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數次暢遊長江,但從未遊過黃河,他說:不能蔑視黃河

2020-09-24 張G

上午寫了一篇關於《黃河大合唱》文章,中午忽然想到了一句話:你可以蔑視一切,但不能蔑視黃河,蔑視黃河,就是蔑視我們民族!這麼典型霸氣的話是毛主席說的。大家都知道他暢遊長江的故事,實際上,他對黃河也充滿了深厚的感情。

1936年,毛澤東率領紅軍東渡黃河,出徵山西。臨行前,正是白雪皚皚的冬季世界,他詩興大發,寫下了不朽詩篇《沁園春·雪》。其中大河上下,頓失滔滔的詩句,描寫的就是氣勢磅礴的冰封黃河。

在轉戰陝北途中,他專門去參觀黃河,坐在木船上,望著船工們赤膊坦胸,喊著悠遠渾厚信天遊,與黃河融為一體。毛澤東無比感慨,似乎從眼前的景象中,看到了一個民族精神力量。他問警衛員:你們誰遊過黃河?大家踴躍回答,毛澤東興致大發:來,我們不用坐船,遊過去吧!警衛員嚇壞了,不知道怎麼勸阻,一個老船工才說:黃河水正在融冰期,裡面都是上遊的雪水,人一下去,幾分鐘就會凍僵,我們也不敢這時候下水,主席要遊泳就等到夏季吧。


後來一次,毛澤東望著這條母親河,深情的說: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啊!不談五千年,只論現在,沒有黃河天險,恐怕我們在延安還呆不了那麼久。抗日戰爭中,黃河替我們擋住了日本帝國主義,即使有害,只這一條,也該減輕罪過。將來全國解放了,我們還要利用黃河水澆地、發電,為人民造福!那時,對黃河的評價更要改變了!

1948年,毛澤東就要離開陝北,這片工作戰鬥了十幾年的黃土地。他思緒萬千,面對黃河說道: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藐視,就是不可以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啊!並且,特意讓工作人員給他拍了幾張相片作為紀念。

解放後,為了治理水患和百姓百年大計,毛主席曾多次視察黃河。第一次出京,視察的地方就是黃河流域,他慎重的囑咐有關同志: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另外,他也多次想實現暢遊黃河的願望,卻一直未能如願。1959年,他對山東省委書記說:全國的大江大河我都遊過了,就是還沒有遊過黃河,我明年夏季到濟南來橫渡黃河。他還意味深長講過:都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黃河也不死心啊!

1961年,毛主席又對身邊的工作人員,提到了他的三大志願,第二條就是:要騎馬到黃河、長江兩岸進行實地考察。有關部門進行了精心準備,計劃1965年春,可以履行這個志願。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風雲變化,加上身體等各種原因,這個計劃不得不擱置,後來漸行漸遠。

