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八旗特種部隊——京西健銳營

2020-12-14 下午歷史茶

香山腳下有一組北京僅存的城池式武備建築,名叫健銳營演舞廳。它背倚西山群峰,曾是清朝訓練及檢閱八旗軍士的場所。

乾隆時期,徵戰頻仍。平準格爾、定回部、掃金川、降緬甸、鎮安南、屏衛關隴……乾隆晚年曾回顧他立即經歷的十項重大戰事,稱之「十全武功」,並自詡「十全老人」。為了這些戰爭,他還下令在京西組建特種部隊,進行軍事訓練。其中,健銳營就是在徵討大小金川的戰役中,造就的一支以雲梯攻城碉為特技的專業部隊。

大小金川偏居川西一隅,山勢險峻,溝壑相連。為了加強防禦,當地土司還在戰略要地砌築了許多高大、堅固的石碉樓,使得清軍久攻不克,傷亡十分慘重。為了奪取勝利,乾隆苦思良策,下令北倚西山仿建碉樓,並從八旗子弟中挑選翹勇善戰的將士,組建一支精銳之旅,演練攻碉戰術。

終於,乾隆十三年,也就是1748年,清軍大捷。次年,為嘉獎這支部隊,乾隆命其長期駐紮在京西,並加強營房建設,賜名「香山飛虎健銳雲梯營」。

按照八旗營房的建制,健銳營分左右兩翼,順著山岡的起伏而營建。其中,68座碉樓是健銳營最顯著的標誌。這些碉樓大多由番子營裡的金川工匠砌建。番子營,俗稱寨子,設在健銳營營房旁邊,許多西南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的樂工與工匠聚居於此,他們大多是大小金川戰役中的俘虜。

健銳營建造了一個大型的演武廳,供八旗兵丁合練。乾隆對這支特種部隊尤為重視,曾多次親臨閱兵,犒賞賜宴,並賦詩讚曰:「八旗子弟兵,健銳此居營。聚處無他誘,勤操自致精。一時看斫陣,異日待幹城。亦已收明效,西師頗著名。」

