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鼠年大吉,蒸蒸日上,今年一定發

2021-01-17 騰訊網

《臘月二十八日》

(宋)馮時行

晷景餘三日,憂愁盡一年。

酒侵新歲熟,花待故枝妍。

鄰裡多遺饋,庖廚有盛煙。

擁爐風雪順,春意欲相先。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這也是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這一天,在山西太原,人們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省人們也是"二十八,蒸饃炸疙瘩。"北京人在這天"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家家戶戶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祝你,鼠年大吉,生活事業蒸蒸日上,今年一定發!(中國農林科技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春節傳統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
    春節傳統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鼠年大吉,生活事業蒸蒸日上臘月二十八,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二十八,蒸饃炸圪塔」、「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等說法。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
    農曆臘月二十八了,年味越來越濃。今天又有哪些習俗呢?一、發麵、蒸饅頭我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的說法。民間傳統風俗,臘月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戶戶要準備過年吃的雞鴨魚等肉類,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蒸饅頭了。蒸饅頭寓意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常言到「三裡不通俗,十裡改規矩」。臘月二十八這天全國各地風俗有所不同,這天有的地方開始發麵,有的地方已經開始蒸饃。北京人在這天是「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 美麗河北e起過年|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生活蒸蒸日上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八。除夕的腳步越來越近,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一天還有哪些風俗,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資料圖。如今,外面賣的饅頭花樣繁多且價格不貴,所以平日自己發麵蒸饃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每到年關,很多人還是會按照老輩傳下來的習慣,在臘月二十八這天發麵,準備第二天蒸饅頭。打年糕年糕是為春節製作的糕就稱為「年糕」,因為「糕」與「高」諧音,過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願。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時間:2019-02-02 15:0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發麵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各家各戶在臘月二十六、臘月二十七準備了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就要發麵,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為什麼選擇用發麵呢?據說是因為過去社會發展低下,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做好了容易壞,只有發麵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慢慢地這一傳統就持續到了現在。另外,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
  • 臘月二十八的習俗你知道幾個?蒸饃發麵貼花花?老農:還少一個
    到了臘月二十八,距離除夕夜就真的沒幾天了。很多人知道除夕和初一有很多習俗,各種講究,卻不是到在這兩天之前,也是每天都有每天的事情做。俗話說:「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短短一句話裡,提到了臘月二十八的哪些習俗呢?
  • 壹點音頻丨陪您過年:臘月二十八,跟家人一起「打糕蒸饃貼花花」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按照傳統習俗,需要「打糕蒸饃貼花花」。先來說說打糕蒸饃。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年前要開始準備主食了,也就是發麵。在過去沒有速效發酵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擱, 發麵不愛壞, 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 ,準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發出來了,二十八這天開始蒸紅棗花卷等帶餡料的主食。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年味兒漸濃,辛苦一年的您回家了嗎
    各地風俗不同,一些地區臘月二十八就已經過年了很久以前,在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區,就有二十七製作豬肉,二十八凌晨祭神然後舉家外逃避難,正月初一返鄉,初二走親訪友,初三祭祖,初四繼續訪友的風俗習慣。安徽宿松與太湖交界處,也流傳著臘月二十八過年的習俗。
  •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創作開運禮」「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今天要做5件事
    就有俗語表示,「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八都要幹啥呢?1、臘月二十八要剪髮對於人們來說,一年到頭都在忙,好不容易到了過年,當然要好好捯飭一下,不過有種講究是要臘月二十八剪髮,其實這種說法就是一種比喻,因為臘月二十八剪髮意味沒有到正月,而在正月剪髮講究是不太好的。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花 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老北京風俗——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 臘月二十八習俗有什麼?貼年畫只是其中之一
    臘月二十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漢族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漢族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 簡談臘月二十八習俗
    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大部分人家便開始在家忙著做美味食品了。打年糕,做麻花,撈油餅,做各種油煎小麵食,再蒸上些把白面饃成了一天主要的任務。此時,心靈手巧的大姑大嬸也會拿出紅紅的紙片剪起窗花來。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給麵食來點猛料!太香,我不敢聞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的傳統習俗,到了今天就要準備各種麵食了,那葉子今天給麵食來點配料,做個香菇牛肉醬,過年不管是配上什麼麵食,還是作為一些菜的蘸料,來一點,就很香,很多家庭春節也一定少不了火鍋,這香菇牛肉醬也可以作為火鍋小料的一部分,當然,火鍋小料種類很多,葉子明天來專門分享火鍋小料的做法,今天先來說說這麵食的絕佳伴侶--香菇牛肉醬的做法。
  • 年前一周忙點兒啥|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
    來源:中宏網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花>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
  • 春節習俗:為什麼要在農曆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發麵做饃?
    在接下的幾天裡,小道我會每天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春節的習俗,陪小夥伴們一起過大年哦~那麼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八,在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呢?,打糕蒸饃貼花花」。不同地區的人在廿八這一天其實準備的也是有一些不同的,例如山西省的人會在廿八這天就蒸好饃饃等著過年,而河南省的人會不但蒸饃還要炸圪塔。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饃,好看又好吃的棗山饃,寓意美好團圓!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從這句民謠中就能知道了,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發麵蒸饃,準備過年的主食了。老北京還有句民間諺語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饃饃」,為什麼二十八發麵,二十九才蒸呢?是因為以前沒有速發酵母粉,都需要用老面肥發麵,冬天溫度又低,發麵時間長,所以大家都是在年二十八把面揉好,發酵一晚,到了二十九了才能發好面,動手蒸饅頭。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要的就是一個「發」字
    年俗都是古人對美好的嚮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都是寓意吉祥的,「二十八把面發」更是如此,要的就是一個「發」字,新的一年發發發,即便發麵不需要那麼長時間,也要今天只發麵,明天做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