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大肆殺功臣,不殺不行嗎?三點原因,不殺不行

2020-11-26 騰訊網

朱元璋為何大肆殺功臣,不殺不行嗎?三點原因,不殺不行!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小的時候是非常貧窮的,給地主放牛的。在25歲開始參加義軍,最終一步步的成長起來,成為起義軍中的老大,之後打敗陳友諒以及張士誠兩個強大的對手,最終在南京建立大明,之後又派遣徐達北徵,推翻元朝的統治,功勳卓著,歷史成就非常的高。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對於功臣的封賞是非常慎重的,在大明建立三年之後才對這些功臣封王賞爵,至此大明開始步入正軌。初期的大明是一派欣欣向榮的,雖然淮西勳貴此時雖然已經有坐大的嫌疑,可是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他統一的江山影響到之後的清朝,甚至是現在。

朱元璋和自己大部分的功臣都是出身布衣了,可以說是大一統江山中唯一一位貧賤出身的。至於大家說的劉邦只能夠說他是一般人,並不是貧賤人士,他最起碼還是一個亭長。而朱元璋其實也算是一個有良心的皇帝,在他建國之後,他奉勸過他的手下,不要自恃功高,並且將漢高祖被迫殺掉功臣的例子告訴他們。從這一點看出,他殺人並不是喪心病狂,很多方面都是政治原因。而朱元璋之所以殺掉這些勳貴其實是有三個原因的。

首先就是淮西勳貴在明朝建立過程中建立過很大功勳,可以說沒有他們,朱元璋是幹不成大事的。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後,這些勳貴自恃功高,到處胡作非為,強佔土地,四處剝削勞苦大眾,最終的結局就是徹底將朱元璋惹到惱怒,甚至是忍無可忍。大家要清楚,朱元璋是為什麼要推翻元朝?

元朝統治中後期,民眾是慘不忍睹的,朱元璋的父母以及很多親人都是被餓死的,而元朝政府並不是沒有救濟糧的。這些救濟糧其實絕大部分都是落入貪官的手中。在電視劇《朱元璋》中,朱元璋說自己當時如果有口糧食吃,那麼他肯定是不會造反的。朱元璋在歷史上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無法知曉,可是他要是能吃飽,相信他造反的機會是很小的。

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制定的法律都是非常的嚴苛,特別是對貪官的懲治。而這些淮西勳貴貪贓枉法的做法已經觸及到朱元璋的底線,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那麼朱元璋必定是不會放過這些江山的蛀蟲。在合適的時機,朱元璋自然是會出手清除掉他們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淮西勳貴的權利已經大大影響到朱明皇朝的穩定。第一個做出挑戰的人就是胡惟庸。胡惟庸在明朝建立的時候權利並不大,不過這傢伙善於揣摩朱元璋的心思,還和明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李善長關係很好,因此他在短短幾年中就接替胡惟庸成為丞相。

胡惟庸這個人在處理政事上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可是他攬權過甚,還四處結黨營私。淮西勳貴在胡惟庸權利的巔峰時期幾乎是只聽胡惟庸不聽朱元璋的。他們還挑戰皇權,讓朱元璋感覺到威脅,在朝堂上想要實行一個法律法規,很多時候都是需要胡惟庸的同意。甚至有的大臣將自己的奏摺首先送到胡惟庸手中,大大威脅朱明皇朝的穩定。最終逼迫朱元璋出手,甚至在史書上都有記載胡惟庸謀反的證據。當然這些證據雖然有很大可能是朱元璋偽造的。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和朱元璋的兒子有關係。大家都知道藍玉是一位名將,能力非常的強大,在剿滅北元上有著很大的貢獻。而藍玉本身有很多毛病,他靠著朱元璋的寵信四處招惹是非。不過這在朱元璋眼中並不算什麼,畢竟一個權力強大的手下,沒有把柄掌握在 手裡,那對皇帝來說才是最大的威脅。

