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屌絲者得天下?非也,得民心者得天下

2020-12-19 多一隻眼睛看社會

[179]得屌絲者得天下?非也,得民心者得天下

誰是屌絲?沒錢人是屌絲。但凡有點錢的人,都不會說自己是屌絲;在比自己有錢的人面前依然還是稱自己屌絲。根據目前的社會現象,80%的資源掌握在20%的人手裡,可以非常肯定地說,有80%的人都是屌絲。

作為一個面向廣大消費者的企業,80%的客戶一定是屌絲,毫無疑問。但是能說「得屌絲者得天下」?不能。原因並不是簡單的不尊重消費者。很多老闆都知道,20%的優質客戶,才是公司維持盈利的根本;這些優質客戶從哪裡來呢?從競爭對手那裡搶過來?這是沒那麼容易的事情。一個客戶之所以為優質,是因為他的素質和內在知識涵養很高,他們不會輕易的認可一個商品是優質商品,必須進過長期的試用,或者有很多人試用後說好,他才會說好;他們不會輕易地更換自己認可的品牌。所以,很多企業必須自己去培養自己的客戶,跟自己的客戶相處,等待自己的客戶不再是屌絲,變成優質客戶,此時企業和客戶的關係牢不可破時,客戶的成長也等於自己企業的成長。如果一個企業把自己的客戶定格成屌絲,那麼脫離屌絲階層的人,肯定也會脫離這個企業客戶群;企業等於白白地浪費了自己長期培養起來的優質客戶。

屌絲只是一個身份,一個有錢沒錢的界限,在如此複雜的社會環境中,除了頂級1%的人可以保持住自己的身份,其他人都得努力維持。一場失敗的投資,就有可能讓人變成屌絲。那麼,作為一個將來會成功的企業,要怎麼定義自己的客戶群呢?如題「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前有企業將自己的客戶定義成有錢人,這樣的企業做不大,因為有錢人的範圍很小,而且有越來越小的趨勢,最後可能消失掉,市場看不到有錢人。能做大的企業一定是擁有廣大客戶群的,富人的生意要做,窮人的生意也要做。要問窮人的生意怎麼做?窮人沒有錢,怎麼掙錢?這個就要靠你們的智慧了,你們沒有智慧,就付錢買吧。從前幾年開始的「大數據殺熟」就是一個下下策略,既做了有錢人的生意,也做了沒錢人的生意,雖然被發現了很難解釋,但是也讓很多企業掙到了錢,維持了生存。

「大數據殺熟」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是對有錢人的「殺豬」,這個要看企業良心。我舉個例子,某品牌正品800元,A貨500元,表面上看起來一樣,只有有錢人才能分辨得出哪個是正品,哪個是A貨;此時了解情況的有錢人,你還會認為是大數據殺熟麼?此時的「打假」比打擊大數據殺熟重要得多。可是,你不是買到假貨的人,你也很難維權。就拿職業打假人王海來說,我想大數據平臺一定會盡全力地避免他買到假貨的,所以他也很難。而且現在的社會制度不夠完善,不管是網絡電商,還是實體商店,都面臨調包的風險,很難有證據證明交易商品的一一對應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雖然屌絲買到了假貨,但是認識貨的又有幾個人呢,不多很少,越來越少。如果較真起來,可以說企業維護了窮人的尊嚴,拯救了整個人類群體80%的人買不起名牌的窘迫,也妝點了繁榮。這件事如果讓全體人類投票來決定對錯,一定有超過50%的人認為是對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企業變通了策略,做起全行業全業務的生意,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內,你們猜猜會變成什麼樣呢?如果企業發展「內循環」,之後的情況又是什麼呢?值得大家思考。

2020年12月 01日

-----------------------------------------------------------------------------------

原創聲明:所有的原創文章未經本人許可,不得用於商業用途。傳統媒體、網絡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屬於侵權行為。本人已實名認證。本人常用網絡ID:多一隻眼睛看世界、多一個角度看世界。想讀到更多我的文章的讀者關注我。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

