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231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二十六)
悟學.十八子 20200419 亥-子
1531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徹夜不眠來思考,毫無收益,不如去學習。」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郭象曰:「聖人無詭教,而雲不寢不食以思者何?夫思而後通,習而後能者,百姓皆然也。聖人無事而不與百姓同事,事同則形同,是以見形以為己異,故謂聖人亦必勤思而力學。此百姓之情,也故用其情以教之,則聖人之教因彼以教彼,安容詭哉!」
南懷瑾解讀:「孔子提供自己的經驗,他說他自己曾經為了研究一個問題,因而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專門自己用思考去研究,結果發現沒有用,不如去求知。因為須要知識配合思想,所以要多讀書,多思想。
『思而不學不對,學而不思也不對。』多讀書以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謙虛了。常常我們自以為是一個大發現,多讀了書以後,才知道古人早就講過了,知道了,原來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們所知道的還更多得多。」

《論語講要》:「孔子說他自己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眠,獨自尋思,但無獲益,還不如讀書求學好。《為政篇》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主張學與思並重,此處「以思無益」,是指只思不學而言。《述而篇》,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此處「不如學也」,應當就是「好古敏以求之」的意思。「古」是指古書所載的古聖先王之道。」
大戴禮記:「子曰: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2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