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構改革進行時:國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成效漸顯

2020-12-15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題:稅務機構改革進行時:國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成效漸顯

新華社記者鬱瓊源

8月,迎來了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完成掛牌後的首個納稅申報期。

新機構、新要求、新風貌。改革是否影響納稅人辦稅?新稅務機構如何提升服務效能?記者近日深入一線調研,感受改革給企業帶來的新變化。

「進一個廳、取一個號、排一次隊、提一次申請、報一套資料,原來分屬國稅地稅的業務如今一次性辦完,辦稅更快,體驗更佳。」經歷市級新稅務機構掛牌的首個徵期後,江蘇省常州北控安耐得環保科技公司的劉會計告訴記者。

目前,全國各省份都出臺了「全程網上辦、最多跑一次」清單。國家稅務總局統一規範了核心徵管系統各業務事項的報送資料,使納稅人只需登錄一個電子稅務局、進一個辦稅服務廳、提交一套辦稅資料即可完成涉稅事項辦理。國地稅合併後,納稅服務熱線不再區分國稅、地稅業務,實現了涉稅業務「一鍵諮詢」。

在江西南昌市的昌東工業園,江西紡織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繼良對國地稅合併後的種種變化感受頗深:「出口退稅的速度加快了,給企業資金流轉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時間就是金錢。目前,美、歐、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型超市裡,不少服裝都來自江西紡織集團。張繼良說,網上申報,精簡報稅流程,資料不用重複報送,大大節約了企業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

改革推動稅務部門服務更主動,更好為企業解決難題。

重裝備企業廣西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劉傑告訴記者:「2010年公司成立以來,設備投入45.09億元,佔整個企業總投入的69.8%,引進的大量進口設備產生了金額較大的增值稅留抵,需抵扣的增值稅無法在企業投產初期快速消化掉。」

劉傑說,隨著國家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地方稅務部門多次上門進行政策輔導,最近公司已遞交留抵稅額退稅申請,退稅一到位,就能騰出更多資金進行科技創新、產品升級和擴大再生產。

據了解,國地稅合併後的首個徵期,全國實體辦稅大廳累計辦理涉稅業務2257萬筆,比去年同期增加10.75%,納稅人通過網上辦稅廳辦理涉稅業務1.62億筆,比去年同期增加18.25%,實現徵期平穩順利渡過。

辦稅服務的改善,還表現在稅務執法的規範。

「國地稅合併後,稅務部門不再『兩頭查』,檢查標準一個樣,既維護稅法的尊嚴和稅務部門的公信力,也能避免執法尺度不一致,執法更公平。」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國強鍍鋅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袁國強說。

改革,為納稅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稅收紅利。但對稅務機構自身而言,也面臨職責分工調整帶來的工作量增加、新業務亟待熟練等新挑戰。

「契稅申報我們之前接觸的比較少,在給納稅人辦理業務時心裡沒底」「增值稅申報計算較為複雜,剛開始接觸的時候還真有點犯難……」在廣西柳州市稅務局,原國稅地稅工作人員把實際工作中碰到的難題告訴記者。

「把心談穩,把話談實,真正為幹部解開思想疙瘩,解決工作問題,才算盡了我這個『班長』的責任。」柳州市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局長孟宗民介紹,為儘快提升稅務幹部綜合業務素質,過渡期間採用原國地稅人員兩兩搭配、互相幫帶、共同提高的辦法,既促進隊伍儘快融合,又防範了銜接關口帶來的風險。

「現在,每節課的學習資料都很重要,好像回到了讀書上學的時候。」廈門市稅務局青年黨員幹部林曉強拿著厚厚的學習資料說。

為迎接8月徵期,廈門市稅務局推出「秒表練兵」計劃,為辦稅人員人手配備秒表計時器,由原國地稅黨員業務骨幹相互擔任培訓講師。僅一個月時間,在廈門市思明區稅務局辦稅廳,納稅人平均等候時間縮短了44.32%,業務平均辦理時間縮短了28.19%。

一線稅務工作人員中不少都是「90後」年輕人。江西省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局長胡立文表示:「要把加強黨的建設與引導青年投身改革結合起來,培養出更多有信念、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稅務青年幹部;同時,要充分信任、熱情關心、嚴格要求青年幹部,為他們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據了解,國地稅合併後,黨員比例超過70%。在寧夏銀川市稅務局金鳳區辦稅服務廳,一群胸前佩戴黨徽的稅務幹部正緊張地忙碌著。全國百佳辦稅服務廳主任馬麗正在給一家集團化連鎖超市的稅務經理李榮進行納稅輔導。

