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國人百餘年前就寫過老濟南,還提到要治理黃河

2020-12-15 齊魯網

這位美國人叫威廉•埃德加•蓋爾(WILLIAM EDGAR GEIL,1865-1925)。是清末民初時期,四度到中國遊歷考察的美國旅行家、地理學家,人文學家。

因為熱愛中國文化,他給自己取的中國名字叫「蓋洛」(GeilLoh)。

他的另一個名號是萬裡長城探險第一人。

在當年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他竟考察過中國長江、長城、十八省省府和五嶽。

寫下了《揚子江上的美國人》(AYankeeon the Yangtze 1904)、《中國長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 1909)、《中國十八省府》(Eighteen Capitals of China 1911)和《中國五嶽》(The Sacred Five of China 1926)等文圖並茂的著作。

阿雍日前剛剛淘到這本書《中國十八省府》。此書裝幀精美,內容廣博、視角獨特、圖片珍貴,史料價值很高。

差不多每頁上發都會有一條中國諺語,可見作者對中國文化的青睞。關於濟南的內容有20頁之多。

第五章 濟南

一、前往省府的道路

二、醫學、博物館和人

三、新城市、新人民

四、典籍之鄉的文獻

雖然英語學得不太好,還是能大體看懂。寫到濟南的黃河時,作者還準確地提到,這條河的河道奪自大清河,並對黃河濟南段的「懸河」表達了深深憂慮——

他們不能無限地維持這種加高堤壩的狀況,得承認二十年內必須找到新的治河辦法。否則,這條河將會潰堤。這裡,有密集的人在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厄運。清淤,是個擺在眼前的措施。

七十泉提供了超出城市需要的水源,把過剩的水源通過一條專用溝渠排出去是困難的。這些泉目前既是這個城市的驕傲,又是它的麻煩。

濟南部分配有一幅濟南畫家的作品,大家看看,這個畫家是沈??

這個玉兔搗藥的形象,說明中說來自濟南一個古老的雕版。讓我一下子想到了咱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銅版。該商標銅版比歐洲歷史上最早的印刷廣告還要早幾百年。

據報導: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立博物館擬復館。初期,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楊寬常常去古玩市場,希望通過淘古董來豐富館藏。一天,他在一家古玩店鋪裡,發現了「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這塊並不被店家重視的銅版,引起了楊寬的注意,仔細觀察研讀後,楊寬先生認定「這是一件很難得的珍品」,便買下來,將其帶回博物館。從此這塊銅版才找到了它的歸宿。

1957年,中國廣告先驅徐百益在參觀上海博物館時,發現了這塊銅版。經過仔細研究後,他認為「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銅版比歐洲歷史上最早的印刷廣告還要早幾百年……從此,這塊中國宋代的商標廣告銅版開始變得聲名鵲起。

問題來了,這個1911年書上的玉兔搗藥說是來自一塊濟南古老的雕版,該雕版與1946年才發現的「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是什麼關係?

書中插載了《濟南-山東省城圖》。這張圖看著眼熟。

書中的插圖照片,特意選取了一張濟南府的新建公共圖書館(1909),不看說明,從清末民初明信片上的照片也能對比出來。

德文明信片上的濟南府圖書館。

濟南本地的基督教長老會派教徒(中間那個為最年長)。

清末,德國人海司、薛田資、柏石曼、法國人沙畹、澳大利亞人莫理循、英國人駱克哈特等都遊歷過濟南並用照相機將濟南影像予以定格。與以上大咖不同的是,美國人蓋洛不僅有圖片,在文字記錄上更具體更有細節更有文化關懷。

