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擺地攤」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上網看看關於擺地攤的資訊,看到一則關於名人擺地攤的標題,打開內容一看,差點笑噴,文章列舉的是劉備賣草鞋和楊志賣刀。按理說這兩位的確是名人,的確也擺過地攤,但這些都是小說裡的故事情節,歷史上是否真有劉備賣草鞋和楊志賣刀還有待考證。
不談過去,只說當下。還真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人擺過地攤,例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先生,在創業之初為了維持公司運營開銷,白天工作,晚上擺地攤賣小商品,也正是由於擺地攤,讓馬雲先生得以有機會投身到網際網路事業,最終成就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集團公司。
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先生,為了給公司找出路,他曾帶領員工賣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這你能想像嗎?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在中關村賣過光碟,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賣過火災報警器和減肥藥。正是擺地攤,讓這些大佬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為日後的騰飛打下了基礎。
地攤經濟由來已久,從古至今從未消亡。由於地攤門檻低,受眾人群廣,貨品價格相對低廉,一直受消費者追捧,如今在農村依然有一些人靠擺地攤為生。在城市內,由於擺地攤影響市容和道路交通,一直被城市管理條例限制,即使有擺地攤的也會繞著城管,每天與城管鬥智鬥勇。
可讓攤販們意想不到的是,最近竟然有城管主動打電話讓擺地攤,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當然不是。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範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背景下,「地攤經濟」有利於保就業保民生、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國家鼓勵「地攤經濟」的有序發展,讓城市充滿溫暖的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