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心城區重新被定位 兩江四岸成為主軸 武漢的未來值得期待

2020-12-18 陝西法制網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武漢將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對標上海等世界濱水名城,開發提升「兩江四岸」的核心區。

此次兩江四岸的輻射範圍為長江段從天興洲長江大橋到白沙洲長江大橋,江段長約25公裡,漢江段從漢江入江口至月湖橋,江段長約4公裡,兩岸腹地延伸1至2公裡,以重要幹道為界,覆蓋主城主要幾大功能區。

打造三大古城歷史風貌區:

按照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要求,堅持「江、園、城」有機融合的思路,提出形成「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的空間結構。

「一芯兩軸」打造長江文明之芯,錨固長江,漢江及東西山係為依託的兩條十字形山水軸線。

「一片十廊」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統籌布局十個錯位發展的特色功能片區,包括三大古城歷史風貌區,三大戰略功能區以及四大特色區。

近日,首個漢口歷史風貌改造區改造項目巴公房子舉行開工儀式,110歲的武漢市歷史建築巴公房子將迎來新的面貌。

巴公房子是由俄國茶商大巴公JK·巴諾夫和小巴公奇諾·巴諾夫共同建造而成,在歷史上作為高級公寓存在,屬磚木結構,古典風格。

據相關人士透露,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是武漢打造「長江文明之心」的重要示範區,整個風貌區由沿江大道,江漢路,京漢大道,黃浦大街合圍而成,為全市現存的文物保護建築,優秀歷史建築保留最為完好、最為集中的區域。這些建築承載了城市的歷史記憶,見證了武漢在近現代歷史中的變遷與發展。通過對漢口歷史風貌區的保護和改造提升,將區域內的巴公房子,法領館,德明飯店等歷史建築變活,煥發新的生命力。

從目前武漢的規劃的布局而言,最能感受到歷史文化古韻的非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老建築莫屬,在城市化的發展中,各地的高層乃至超過層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我們感受到現代感的同時,武昌的很多老建築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已經變得非常零碎,歷史的韻味變淡。

從歷史文物博物館的角度而言,將漢口古建築集群的重新定位,重新修繕,促使其成為武漢歷史的活寶石,對文化和歷史的傳承有重要意義。

由於武漢實在太大,沒有固定的中心,在武漢三鎮中,城市的建築風貌和感官各不相同,但是在漢口的江岸區和江漢區,是最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痕跡,雖然在現代商業與古代建築的融合,有點不倫不類,但是來到這裡的感受與其他區域明顯不同,歷史的厚重感最為明顯。

當下,我們的新區不斷湧現,比如長江新城,或者光谷中心城等新城成為新的發展風向,但是老武漢的根還是在漢口和武昌的中心城區,特別是漢口沿江區域,歷史痕跡最為明顯,雖然目前這些區域沒有建成歷史博物館有點可惜,但是未來的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值得期待,期待曾經的古漢口能與時代融合,給人厚重的歷史感。

從某種意義而言,武漢的規劃越來越細緻,武漢的功能區定位更加精準,武漢將江域文化和現代審美相結合,武漢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期待武漢越來越好。