健銳營除了訓練攀爬的功夫外,還演習鳥槍、騎射、摔跤、舞鞭、舞刀、抬槍等技藝,並加設船營在昆明湖操演水戰,增開了越來越多的特技訓練。

作為八旗的一支精銳部隊,健銳營在乾隆時期幾次大的軍事行動中浴血奮戰,憑藉特技立下赫赫戰功,湧現出了德楞泰、海蘭察等著名勇將,成為乾隆深為倚重的王牌部隊,為鞏固邊疆,平定叛亂,反抗侵略,維護國家統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健銳營」,堪比古代版的特種部隊?
    因此特種部隊往往都是軍隊中最強的中堅力量,包括對人員的選拔,以及進行的訓練和普通的士兵都有著很大的不同。與其說他們是特種部隊,倒不如說他們都是超精銳部隊。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其實在歷史上其實並不乏「特種部隊」的身影,在清朝便曾誕生過一支叫「健銳營」的具有特種部隊性質的部隊,在多起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西山健銳營:大清特種部隊的興盛與衰落
    二、健銳營的創建 健銳營,全稱飛虎雲梯健銳營,是駐紮北京西郊香山的一支特種部隊。健銳營的前身,是組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雲梯部隊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川金川土司挑起事端。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派川陝總督張廣泗出兵金川平定戰亂。
  • 八旗禁衛軍中的「健銳營」是支什麼部隊?
    八旗禁衛軍中的「健銳營」是支什麼部隊?清朝的八旗禁衛軍是護衛皇城安全的,所以,戰鬥力相較於其他的八旗兵要強許多,八旗禁衛軍由火器、健銳、神機、善撲四營組成,都是各懷一技的特種部隊。那麼健銳營又是一支什麼樣的特種部隊呢?健銳營是由康熙帝創建的,最初是為拿下大小金川而訓練的一支負有特殊任務的精悍部隊。健銳營又名雲梯營,創建於1748年(乾隆十三年)。一年前,由於藏族土司發動叛亂,乾隆命令四川總督張廣泗出兵金川,是為第一次大小金川戰爭。戰爭初期,當土司依靠當地傳統的碉堡守衛,令清軍束手無策,傷亡慘重。
  • 健銳營,清朝的特種部隊,乾隆爺的王牌軍,書寫無數傳奇
    這支部隊就是健銳營,清朝的特種部隊。▲今日金川美景乾隆中期,大、小金川土司勾結,摩擦周邊土司,周邊土司不敵,向清廷求援。清初之時,與明軍對壘,八旗鐵騎迅速將他們斬於城下。可對方一旦城門緊閉,固守城池,攻城的八旗軍則死傷慘重。當年袁崇煥鎮守的寧錦防線,就給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留下了慘痛的教訓,努爾哈赤甚至因此負傷,無法徹底根治,最後復發而死。
  • 清朝健銳營,被乾隆看重,這到底是怎樣一支部隊?
    這支部隊是一支具有特種部隊性質的部隊,簡單來說就是特種部隊,他們的作用就是專門用來攻城的,在古代來說就是雲梯部隊,只不過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乾隆認為:「開國之初,我旗人躡雲梯肉薄而登城者,不可屈指數,以此攻碉,何碉弗克!」於是「命於西山之麓,設為石碉也者,而簡飛之士以習之。」這就誕生了西山銳健營,而這裡面全都是八旗子弟,至於為什麼都是八旗子弟,乾隆也曾說過:我國家從前用兵,以雲梯登城為要務。
  • 平金川、挫緬甸、大戰天地會……這支清朝「特種部隊」有多厲害?
    而在清朝的大北京,就已有「特種部隊」——健銳營了。健銳營(又名飛虎雲梯健銳營),就是乾隆於1749年(乾隆十四年)建立的。乾隆十三年,金川土司(不是吃的吐司,是四川藏區的部落首領)搞事情,乾隆很!不!爽!於是選出八旗300勇士開始特訓(後增加到3000人)。這支雲梯部隊,就是健銳營的前身。
  • 三山五園全景圖說「八旗兵營篇」
    【自繪插圖目錄】 1、 八旗軍各旗類別示意圖 2、 京西八旗營區分布全圖 3、 北京內城八旗分布示意圖 4、 圓明園護衛營八旗分布示意圖 5、 香山健銳營八旗分布示意圖 6、 八旗軍旗示意圖健銳營高等小學堂【《三山五園地理全圖》局部】上圖中的「健銳營高等小學堂」,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專供健銳營八旗子女學習滿語及騎射的官辦學堂
  • 厲兵秣馬,探訪北京秘境香山大清特種部隊訓練營
    接上文,乾隆皇帝遂下令從駐守北京的八旗兵士中選拔優秀者作為雲梯兵,針對藏地碉堡的特點進行專門訓練。乾隆十三年300名精銳士兵開始訓練,其中上三旗每旗50名,下五旗每旗30名,但是300人的員額遠遠不能滿足徵討金川的需要,不久雲梯兵擴軍至1000名,後增加到3000人。這支雲梯部隊就是健銳營的前身。
  • 一支作戰勇猛的特種部隊,由乾隆欽點組建,最終卻死得很慘
