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6%,漲幅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以10.7%的漲幅名列首位。記者近日在北京對一些樓盤進行了現場走訪。
「房價漲得太快了!」
「北京的房價漲得太快了!」在廣安門外的朗琴園樓盤附近,北京一家外貿公司職員王揚對記者說,「看著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我以為房價會不斷下跌,但是等了一兩年,北京的房價不跌反漲了。」記者採訪時得知,兩年前開盤價才7000多元的房屋,如今已經漲至10000多元,今年以來價格上漲尤為明顯。「我已經看不懂北京的房價了,每天想著房子的事就心驚肉跳!」坐在蓮花河畔藍調國際公館售樓中心裡,大學畢業五年,如今在北京一家新聞單位工作的王迎說。「就拿藍調國際公館的房子算,按我現在每月5000元的收入,買一套106平方米的二居室房屋,就要100多萬元,加上裝修、過戶等各種費用,再怎麼著也得120萬元吧。買套房子,我不吃不喝也要24年啊!」王迎無奈地說:「按房價這個漲勢,我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
「上有政策,我們下有對策。」
「市區好地段的二手房價格上漲越來越快。」北京中大恒基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西直門店業務員崔小姐說。記者走訪發現,西直門附近的二手房房價已經達到每平方米10000元左右,從8月份到現在,僅兩個月房價就上漲500元至600元。
「上有政策,我們下有對策。」
當記者以賣房人的身份在宣武區附近的一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採訪時,一位物業顧問告訴記者。在住房宏觀調控過程中,儘管國家有關部門一再強調要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徵管,但記者採訪發現,這一規定在落實時仍存在漏洞。「只要買賣雙方能成交,我們完全可以找人設法避稅。」這位物業顧問向記者保證說,一套成交價在100萬元的住房,只要通過關係運作,賣房者可以少交兩三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未來房價還會上漲?」
「你信不信,未來房價還會上漲。」北京中原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廣安門分行物業顧問田孝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記者說,「現在每年大量畢業生留在北京工作,外來人口也不斷湧進來,我們判斷目前房地產市場嚴重供不應求。」[新聞連結]「第一天價」樓盤屬變相「囤房」?中國第一天價樓盤上海「湯臣一品」幾經媒體報導和評論聲名遠播,開發商有理由為自己「省廣告費」的高招自鳴得意。然而,名氣大不一定是好事,還得看是什麼樣的名氣。單以價格論,「湯臣一品」平均每平方米售價高達11萬元,自然足以傲睨同類。它在刷新國內商品住宅「天價」紀錄的同時,讓人們見識了什麼叫「世界級豪華」私宅。在價格之外,人們還注意到,「湯臣一品」的地塊早在1994年便已取得,而開盤是在2005年,11年的開發期未免有囤積土地的嫌疑。樓盤開售至今只售出兩套,開發商卻仍然不急不躁,誰敢說它不是在變相「囤房」?就算開發商有權自主確定商品房的價格,但在土地資源稀缺尤其是寸土寸金的上海灘,他們難道也有權浪費土地麼?人們還注意到,「湯臣一品」的「天價」預售方案,當時竟然順利通過了主管部門的審批,連湯臣集團自己都「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