作者/來源:武漢精緻生活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漢陽或將成為武漢最牛板塊!
    提起漢陽,很多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滿城挖、到處堵」的階段但是,自2017年以來漢陽已進入飛速發展階段隨著漢陽區「十三五」規劃的穩步推進漢陽,早已煥然一新預計2020年,漢陽將成為武漢最牛板塊構築2.5環貫通,重新定義城市環線價值仙女山路(墨水湖北路-四新南路)工程現開工建設,它處於武漢二環、三環之間的2.5環,銜接古田橋與楊泗港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建成後可實現礄口
  • 武漢兩江四岸規劃突出「長江大保護」 天興洲白沙洲南岸嘴建設...
    江城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造就了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兩江四岸」不僅是武漢發展的主軸,也是彰顯山水城市獨特魅力的核心窗口。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片特色功能區片,構築濱水天際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
  • 新聞圓桌:對話兩江四岸核心區 透視彈子石CBD新價值
    兩江四岸核心區是重慶城市發展主軸,展示城市形象的「客廳」和「窗口」。根據《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重慶將以「一門、一石、一嘴」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兩江交匯區域岸線治理提升,進而帶動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其中「一石」指的就是位於南濱路的彈子石-龍門浩片區。
  • 聚焦|武漢新生,兩江四岸上演文化碰撞!
    一個是武漢地標,一個是中國國粹,6月14日晚,黃鶴樓與京劇在兩江四岸上演文化碰撞。6月14日,「武漢,你好!武漢地標與中國國粹的文化碰撞,吸引了國際友人西蒙的興趣。6月14日晚,餘坦坦受邀與西蒙一起在線觀看雲上劇場,感受武漢新生。59歲的英國人西蒙·霍沃思是武漢光谷生物城一家英資企業的投資人,曾獲「黃鶴友誼獎」、「中國政府友誼獎」,參與「劍橋與武漢站在一起」募捐活動。
  • 第36屆武漢房展會於26日開幕;《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
    2020.11.27(第十五期)1、行業動態丨第36屆武漢房展會於11月26日在國博中心開幕為集中展示武漢三鎮的宜居樓盤,滿足江城市民「一站式選房」的美好願望,由武漢市房地產開發協會主辦,武漢樓市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
  • 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 一芯兩軸顯山水 一廊十片融古今
    11月24日,記者獲悉,《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編制完成,《規劃》指出將打造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沿江十片特色功能區片,致力打造「兩江四岸」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還江於民、還岸於民,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宜遊。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總體結構圖。
  • 武漢長江中心,打造長江至美一公裡
    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11月18日,武漢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貫徹落實意見,要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準確把握武漢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市場等優勢,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
  • 武漢加速南岸嘴、龜北月湖、歸元舊城等重點片區發展及還建房辦證
    長江主軸是將貫穿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作為城市空間的脊梁,引導武漢從「三鎮時代」走向「中軸時代」。漢陽區面向2035年總體發展目標定位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西南大漢陽核心區,整體形成「一核一心、雙翼齊飛」的空間格局, 其中「一核」主要指漢陽老城區,包括月湖龜北區、南岸嘴、大歸元片、漢鋼片等區域,是打造武漢中央活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武漢開「燈」辦賽,夙「夜」為謀
    每當夜幕降臨,江城兩江四岸燈光璀璨,與城市中心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點「靚」了城區夜景,也帶火了城市「夜經濟」……江城燈火「靚」軍運  中秋臨近,1800多盞全新路燈依次點亮長江兩岸15公裡長的武漢長江主軸大道。這批路燈照明選用300瓦新型高光源LED,節能效果突出。
  • 2021年武漢這些變化值得期待
    編者按:  2021年,武漢會發生些什麼大事?  有哪些謀劃、舉措、活動值得期待?  連日來,記者深入武漢市各部位採訪了解,掌握到這城市即將發生發布的許多重要情況重要信息,這裡分別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個方面梳理呈現,以饗讀者。
  • 重慶:推動兩江四岸核心區蝶變 打造國際化都市戰略空間
