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軍護航官兵家屬建微信群 互幫互助構築「避風港」
丈夫不在家的日子裡,她們用網絡架橋,以微信牽線,互幫互助,解決家庭中的困難,共享生活中的快樂,構築起了互通互愛的堅強「避風港」,全力支持著在亞丁灣戰風鬥浪的丈夫們。 濰坊艦範冠卿政委的妻子劉向華是這個群的組長。從丈夫和戰友們出航之後,她每天下班後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打開微信查看群裡的消息。 「嫂子,這事該不該告訴他啊?
-
「群裡關係」增進「鄰裡關係」
國慶剛過,濤子結束休假回到北京家中,安頓好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在微信群裡跟鄰居們打招呼:「我回來了啊,從家裡帶了幾斤板慄,有需要的儘管『吩咐』啊。」濤子家住北京東南五環外一個年輕的小區,入住剛剛5年,業主也多是年輕的「剛需」購房者。和老舊小區不太一樣,這裡的鄰裡關係有全新的維繫方式——微信群。
-
福州臺江強化社區黨委引領小區管理 營造鄰裡和諧好氛圍
小區黨支部黨員和居民一同到社區探討小區治理。福州曙光社區紅星苑小區黨支部供圖 家住福州臺江區鰲峰街道曙光社區紅星苑小區的李碧巖今年63歲,他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前是小區物業的一名電工。自2016年退休以來,李碧巖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志願服務之中,他常常主動上門修理電路,居民們還向他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
寧波蘭園小區共享廚房演繹鄰裡一家親
蘭園小區幸福百家宴。(楊靜王博攝) 「奶奶,這是我做的!」「很贊!」鄞州區福明街道江城社區綠城寧波中心蘭園小區近日舉行了一場趣味烘焙活動。 蘭園小區是個高檔小區,但存在著鄰裡互不熟悉、孩子缺少玩伴等現代都市「高樓病」。「小區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住所,還要承載更多幸福生活的願望。」蘭園小區業委會主任盧超說,近年來,這裡的近800戶業主攜手綠城物業、江城社區、方太集團等單位,共同建設「幸福社區」。 鄰裡關係的改善,源於一個共享廚房。
-
磕磕碰碰 和和睦睦 說說鄰裡那些事兒
樓上樓下有暖有煩李娜一家去年搬進了錦繡觀邸小區,住了將近一年,除了隔壁鄰居偶爾會見到之外,樓上樓下鄰居幾乎沒遇到過:「說實話,遇到也不見得認識呢!」不過,好在有單元樓的微信群,雖然沒見過面,但有什麼問題可以在群裡溝通。
-
感知日照|鄰裡互助成就社會和諧
比如我市前年被《人民日報》點讚的最美人梯,林海小區幾個不太熟識的鄰居合力將孩子從樓上救下;平日裡看到鄰居門上掛著鑰匙,及時敲敲門送進去;外面下著雨,發現樓下鄰居的車窗沒關,拿個塑料布蓋一蓋,並在小區微信群裡善意提醒;等等。和諧的鄰裡關係,就在這樣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慢慢培養。
-
泰州最後一批四家鄰裡客廳集中掛牌
「鄰裡客廳」是在小區公共區域打造的可供居民休息交流的空間,讓業主成為入室親朋,通過「鄰裡客廳」的空間功能營造,實現鄰裡間交融與分享、互助與關愛,給業主生活增添更多溫情和情趣,為打造和諧鄰裡文明小區添磚加瓦。7月5日,本報報導了城北花園半島33號樓架空層有個「鄰裡客廳」。該客廳由居民自發打造,溫馨有愛,鄰裡互助。
-
夯實鄰裡「小治」 服務老舊小區「大治」
12月2日,家住馬家堡街道玉安園5號樓的武錫乾看到微信群裡的信息:老哥哥,今兒我去醫院檢查身體,您替我上個班兒吧。武大爺趕忙一邊穿外套一邊往門口走。今年已經70歲的武錫乾大爺已經退休很多年了,是什麼工作讓他這麼上心與牽掛呢?