(微信號:有淘有聊老濟南)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泉邊·歷史|沒大橋的年代,古代濟南人是怎樣過黃河的
    因為,古代濟南人出遠門的時候,壓根就不從濼口渡河。[1907年6月7日,齊河縣,黃河。]道路延伸到河邊稱為「道口」,道口所在地才是「渡口」。古代在官路道口設渡為「官渡」。而濼口過河往北並沒有官道,所以並非重要渡口。過去,濟南去往北京的官路,要經齊河。
  • 一百年前濟南黃河僅有一座鐵路大橋,現在過黃河還擁堵麼
    濟南黃河鐵路大橋 高遠攝一百年前的濟南,民國的北洋政府統治時代,山東黃河六百多公裡,僅有一座清朝末年德國人修建的濟南濼口黃河鐵路特大橋。為什麼鐵路橋上寫的是「洛口」而不是濼口呢?1938年7月日本人修復通車。
  • 黃河故事知多少——濟南黃河岸邊拾零
    賈讓治河三策賈讓,西漢末期人。漢代雖對黃河進行過多次治理,但黃河仍頻繁決溢。西漢後期,水利長期失修。禹長大後成為新的部落首領,接替父親鯀的職責,繼續負責治理洪水,禹吸取父親的教訓,改「圍堵障」的治水方法為「疏順導滯」。 三過家門而不入,從而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完成了治水大業。大禹治水的神跡故事很多地方都有流傳。黃河幹流上的「龍門」和「三門峽」傳說就是禹開鑿的。5、黃河神獸
  • 劉鶚在山東治理黃河的日子(圖)
    其實,劉鶚還是著名的收藏家,他的《鐵雲藏龜》《鐵雲藏陶》給中國古文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他還擔任過英商福公司的駐華經理,主張利用外資建造鐵路、開採煤礦,被當時不少人視為「漢奸」;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劉鶚進京主持開展救濟、掩埋活動,從俄軍手中購買了太倉米,平價賣給市民,廣受擁戴。此外,劉鶚還是一位有多年實踐的水利專家,並且在山東參與過黃河治理的工作。
  • 邁向黃河時代!濟南如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災害的防治問題包括河道問題當然這個災害不光是河道問題還有環境問題就是整個的大氣環境的治理水的治理包括土壤的治理等等。」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認為,災害防治和生態建設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黃河安全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平陰縣是黃河流域流經濟南的第一站,全長40公裡,地形多以山地為主。自然地形成為黃河的天然屏障,在調研中,委員們發現,部分地區山體破壞較為嚴重。
  • 《老殘遊記》作者劉鶚:遊歷山東黃河全境,住在濟南參與治河!
    劉鶚是《老殘遊記》的作者,這部譴責小說和濟南的關係之密切,已為世人所知。而劉鶚當年來濟南,並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是為了治理黃河。劉鶚的父親劉成忠善於河工算學,著有《河防芻議》。劉成忠在河南時,治理過水患。劉鶚年輕時一直跟隨父親,成年後繼承家學,也鑽研治水方略。
  • 真正的老濟南的味道在這裡,濟南人不一定全吃過!
    濟南的山美、泉美、湖美、吃的更美。「冬至包子夏至面,端午粽子臘八粥,正月元宵二月豆。」這些歌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濟南人的傳統食俗和飲食習慣。咱泉城湖光山色賽江南,不但風景秀麗,而且物產豐富,更是八大菜系首位,魯菜的發源地之一。濟南的名吃也是讓人拍手叫絕,贊聲不斷。
  • 濟南小清河的開通與治理
    南宋初年,濟南太守劉豫投降了金朝。當時北方的民眾不滿金人統治,時常舉事反抗。金國朝廷有感於漢族人難以統治,就讓劉豫表面稱帝,自己躲在背後操縱。
  • 中國夢黃河情丨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推動黃河流域生態...
    「乳腺X光檢查技術,從我們說的黑白成像到彩色成像,從二維成像到三維CT,我們要克服很多技術問題。我們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了專用的晶片,基於這樣的晶片,我們做了相應的探測器,這就是我們這個儀器的核心。我們掌握了自主智慧財產權,從晶片層面不受制於人。」魏主任自豪地說。乳腺專用能譜CT可提高乳腺癌診斷準確率,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患者生存率。
  • 揭秘黃河濟南段「容顏」:38年未遇洪水 20年不曾斷流 黃河水越來越...
    「黃河在歷史上頻繁改道,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就是在1855年。黃河治理的難度可以用一句古話看出來: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1946年,冀魯豫解放區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開啟了人民治理黃河新紀元,至今已經創造了伏秋大汛73年不決口的歷史。」
  • 章丘黃河街道「黃河鄉村記憶館」展示黃河故事!
    新中國成立前夕,黃河水利委員會在濟南成立,有了黨和政府統一領導的全流域治黃機構。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領導人高度重視,展示的一幅寶貴的圖片,就是1952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毛澤東主席第一次視察黃河,他鄭重囑託國家黃委負責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 濟南和百度智能雲的「黃河故事」