8月首個徵期已平穩渡過,稅務機構改革正向基層延伸,與此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再出10項新舉措優化稅收服務……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下,稅務機構改革與減稅降負持續推進,助力實體經濟更穩步前行。(完)

相關焦點

  • 縣級國地稅合併,24年國地稅分設成歷史,80多萬稅務幹部合二為一
    多位財稅專家認為,國地稅由分設向合併改革有利於提高運行效率,提升納稅人便利度,降低納稅遵從成本,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根據改革部署,隨著國地稅合併之後,還需要「總結經驗找差距、優化完善再升級」,做好「三定」(即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等事情,同時還會大力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降低納稅成本。1993年之前,省及省以下級地方政府只有一個稅務局,負責所有稅收和非稅收入徵收,匯總收入後中央從中抽成。
  • 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改革需統籌協調處理好四大稅收關係
    但由於社保、罰沒等非稅收入涉及大量的自然人,劃轉後納稅人數量將呈集合級數增長,將如此規模龐大的徵管任務由社保、基金、收費徵管部門轉移到稅務部門,無論是繳費人還是稅務部機關都有個適應問題。自然人較鬆散,納稅申報能力也較弱,如不能按時申報、如實申報,是否適用稅收徵管法強制執性?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稅費是匯總繳納還是對應開票?
  • 國地稅合併,到底是怎麼回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6月15日,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國地稅合併正式啟動,全國省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從這一天起,省一級稅務機關不再分國稅與地稅,統一為國家稅務總局各地稅務局。自1994年實行分稅制後,分家24年的稅務機關重又合二為一。
  • 重磅| 國地稅合併正式啟動:36個省市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
    王軍要求,全國稅務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思想,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省級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和統一掛牌為契機,繼續紮實推進各項改革,全力打贏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攻堅戰,努力構建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徵管體系,深入踐行「機構改革,服務先行」理念,不斷提高納稅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以新擔當新風貌展示新形象新作風,攜手共創新時代新稅務的美好未來
  • 稅務機構改革下一步 「三定」方案與社保費徵管職責劃轉
    7月20日,全國所有縣鄉新稅務機構全部統一順利掛牌,一律以新機構名稱對外開展工作,標誌著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已取得全國省市縣鄉四級國稅地稅分步合併和新機構完成掛牌重要階段性成效,稅務機構改革第一場攻堅戰圓滿收官,下一步改革將向逐級制定和落實「三定」規定、逐級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等領域縱深推進。
  • 國地稅合併:3.4萬個機構被撤銷 2.2萬名正職轉副職
    本報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導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國地稅機構合併,還是新個稅法的落地,稅務部門都是最核心的執行部門。3月12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介紹了減稅及機構改革的相關情況。機構合併成效較好從1994年順應分稅制改革而分設國稅、地稅兩家,到24年後在新形勢下國地稅又歸於合併——這場涉及80萬稅務「大軍」的機構改革,從政策發布至今剛好滿一年時間。「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困難比預想的要大,成效比預想的要好。
  • 國地稅合併成績單:機構精簡超3萬個 2萬餘名領導幹部由「正」轉...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國地稅合併成績單:機構精簡超3萬個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省級及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是最為複雜的一項,涉及國地稅幾萬機構、百萬人員以及十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第一財經從稅務總局獲悉,國地稅改革完成後,省市縣鄉稅務機構數量大幅「瘦身」,其中廳級稅務局數量較合併前減少45個,省級、市級、縣級稅務局內設機構、事業單位和派出機構分別減少709個、5349個和2.49萬個,撤銷縣局稽查局3900多個。
  • 國稅地稅合併 北京市稅務局6月15日掛牌
    在這座佔地1485平方米、共85個服務窗口的服務大廳裡,市民可以辦理國地稅納稅申報、發票管理、綜合服務等700餘項涉稅事項。同時這裡還同步開設了24小時自助辦稅廳,可以為納稅人提供不間斷的發票認證、申報納稅、報稅清卡、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列印等多項納稅服務。在這裡,納稅人可以統一辦理所有稅收業務,享受「一廳通辦」「一網辦理」等優質服務。
  • 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今掛牌,省國稅省地稅正式合併
