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開運禮」「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今天要做5件事

2020-12-04 惠農圈圈

眼看馬上就要過年了,距離春節越來越近,老百姓們也都開始認忙年中,不管是趕大集買年貨,還是其它的一些習俗,都能反映出民間的風俗文化,其背後也有重要意義。就有俗語表示,「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八都要幹啥呢?

1、臘月二十八要剪髮

對於人們來說,一年到頭都在忙,好不容易到了過年,當然要好好捯飭一下,不過有種講究是要臘月二十八剪髮,其實這種說法就是一種比喻,因為臘月二十八剪髮意味沒有到正月,而在正月剪髮講究是不太好的。我們之前都聽說過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其實也不過是音譯的說法,是古人「思舊」的一種表現,但久而久之就成了習俗,不過想理髮的朋友還是得抓緊時間,要知道年底剪髮的人非常多哦~

2、臘月二十八要趕集

對於忙年的人來說,這一天十分重要,因為這是忙年的關鍵時刻,各地都會有趕大集的風俗,因為過年需要很多年貨,像是蠟燭、對聯、瓜果蔬菜以及堅果等,都是過年必備的物品,所以在大集上能看到琳琅滿目的東西,可以一次性買完,而大集上熱鬧的氛圍也是一大亮點,讓大家充分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對於城裡人也一樣,需要去超市或菜市場買年貨,準備過年使用。這個時候列好清單很重要。

3、臘月二十八要發麵、蒸饃和貼花

在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發麵蒸饅頭,有的人也會蒸出不一樣的米糕或者饃饃,有些帶有大棗或紅糖,這發麵也有比較吉利的講究,預示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大發財。而各家各戶也會貼窗花,演變到現在也就是貼對聯和福字,讓新的一年能夠在美好的寓意裡,呈現大紅大紫的狀態。而在這一天,也是呈現年味的關鍵時刻。

4、臘月二十八要沐浴

對於民俗來說,臘月二十八這一天要認真沐浴,因為這樣會洗掉一年的晦氣,在新的一年可以接收新的福氣,而這種洗澡的感覺也會讓大家心情舒暢,從而帶著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年。有的人可能不太講究,會比較晚洗澡,甚至正月想洗澡,建議不要這麼做,尤其大年初一最好安安靜靜玩耍就好。

5、臘月二十八要洗衣服

跟洗澡比較類似,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洗衣服也是比較關鍵的事,因為正月裡不建議洗衣服,而有些人忙活很久之後會有髒衣服,通過洗衣服也會去除晦氣,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年。