    提到特種部隊,想到是卓越的作戰技能,先進的裝備,過硬的軍事素質。今天要說的這支特種部隊,大家可能不那麼熟悉,那就是清王朝的特種部隊。這支部隊有一個給予了乾隆皇帝厚望的名字----香山健銳雲梯隊。部隊設置在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看到位於北京如果認為它最初設置的功能是為了拱衛京師,保證皇家的安全那就錯了。
  • 《光陰裡的老北京》丨曹雪芹在京西哪兒落過腳
    然而,對於曹雪芹究竟居住於京西何處迄今仍無定論,多數紅學家認定為香山腳下的黃葉村即今天的北京植物園內的曹雪芹紀念館是其在京西的故居。其實,曹雪芹在京西居住時還有多處落腳地,如藍靛廠、門頭村、六郎莊、北辛村、北溝村、上坡村、白家疃、法海寺、功德寺、杏石口等。
  • 二十年代北京西山,昔日八旗精銳駐地
    【團城演武廳】1748年(清朝乾隆十三年),清軍曾經在平定叛亂時,受制於碉樓(大小金川),為此乾隆皇帝以八旗精銳組建成健銳營,同時在北京香山建演兵場,並仿建碉樓用以部隊訓練。晚清時期,演武廳始終作為軍事設施存在。民國初期,這裡成為清華大學(農作物)實驗場。【團城演武廳】清朝健銳營(飛虎健銳雲梯營、健銳雲梯營、西山健銳營、香山健銳營)是一支性質特殊八旗禁衛軍部隊。
  • 西山銳健營:一支見證清朝從鼎盛走向滅亡的「特種部隊」
    前言:健銳營,由組建於乾隆十三年的雲梯部隊演變而來。因健銳營駐紮在北京西北香山腳下,故其又被稱為西山銳健營。西山銳健營成立於乾隆十四年,並在乾隆年間發展至鼎盛狀態;宣統四年,公元1912年,隨著清帝遜位,清朝滅亡,西山銳健營作為軍事單位正式消失;共計存在了165年的歷史。
  • 中國古代山地特種部隊有啥特殊之處?揭秘清朝健銳營的武備與日常
    ▲金川防禦工事乾隆皇帝在讀到他的滿洲祖先如何在17世紀攻破當時的防禦工事時受到啟發。他挑選300名最優秀的人,並用特殊的壁鱗戰術訓練他們。在傳統清軍經過多次失敗後,這支新線軍隊被派往金川,快速有效地結束了第一次金川戰爭。
  • 滿族八旗一覽表——教你怎樣辨別八旗旗幟+各旗名人
    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萬曆四十三年(1615)正式建立八旗,以初設之四旗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增設之四旗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每旗設固山額真(漢名都統)一,梅勒額真(漢名副都統)二,下轄甲喇(漢名參領)五,每甲喇轄牛錄(漢名佐領)五。以後隨著人丁繁衍,所屬佐領時有增設,崇德末年共有佐領三百零九個、半分佐領五個,到乾隆後期增至佐領六百七十個、半分佐領五個,遂為定製,直至清末未變。
  • 抗戰名將佟麟閣靈柩被藏匿8年,國葬於「健銳營」旁有何玄機?
    原來,他是滿族人,葬在清時「健銳營」正黃旗所轄的旗界。「健銳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特種部隊,演武廳是平時訓練和乾隆皇帝檢閱特種部隊訓練的地方。健銳營演武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經報請中共中央統戰部同意,追認佟麟閣將軍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北京市人民政府將人跡罕至的佟麟閣墓修葺一新,樹立了漢白玉石碑,以紀念他英勇抗日的業績。
  • 清代兵制初探之京城八旗
    ,京師八旗的人數比駐防八旗的人數多一些,這裡主要介紹京城八旗。京師八旗各個兵種的兵營,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以及圓明園護軍營、內務府包衣三旗諸兵營、步軍營、火器營、健銳營、神機營等。1.驍騎營。是八旗的騎兵兵營,在八旗兵中規模最大,滿洲、蒙古八旗二十四個旗,每旗一營,共二十四營,共三萬多人。
  • 八旗護軍營總計擁有多少官兵,雍正皇帝為何要專門建立?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西山銳健營組建於清朝乾隆時期,名字是西山健銳營。至於豐臺大營,則是真實存在的,豐臺大營的軍隊是清朝重要的野戰機動力量。那麼,在雍正皇帝在位時期,為何又要組建八旗護軍營。八旗護軍營總計有多少兵力,為何讓雍正皇帝那麼關心呢?
  • 雍正的強盾和乾隆的兵種,父子倆誰更厲害?
    清代,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俗稱「九門提督」,統領滿、蒙、漢軍八旗步兵和京師綠營的馬步兵。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來聊一聊清朝的這兩大軍隊。在真實的歷史中,西山銳健營是乾隆中期組建的,雍正不可能調動西山銳健營。至於豐臺大營則是真實存在的,歷朝歷代中,京師的周圍都會部署一些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