男主對美食一竅不通,但是有著極其挑剔的舌頭!
    這本小說的男主叫做鬱意,是一個有雙重人格的霸道總裁,而女主唐蜜,是一個製作美食的高手。男主開了很多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但是他卻對美食一竅不通。直到他遇見了愛做美食的可愛的女主。內心有著雙重人格的他,心動了。《糖心蜜意》這個一個男主女主一起成長的故事。男主和女主,從一開始相遇的磕磕碰碰,到後來的相遇相知,有甜有虐。但是總體來說,整篇小說還是美食小甜文的。
  • 牛雜麵加牛肉包子,閬中美食美味又實惠
    年前某個周末去閬中古城呆了兩天,個人很喜歡古城的氛圍和美食小吃。閬中古城的特色小吃以麵食居多,比如閬中牛肉麵、扯麵、錠子鍋盔、酥鍋盔、油勺等等,感覺北方風味尤其是回族特色頗為濃烈。打卡美食首選的是古城周邊的街巷和農貿市場,景區內的吃得很少,當地人集中之地才有足夠濃鬱的市井氣息,也才有真正地道的當地美食。當然這並不是說景區內的小吃美食就不好吃,個人覺得味道其實也挺不錯的,價格也頗為實惠。早餐時段就鑽進了古城附近的農貿市場尋覓美食,在一家人氣挺旺的牛雜麵館前駐足觀察了幾分鐘。
  • 四川樂山一小學語文試卷通篇美食,難道是望梅止渴?
    四川樂山一小學語文試卷通篇美食,難道是望梅止渴?四川某地小學語文考試通篇美食 學生做卷子流著口水幹麼?不要太爽?標籤:美食餐飲話題事件、小學試卷通篇美食、看法觀點態度、雜談言論評論、四川樂山市中樂山市外國語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試卷通篇都是樂山美食,學生流著口水做題,老師忍著肚子餓改卷。(據成都商報、新浪消息)這樣的考試難道僅僅是為瞭望梅止渴,譁眾取寵?
  • 美食多多的王府中環,入選北京王府井美食攻略
    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作為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標之一,各種各樣的特色美食讓消費者目不暇接,很多人都會問,有沒有北京王府井美食攻略。其實,王府中環作為王府井的高端時尚生活中心,有不少商家和品牌入駐,逐漸成為了北京時尚美食新地標。
  • 組圖:世博墨西哥館大廚加比的禮物 辣椒美食
    與印象中帶著高高的白色廚師帽的大廚形象完全不同,眼前的加比帶著黑色的鴨舌帽,她長長的耳墜兒一直垂到兩肩,不禁讓人眼前一亮,酷極了。一個夏日的午後,圍繞著墨西哥的美食話題,我同加比的訪談開始了。採訪前,我以為久富盛名的墨西哥玉米和仙人掌應該是這位大廚最為推崇的,但沒想到的是,加比眼中的墨西哥美食首推的竟然是辣椒系列。墨西哥人吃辣椒到底吃出了哪些花樣?
  • 歐洲美食——中歐篇
    中歐國家包括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國、瑞士、奧地利、列支敦斯登,中歐有著著名的世界遺產和自然景點,但是最不應該被遺忘的是中歐國家的特色風味美食。捷克烤豬肘,最具代表的捷克特色美食。烤豬肘是幾乎每家餐廳都會提供的經典菜餚。飽滿的豬肘經過醃製烹煮,由廚師用木火烤熟。豬肘經過醃製後,烤好的豬皮層次分明,金黃中透出濃濃的橘紅,不糊不焦,酥脆可口。重達一公斤的豬肘外焦裡嫩,再搭配上酸黃瓜、酸橄欖、西紅柿和醬汁,就是一場味覺盛宴。斯洛伐克豬排魚柳,斯洛伐克特有的美味。
  • 每天幾分鐘,帶你了解俄羅斯的美食文化!
    俄羅斯人民的傳統美食 :自然特徵-廣袤的森林和漫長的冬天-已經造就了許多的傳統俄羅斯美食的特徵:各種熱湯和麥片粥, 發酵,醃製的蔬菜,以蘑菇為中心的菜餚構成了俄羅斯傳統模式。烤箱在俄羅斯廚房中起到了中心作用。
  • 收下這份北京王府井美食攻略,看展美食享不停!
    日復一日地面對工作、生活的壓力,我們需要更多地去放空,感受夏天的風,享受舌尖上的美食。收下這份北京王府井美食攻略,趁著周末的時間和朋友家人一起打卡王府中環,看展美食歡樂享不停!提起北京王府井美食攻略,王府中環可以說是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