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棚改政策的實施,很多拆遷戶不止分到一套安置房,對於手中多餘的安置房,部分購房者會選擇將其出售,而且價格也是很便宜的。加之如今商品房房價高高在上,大多數家庭根本無力承擔,所以他們看到價格便宜的安置房很容易心動,但安置房真的值得購房者選擇嗎?聽完內行人的分析後就明白了。
第一交易受到限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於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分配給拆遷戶的安置房,在交易時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很多安置房就要求在取得房產證的五年之內,不允許上市交易。因此,在五年期限內,購房者即便是與原房主籤訂合同,合同也是無效的,一旦原房主反悔,購房者的利益會受到一定的損失,購買風險很大。
第二就是質量得不到保證。在建造安置房時,由於安置房不能像商品房那樣,給開發商帶來利益,因此在建造時,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而偷工減料,聘請一些經驗不足的工人建造,那麼安置房的質量可想而知。
第三就是無法辦理產權證。現在市面上很多安置房是無法辦理產權證的,這類房子也就是購房者口中的小產權房,購房者若是買下這類房子,買賣雙方籤訂的購房協議,並不受法律的保護,一旦原房主反悔,購房者的利益容易受到損失。
對於今天所說的內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期待你的回覆哦!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讚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