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功臣,不殺會怎麼樣?

2020-11-26 長河浪淘沙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帝後,為了封賞開國功臣,對他們進行封公封侯,可是沒過多久,就將這些人誅殺了大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朱元璋出身平民,後來因為元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在這樣的局勢下,他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他的手下也起兵推翻明朝,這簡直令他不寒而慄。因此,如果不處理掉這些人,他會覺得非常不安心。其實,我們也可用「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來形容朱元璋的這種做法。

朱元璋對於太子朱標非常喜愛,並給予厚望,無奈朱標早逝,因此,朱元璋就封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皇位。因為朱允炆天性太子仁厚,朱元璋考慮到一旦自己去世,朱允炆會管不住這些悍將,因此,在他看來,自己在世時就替朱允炆除掉這個隱患顯得尤為重要。

朱元璋出生於窮苦家庭,因此從小就非常痛恨貪官汙吏。而有些開國功臣因脫離了原本的貧困生活,從被壓迫者,搖身一變,成為了統治階級中的一員,就開始奢侈度日、欺壓百姓,更甚者結黨營私、貪汙腐敗,威脅到了新生的大明政權,被誅殺的藍玉、李善長、胡惟庸等人就是如此。而明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需要用民心治國,用重典治吏。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朱元璋從開國功臣頭上動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讓官民信服的作用。

在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廢除丞相這個官職,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使其達到頂峰,這必然會導致將權被削弱。驕兵悍將適合帶兵打仗,在一個相對和平的年代裡,他們短於建設、長於破壞,給剛剛建立的大明朝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

