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赴嘉峪關拍紀錄片

2020-12-11 每日甘肅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赴嘉峪關拍紀錄片

嘉峪關關城

每日甘肅網11月6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平麗豔)11月5日記者從嘉峪關市文旅局獲悉,受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委託,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星空下的文明》節目組和中宣部五洲傳媒中心一行,10月28日專程赴嘉峪關取景拍攝專題紀錄片《長城——山海間的守護者》。

據了解,《星空下的文明》系列紀錄片藉助先進的遙感衛星成像、雷射掃描和三維技術,向世界展示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其中《長城——山海間的守護者》將從歷史沿革、考古發現、建築特點和風土人情等方面,向全世界呈現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獨有魅力。

10月28日,節目組一行航拍了雄偉壯觀的嘉峪關關城,主持人還介紹了嘉峪關作為河西走廊最西端關口的重要性、嘉峪關的建築歷史,以及周圍的城牆和城壕。隨後,節目組一行赴長城第一墩進行拍攝,用鏡頭詳細記錄長城防禦體系。

據悉,該節目將於2020年年初完成拍攝,製作完成後通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對於促進嘉峪關市旅遊產業海外市場拓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第三極》將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首播
    其中,《第三極》已經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直接採購,將在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網絡上播出。這是極少數中國自主攝製紀錄片成片直接播出的成功案例。好片不缺識貨人,《第三極》已經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直接採購,將在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網絡上播出。  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相比南極、北極,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全片僅五集,就講述了40個故事,立項時就確定要以高水準電影標準拍攝。拍攝的範圍,從空中到水下,從微觀到宏大,從傳奇人物到野生物種。震撼的畫面背後,辛勞可想而知,很多畫面是拼命換來的。
  • 中國具有豐富的紀錄片資源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來華拍攝
    中國具有豐富的紀錄片資源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來華拍攝     本報北京專電(特約記者 聞心)為了進一步適合亞洲人的口味,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特意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作創立了一個
  •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這部大連紀錄片再獲重要提名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這部大連紀錄片再獲重要提名 2019-11-03 15: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播出
    國家地理頻道新紀錄片《宇宙》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了那個時刻。該片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視頻推薦,將於5月在中國播出。全球宇宙迷在34年後終於盼來最新一部人類探索宇宙的長篇巨製《宇宙:時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
  •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鳥瞰中國》,非常震撼
    美國《國家地理》來中國拍了部《鳥瞰中國》紀錄片,攝製組航拍了大半個華夏大地,鏡頭美到不行!拍攝調色配樂滿分!非常震撼。 這部紀錄片分上下兩集,上集看自然風光,下集看城市人文。
  • 維京遊輪攜手《國家地理》贊助紀錄片《天才》
    2017年5月4日,中國北京 —— 維京遊輪®(www.vikingcruises.com)於近日宣布,正式籤約贊助《國家地理》第一部具有完整腳本的文選系列紀錄片——《天才》(Genius與《國家地理》首次合作的順利達成,得益於維京遊輪對文化欄目多樣化的長期支持,維京曾經合作過的夥伴還包括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的經典劇場(MASTERPIECE)、好萊塢露天劇場的洛杉磯愛樂樂團和蒙克博物館等,其中部分公司目前都與維京保持著密切合作的關係。
  •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尋脈》拍攝古織機製作技藝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大型歷史文化系列片《尋脈》攝製組來蘇州拍攝古織機製作技藝來源:都市絲綢·蘇州通訊為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四川新聞網傳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出品,共同實施大型歷史文化紀實系列片《尋脈》項目。
  • 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攝製組赴杭拍攝紀錄片