-
限行|滄州這一小區已納入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
河北滄州這一小區已納入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滄州市運河區電廠北院小區私搭亂建」的問題。河北滄州市運河區城市管理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此小區已納入明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待改造時一併解決。該單位將加強日常巡查防止新增違建。
-
與鄰裡一起拼實惠 長沙小區興起了"社區團購"模式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朱蓉 實習生 楊金浩 一天數十單 從日用百貨到生鮮蔬果皆可團 7月25日,家住城南鑫遠逸園的易小姐一個名叫「××拼拼團」的微信群信息不斷跳動。根據群內信息顯示,截至下午3時30分,這個主要由同一小區團友組成的拼單群內,已有34筆訂單。
-
邯鄲市竇莊社區舉辦「鄰裡節」 鄉裡鄉親一家人
邯鄲市竇莊社區舉辦「鄰裡節」 鄉裡鄉親一家人 2014-10-20 14:53:00 導讀:10月18日,邯鄲市叢臺區竇莊社區迎來了一個特別的節日——「鄰裡節」。鄰裡節上,社區居民自己組織的文藝匯演精彩紛呈,相聲、小品、舞蹈等輪番上演。
-
金牌紅色社區|業主遇到難事急事 都會在微信群裡說一說
…… 自從裕華區建華南街道潤園社區建立 " 紅管家 " 微信群,小區業主遇到難事急事都會在這個微信群裡說一說。看到業主留言,當天坐班的 " 紅管家 " 會登記在冊,逐項幫忙解決,解決好了也都會第一時間在微信群回復。這個 " 紅管家 " 就是潤園社區打造的紅色社區社會組織,前不久榮獲 " 石家莊金牌紅色社區社會組織 " 榮譽稱號。
-
洪雅: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營造和諧鄰裡氛圍
洪雅縣「依雲觀邸」小區現有樓宇13棟、單元39個,住戶634戶,人口1600餘人。今年3月25日正式建立小區黨支部後,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成效逐漸顯現,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和諧鄰裡「一家親」突出黨建引領 發動治理「生力軍」「進出請戴好口罩,主動接受體溫測量。」
-
如何建微信群的三種方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微信了,可能好多人還不知道微信也有群的功能。那麼微信怎麼建群又腫麼加群呢?下面微知樂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微信建群和加群的方法。首先你要有一個個人的微信號,如果木有呢就去申請吧,這裡就不介紹微信的申請方法了。
-
微信群也是公共場所!廣州一業主微信群裡罵人,被判賠禮道歉
微信群裡肆意辱罵他人,構不構成侵權?廣州一業主在小區微信群裡罵街,先是上傳鄰居照片,緊接著發送涉及狗相關的辱罵性的文字信息。結果該業主相繼被四名鄰居告上法院,被要求賠禮道歉並分別賠償1萬元精神損失費。面對控訴,被告業主辯稱自己不構成侵權,涉案微信號並非其本人在使用。
-
立體四合院 回歸鄰裡情
不過,昌平回天地區有一座「立體四合院」,雖說是高層樓房,鄰裡卻少了距離感,多了些親情。天通北苑第二社區1號樓1單元共16層樓,298位居民都參與到設計管理中,利用每層公共空間打造樓門文化,一層一主題。一年多來,環境變美了、鄰裡熟悉了,不少居民感慨:「曾經的四合院又回來了。」
-
眉山市洪雅縣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營造和諧鄰裡氛圍
增設的兒童遊樂設施聚焦群眾訴求,辦事議事「強民主」「依雲觀邸」小區建成已有10餘年,曾經存在環境衛生差、基礎設施少、安全隱患多等問題,業主一說起來就「腦殼痛」。之後,通過召開業主大會,在微信群公告,在小區公示欄、樓道口張貼公示等方式告知業主。再組織支委、業委會成員、樓棟長等入戶徵求業主意見,由民意決策《決定》是否落實。如果業主籤字按手印「贊成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就立即組織物業公司實施。如今,小區矛盾少了,氛圍好了,業主紛紛為「小區黨支部」點讚:「真正實現了有事好商量,小區的事情由大家一起商量,人人參與,特別好。」
-
蘇州這家鄰裡中心開業啦!還有這些鄰裡中心在建……
兆佳巷鄰裡中心位於兆佳巷南、鍾南街西、方洲路北,是園區湖東居住組團核心地段。緊鄰軌道交通1號線鍾南街站,周邊集聚中海、天地源等11個居住小區,規劃總人口約6萬人。
-
戶籍業務辦理,微信群就可以!
派出所戶籍民警通過研究創新為民服務的模式,通過建立多個百人微信群全面了解群眾需求,不僅讓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少跑路,在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微信群也開始發揮網絡宣傳功能。李慧媛是青山區公安分局春光小區派出所的戶籍民警,在為轄區居民辦理身份證、居住證時,她都會留下他們的聯繫電話,等證回來以後第一時間給居民打電話來取證。
-
晉江一村級微信群為重病村民募捐數十萬!
,這個微信群不但帶動村民們互幫互助,也號召大家支持鄉村建設,參與移風易俗,營造了和諧、友好和文明的村風。 自從2018年10月創建了名為「洪塘人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村級微信群,隔三差五,洪塘村黨支部書記張清讀及村幹部都會在群裡發布村裡近期的建設項目、全村的工作和工作計劃,而村民想反饋意見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