而藍玉顯然是有很多毛病,可是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前期對他是十分放心的。而這一切的改變要從朱標的死說起。朱標是朱元璋的兒子。在歷史上絕對是最幸福的太子,朱元璋一點也沒有懷疑這位權力強大的兒子,還對自己的兒子推心置腹,不得不說朱元璋雖然對權臣不怎麼友好,可他對自己的孩子是真的好,畢竟他是農民出身的皇帝,身上自然帶著小農思想,自己富裕後,都想著留給自己的兒子。(沒有貶低我們農民的意思,本人也是農民出身,請勿上綱上線)

而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能力非常的優秀,他和藍玉的關係也很要好,並且所有的功臣對朱標都很信服,完全有能力壓得住這些功臣。可是好巧不巧的事出現了,朱標英年早逝,而朱元璋又選定年紀非常小的朱允炆當自己繼承人,他連自己的叔叔朱棣都不服氣,一代狂人藍玉怎麼可能信服?朱元璋出於寧可誤殺,不可放過的心態,將藍玉等人全部抹殺。

而從這三點看來,朱元璋其實是必須殺這些功臣的。當然,我們後人也可以說他血腥,不過從他 對自己後代的福利上以及前期對功臣的款待上看,他並不是喜歡殺戮的人。對此大家的看法是什麼?歡迎點評留言!