    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今日掛牌,省國稅省地稅正式合併!6月15日上午,在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後,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掛牌成立,原江蘇省國家稅務局、江蘇省地方稅務局正式合併!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地稅合併後,納稅人在綜合性辦稅服務廳、網上辦稅系統可統一辦理所有稅收業務,實現了「一廳通辦」、「一網辦理」,12366稅收政策實現了「一鍵諮詢」,統一了執法尺度和稅收政策口徑。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41個辦稅服務廳實現「一廳通辦」,12366納稅服務熱線及特服號全面啟用新的語音導航,已受理各類稅收業務諮詢近百萬。
  • 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
    國稅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順利度過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熱點聚焦)8月,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迎來掛牌成立後的首個納稅申報期。時隔24年後,原國地稅從分設到合併,改革總體推進情況如何?新稅務機構怎樣優化服務,改善納稅人辦稅體驗?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力,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本報記者赴江西、廣西等省份進行了實地調查。
  • 「合作不合併」兩年之後,國地稅這次真要合併了!
    ,合併後機構的領導權屬,方案明確將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根據該方案,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 開封市稅務部門集中走訪座談 「把脈」縣區局「三定」後首個徵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先亮 通訊員 劉霞 杜鵬「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我們本來以為在改革期間大廳會很忙碌,申報稅款會不方便,但去市民之家辦理業務時我們驚喜地發現,一個窗口就能辦理各種稅務事項,發票領用、稅款申報、抄報稅都很順利。
  • 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熱點聚焦)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人民視覺8月,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迎來掛牌成立後的首個納稅申報期。時隔24年後,原國地稅從分設到合併,改革總體推進情況如何?新稅務機構怎樣優化服務,改善納稅人辦稅體驗?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力,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本報記者赴江西、廣西等省份進行了實地調查。
  •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國地稅機構合併努力做到「四合」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韓潔、王希)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13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回答關於「國地稅合併」問題時說,稅務部門將在改革中努力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確保改革積極平穩紮實如期落地。
  • 原國、地稅合併 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正式掛牌
    肖雨 攝中新網廈門6月15日電 (楊伏山 肖雨)新組建的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15日正式掛牌,此舉標誌著原廈門市國家稅務局、廈門市地方稅務局正式合併,備受關注的廈門市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由此拉開大幕。該新機構成立後,廈門市內各區級新稅務機構也將陸續掛牌。
  • 535個市級國地稅局統一合併掛牌 縣級將在7月底前完成
    而按照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總體安排,在7月底前,市、縣級稅務局將逐級分步完成集中辦公、新機構掛牌等改革事項。隨著市級國地稅局正式合併掛牌後,下一步縣級國地稅將合併。目前改革進入「改好省局樹樣板」與「市縣推進全覆蓋」並行的階段。目前國家稅務總局領導分赴部分省市調研、指導稅務機構改革工作,並出席有關市級新稅務局掛牌儀式。
  • 國地稅合併後首次幹部大會召開
    7日上午,作為我市首個開展機構改革工作的部門
  • 市縣級國地稅機構即將合併 部分領導職位已調整到位
    繼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國稅局、地稅局合併且統一掛牌後,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新的市縣級稅務機構即將陸續掛牌。按照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總體安排,在7月底前,市、縣級稅務局將逐級分步完成集中辦公、新機構掛牌等改革事項。
  • 全國省市縣鄉四級國稅地稅完成合併和掛牌 稅收徵管體系邁向高效統一
    系統同步保證升級圓滿成功,辦稅服務廳秩序井然,網上辦稅平穩順暢,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保障——7月20日,全國所有縣鄉新稅務機構全部統一順利掛牌,標誌著稅務機構改革已取得全國省市縣鄉四級國稅地稅分步合併、新機構完成掛牌的重要階段性成效。「國稅局」「地稅局」退出歷史舞臺,新稅務機構全新亮相。
  • 國稅地稅改革第一戰收官,稅收徵管體系邁向高效統一
    系統同步保證升級圓滿成功,辦稅服務廳秩序井然,網上辦稅平穩順暢,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保障——7月20日,全國所有縣鄉新稅務機構全部統一順利掛牌,標誌著稅務機構改革已取得全國省市縣鄉四級國稅地稅分步合併、新機構完成掛牌的重要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