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得屌絲者得天下?非也,得民心者得天下
誰是屌絲?沒錢人是屌絲。但凡有點錢的人,都不會說自己是屌絲;在比自己有錢的人面前依然還是稱自己屌絲。根據目前的社會現象,80%的資源掌握在20%的人手裡,可以非常肯定地說,有80%的人都是屌絲。
作為一個面向廣大消費者的企業,80%的客戶一定是屌絲,毫無疑問。但是能說「得屌絲者得天下」?不能。原因並不是簡單的不尊重消費者。很多老闆都知道,20%的優質客戶,才是公司維持盈利的根本;這些優質客戶從哪裡來呢?從競爭對手那裡搶過來?這是沒那麼容易的事情。一個客戶之所以為優質,是因為他的素質和內在知識涵養很高,他們不會輕易的認可一個商品是優質商品,必須進過長期的試用,或者有很多人試用後說好,他才會說好;他們不會輕易地更換自己認可的品牌。所以,很多企業必須自己去培養自己的客戶,跟自己的客戶相處,等待自己的客戶不再是屌絲,變成優質客戶,此時企業和客戶的關係牢不可破時,客戶的成長也等於自己企業的成長。如果一個企業把自己的客戶定格成屌絲,那麼脫離屌絲階層的人,肯定也會脫離這個企業客戶群;企業等於白白地浪費了自己長期培養起來的優質客戶。
屌絲只是一個身份,一個有錢沒錢的界限,在如此複雜的社會環境中,除了頂級1%的人可以保持住自己的身份,其他人都得努力維持。一場失敗的投資,就有可能讓人變成屌絲。那麼,作為一個將來會成功的企業,要怎麼定義自己的客戶群呢?如題「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前有企業將自己的客戶定義成有錢人,這樣的企業做不大,因為有錢人的範圍很小,而且有越來越小的趨勢,最後可能消失掉,市場看不到有錢人。能做大的企業一定是擁有廣大客戶群的,富人的生意要做,窮人的生意也要做。要問窮人的生意怎麼做?窮人沒有錢,怎麼掙錢?這個就要靠你們的智慧了,你們沒有智慧,就付錢買吧。從前幾年開始的「大數據殺熟」就是一個下下策略,既做了有錢人的生意,也做了沒錢人的生意,雖然被發現了很難解釋,但是也讓很多企業掙到了錢,維持了生存。
「大數據殺熟」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是對有錢人的「殺豬」,這個要看企業良心。我舉個例子,某品牌正品800元,A貨500元,表面上看起來一樣,只有有錢人才能分辨得出哪個是正品,哪個是A貨;此時了解情況的有錢人,你還會認為是大數據殺熟麼?此時的「打假」比打擊大數據殺熟重要得多。可是,你不是買到假貨的人,你也很難維權。就拿職業打假人王海來說,我想大數據平臺一定會盡全力地避免他買到假貨的,所以他也很難。而且現在的社會制度不夠完善,不管是網絡電商,還是實體商店,都面臨調包的風險,很難有證據證明交易商品的一一對應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雖然屌絲買到了假貨,但是認識貨的又有幾個人呢,不多很少,越來越少。如果較真起來,可以說企業維護了窮人的尊嚴,拯救了整個人類群體80%的人買不起名牌的窘迫,也妝點了繁榮。這件事如果讓全體人類投票來決定對錯,一定有超過50%的人認為是對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企業變通了策略,做起全行業全業務的生意,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內,你們猜猜會變成什麼樣呢?如果企業發展「內循環」,之後的情況又是什麼呢?值得大家思考。
2020年12月 01日
-----------------------------------------------------------------------------------
原創聲明:所有的原創文章未經本人許可,不得用於商業用途。傳統媒體、網絡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屬於侵權行為。本人已實名認證。本人常用網絡ID:多一隻眼睛看世界、多一個角度看世界。想讀到更多我的文章的讀者關注我。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