但黃河的治理工作一直進行著,這條古老的河流又煥發了嶄新的力量,黃河大合唱又唱響了新時代的篇章。

相關焦點

  • 酷愛遊泳的毛主席,81歲高齡還堅持下水暢遊一番,卻一生不遊黃河
    長江歷來都是人們眼中的一道天險,水高風急時更是舟楫都難渡的,但毛主席卻視這天險如無物,反而心心念念的想橫渡長江。在戰爭年代時,忙於國事的主席無法分心去做自己的樂趣,等到國內局勢逐漸安穩下來後,一有機會,他就想去暢遊一番。1956年5月,記掛了許久的長江遊終於實現,雖然身邊眾人擔心他的安危而不同意他下水,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甚至無奈表示:&34;想藉此拖延一番。沒想到主席打斷他說:&34;在遊泳這件事上,主席也有孩子氣般的固執一面,足見他對遊泳的痴迷之處啊。
  • 毛主席暢遊長江的故事(附有珍貴視頻,請收藏!!!)
    文自然就是看書,毛主席愛看書是出了名的,據毛主席身邊的護士說,直到逝世前,他都在讀書。武即遊泳。毛主席水性極好,1966年,已經是73歲高齡了,依然能夠暢遊長江。 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澤東從武昌遊過長江到達漢口。六月三日,第二次遊過長江,從漢陽穿過長江大橋橋洞到武昌。四日,第三次遊過長江,也是從漢陽到武昌。
  • 毛澤東遊長江為啥不遊黃河
    他第一次渡黃河時,正是黃河的凌汛期,激流裡漂浮著許多磨盤大的冰塊,不時發出與船身衝撞的驚心動魄的巨響。毛澤東坐在東徵的木船上,談笑風生。船工們頭上包著白羊肚的毛巾,赤膊坦胸,喊著悠遠渾厚的號子。毛澤東說,看,這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他又問警衛員們誰敢遊黃河,幾個人七嘴八舌,有人說給彭總送信遊過,有的說發大水時遊過,有的說枯水季節遊過。毛澤東說,那太好了!
  • 毛主席喜歡遊泳,曾遊遍祖國的大江大河,卻為什麼沒有遊黃河呢?
    他說:「遊泳不光能鍛鍊人的體魄,磨鍊人的意志,也能使人得到好好的放鬆和休息。」那麼,毛主席遊過那麼多的大江大河,卻唯獨沒有遊過非常有名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這是為什麼呢?說罷,毛主席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主席說:「你們可以蔑視一切,但不可蔑視黃河,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的母親河!蔑視黃河,就是蔑視我們中華民族。」船到東岸,毛主席上了岸,回頭跟對岸的群眾打招呼,揮手致意。然後看了看西岸居住了13個春秋的陝北,看了看奔騰不息的滾滾黃河水,嘆息了一聲:「唉,遺憾啊!」
  • 跟著毛主席的足跡看黃河
    毛澤東同志站在黃河大壩上,聽說這裡的黃河底要比濟南城裡的地面高出6至7米後,他心情沉重地說:這很危險。你們一定要把這裡的大壩修好、修牢固,千萬不能出事。隨後,毛澤東同志登上濼口大壩,他把目光投向遠方,一字一頓地說:黃河水泛濫會給人民造成危害,但我們治理黃河後,又能使黃河為人民造福。10月28日,徐州。
  • 詩朗誦——《長江,長江!黃河,黃河!》
    詩朗誦——《長江,長江!黃河,黃河!》我是黃河!長江,長江......我是黃河!但是,滾滾的長江沒有退縮也絕不退縮!黃河聽到了劇痛中的喘息長江啊你的每一次抽搐都在黃河激起巨大的漩渦!
  • 泰伯公仲雍公從黃河來到長江,夫差公連接了長江與黃河
    在牧野大戰之前約一百年,泰伯公辭讓王位,與二弟仲雍公一起,從黃河支流渭河流域的周國岐邑,經過漢水(一說是經過黃河中遊北岸的中條山地區),來到了長江下遊南岸,並紋身斷髮,篳路藍縷
  • 毛主席東渡黃河背後的故事
    即使如此,他和他的戰友仍然萬萬沒有想到,這次從這裡渡河的自己心目中的「大首長」竟然就是毛主席,他頓時欣喜若狂。此刻他多麼想代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給毛主席說幾句知心話,然而18歲就加入黨組織的薛海玉,深知黨的紀律,更知道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分量,所以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一再從心裡反覆告誡自己,決不能有絲毫的閃失,萬一出現什麼意外情況,自己和戰友們就是舍上性命也一定要保護好主席的安全。
  • 「長江」為什麼叫長江?「黃河」為什麼叫黃河?
    他們就是長江、黃河。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的兩大文明發源地,可以說中華文明的起源就是這兩條河流,因此也被中華兒女稱為中國的母親河。可是你知道這兩條河流名字的由來嗎?為什麼一個叫長江、一個叫黃河?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長江、黃河這兩條河流名字的由來。首先,我們要說明「江」、「河」這兩個名字的概念是不同的。
  • 江河再對唱 「長江回信」春日來——《黃河黃河 我是長江》
    在河大工作的虎翼老師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抗疫緊急時刻,他在開封演唱了《長江長江 我是黃河》,歌聲裡充滿了力量和關切。而今,在武漢深情演唱《黃河黃河 我是長江》的李歌老師老家在河南,這充分體現了豫鄂兩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親如一家的緊密關係。