朱元璋從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四處討飯的小和尚,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個開國王朝的皇帝,建朝之初,便誅殺功臣,終是為了想要江山永固、國祚萬年,然而,歷史在前進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晚年為何要大殺功臣,不殺會怎麼樣?
    狡兔死走狗烹,一將功成萬骨枯,開國的功臣留不住這種事,都變成歷史必然事件了。但凡是提到殺開國功臣這件事,沒有幹過的皇帝真實的是少之又少。朱元璋的江山都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手下所有的將領也幾乎都是他親自提拔,很多優秀的領軍人物更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 如果明太祖朱元璋當年不殺功臣會怎麼樣?
    由於朱元璋擔心皇孫年幼,無駕馭這批功臣的手段能力,因此可能會讓朱家天下不保,為此痛下狠手,對這批跟隨自己多年的功臣名將大加誅殺。先後被誅殺的有太師李善長、涼國公藍玉、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等,並大加株連,朝中功臣為之一空。
  •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李善長?
    事實上,胡惟庸的「謀反案」發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李善長被殺則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五月,兩件事相距十年之久。如果李善長是胡惟庸的同謀,請問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才被揪出來?何況邏輯也不通。我們知道,作案是要有動機的。像謀反篡位這樣的驚天大案,更是非有利益驅動和精心謀劃不可。可惜這兩個前提李善長都沒有。
  • 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可以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與劉邦和朱元璋不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卻幾乎沒有殺過功臣但是,趙匡胤卻並未採取極端手段殺戮功臣,而是通過著名的「杯酒釋兵權」,暗示手握重兵的大將主動交出兵權,實現了加強中央集權、穩固統治的終極目的。 千百年來,人們討論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總是習慣性把原因歸結到他們各自的出身上。
  • 劉邦殺功臣,趙匡胤、朱元璋殺功臣,為什麼李世民不殺功臣?
    都是槍林彈雨中過來的,相互之間有著深厚的「革命友誼」,不是實在沒辦法了,誰願意殺功臣鬧著玩?殺功臣,都是因為皇帝受到了威脅。威脅不一定來自當下,來自現在,更可能是一種潛在的、長期的威脅。而能夠被威脅,還是皇帝本身不夠強大。以劉邦為例。這貨也是馬上天子,刀槍劍戟奪天下。
  • 朱元璋建國後殺了無數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殺湯和,還對他很好?
    朱元璋建國後殺了無數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殺湯和,還對他很好?但是朱元璋建國後殺了無數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殺湯和,還對他很好?,雖然說湯和的年紀大朱元璋三歲,但是唯獨他認真謹慎地聽從指揮,朱元璋感覺非常高興,而且也非常信任自己從小到大的夥伴。
  • 朱元璋為什麼要屠殺功臣?
    公元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聽到劉基在浙江青田老家去世消息,他不知為什麼會一下感覺自己蒼老了。當晚他做了一個夢,是他帶兵打仗的日子,與眾位將官位稱兄道弟,大家不分你我的在一起飲酒歡笑,一起的衝鋒陷陣。突然眾位將官提著刀走向他來,朱元璋被嚇醒了。
  • 勾踐,劉邦、朱元璋殺功臣和清朝,宋朝、唐朝不殺功臣的原因不同
    開國皇帝一般會選擇殺功臣,可是你知道嗎?其實開國皇帝也是人,如果能不殺,他們也是不想殺的,而他們一定要殺功臣的原因也和民間流傳的不一樣的!其實就是如果不想死的很冤枉,那在人際關係中就應該懂得避嫌,不要什麼事都想知道,什麼事都要插一腳,該躲開的時候還是要躲開的,要不然人家疏遠你了,厭惡你了,你都還以為你是人家的鐵桿!接下來我們看劉邦!劉邦開國後是大規模誅殺過功臣的!可他為什麼要誅殺功臣呢?其實他殺功臣的原因簡單的多!
  •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殺功臣,為什麼趙匡胤卻是杯酒釋兵權?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後殺了不少功臣。那麼我們在看看趙匡胤是杯酒釋兵權,和平解決問題。這是為什麼?他們在平定天下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朱元璋要殺害功臣卻不杯酒釋兵權?再一個,在李世民死的時候,那些功臣也幾乎所剩無幾。所以即便不殺,也翻不起浪花。另外一個當時還在於西遼打仗。所以這些情況也看,李世民是沒機會殺功臣。那麼,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什麼不殺功臣呢?趙匡胤也夠狠。趙匡胤不是第一個皇帝。
  • 朱元璋一共殺了多少功臣?為什麼?
    但是,鐵券不是使人一次次復活的神藥,而是引誘功臣加速犯錯、加速自殺的速死鐵牌。仗著有鐵券,不少人迅速腐化變質。殺人傷人、恃強凌弱、霸佔土地、逃稅漏稅、姦淫婦女、吃喝嫖賭、貪汙納賄,甚至造刀槍、穿龍袍的都有。只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常識:伴君如伴虎,功高則震主。功臣太強,讓朱元璋感到害怕,夢裡都擔心部下造反、江山不保,子孫後代會做別人的階下囚。