    (百度CTO王海峰)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也在演講中提到:百度落地濟南,將為濟南市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貢獻新力量,希望能夠藉助百度的技術優勢、平臺優勢、生態優勢進一步提升濟南市「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和應用水平,服務於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高地。
  • 毛主席數次暢遊長江,但從未遊過黃河,他說:不能蔑視黃河
    他問警衛員:你們誰遊過黃河?大家踴躍回答,毛澤東興致大發:來,我們不用坐船,遊過去吧!警衛員嚇壞了,不知道怎麼勸阻,一個老船工才說:黃河水正在融冰期,裡面都是上遊的雪水,人一下去,幾分鐘就會凍僵,我們也不敢這時候下水,主席要遊泳就等到夏季吧。
  • 大眾網--濟南「北跨」黃河咋開發?
    隨著濟南城市「北跨」戰略的實施,黃河濟南段的開發建設成為人們廣為關注的一件大事。在昨日舉行的濟南黃河治理開發與省會發展空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代表各抒己見,在觀點與觀點的碰撞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逐一浮出水面。  黃河濟南段未來啥模樣?
  • 【中國夢•黃河情】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跑出高質量...
    作為黃河流域的沿黃中心城市和引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濟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同時也必須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擔當起核心城市的重大使命。穿城而過的母親河,將濟南一分為二。長期以來,濟南的發展重心框定在黃河以南。跨過黃河去發展,是濟南人多年的夢想。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從「北跨」到「北起」,濟南攜河追夢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備受矚目。
  • 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濟南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乳腺X光檢查技術,從我們說的黑白成像到彩色成像,從二維成像到三維CT,我們要克服很多技術問題。我們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了專用的晶片,基於這樣的晶片,我們做了相應的探測器,這就是我們這個儀器的核心。我們掌握了自主智慧財產權,從晶片層面不受制於人。」魏主任自豪地說。 乳腺專用能譜CT可提高乳腺癌診斷準確率,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患者生存率。
  • 為什么元朝治理黃河決堤卻點燃了滅亡的導火索?
    元王朝在統治了中國六十多年之後,他們的國家機器已經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在《元史》中曾經寫過這些來自蒙古的統治者並沒有把自己統治的子民當成人,他們甚至想把這些佔地方的傢伙都殺掉,然後把土地用來放牧。可見元王朝的腐敗和不得人心,所以在元王朝成立六十多年之後已經處在苟延殘喘的狀態了,只不過是在等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的來臨。而黃河決堤就是這最後一根稻草。
  •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1948年3月,毛澤東到達吳堡縣川口,準備東渡黃河,他面對黃河,佇立良久,自言自語道:「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藐視,就是不可以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啊!」 之所以不能藐視黃河,是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母親河。但由於發生過無數次水患,黃河也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為了治理黃河,早在新中國成立前的1946年3月,中國共產黨就成立了冀魯豫解放區黃河水利委員會。
  • 央視《直播黃河》水陸空多維視角關注濟南
    這個「河」就是與黃河平行的小清河。歷史上,小清河曾是運輸海鹽的黃金水道,至今它已經潤澤了濟南900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小清河治理力度加大,昔日風貌再現,預計2022年完成全線通航目標,這將極大促進海河聯運發展。屆時,從濟南乘船出海不再是夢。  今天的黃河,已經是濟南的「母親河」。
  • 偉人與黃河的不解情緣
    面對黃河,他心潮澎湃: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啊!面對黃河,他再一次思緒萬千,佇立良久,深情地說道: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藐視,就是不可以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中華民族啊!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澤東利用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時間,先後來到濟南、徐州、蘭考、開封、鄭州、新鄉等地對黃河進行實地考察,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這句話後來廣為流傳,成為動員和激勵幾代人治理黃河的響亮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