  • 長江為何不是「河」,黃河也不能被稱之為「江」,互相很矛盾?
    同時就像廣西還有廣東,可是反而也是沒有北邊和南邊的說法,所以說對於中國古代的文字有著很多的講究,比如說長江和黃河之間。一、長江不是「河」,黃河不是「江」很多人可能特別好奇為什麼一個叫做長江然而一個叫做黃河呢?
  •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
    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217/101196e0a59a4fa58bee73dfc43f4337.mp4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 2020年02月21日 18:11:44 文章摘要:長江
  • 毛主席的黃河夢
    面對領袖的千古一問,在場的陪同人員提出修建水庫防禦特大洪水的初步對策,對此他明確表態說大水庫修起來解決了水患,還能為灌溉、發電,通航提供條件,是可以研究的,體現了一代偉人對加快黃河除害興利步伐的迫切願望。 正是在那次談話中,陪同者還提出從長遠看,將來還要從長江流域引水入黃河的遠期設想,對此,毛澤東風趣地說:通天河就是豬八戒去的那個地方吧?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來是可以的。
  • 奔流南北,它牽起了黃河與長江流域
    兩橫即東西向的長江與黃河,兩縱即大體為南北走向的漢江和大運河(隋唐大運河及後來的京杭大運河)。我國河流以東西向為主,漢江卻特立獨行,其幹流大體由北向南匯入長江,支流繁多綿長,隔秦嶺、伏牛山、桐柏山、米倉山、大巴山等分水嶺與渭河、黃河、淮河、嘉陵江毗鄰。
  • 歌曲《黃河長江》,張雨生的一首不朽遺作!
    他恐怖的高音,在業內獨樹一幟,令人嘆為觀止;他佳作無數,被人們一直津津樂道;他培養提攜的張惠妹,後來貴為一代天后。可以說,張雨生是不可多得的集詞、曲、唱以及製作於一身的天才音樂人、集大成者。但是,可惜天妒英才,1997年的一起車禍,使得張雨生年輕璀璨的生命畫上了休止符,令人扼腕嘆息。
  •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第一:黃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孕育了我們千年歷史的母親河,她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孕育著我們的生命和文明。「塔裡木河曾經是遠古時期黃河的上遊,而河西走廊則是古代黃河的河道」的評論,並且還是熱評,這說明很多人都對此表示認同和一定的興趣。如果黃河真的出自塔裡木河,那塔裡木河就成了一條有故事的河流了,畢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古代中國文明,而塔裡木河則只是塔裡木盆地沙漠中的一條找不到海洋的,籍籍無名的內陸河。所以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那我國的黃河發源地在哪裡呢?
  •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為什麼如此愛長江?
    六月三日,第二次遊過長江,從漢陽穿過長江大橋橋洞到武昌。四日,第三次遊過長江,也是從漢陽到武昌。1956年在他第一次準備暢遊長江時,遭到了開國大將、時任公安部部長的羅瑞卿反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1956年初夏,毛主席一路南巡來到廣州,他在珠江乘坐小船溯流而上,中途跳下小船遊了一會兒泳。感覺不太過癮,主席便突發奇想,想去武漢遊長江。
  • 張雨生遺作《黃河長江》 《夢想星搭檔》首唱
    當晚,楊培安、蕭煌奇以三首歌曲的串燒致敬傳奇歌手張雨生,其中包括了一首張雨生生前從未曝光過的作品《黃河長江》。  張雨生塵封遺作獲贊 《黃河長江》「當上春晚」振奮中國心  作為第三組單元賽冠軍,本場比賽楊培安、蕭煌奇選擇了三首張雨生的歌曲《我相信》、《大海》以及《黃河長江》,以此致敬已故的華語樂壇靈魂人物張雨生。
  • 中國人言必稱黃河長江,而水量遠大於黃河的珠江為啥不算母親河?
    黃河和長江都是中國的母親河,華夏文明就發源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尤其是黃河,中國人對黃河的感情是無法割捨的。單純論河水徑流量,黃河確實不如珠江,珠江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7倍,覆蓋人口也超過了一個億,其上遊的發電價值和下遊的通航價值都很大。相比之下雖然黃河水量就要小很多,也幾乎無法通航。由於黃河下遊河段是地上河,雖然水量不大,但每逢暴雨季節卻總是泛濫,形成受災面積巨大的黃泛區。
  • 走在黃河大堤上,毛澤東說:黃河是偉大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
    忽然傳來一聲吆喝:「毛主席,您來啦!」眾人一驚,都回頭去看:原來是一個瘦高個兒的老年婦女,站在土坡邊沿,情緒有些激動地朝著這邊張望,那一聲喊,頗有些情不自禁。毛澤東也佇足回首,臉上露出笑容。他乾脆迴轉過身,向老人上下擺了擺手。老人看清了打招呼的人,快活地揚起雙手,臉上滿是笑。忽然她又說了一句話,把大家帶進五裡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