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274篇》天何言哉?

2021-01-18 悟學十八子

《悟學.第274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十八)

悟學.十八子 20200504

17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你如果不說話,那麼我們這些弟子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何嘗說話呢?四季運行,百物生長。上天說了什麼呢?」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集解】「言之為益少,故欲無言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孔子忿世不用其言,其言為益之少,故欲無所復言也。小子,弟子也。子貢聞孔子欲不復言,故疑而問之也,言夫子若遂不復言,則弟子等輩何所復傳述也。孔子既以有言無益,遂欲不言,而子貢怨若遂不言則門徒無述,故孔子遂曰:

「天亦不言,而四時遞行,百物互生,此豈是天之有言使之然乎,故云天何言哉也。」

天既不言而事行,故我亦欲不言而教行,是欲則天以行化也。」

天何言哉?

南懷瑾解讀:「孔子有一天感嘆地說:「我想永遠不說話了。」這句話看來好像很平常,年輕朋友們看了這句話,不會有什麼感觸,年紀大的人就會有所感觸了,尤其到了某種社會環境的時候,真是不想講話了,因為無話可說。所以孔子到了晚年,也有這個感嘆。」

有感:孔子無奈與哀傷!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275篇……

相關焦點

  • 《悟學.第273篇》子曰:惡紫之奪朱也
    《悟學.第273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十七)悟學.十八子 202005041717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重出,見《悟學.第十七篇》1718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譯文】孔子說:「我憎恨紫色排擠紅色,憎恨鄭國的歌曲擾亂雅樂,憎恨巧嘴利舌而使國家顛覆的人。」
  • 《悟學.第156篇》皓首窮經以致用也
    《悟學.第156篇》論語. 子路第十三.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412 亥-子135 子曰:「誦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譯文】孔子說:「把《詩》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通曉;派他出使別國卻又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 《悟學.第268篇》色厲內荏
    《悟學.第268篇》論語. 陽貨第十七.新解讀(十二)悟學.十八子 202005041712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 yú)之盜也與?」《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418篇》持樞.鬼谷子.20
    《悟學.第418篇》持樞.鬼谷子.20悟學十八子 20200627持樞【題解】「樞,原指使門轉動的軸,樞在中間本篇有殘缺,其主旨與結構無法得見。從殘留的部分看,主要說人君治國要遵從天道,順應自然規律,只要效法自然規律,就能抓住治國安民的關鍵。」
  • 《悟學.第327篇》功成身退.帛書老子.9
    《悟學.第327篇》功成身退.帛書老子.9悟學.十八子 20200523《道經》 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三層:『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要知『退』。知退方能進,歷史上只知進不知退,最後身首異處,身敗名裂的例子層出不窮,比比皆是。老子在此提醒我們:不要自我膨脹,凡事要適可而止!
  • 《悟學.第212篇》殺身成仁
    《悟學.第212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八)悟學.十八子 20200424 亥-子159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392篇》天網恢恢.帛書老子.75
    《悟學.第392篇》天網恢恢.帛書老子.75悟學十八子 20200614《德經》 第75章【原文】「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天之道,不爭鬥而善於獲勝,不言語而善於響應,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單純而又善於謀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悟學.第231篇》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悟學.第231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二十六)悟學.十八子 20200419 亥-子1531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思而不學不對,學而不思也不對。』多讀書以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謙虛了。常常我們自以為是一個大發現,多讀了書以後,才知道古人早就講過了,知道了,原來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們所知道的還更多得多。」
  • 《悟學.第119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悟學.第120篇》論語. 鄉黨第十.新解讀(四)悟學.十八子 20200404亥-子106 君子不以紺(gàn)緅(zōu)飾,紅紫不以為褻服。【譯文】君子不用天青色、黑紅色鑲邊,不用緋色、紫色的布料做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上外衣才外出。黑衣配黑色的羊皮裘,白衣配白鹿皮裘,黃衣配黃狐皮裘。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必須備有睡覺的小被,要有一身半長。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居家的便服。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什麼東西都能佩戴。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剪裁。
  • 《悟學.第107篇》韞匵而藏,待賈而沽
    《悟學.第107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十)悟學.十八子 20200326 亥-子論語.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譯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預備後事),後來病情好轉,他說:「很久了呀,仲由這樣弄虛作假。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嗎?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
  • 《悟學.第194篇》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悟學.第194篇》論語. 憲問第十四.新解讀(二十)悟學.十八子 20200419 亥-子1423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上達者,達於仁義也《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 《悟學.第222篇》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悟學.第222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十九)悟學.十八子 20200425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群而不黨《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 《悟學.第209篇》忠信篤敬
    《悟學.第209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422 亥-子156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程子曰:「學要鞭闢近裡,著己而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于衡;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以持養之,及其至則一也。」
  • 《悟學.第130篇》過猶不及
    《悟學.第130篇》論語. 先進第十一.新解讀(七)悟學.十八子 20200406 亥-子1116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414篇》分威.鬼谷子.16
    《悟學.第414篇》分威.鬼谷子.16悟學十八子 20200626本經陰符七術4:分威【題解】「分威,指發揮威勢本篇指奮己之威,散自我之內在威勢。自己先靜固志意,使神氣歸居於位,則威勢自盛,威勢盛,則無可阻擋,無可阻擋則可駕馭他人。然己亦須保持清醒頭腦,須仔細審查對方意圖,掌握對方漏洞,加以利用。一方面不讓自己威勢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不讓對方把威勢建立起來。同時也要注意彌補自身缺陷,不讓別人有可乘之機而分散己方的威勢。」
  • 《悟學.第132篇》因材施教
    《悟學.第132篇》論語. 先進第十一.新解讀(九)悟學.十八子 20200406 亥-子1122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208篇》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悟學.第208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四)悟學.十八子 20200421 亥-子154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為政以德有感:《為政篇》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悟學.第385篇》信言不美.帛書老子.68
    《悟學.第385篇》帛書老子.68悟學十八子 20200613《德經》第68章最後老子從『天之道』引申到『人之道』『天之道』「利而不害」與第8章「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 《悟學.第171篇》泰而不驕
    《悟學.第171篇》論語. 子路第十三.新解讀(二十)悟學.十八子 20200412 亥-子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 《悟學.第197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悟學.第197篇》論語. 憲問第十四.新解讀(二十三)悟學.十八子 20200419 亥-子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