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274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十八)
悟學.十八子 20200504
17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你如果不說話,那麼我們這些弟子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何嘗說話呢?四季運行,百物生長。上天說了什麼呢?」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集解】「言之為益少,故欲無言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孔子忿世不用其言,其言為益之少,故欲無所復言也。小子,弟子也。子貢聞孔子欲不復言,故疑而問之也,言夫子若遂不復言,則弟子等輩何所復傳述也。孔子既以有言無益,遂欲不言,而子貢怨若遂不言則門徒無述,故孔子遂曰:
「天亦不言,而四時遞行,百物互生,此豈是天之有言使之然乎,故云天何言哉也。」
天既不言而事行,故我亦欲不言而教行,是欲則天以行化也。」
天何言哉?
南懷瑾解讀:「孔子有一天感嘆地說:「我想永遠不說話了。」這句話看來好像很平常,年輕朋友們看了這句話,不會有什麼感觸,年紀大的人就會有所感觸了,尤其到了某種社會環境的時候,真是不想講話了,因為無話可說。所以孔子到了晚年,也有這個感嘆。」
有感:孔子無奈與哀傷!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27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