    重慶主城都市區擴容後,兩江四岸核心區被明確為重慶城市發展的主軸,展示城市形象的「客廳」和「窗口」。近期,重慶全面啟動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工作,兩江四岸核心區即將迎來「蝶變」升級。  據悉,兩江四岸核心區由包含長江、嘉陵江交匯區域的朝天門—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圍合而成,總面積16.2平方公裡。
  • 2021年武漢會發生哪些大事?這些舉措、活動值得期待–今日湖北網
    製圖 劉巖(長江日報記者王謙 陶常寧 汪文漢 龔萍 李金友)編者按2021年,武漢會發生些什麼大事?有哪些謀劃、舉措、活動值得期待?該過江通道建成後,將進一步緩解武漢市中心城區過江交通壓力,促進「兩江四岸」均衡發展,為兩岸居民過江出行服務提供便利。
  • 主城都市區兩江四岸核心區「蝶變」丨將打造成「近者悅 遠者來...
    兩江四岸是重慶城市發展的主軸。5月13日,重慶市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現場動員會在位於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江北嘴江灘公園舉行。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動員會並調研有關工作推進情況,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作動員講話。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包含長江、嘉陵江交匯區域的朝天門—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建成後將充分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
  • 長報推出720°長江主軸全景漫遊圖 高空俯瞰武漢簡直美呆了
    長江日報出品的武漢長江主軸全景漫遊圖,可以讓你俯瞰不一樣的長江主軸,感受獨特的視覺體驗 記者李永剛 攝  (長江日報 記者 李永剛)未來的武漢長江主軸正在謀劃,現在的長江主軸又是怎樣的風景?  記者在天興洲、漢口江灘、南岸嘴、武昌江灘等位置用無人機航拍了許多360°×180°的全景照片,並航拍了國際博覽中心、鸚鵡洲大橋、綠地中心636、龍王廟、武漢關等標誌性位置的照片,將這些素材製作成武漢長江主軸全景漫遊圖。網友只需輕點滑鼠或者滑動手機屏幕,就可以俯瞰武漢長江主軸,既可以欣賞某一處的風景,又可以瞬時穿越到其他景點,上下左右觀景,長江主軸的美景一覽無餘。
  • 到武漢旅遊,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6.長江大橋(推薦指數五星)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
  • 武漢將崛起39棟200米以上超高樓 分布圖公布
    無人機航拍武漢在建的綠地中心,如今綠地中心高度已突破439米。長江日報記者 任勇 攝原標題:武漢將崛起39棟200米以上高樓 趕緊戳分布圖在未來的武漢長江主軸上,將崛起39棟200米以上的超高樓。登臨「武漢第一高」現場各項功能定位鎖定「世界級別」昨日上午9時,長江日報記者現場探訪位於長江主軸上的目前武漢第一高樓——武昌濱江商務區內已「長」至439米的武漢綠地中心。還未到現場,記者就遠遠看見武漢綠地中心如一枚蓄勢待發的火箭直衝雲霄。
  • 武漢中心城區「擴容」?!官方回應來了
    武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武漢擴大中心城區範圍為半徑30公裡」的提議與正在編制的《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的規劃城鎮集中建設區契合。此前,有市民在武漢城市留言板提議「武漢擴大中心城區範圍為半徑30公裡」。
  • 兩會今日談①丨「把文化留下來、融進去、亮出來」 看重慶兩江四岸...
    本期,代表委員們將圍繞如何支持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打造國家現代服務業試點示範區,建言獻策。兩江四岸核心區位於重慶主城兩江交匯中心地帶,包含朝天門—解放碑、江北嘴、彈子石—龍門浩三大片區,作為城市人文和自然資源的精華區和重點規劃建設的中央商務區,在僅16.2平方公裡的土地空間上,創造了原主城九區20%以上的服務業增加值,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勢多、潛力大、活力強,對於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唱好「雙城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武漢霸屏央視10分鐘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現場直播了湖北武漢「夢幻江城」燈光秀燈光秀長達25公裡第一個節目是《國慶禮讚》國旗、鮮花、和平鴿、長城等國慶央視江城燈光秀10分鐘呈現武漢沿江璀璨燈光美景這些燈光作品投屏在圍繞25公裡長江主軸兩岸的500餘棟樓宇建築上仿佛500餘樓宇「搭建」起的巨幕如此長距離、大範圍、多維度的「投屏」動畫展演
  • 武漢「兩江四岸」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正式啟建
    12月7日,作為武漢「兩江四岸」規劃中「一廊」的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動工,開啟了湖北、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11月24日,《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下稱《規劃》)正式編制完成,提出在兩江四岸核心區總體形成「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的空間結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打造「兩江四岸」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還江於民、還岸於民,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