相關焦點

  •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常雲得民心者得天下,以為萬世恆理,實則繆矣。古今中外,萬國林立,代代更迭,你方唱罷我登場,有幾者因得民心而得天下?多是雄兵殺伐四方,武力奪得天下。如秦並六國,百姓生靈塗炭,非六國民心之所向,乃兵強之故。又如蒙古鐵騎所到之處,屠戮城池,罄竹難書,卻締造了超級帝國。再如滿清入關,屠戮百姓,改發易服,奴役華夏二百餘年。故非得民心者得天下,乃得利器者得天下。
  • "得屌絲者得天下"?用戶怒了!小米:涉事者已離職
    2020-11-26 11:57 (原標題:「得屌絲者得天下
  • 小米高管:「屌絲」之說,得屌絲者得天下
    眾所周知,近日有一個小米的高管因為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丟了工作。「得屌絲者得天下」,話雖然難聽,卻反映了小米現狀,在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上,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表示,小米認為未來是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年輕人是核心的消費實力,小米會為這些年輕人做符合他們消費主張的產品。
  •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的天下」這句話流傳甚廣,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定律。然而,最近也有人提出,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有些時候,反倒是不是很得民心者最終打敗了得民心者,取了天下。主要證據是在中國歷史上,有四次政權更迭:秦始皇滅六國、蒙古滅宋、朱棣擊敗朱允炆、滿清滅明。這四次事件中,勝利者在得民心方面並不比失敗者更好,卻都擊敗了對方。今天,我們就對這四個事件及其相關的觀點分析一下。
  • 得民心者,得天下
    再繼續往外推,推到天下人民,用仁愛精神對待自己所管轄的人民,這就是施仁政。為什麼可以而且應該實行仁政,其理論根據是人的本性是善的,「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的善性是人本身固有的,不是外加的。人有仁義禮智這四個善端,就像人有四肢那樣,是固有的,不是外加的。孟子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善的,為什麼有的人變壞了?
  • 古有得臥龍鳳雛者得天下,今有得屌絲者得天下?
    司馬徽當然沒同意,但他向劉備推薦了其他人,司馬徽對劉備說:"此間自有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最近,小米公司的員工培訓部門,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在演講中,因為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 民心和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錯了嗎?
    得民心者就是得民心,不得天下,得民心與得天下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甚至沒有關係。民心和天下,從來就不是同一件東西。打個比方,古時候結婚一般不是自由戀愛,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是指腹為婚。比如李家小姐由父母嫁給趙家少爺,但是李小姐早已芳心暗許,給了隔壁的窮苦書生王書生,於是李小姐便喊出一句哪怕再過一千年都不會過時的臺詞:你得到了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
  • 得民心者得天下嗎?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大致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夏桀和商紂之所以成為亡國之君,是因為他們失去了百姓的擁戴。失去百姓的擁戴,是因為失去了民心。
  •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人與國民黨反動派的天下之爭,實質上就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與國民黨中的腐化墮落之爭,還包括國民黨與滿清之爭,上朔百年,幾百年,上千年……那一次天下之爭無不飽含民心的較量。所謂得民心,說白了就是有道德。
  •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自古以來各朝各代的更替都順應的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多少朝代的推翻都是由於政策的改革和民心的朝向有關,百姓的擁護促使新時代發展,信息化時代發展下21世紀的我們一直還是這樣。正是今天的主題: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多商家思考,為什麼我的產品賣不出去,為什麼我是客戶並不理睬我,為什麼我的道路走的那麼艱難。因為你沒有抓住客戶的心理,沒有實質性的了解客戶真正需要什麼,沒有讓你的產品融入他生活習慣中。挖掘客戶需求就如同探知民心走向!
  • 「得屌絲者得天下」,小米真的飄了嗎?
    前段時間小米集團王嵋一語將小米推向了「米粉」的對立面,在一次公共發言中這位小米集團人力副總裁稱「我們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當然以後年輕人不屌絲,所以我們要做高端機了」。
  • 一個千古謬論: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心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這是咱們從歷史課本上學習到的至理名言,可隨著年歲的增長,對世事感悟的加深,以及理論聯繫實際,對歷史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後,我發現事實並不是如此。
  •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謬論還是事實
    在中國的思想流派中,對於民心的重視莫過於儒家學者。聖人孔子提出仁治的思想,荀子更是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論斷、以此來強調人民群眾力量的巨大自古帝皇更迭、朝代更迭都被認為和民心緊緊聯繫在一起。無數拿筆桿子的人,總是在歷史的書頁上寫著"得民心者得天下"。
  • 不得民心者得天下
    經常聽到有句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仔細想想覺得哪裡不對,歷史上的勝利者真的是獲得了民心從而取得勝利的嗎?民心和勝利有什麼必然聯繫嗎?我研究了大量案例,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不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首先,戰爭需要調動大量資源,而調動儘可能多的資源必然就得不到民心。在雙方實力接近的戰爭中,資源消耗必然是巨大的,也就意味著誰能調動更多的資源投入戰爭往往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如何才能調動更多的資源?掠奪民財就是必然選項,掠奪的財富越多也就越不得民心,但戰爭獲勝的可能性卻越大。
  • 得「屌絲」者得天下,這話還真說對了!
    最近有人「口無遮攔」,說了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最終這人離職以謝天下。但細細想來,這話似乎並沒問題!「屌絲」一詞自出現以來就不是貶義詞,通常指過的一般同時又能自得其樂的群體。後來「屌絲」的意義又擴大化,與之成為明顯對比的土豪,也就是說非土豪者必為屌絲。這麼看來十之八九的都是屌絲了,那麼「得屌絲者得天下」也就順理成章了,畢竟數量龐大。只是數量多,而且屌絲群體話多,對任何事都比較喜歡評頭論足,對大事小事都比較關心。
  • 王嵋: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什麼意思?
    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在「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中國領先企業人才發展論壇」上表示,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
  • 餐桌戰爭,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離婁上》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被曹操八路鐵騎追趕,劉皇叔仍攜民渡江,淨得新野、樊城、江陵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成就了貞觀之治,好像這都是玄武門之變的功勞;「永不加賦」,讓韃子皇帝康熙坐穩了江山,反清復明的呼聲一聲低過一聲;「打土豪、分田地」,讓人民大眾一起跟隨中國共產黨反抗國民黨武裝鎮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國歷代君王的成敗無不與這句話有關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法律僅是一些僵死的條文,如果缺乏賢人治理,即使優秀的法律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徒法不足以自行」「為政在人」「天下歸仁」。人治的傳統,影響了中國法治的正常進程,一方面,它把人的素質、修養、作用抬到了很高的高度,注重人的道德擔當和責任良知,但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嚴重的權力崇拜與個人崇拜,法律成了一種依附人治的工具。
  • 由「得民心者得天下」想到的
    現在網上經常會聽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實際真是這樣嗎?假如用腦子想一想,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有多少次是這樣的,秦統一六國是嗎?元滅北宋是嗎?清統一是嗎? 我這句話不過是統治階級為自己政權合法性披了一件外衣。
  • 得民心者得天下?迷信於此的李自成失了天下
    後人在總結這段歷史時,認為是李自成進京後驕傲自滿、貪圖享樂、縱容官兵淫掠人民,最終失去了民心才導致兵敗如山倒。特別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把李自成蓋棺定論為一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失掉了民心的革命失敗者。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本文作者通過對各種文獻全面、深入的考證,力爭還原一個真實的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