相關焦點

  • 勾踐,劉邦、朱元璋殺功臣和清朝,宋朝、唐朝不殺功臣的原因不同
    開國皇帝一般會選擇殺功臣,可是你知道嗎?其實開國皇帝也是人,如果能不殺,他們也是不想殺的,而他們一定要殺功臣的原因也和民間流傳的不一樣的!如果當時的明朝國力允許,朱元璋也是人他沒有必要去屠戮功臣,因為他手下的人可沒有一個人會是他的對手,與劉邦時期韓信一個人可以吊打全天下所有將領完全不同,在大明朝的開國時期,是朱元璋一人可以吊打他手下所有的將領,他是根本就不怕他們會造反的!朱元璋殺功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朱元璋晚年為何要大殺功臣,不殺會怎麼樣?
    狡兔死走狗烹,一將功成萬骨枯,開國的功臣留不住這種事,都變成歷史必然事件了。但凡是提到殺開國功臣這件事,沒有幹過的皇帝真實的是少之又少。朱元璋的江山都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手下所有的將領也幾乎都是他親自提拔,很多優秀的領軍人物更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 朱元璋幾乎殺盡開國功臣,但為何獨獨不殺湯和?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在繼位後幾乎殺了所有開國功臣。不過,卻有一個人被朱元璋放過了,他就是明朝開國功臣信國公湯和。那麼,弒殺的朱元璋為何沒有殺湯和呢?我們先從朱元璋殺功臣的原因說起,朱元璋之所以大肆殺伐功臣,是為了自己的繼承人著想;因為他的兒子及孫子都是性格溫厚的人,他擔心那些功勞顯赫的老臣不服新皇帝,所以為了鋪平後代的路,讓江山永固,他就對所有老臣下手了。其實,最初朱元璋也想把湯和搞死,因為湯和也是陪他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功勞顯赫,影響力甚大。
  • 為何劉邦、朱元璋殺功臣,而劉秀、李世民不殺?有三點重要原因
    劉邦和朱元璋身上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貧農出身,越是這種出身相對比較低,比較貧困的人,猜忌心越重,他上臺以後,他大殺功臣的可能性就越大。劉邦和朱元璋稱帝後,他們必須在所有人面前裝出一個很神聖的樣子,他們是上天的代表,是有天命的神人,所以他們會編造出很多故事來,比如爸媽生他的時候,一條龍在他們家房頂出現,或者他們家紅光照耀,鄰居以為著火了,拿著水桶來,原來他媽生孩子,不編這個他嚇唬不了人。劉邦原來是小混混出身,你老說他當年的糗事,劉三是個臭流氓的事情,你非死不可你知道嗎?不要知道太多的事情。
  • 朱元璋為何非要大肆屠殺功臣?不殺他們不行嗎?學者:絕對不行!
    朱元璋的皇位可是自己好不容易爭取而來的,他從25歲的時候開始參加起義軍,最後一步步成長起來成為起義軍中的老大,他還打敗了對手陳友諒等人,最終在南京建立了大明朝,同時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他就開始大肆屠殺那些功勳卓越的大臣們。
  • 朱元璋屠殺功臣,唯獨不殺二虎,在於二虎做對了三點
    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殺功臣,儘管為後世詬病,但從封建集權的角度來講,屠戮功臣便是消除潛在的隱患。所以無論是軍功彪炳的徐達,還是李善長、胡惟庸,乃至自己的親外甥李文忠都成為鞏固皇權的犧牲品。但二虎(原型湯和)卻先封侯後封國公,一生太平無事,朱元璋對其恩寵有加,未遭到清算的命運。
  • 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為何對第一功臣不但不殺,還給他子孫封公爵
    關於朱元璋的第一武將徐達死亡原因的問題,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說是朱元璋準備殺功臣,造了一座慶功樓,把功臣請到慶功樓上赴宴,準備一把火燒掉。這事被徐達預先知道了,當朱元璋中途離開慶功樓的時候,徐達也緊緊跟隨。朱元璋讓徐達回去,徐達留著淚說:「真的一個都不留嗎?」
  • 朱元璋為何殺功臣成癮?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元璋誅殺功臣們?朱元璋到底殺錯了哪些功臣?因為朱元璋所創功業的巨大與輝煌,又因其屠殺開國功臣的惡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國古代最受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甚至包括徐達、劉伯溫這樣的大功臣在內,民間也傳說是死於朱元璋之手。儘管朱元璋的大開殺戒很值得懷疑,可是被暗中洗了腦的人們都偏向於這樣認為,他們懶得動腦子去質疑,所以他們樂於全盤接受清廷的結論。果真如此嗎?我看未必。
  • 秦始皇,唐太宗,宋高祖為何都不殺功臣,他們不怕這些人造反嗎
    備註,以下內容皆為昊童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 其一,秦始皇為何不殺功臣 秦始皇生活的那個年代是一個等級劃分非常嚴格的年代,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你是一個平民,你哪怕擁有在強大的實力,在強大的能力,在富足的身家,在富裕的人手,你的天花板都會是封侯,頂多就是關內侯與徹侯的區別。
  • 秦始皇,唐太宗,宋高祖為何都不殺功臣,他們不怕這些人造反嗎