對於臘月二十八這一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並不比平日裡的工作清閒,但是大家為了開心過個年,所以也會讓人看到開心的忙碌。在忙年的習俗中,各地都有不同的情況,不過大家對忙年的心情是一樣的。建議大家及時忙年,小編也在此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大吉大利,萬事順心哦!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八。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時間:2019-02-02 15:0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打糕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 春節傳統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
    春節傳統習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鼠年大吉,生活事業蒸蒸日上臘月二十八,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二十八,蒸饃炸圪塔」、「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等說法。
  • 壹點音頻丨陪您過年:臘月二十八,跟家人一起「打糕蒸饃貼花花」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按照傳統習俗,需要「打糕蒸饃貼花花」。先來說說打糕蒸饃。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年前要開始準備主食了,也就是發麵。按著老理兒說,從初一開始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和炒菜,因為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烙與落諧音,均屬不吉利,所以不少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夠全家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人們祈盼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和和美美,順順利利,於是就刻意將那些聽起來諧音不和諧的事給一一避開。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
    農曆臘月二十八了,年味越來越濃。今天又有哪些習俗呢?一、發麵、蒸饅頭我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的說法。民間傳統風俗,臘月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戶戶要準備過年吃的雞鴨魚等肉類,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蒸饅頭了。蒸饅頭寓意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常言到「三裡不通俗,十裡改規矩」。臘月二十八這天全國各地風俗有所不同,這天有的地方開始發麵,有的地方已經開始蒸饃。北京人在這天是「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 美麗河北e起過年|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生活蒸蒸日上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八。除夕的腳步越來越近,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一天還有哪些風俗,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蒸饃這一天,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山西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二十八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年味兒漸濃,辛苦一年的您回家了嗎
    年關將至「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經過了前兩日的殺年豬和宰公雞,過年時要吃的肉類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到了二十八這一天就該準備麵食了。聽當地老人們說,還處在封建時代的當地人,祖輩是地主出身,家中少不了僱傭僕人伺候,工人們大多三十兒晚上要回到自己的家中過年,這樣地主家便無人服侍。所以就趕在臘月二十八僕人還在的時候吃了年夜飯,次日凌晨發放工錢,再讓工人們返鄉過年。如今,雖然沒有了地主,但是二十八團年的形式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給麵食來點猛料!太香,我不敢聞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的傳統習俗,到了今天就要準備各種麵食了,那葉子今天給麵食來點配料,做個香菇牛肉醬,過年不管是配上什麼麵食,還是作為一些菜的蘸料,來一點,就很香,很多家庭春節也一定少不了火鍋,這香菇牛肉醬也可以作為火鍋小料的一部分,當然,火鍋小料種類很多,葉子明天來專門分享火鍋小料的做法,今天先來說說這麵食的絕佳伴侶--香菇牛肉醬的做法。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發麵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各家各戶在臘月二十六、臘月二十七準備了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就要發麵,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為什麼選擇用發麵呢?另外,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鼠年大吉,蒸蒸日上,今年一定發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這也是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這一天,在山西太原,人們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省人們也是"二十八,蒸饃炸疙瘩。"北京人在這天"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 臘月二十八的習俗你知道幾個?蒸饃發麵貼花花?老農:還少一個
    到了臘月二十八,距離除夕夜就真的沒幾天了。很多人知道除夕和初一有很多習俗,各種講究,卻不是到在這兩天之前,也是每天都有每天的事情做。俗話說:「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短短一句話裡,提到了臘月二十八的哪些習俗呢?
  •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那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麼?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花 年謠雲
  • 年前一周忙點兒啥|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
    來源:中宏網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花>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老北京風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按照傳統習俗,從初一開始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和炒菜,所以老北京人習慣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做主食。
  • 春節習俗:為什麼要在農曆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發麵做饃?
    今天已經廿八啦,小夥伴們應該已經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吧?新年的鐘聲越來越近了,狗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新年的習俗都有多少了解呢?在接下的幾天裡,小道我會每天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春節的習俗,陪小夥伴們一起過大年哦~那麼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八,在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呢?
  • 簡談臘月二十八習俗
    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大部分人家便開始在家忙著做美味食品了。打年糕,做麻花,撈油餅,做各種油煎小麵食,再蒸上些把白面饃成了一天主要的任務。此時,心靈手巧的大姑大嬸也會拿出紅紅的紙片剪起窗花來。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 臘月二十八習俗有什麼?貼年畫只是其中之一
    臘月二十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漢族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漢族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饅頭還能做出「花」來,好看好吃營養高!
    「二十八,把面發,打糕蒸饃貼花花」,這兩句是我們在過年的時候,最常聽到的民謠了。在臘月二十八之前,我們準備的年貨都是魚肉、豆腐之類的食材,而到了二十八這一天,家家戶戶就要開始準備麵食了。為什麼在臘月二十八準備麵食呢,因為在以前,做麵食根本就沒有現在方便,如果提前發麵就會很容易壞掉的。所以在二十八發麵,而且在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間是不可以動刀的,只能吃饅頭,所以二十八做的麵食就要一直吃到年初五。 不同的地方,過年的風俗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開始發麵了,而有的地方卻開始過年了。
  • 「創作開運禮」即使是做刺客,張良行刺的水平也遠高於一般刺客
    也就是說,上述幾位刺客基本屬於自殺式襲擊的範疇,不管刺殺能不能成功,刺殺者的性命基本上要搭進去。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也搞過一次刺殺行動,他刺殺的是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他的行刺雖未成功,但他卻能全身而退,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