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醉美詩詞,或把酒言歡或借酒消愁,李白鬥酒詩百篇詩酒趁年華

2020-12-06 宇飛姐姐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5、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銷愁愁更愁。

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7、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8、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9、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10、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11、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2、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14、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15、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16、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17、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8、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19、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20、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21、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虐。

22、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23、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24、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25、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

26、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7、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28、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30、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

31、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32、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33、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34、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35、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36、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37、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38、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39、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40、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41、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42、問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43、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44、新寒中酒敲窗雨,殘香細嫋秋情緒。

45、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

46、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47、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48、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49、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50、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

51、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

52、佳人一壺酒,秋容滿千裡。

53、近來逢酒便高歌,醉舞詩狂漸欲魔。

54、堂上陳美酒,堂下列清歌。

55、太白十詩九言酒,醉翁無詩不說山。

相關焦點

  • 「李白鬥酒詩百篇」中的「鬥酒」到底有多少酒?
    文人雅士愛酒、飲酒、寫酒,把酒與生活聯繫在一起確實很常見,這在古代文人中尤其明顯。三國時曹操吟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晉代的劉伶在酒德頌中寫道:「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鬥解醒。」陶淵明的詩則幾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題目寫詩。
  • 李白鬥酒詩百篇,「酒仙」李白的酒量,真的可以用「鬥」衡量嗎
    歷史的天空h:李白鬥酒詩百篇,「酒仙」李白的酒量,真的可以用「鬥」衡量嗎?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發揚和宣傳中華詩詞的節目。主持人董卿對各種詩詞信手拈來,讓觀眾深深驚嘆於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隨著節目的熱播也引發了全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隨。唐詩宋詞在讀引發全民的熱讀。
  • 「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未必很能喝!
    酒,火一樣的個性,苦辣濃烈,火燒般灼痛你的神經;水一樣的化身,甘醇芳香,滋潤你的心靈。「李白鬥酒詩百篇」,「鬥酒」啊,李白的酒量肯定很大!李白的酒量究竟怎麼樣?像李白、蘇軾這些詩人給後人的感覺是,他們都很能喝。「酒」是李白詩歌不可忽略的一個意象,「會須一飲三百杯」、「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天若不愛酒, 酒星不在天。
  • 日做詩2000首的女孩,鬥酒詩百篇的李白怕了,七步成詩的曹植哭了
    最近網絡驚現一位神童少女,日作詩2000首,我們偉大的祖國被稱為詩的國度,泱泱中華文明五千年,縱觀古今詩人的歷史,與這樣一位神童少女詩人相比,我們不僅慨嘆:鬥酒詩百篇的李白怕了,七步成詩的曹植哭了,網友笑了!
  •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中國酒文化與詩詞不分家!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飲酒作詩是李白人生的兩大樂趣。而身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著大量的名篇佳作,詩的藝術成就極高。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謂是飲酒中的業界標杆。他不僅能喝,也能寫,無數後人晚輩以他為榜樣。北宋大文豪蘇軾蘇東坡,也喜歡飲酒,也喜歡寫作。他那首婦孺皆知的《水調歌頭》第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是寫引用了詩仙的《把酒問月》。
  • 李白鬥酒詩百篇,誤導了多少人,真是豈有此理