    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攝製組赴杭拍攝紀錄片發布時間:2018-07-03 17:43:38 Tue  來源:杭州網7月2日,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攝製組專程到訪杭州,他們來杭州的目的,可不是遊山玩水那麼簡單,攝製組任務艱巨,要拍攝4集紀錄片,大到杭州的人文歷史、自然風光、城市發展、社會治理,小到杭州市民生活,各個方面通通涵蓋在內,你想要知道的杭州全都能看到。拍了杭州形形色色的美景,當然要讓更多人欣賞才行。
  • 地理答啦:中國的紀錄片已經可以比肩BBC、國家地理、Discovery探索...
    有網友問地理答啦:為什麼國內很少看到自然、地理紀錄片?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你是想得太多,而看紀錄片太少。這個題目本身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對中國紀錄片的錯誤認識,另一個是對地理的錯誤認識。
  • 精品紀錄片獨家放送 樂視視頻美國歷史頻道專區上線
    28日,樂視視頻紀錄片頻道(以下簡稱「樂視紀錄片」)美國歷史頻道專區正式上線,樂視全屏均可收看,之後的每周三10點,該專區都會更新不同系列紀錄片,為用戶持續放送包含歷史、宇宙、人文、社會等在內的多類別獨家精品內容。
  • 「國家地理系列」獲獎紀錄片音像製品中國發行
    2009年11月,上海,中錄華納家庭娛樂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方東林(Tony Vaughan)近日宣布華納家庭錄影與國家地理家庭娛樂籤訂協議將在中國發行國家地理系列紀錄片的正版音像製品。
  • 中錄華納將發行國家地理系列紀錄片
    早報記者昨日獲悉,中錄華納與國家地理家庭娛樂公司近日籤訂合作協議,將在中國發行國家地理系列紀錄片的正版音像製品。合作的第一年裡,國家地理家庭娛樂公司將通過華納家庭錄影與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的合資公司——中錄華納家庭娛樂有限公司在中國發行130多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獲獎紀錄片。
  • 德宏成美國國家地理 《未至之境》主角
    德宏成美國國家地理 《未至之境》主角 2019-12-25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換個角度看四川,別錯過紀錄片《未至之境》
    四川在線消息(陳明鴻 記者 袁婧)從綿延萬裡的山脈高原到枝繁葉茂的雨林竹海,中國最具標誌性的動物大熊貓率先登場……近日在視頻網站播出的中英文紀錄片《未知之境》(英文片名《The Hidden記者12月2日從四川省外事辦公室獲悉,11月19日,中英文紀錄片《未至之境》播出第一集「大熊貓帝國」,數據顯示,當日英文版觀看點擊量200萬,中文版20萬。去年8月,在四川省外事辦公室統籌協調,樂山市外事部門和峨眉山旅遊管理局大力支持下,英國布萊恩裡斯公司受美國國家地理野生動物頻道委託,在四川峨眉山拍攝紀錄片《未至之境》。
  • 國家地理頻道推出紀錄片《鳥瞰古中國》
    2015年和2018年,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推出紀錄片《鳥瞰中國》第一、二季,用當時最先進的航拍攝影技術與電腦特效和地面拍攝結合的方式,展示中國自然風景和時代發展的面貌。《鳥瞰古中國》片頭截圖本文圖片均為視頻截圖2020年8月,他們推出全新系列《鳥瞰古中國》(Ancient China from Above)紀錄片,通過遙感衛星、無人機、雷射雷達等設備和技術探測結合三維建模動畫來重現古代中國的奧秘。
  • 美國歷史頻道首次聚焦成都金沙 講述金沙消失之謎
    作為《中國探秘———成都金沙》紀錄片主持人,徐心眉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通過美國歷史頻道向世界觀眾介紹金沙消失之謎「金沙文明沒有文字我的工作像偵探一樣去探索歷史的秘密……」賓西法利亞考古學博士在送仙橋發現了什麼?金沙遺址博物館那些難以出土的象牙堆下有什麼?外國人怎麼樣把熊貓和古蜀文明聯繫在了一起?
  • 「資源分享」國家地理百年紀念典藏版100部紀錄片
    國家地理頻道是由國家地理協會(1888年成立),節目內容主要涵蓋:最新科學與尖端科技、歷史與人文、焦點事件調查、自然野生、主題系列特別呈現等。本片於2004年完成是國家地理欄目組結合其百年留存下的影視資料,進行紀念和回望的一部百集巨作,主題內容包羅萬象,讓您一次珍藏,帶給觀眾無比的影音視覺享受。包括寰宇採風、世界最後最美的地方、掠食王國、探險、歷史、最喜歡的動物、生態巡禮、狂暴大地、珍稀動物、搶救生態、發現古文明、考古探險、軍事戰略等系列節目。
  • 鳳凰視頻紀錄片頻道改版上線突出獨家特色內容
    近日,鳳凰視頻紀錄片頻道改版上線,新增「甲乙丙丁」、「獨立紀錄片」等專區,突出展示了微紀錄片、獨立紀錄片、鳳凰衛視紀實節目等獨家內容。此外,圍繞用戶的便利需求,還新增來源檢索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此次紀錄片頻道改版,是鳳凰視頻對差異化競爭優勢產品的又一次重要升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層面。
  • 五洲傳播中心與《國家地理》聯合製作紀錄片
    倫敦2018年10月29日電 /美通社/ -- 五洲傳播中心(China Intercontinental Communication Centre) 攜手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傾心打造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極致中國》(Extreme China)。
  • 世界地球日:《中國國家地理》用華為P40 Pro拍了一部科考紀錄片
    世界地球日之際,《中國國家地理》發布了一支由手機拍攝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科考紀錄片。據悉,此次《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隊,3月底前往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科考拍攝。他們用華為P40 Pro手機作為便攜的記錄工具,感知自然秘境,將可可西裡神奇的自然秘境風光,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帶到大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