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院線軍事電影《兵王傳奇》6月1日在愛奇藝電影頻道上線以來,獲得了觀眾口碑和分帳票房的雙豐收。與其他同類型軍事題材電影不同的是,《兵王傳奇》真實反映了現役部隊官兵的戰鬥和生活,從新兵入伍,到鍛鍊成長,直至成為兵王英雄,片中的角色都來源於真實人物,不僅充分表現了新時代軍隊這個「大熔爐」的戰鬥精神和火熱場面,還向觀眾傳遞了「任何外來強敵和反華勢力,在正義強大的人民解放軍面前,都是紙老虎」的真理,在廣大部隊官兵當中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追捧。
分帳票房實現突破
網絡院線前景廣闊
在《兵王傳奇》之前,金盾影視中心今年還出品了兩部軍事反恐題材網絡電影:一部是和上海利達影業合作的反映我國基層公安掃黑除惡題材的《滅狼行動》。該片精彩的故事情節受到了廣大公安戰線警察同志們的喜愛,即便在防疫檢查點,也有不少同志利用換班休息的時間在手機上觀看。影片投資幾百萬元,網絡分帳票房突破了2000萬元。另外一部投資千萬元的軍事題材網絡電影《狙擊手》由金盾影視中心和淘夢影業合作出品,上線5天分帳票房突破1000萬元,目前取得了3000萬元分帳票房的成績。
金盾影視中心近幾年和其他有關單位成功完成了多部軍事題材網絡電影的出品和製作,像《特種兵王》系列,是金盾影視中心第一次製作的軍事網絡電影,2015年在騰訊視頻的點擊量突破1.65億人次,2016年獲得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視聽年度盛典「優秀網絡電影」稱號;《特種兵王2》在2017年愛奇藝電影頻道上線後獲得分帳票房近千萬元以及愛奇藝扶持獎勵金100萬元,2018年獲得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視聽年度盛典「優秀網絡電影」稱號;《中華兵王》系列共兩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各分播一部,分帳票房合計達1000多萬元;《狂戰》《巔峰營救》的分帳票房也分別高達近1000萬元。
很多人認為軍事題材電影投資消耗大,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如今網絡平臺觀眾的興趣看點越來越多元化和深度化,如果依然按照傳統做法,只講究大場面、大作戰、大投資,忽略時代的新變化,輕視內容的厚重化,再大的投資、再大的場面也無法贏得電影觀眾的青睞,反而會出現浪費時間、浪費題材和損失投資的悲慘局面。由於網絡平臺觀眾更加注重故事情節,場面宏大的軍事院線電影優勢在網絡上得不到發揮,導致大多數在院線票房失敗的軍事題材電影在網絡上也很難回收成本。特別是受目前疫情的影響,院線電影積壓作品多,資金佔用嚴重,院線何時開放尚未可知,如何讓手上已經製作完成的項目實現重生,努力通過網絡變現才是唯一辦法。
創作把握市場動向
和觀眾脈搏
無論是院線軍事電影還是網絡軍事電影,金盾影視中心出品的項目基本牢牢把握三方面要點。
首先,努力做到成本小、周期短。在短視頻充斥網絡的當下,要想通過故事吸引觀眾,必須要讓故事短小精悍、極具新意。小故事製作起來相對簡單高效,尤其是後期製作的現代化,讓節約成本變為現實。比如《特種兵王》在拍攝製作時,就結合了我軍某部演習訓練的機會進行拍攝,許多大型軍事裝備鏡頭被有效利用,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又如《狂戰》在拍攝時,為了追求槍械的先進和實戰感,劇組果斷決定趕赴泰國拍攝,當地的吃住行成本,特別是武器和場地成本,比在國內拍攝更節約;《滅狼行動》在某山區拍攝時,當地公安部門大力支持,許多鏡頭使用了真槍實彈,劇組使用公安局的辦公區和射擊場進行了現場拍攝,也大大節約了成本,讓小投資大回報成為可能。
其次,真實性是贏得觀眾青睞的法寶。軍事題材故事主要圍繞現實生活中的軍人和警察以及特殊職業中的安保人員展現。比如《滅狼行動》是反映公安幹警在近期掃黑除惡行動中的戰鬥片段;《特種兵王》是反映我軍某部特種兵的戰鬥片段;《中華兵王》是反映我邊防武警的戰鬥故事;而《狂戰》《狙擊手》和《巔峰營救》等都是描寫特種職業下的安保人員的真實人生經歷。
最後,要特別注重合作年輕導演和編劇。這些年輕影視人才不僅思想活躍,更重要的是大都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是真正的科班出身。如《狙擊手》的導演黃照盛、《滅狼行動》的導演薛文華、《中華兵王》的導演胥明文等,他們積極好學、態度謙虛,有獨特的創新精神和節約意識。製作類似題材電影,能用、好用、有才、年輕是影視產業寒冬環境下,特別是電影產業的唯一要求。
如今,人類社會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國際軍事鬥爭形勢複雜,這為軍事題材電影提供了極大的創作空間。而在諸多電影題材中,軍事題材電影也是觀眾最喜歡的類型之一,因為人類社會的智慧和技術,表現最廣泛的就是軍事思想的應對和實踐,這也是軍事題材電影特別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