    我恨「李白鬥酒詩百篇」文/嚴學章平時回襄陽,往往是俏俏來去,辦完事,就不聲不響地走了。這次不行,回襄展開幕前後,媒體發了不少,弄了些動靜,這下子麻煩就大了,僅就叫吃酒的,已讓我招架不住,疲於應酬。你說自己不會喝酒,敬酒的人便瞪大眼睛,順口就是一句話:「李白鬥酒詩百篇,文化人,還有不喝酒的?」幾乎每個酒局,幾乎所有的第一次與老蟹扯酒者,都會以「李白鬥酒詩百篇」為話題,異樣地看著老蟹。所以,我恨「李白鬥酒詩百篇」這句詩。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是酒神主義浪漫主義,老蟹飲酒書不得,老蟹是怕酒主義地爬主義。
  • 李白的詩與酒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我讀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關於李白的詩,有一個感覺,李白很能喝,酒量很大。同時李白必須要喝很多酒,大醉,然後就能寫出很多很好的詩。我也學著詩人們喝很多酒,大醉,然後試著去寫點什麼東西,結果不是頭疼欲裂,就是暈暈欲睡,半個字都寫不出來。於是我又回過頭去找杜甫的詩去讀,才知道李白不只是酒量不大,而且他寫詩的時候都是沒有喝醉的時候。與其他七仙相比,他充其量是一個「小仙」。 汝陽王李璡飲酒三鬥以後才上朝去天子。左相李适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
  • 千古留名句,豪情一飲間——詩中有酒,酒中有詩的「詩酒」文化
    歷代著名的文人墨客,或自我標榜喻風流,或強作豁達抒豪放,或借酒消愁聊自慰,或以酒助興展壯志......詩與酒便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古以來,酒都是文人詩詞題材裡的寵兒。而在《唐詩三百首》選本中,明確提到酒的詩篇有46首,佔了總數的159%。在我國歷史上,酒詩鼎盛時期是唐代,而唐代寫酒詩最多的人,應首推李白,其次是杜甫和白居易。唐朝詩人都喜嗜酒,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刻畫李自「鬥酒詩百篇」,被稱為「傳神之筆」。
  • 李白鬥酒詩百篇,鬥酒十千,穿越唐朝你喝得起詩仙的酒嗎
    今天聽人講到李白的酒要多少錢,偶然來了興趣。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而提到李白就不得不說一說酒。畢竟李白不僅愛喝酒,他的酒詩也是一絕。▲鬥酒詩百篇酒詩《客中行》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詩了,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讓我一個不懂酒為何物的小白瞬間懂得好酒配好杯。也不由自主想到了那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 詩詞|詩中有酒,酒中有詩
    這句「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你有沒有相同的感受呢?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宋·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詩酒趁年華。詩的上半部分寫景,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 李白的酒李白的詩
    甲:                    詩情酒性話李白        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飲酒是很有名的。小時候聽大人們擺龍門陣,神色飛舞地說「酒仙」李白「喝醉酒寫的草書嚇退了蠻夷」,「李白一頓酒就喝一鬥,吟詩一百篇」,「李白醉酒敢睡在皇帝娘娘楊貴妃床上,讓高力士脫靴子」等,活靈活現。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李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長大後,看了不少關於李白的書,會背了他的近百首詩,記住了他的許多關於飲酒的詩句。像《將進酒》、《金陵酒肆留別》、《把酒問月》、《月下獨酌》等。
  • 詩酒趁年華,超然物外
    古人有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蘇軾有詩《望江南·超然臺作》云:"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
  • 嗜酒的李白鬥酒詩百篇,廣為流傳,但實際上古代一鬥酒少得可憐
    人們心中的李白除了文採飛揚外,嗜酒如命,也是對他最好的形容,然而李白豪飲的美名,在民間廣為流傳,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勞還要歸功於杜甫的傳播,作為李白的小迷弟,杜甫寫過大量的詩來讚美李白,其中就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寥寥幾句將李白活脫脫描寫成一個好飲狂客
  • 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的酒量如何,到底有多能喝?
    李白,唐代偉大的詩人之一,被後人譽為「詩仙」。在唐朝所有的詩人中,李白的酒量跟他的詩一樣,應該算是第一的。人們不會懷疑李白的酒量,但李白究竟能喝多少,這確實算是一個謎了。李白在喝酒這方面,自己也最愛「吹牛」的,有詩曰:「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但這只是李白酒後的狂言,不可全部當真。當然李白喝酒非常講究氣氛:「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一杯一杯又一杯,喝到最後,估計他自己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和李白齊名的大詩人杜甫,在他的《飲中八仙歌》詩中有這樣一句,「醉中往往愛逃禪。
  • 此人一喝酒就寫詩,有酒必有詩,無詩酒不雅,無酒詩不神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製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中國同時也是一個古老的詩國,也有四千多年詩歷史。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在這漫長的歲月中,詩與酒結下了難解之緣。文人中,好酒者向來不少。飲酒在文人中被視為高雅之事。
  • 李白的鬥酒詩百篇,亦夢亦幻的人生!
    中國是一個酒的國度,從傳說中的杜康造酒至今有兩三千年的酒文化。歡聚離不了酒,離別少不了酒,農人離不了酒,商人離不了酒,詩人更是對酒情有獨鍾,李白鬥酒詩百篇,是酒成就了一代詩壇奇才——李白,是酒讓他飄飄欲仙——詩仙。李白與酒有不解之緣。
  • 千年酒文化:李白與酒,瘋子與詩
    當然,唐代歷史上,喝酒最有名的,就屬李白爺爺了,沒有「之一」。杜甫《飲中八仙》裡寫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看見沒,就連大詩人杜甫都如此佩服李白喝酒。沒準杜甫還輸過酒呢 李白的一生矛盾與浪漫,使李白愛酒成為必然。王安石語「白詩近俗人,易悅故也;白識見汙下,十首九說婦人與酒」。
  • 李白「鬥酒詩百篇」,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讀出一片悲涼!
    李白「鬥酒詩百篇」,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讀出一片悲涼!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古國,詩詞的影響深遠,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出現了很多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其中古詩的含義讓人百讀不厭,李白被稱為我國的詩仙,他字是太白,號是青蓮居士,在古詩上面有著很高的成就,常常是通過簡短的語句,表達出無盡的情思還有意義。都說李白「鬥酒詩百篇」,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讀出一片悲涼!
  • 李白鬥酒詩百篇,一鬥30斤,看似酒量很大,但喝不過現代人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飲中八仙歌》的一段,描寫了李白很喜歡喝酒,喝酒喝得皇上喊他都不理,一般人哪有這膽子,就算有這膽子,也沒皇上給的這種特殊待遇。為什麼別人沒有這種特殊待遇,就李白有?是因為李白特別有才。不過這是多有才,皇上才能原諒李白的「大不敬」之罪?杜甫詩中說了,李白喝完一鬥酒能寫100首詩!
  • 「酒中仙」李白,鬥酒詩百篇,酒量不大為何卻如此愛飲酒?
    我們都知道「詩仙」李白很喜歡飲酒,並且每次飲完酒就會詩興大發,他的很多詩都是在他喝醉酒的時候寫出來的,並且在杜甫的詩中稱李白為「酒中仙」,其實李白的酒量並不是很大,不像一些酒鬼一樣每次都是豪飲,還不醉不休的那種,李白可能只是喝一點酒之後就會有神經興奮的感覺,所以才會每次都喝酒,詩性也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