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大肆殺功臣,不殺不行嗎?三點原因,不殺不行!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小的時候是非常貧窮的,給地主放牛的。在25歲開始參加義軍,最終一步步的成長起來,成為起義軍中的老大,之後打敗陳友諒以及張士誠兩個強大的對手,最終在南京建立大明,之後又派遣徐達北徵,推翻元朝的統治,功勳卓著,歷史成就非常的高。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對於功臣的封賞是非常慎重的,在大明建立三年之後才對這些功臣封王賞爵,至此大明開始步入正軌。初期的大明是一派欣欣向榮的,雖然淮西勳貴此時雖然已經有坐大的嫌疑,可是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他統一的江山影響到之後的清朝,甚至是現在。
朱元璋和自己大部分的功臣都是出身布衣了,可以說是大一統江山中唯一一位貧賤出身的。至於大家說的劉邦只能夠說他是一般人,並不是貧賤人士,他最起碼還是一個亭長。而朱元璋其實也算是一個有良心的皇帝,在他建國之後,他奉勸過他的手下,不要自恃功高,並且將漢高祖被迫殺掉功臣的例子告訴他們。從這一點看出,他殺人並不是喪心病狂,很多方面都是政治原因。而朱元璋之所以殺掉這些勳貴其實是有三個原因的。
首先就是淮西勳貴在明朝建立過程中建立過很大功勳,可以說沒有他們,朱元璋是幹不成大事的。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後,這些勳貴自恃功高,到處胡作非為,強佔土地,四處剝削勞苦大眾,最終的結局就是徹底將朱元璋惹到惱怒,甚至是忍無可忍。大家要清楚,朱元璋是為什麼要推翻元朝?
元朝統治中後期,民眾是慘不忍睹的,朱元璋的父母以及很多親人都是被餓死的,而元朝政府並不是沒有救濟糧的。這些救濟糧其實絕大部分都是落入貪官的手中。在電視劇《朱元璋》中,朱元璋說自己當時如果有口糧食吃,那麼他肯定是不會造反的。朱元璋在歷史上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無法知曉,可是他要是能吃飽,相信他造反的機會是很小的。
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制定的法律都是非常的嚴苛,特別是對貪官的懲治。而這些淮西勳貴貪贓枉法的做法已經觸及到朱元璋的底線,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那麼朱元璋必定是不會放過這些江山的蛀蟲。在合適的時機,朱元璋自然是會出手清除掉他們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淮西勳貴的權利已經大大影響到朱明皇朝的穩定。第一個做出挑戰的人就是胡惟庸。胡惟庸在明朝建立的時候權利並不大,不過這傢伙善於揣摩朱元璋的心思,還和明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李善長關係很好,因此他在短短幾年中就接替胡惟庸成為丞相。
胡惟庸這個人在處理政事上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可是他攬權過甚,還四處結黨營私。淮西勳貴在胡惟庸權利的巔峰時期幾乎是只聽胡惟庸不聽朱元璋的。他們還挑戰皇權,讓朱元璋感覺到威脅,在朝堂上想要實行一個法律法規,很多時候都是需要胡惟庸的同意。甚至有的大臣將自己的奏摺首先送到胡惟庸手中,大大威脅朱明皇朝的穩定。最終逼迫朱元璋出手,甚至在史書上都有記載胡惟庸謀反的證據。當然這些證據雖然有很大可能是朱元璋偽造的。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和朱元璋的兒子有關係。大家都知道藍玉是一位名將,能力非常的強大,在剿滅北元上有著很大的貢獻。而藍玉本身有很多毛病,他靠著朱元璋的寵信四處招惹是非。不過這在朱元璋眼中並不算什麼,畢竟一個權力強大的手下,沒有把柄掌握在 手裡,那對皇帝來說才是最大的威脅。
而藍玉顯然是有很多毛病,可是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前期對他是十分放心的。而這一切的改變要從朱標的死說起。朱標是朱元璋的兒子。在歷史上絕對是最幸福的太子,朱元璋一點也沒有懷疑這位權力強大的兒子,還對自己的兒子推心置腹,不得不說朱元璋雖然對權臣不怎麼友好,可他對自己的孩子是真的好,畢竟他是農民出身的皇帝,身上自然帶著小農思想,自己富裕後,都想著留給自己的兒子。(沒有貶低我們農民的意思,本人也是農民出身,請勿上綱上線)
而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能力非常的優秀,他和藍玉的關係也很要好,並且所有的功臣對朱標都很信服,完全有能力壓得住這些功臣。可是好巧不巧的事出現了,朱標英年早逝,而朱元璋又選定年紀非常小的朱允炆當自己繼承人,他連自己的叔叔朱棣都不服氣,一代狂人藍玉怎麼可能信服?朱元璋出於寧可誤殺,不可放過的心態,將藍玉等人全部抹殺。
而從這三點看來,朱元璋其實是必須殺這些功臣的。當然,我們後人也可以說他血腥,不過從他 對自己後代的福利上以及前期對功臣的款待上看,他並不是喜歡殺戮的人。對此大家的看法是什麼?歡迎點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