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紙做花兒不結果,蠟做芯兒近不得火,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2021-01-08 小小嬴政

筆者跟大家一樣,在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多少有點蒙,對於這句俗語的前半句「紙做的花兒不結果」大概是什麼意思還比較明白,但是對後一句「蠟做芯兒近不得火」就不太明白了。後來求教了一些農村的老人,才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的意思。

原來前半句的意思是用紙做出來的花兒是不會結果實的,寓意假的就是假的,假的永遠也成不了真的。後半句的意思是做人不要逞強呀,自己不會就是不會,逞強只會給自己找麻煩。這就是簡單的農村生活俗語化了,變成了人生哲理了。

小時候看《西遊記》,看到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時,總是覺得很有意思,真假難辨,但是假的最終都會現出原形。生活中也是這樣,有些人總是想著法子去欺騙別人,縱然瞞得了一時,卻瞞不了一世。

你用紙做出花朵來欺騙別人,可是花兒總有不開的時候,當別人戳穿了你的把戲,你的臉往哪裡放呢?這又是何必呢?當然很多人會說,我是善意的欺騙,根本原因在於我實在是困難得很,如果我要是能夠買得起真花,又怎麼會用紙花來代替呢?難道我不知道紙做花兒不結果嗎?

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解決,真心誠意向別人說出來就好了,眼下我確實困難,拿不出錢來買真花,等到我哪天有錢了,再給你補上,這不就行了嗎?相信你的真誠也會打動別人的,別人也不會去計較的。

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面子上掛不住,非要維持自己的所謂完美形象,那麼最後可能摔倒最慘的就是你。因為一個謊言容易被戳穿,為了維護一個謊言的真實性,你必須再講無數個謊言。到頭來,你就會變成一個不誠實的人,誰還會相信你呢?

再說蠟做芯兒近不得火,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當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不要出頭了。曾經有過這樣一件事情,美女家裡突然停電了,於是她慌亂之下叫來了自己單位的男同事。

其實這個男同事對電只是略懂一二,簡單的問題還能處理,複雜的電路根本不懂。但是面對美女的懇求,這位男同事陡然生出了「英雄救美」的豪情壯志,毅然上門修電。結果因為不懂電路知識,被電流擊倒受傷。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了這句俗語的重要性,強出頭,自討苦,沒有必要,搞不好把命搭上,划不來的。

通過整句俗語我們知道了,做人要實在,不要虛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更不要去逞強顯能。如果想在別人面前顯示出更多的本領,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

這樣才是制勝之道,看起來我們的先人在教你如何做人這個問題上是頗有心得的。那些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學生,還有那些在性格上有些偏執的年輕人,都應該從這句俗語中得到很好的啟發,明白做人的道理。