    因此,秦始皇不殺功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知道這些功臣頂多就是要點封賞要點爵位。如果說想要謀朝篡位,那甚至都不用自己動手,僅民心這一項,就是他們這輩子都無法突破的點。 其二,唐太宗為何不殺功臣不知道各位老哥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
  • 朱元璋殺光了所有開國功臣嗎?
    由於啥也不是的清朝瘋狂的抹黑,很多人動不動就說朱元璋殺光了所有的開國功臣,包括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這完全就是信口開河,朱元璋的確殺了一些功臣,有的功臣可能確實不應該殺,但在明朝所有的重要的開國功臣當中,被朱元璋殺的只是一小部分。
  • 朱元璋殺功臣的時候,如果有人造反,會成功嗎
    朱元璋殺功臣,為何卻沒有人造反呢?很簡單,因為朱元璋的水平夠高!歷來開國皇帝都有殺功臣的習慣。這很容易理解,剛開始是大家都沒有飯吃,或者想要逐鹿天下分一杯羹,那麼僅僅依靠自己是不行的。典型的例子可以參看一下西楚霸王項羽,那麼牛氣哄哄的人,最終都被自己的性格玩死。
  • 劉邦殺功臣,趙匡胤、朱元璋殺功臣,為什麼李世民不殺功臣?
    都是槍林彈雨中過來的,相互之間有著深厚的「革命友誼」,不是實在沒辦法了,誰願意殺功臣鬧著玩?殺功臣,都是因為皇帝受到了威脅。威脅不一定來自當下,來自現在,更可能是一種潛在的、長期的威脅。而能夠被威脅,還是皇帝本身不夠強大。以劉邦為例。這貨也是馬上天子,刀槍劍戟奪天下。
  • 朱元璋登基殺掉了所有開國功臣,而他這樣做,世人覺得不殺還不行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朱元璋登基第一件殺光了所有功臣,的故事。朱元璋一代明君,卻殺光了所有的開國大臣。雖然建立新的王朝,想要排除異己,殺幾個大臣,擔心功高蓋主,理論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朱元璋殺光了所有大臣,這就有點讓人難以接受,讓人費解。小編經查閱,了解到朱元璋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小編了解到朱元璋從小家庭困苦,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因為飢餓而死,就連自己的姐姐嫁到外地,也是吃了不少的骨頭,而朱元璋僥倖活了下來,吃盡了人間疾苦,受盡了別人沒有受過的苦難。
  • 秦始皇為什麼不殺功臣
    不過對於這樣一個暴君,卻有一個難得可貴的優點,就是沒有殺過功臣。後世的皇帝很少有能做到這一點。總的來說,這些功臣沒有一個死在秦始皇手裡。這和秦始皇殘暴的形象完全不符合。那麼,秦始皇為何不殺這些功臣呢?功臣之所以被殺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功高震主、勢力太大、反對君主等。不過這些在秦始皇時期完全不用擔心會出現。功高震主是不存在的,當時功勞最大的是秦始皇自己,所以他才給自己建立了皇帝制度。無論是王翦還是李斯等人,都無法和秦始皇功勞相比。
  • 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可以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與劉邦和朱元璋不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卻幾乎沒有殺過功臣但是,趙匡胤卻並未採取極端手段殺戮功臣,而是通過著名的「杯酒釋兵權」,暗示手握重兵的大將主動交出兵權,實現了加強中央集權、穩固統治的終極目的。 千百年來,人們討論為什麼李世民、趙匡胤不殺功臣,而劉邦、朱元璋卻非殺不可,總是習慣性把原因歸結到他們各自的出身上。
  • 常遇春是明的開國元勳,朱元璋大殺功臣,為何唯獨沒殺他?
    常遇春是明的開國元勳,朱元璋大殺功臣,為何唯獨沒殺他? 正好當時的時候朱元璋的軍隊打了過來。常遇春聽說過朱元璋,內心也是有些想要加入的意思,但是他並未衝動,而是仔仔細細考察了一番。一番考察之後,他發現朱元璋的軍隊很守紀律,絕對不騷擾百姓,並且朱元璋對士兵都很好,如同親兄弟一般,常遇春很滿意,迫不及待的去投靠朱元璋了。
  • 朱元璋建國後殺了無數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殺湯和,還對他很好?
    朱元璋建國後殺了無數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殺湯和,還對他很好?但是朱元璋建國後殺了無數功臣,為什麼唯獨不殺湯和,還對他很好?,雖然說湯和的年紀大朱元璋三歲,但是唯獨他認真謹慎地聽從指揮,朱元璋感覺非常高興,而且也非常信任自己從小到大的夥伴。
  • 朱元璋幼時為了湯和殺地主的牛,做皇帝後殺盡功臣也不殺他?
    湯和是明朝開國的功臣之一,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從小的放牛玩伴。明朝的開國功勳大多遭到朱元璋屠戮,可是湯和卻得以獨善其身。洪武二十八年,湯和以70歲高齡去世,追封為東甌王,名垂千古。比湯和能力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橫掃蒙古的馮勝、藍玉。
  • 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剩下四人為何不殺?
    歷史上有兩位皇帝殺功臣殺出了名氣,一位是劉邦,一位是朱元璋。巧的是,這兩人都是草根出身,劉邦發跡之前在鄉間遊手好閒,沒人看得起,朱元璋更慘,飯都吃不上,只能跑去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