  • 朱元璋殺光了所有開國功臣嗎?
    由於啥也不是的清朝瘋狂的抹黑,很多人動不動就說朱元璋殺光了所有的開國功臣,包括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這完全就是信口開河,朱元璋的確殺了一些功臣,有的功臣可能確實不應該殺,但在明朝所有的重要的開國功臣當中,被朱元璋殺的只是一小部分。
  • 朱元璋為何大肆殺功臣,不殺不行嗎?三點原因,不殺不行
    朱元璋為何大肆殺功臣,不殺不行嗎?三點原因,不殺不行!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小的時候是非常貧窮的,給地主放牛的。在25歲開始參加義軍,最終一步步的成長起來,成為起義軍中的老大,之後打敗陳友諒以及張士誠兩個強大的對手,最終在南京建立大明,之後又派遣徐達北徵,推翻元朝的統治,功勳卓著,歷史成就非常的高。
  • 朱元璋為什麼殺了這麼多開國功臣,卻偏偏留下湯河
    朱元璋這麼喜歡殺功臣,卻偏偏留下了湯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原因,首先來給大家朱元璋講講為什麼要殺功臣。現在國家穩定了,要做的就是要一個完備的管理系統,朱元璋又開始把心思放在了治天下的方面,為了維持帝國的長久發展,他為帝國建立了一系列完備的系統,比如錦衣衛、內閣等等。他相信如果他的子孫後代都按照他所創立的制度來,大明王朝會一直持續下去。
  • 朱元璋為何殺功臣成癮?
    朱元璋出生於赤貧的農家,因此是出身於中國社會的最底層,朱元璋是繼劉邦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位布衣出身的開國君。朱元璋,在他的大明王朝的江山確定之後,他就開始有計劃地有目的地清除異黨。朱元璋為什麼會對這些功臣們痛下狠手呢?
  • 朱元璋殺功臣的順序很有講究,他為什麼先殺此人?其中暗藏大玄機
    如果站在帝王的角度看待事情,或許朱元璋殺功臣也是無奈之舉,但是仔細的分析,卻發現朱元璋在集中權力和屠殺功臣的過程中是條理清楚但是朱元璋殺功臣的時候就特別有意思了,他首先開刀的是廖永忠,因為廖永忠掌握著朱元璋的一個秘密和把柄。
  • 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為何對第一功臣不但不殺,還給他子孫封公爵
    關於朱元璋的第一武將徐達死亡原因的問題,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說是朱元璋準備殺功臣,造了一座慶功樓,把功臣請到慶功樓上赴宴,準備一把火燒掉。這事被徐達預先知道了,當朱元璋中途離開慶功樓的時候,徐達也緊緊跟隨。朱元璋讓徐達回去,徐達留著淚說:「真的一個都不留嗎?」
  • 李世民趙匡胤不殺功臣,劉邦朱元璋誅殺功臣,這裡面的道理很複雜
    縱觀歷史長河中,似乎逃不過歷代為改朝換代而鞠躬盡瘁的功臣,最終卻落得慘死的下場。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提起這些就讓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兩位頗具歷史色彩的人物,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劉邦為什麼殺韓信,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其實,不只是韓信,在建國穩定之後,八大異姓王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逃過劉邦的屠殺。
  • 李世民趙匡胤不殺功臣,劉邦朱元璋誅殺功臣,這裡面的道理很複雜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提起這些就讓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兩位頗具歷史色彩的人物,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劉邦為什麼殺韓信,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其實,不只是韓信,在建國穩定之後,八大異姓王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逃過劉邦的屠殺。
  • 太會做人!朱元璋偷殺地主家牛讓他吃肉,殺盡功臣也不殺他
    同樣也是因為他的謙虛謹慎,讓後世很多人都幾乎忘記了他的存在,讀史可以明智,了解湯和的一生會很有啟發。少年湯和湯和出生在安徽鳳陽,他和朱元璋是同鄉,從小就一起玩耍,只是湯和比朱元璋要大三歲。朱元璋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和哥哥都先後被餓死,死後連下葬的錢都沒有,還是湯和從家裡給朱元璋拿來了一張破洞草蓆,裹著屍體埋了。湯和與朱元璋是兒時的玩伴,發生在兩人之間最出名的故事是朱元璋為湯和殺地主家的牛。事情是這樣的,湯和與朱元璋都是地主劉德家裡的放牛娃,整天放牛隻能聞牛屎味卻沒有機會品嘗肉味。
  • 劉邦為何殺功臣?他和朱元璋殺功臣有何不同?
    比如朱元璋,所殺的功臣都是自己當年的好兄弟,這些人跟隨自己打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朱元璋害怕太子朱標將來難以駕馭,因此大開殺戒。後來,太子朱標死了,朱元璋又冊立了皇太孫朱允炆。和朱標相比,朱允炆的根基更淺,於是朱元璋只好再次舉刀,把僅留的一些容易駕馭的功臣也殺掉了。但是你瞧劉邦,他並沒有殺掉自己當年的那些兄弟們。比如蕭何、曹參、周勃等,都活得好好的。他殺掉的是誰呢?是韓信、彭越、英布這些人。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稱呼:異姓王。劉邦為什麼要殺掉這些異姓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