相關焦點

  • 俗語:做天難做四月天,做人難做在中年,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村俗語既是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思想感情的總結,有的時候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做天難做四月天,做人難做在中年」,把天氣和中年人的感情迷茫結合在了一起,體現出農村俗語的獨到魅力。
  • 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老話也是農村特有的一種文化,對農村人來說,農村俗語老話對於自己來說是最通俗易懂的,話語簡短好記還很接近生活,還能給人起到指導的作用,一直到現在,農村俗語沒有像以前那麼常用,但是其中的道理還是很值得令人思考一番,而這句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是怎麼看的?
  •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中國民間民俗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文化,但是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各地又出乎意料的相似,這也說明,老話真的是有道理的,是祖先經驗經過一代代傳下來的。從古至今,人們都對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辰都很在意。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啥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俗語嘛,歸根結底就是古人用通俗易懂的語句,向後人傳達一種生活的經驗,每一句俗語背後所蘊含的東西都不一樣,像「不怕萬一,就怕一萬」,「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眾多的俗語背後都蘊含著濃厚的哲理,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俗語就是「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這句俗語背後所蘊含的東西,也是十分的值得我們去深思,值得我們回味。
  • 農村俗語:「寧做螞蟻腿,不做麻雀嘴」,是什麼意思?道理何在?
    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從古至今深受農民喜愛。它言簡意賅,但是對事物的見解一針見血,能夠發人深省,搞明白它的精髓所在,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所以農村俗語在廣大鄉村地區,通過多年口口相傳,幾乎是家喻戶曉。
  • 俗語詞:半吊子,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漲知識了!
    所謂的俗語詞「半吊子」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來說,半吊子的一半是二百五,說明啊,半吊子還是比五百五好的。不是恭維的一個俗語詞吧?如果文縐縐一點,在說不通事理,知識不夠豐富,技術不夠熟練,做事不夠仔細。什麼叫錢多?司馬遷在《史記》解釋道,「貫朽而不可校。」後來,「貫」進而作為計量單位,一貫錢等於一千錢。
  • 俗語「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有一俗語說的是「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了解過後真是漲知識了!俗語「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說的是如果一個女子丈夫離世,那麼他丈夫的弟弟,也就是這個女子的小叔子是可以娶她的。如果一個男子的妻子去世,那麼她妻子的妹妹就會接替姐姐嫁入這個家。
  • 農村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什麼意思
    多聽聽一些農村俗語,可以多漲知識的同時,減少走彎路哦!那麼,歡迎圍觀,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答案是,一個人,實在娶不到老婆了,寧願去區二度花,也不要去娶遺下人。
  • 俗語「女怕屬羊,男怕屬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俗語「女怕屬羊,男怕屬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女怕屬羊,男怕屬雞」!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漲知識了。不過這都是大家的聯想,其實人生怎麼樣和屬相沒有太大的關係,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有什麼根據?在農村庭院裡,很多人都養了一些花花草草,而這些形態各異的花草也給人們帶來了點綴,增加了樂趣。喜歡花草自然是好的,可是老祖宗卻留下了這麼一句俗語,說「花旺人不旺」,那麼這句俗語在老祖宗看來有什麼依據呢?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的意思:顧名思義,這句俗語也是非常好理解,其意思是說,如果家裡種植的花比較旺盛,那麼家裡的人自然是不旺的,而家人常常會有一些疾病發生。
  • 農村俗語「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種田的「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還有關於身體特徵的「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小時候聽到這句話,不懂是什麼意思,爺爺奶奶告訴我們說「鬥」和「簸箕」是手指上面的指紋,鬥代表圓圈,簸箕代表條紋。如果是「九鬥一簸箕」,就代表這個人很有福氣。
  • 俗語: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可是到了中年時期就不一樣了,經過青年時期的淬鍊,男人事業有成,眼界大開,縱橫捭闔,指點江山,大氣的格局漸漸形成。這個時候的男人,不僅在家庭佔據了一家之主的位置,在單位也成為了重要的中層幹部。可以說,中年男人的春天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到來了,這就是男人四十一枝花的由來。
  • 俗語:吃貓食八十八,吃狗食九十九,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其實,剛看到這麼一句俗語時,我也有些嚇了一大跳,人食不吃,吃貓食或者狗食?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貓食或者狗食比人食還要有營養嗎?我不是很理解,所以我趕緊去翻找一下資料,後來我才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因為貓實在是太難伺候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非要吃搭配好的貓糧。而且還要定時吃,過了飯點,再好的食物也不吃,寧可餓著。但是狗不一樣,狗是吃雜食的,你扔什麼給狗,狗就會吃什麼,特別好養。綜合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比較明白了,那就是如果你吃東西太過於矯情,那麼你的壽命一定不長。
  • 歷史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為什麼不能做?
    歷史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為什麼不能做?歷史中有很多的財富,無論是經驗教訓,還是詩詞歌賦都是我們可以借鑑的文化知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既簡潔幹練,又通俗易懂。特別在歷史中的農村很流行,人們有時候把裡面的道理當作一種行為規範,可見俗語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我們來看這句歷史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為什麼不能做?大家對農民的印象是很樸實,人們祖祖輩輩居住在一起,鄰裡關係很好,遇到事情都會相互幫忙,讓人感覺到很親切。在歷史中有還多的孤兒,都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俗語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在當時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老祖宗們為了能夠將生活中的很多經驗習俗傳遞給更多的人,就漸漸地出現了俗語。相比於一些成語,也許俗語不夠華麗,但是俗語往往更加簡明扼要,其背後蘊藏的哲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則俗語算得上是老祖宗們的忠告了,在那個年代年輕人們無不奉行這一準則。那麼這則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一不做,二不休」,很多人不知道來歷,看完漲知識了
    有的俗語一聽就知道來歷,知道在講什麼,就比如說「春土不過三日雨,冬土不過三日霜」。大家瞧一眼,就知道這是在說四季的變換。但有些俗語卻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比如這個「一不做,二不休」。相信很多人初次聽到這個俗語,如果不聽其他人跟你講解這是什麼道理的時候,一定是一臉懵逼的狀態。
  • 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7-31 17:13   來源:天暢手機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梗?
  •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看到長一輩的人用一些很簡短的話語來描述一些事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語,就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又或者是針沒有線長,醬沒有鹽鹹。這些話雖然簡短粗俗,可是卻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