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摩託車是農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為何現在卻很少見了?
說到農村的代步工具,那一定要說一說摩託車了。在80年代後期,摩託車逐漸在農村裡走俏了,那個時候誰家如果買了摩託車,那真的是絲毫不屬於現在購買一輛幾十萬的小轎車。在進入到90年代以後,摩託車在農村路越來越普及了,農村裡多數家庭都會購買一輛,有些家庭甚至還有好幾輛。
因為在過去,農村的交通確實不便利,路很難走,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代步工具。而摩託車的誕生就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這種兩輪車非常適合在農村的山路上行走,它具有輕巧靈活、機動性能好,油耗也低等優勢,當然了還有更主要的一點,那就是摩託車的價格不貴,性價比非常高,所以也就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
然而,近些年摩託車在農村裡也逐漸少見了,不僅購買摩託車的人少了,而且很多家中有摩託車的也不願意騎了。這是為什麼呢?曾經「風光無限」的摩託車為何現在在農村也不受歡迎了呢?農村的老農說了幾個方面的原因,你認為有道理嗎?
摩託車的安全係數低
雖然現在農村裡的道路都修好了,相比於過去的土山路是要寬敞、平坦很多,但是車也更多了,交通事故也多了!所以很多的人也不願意騎摩託車了,原因是摩託車畢竟安全係數低,就像村裡老人們常調侃的那樣,汽車都是鐵包肉,而摩託車卻是肉包鐵,一旦發生事故是非常危險的。在過去大家不重視,那是沒得選。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會選擇更好的了!
年輕人買小車,老年人不敢騎。
在過去,農村裡摩託車是多,但年輕人才是主要消費人群。而現在農村裡都沒幾個年輕人在家裡,何況現在年輕人普遍都是開小汽車了,很少有人開摩託車了,有人還認為騎摩託車沒面子。而那些之前會騎摩託車的中年人,多半都已經老了。人年紀一大,就會膽子更小,也不好靈活掌控摩託車。因此他們要麼選擇電動車,要麼是寧願走路,即便是家中有也不願意騎了。何況現在油價也是在不斷上漲,他們也是用不起。
多數沒有行駛證,抓到就要交罰款。
在農村裡買摩託車的十有九個是沒有行駛證的,而近些年在農村裡對這方面的管理也比較嚴格了。騎行摩託車不僅要有駕駛證,而且摩託車屬機動車,要交交強險、年檢,這些都要花錢。如果其中一項手續沒辦全,那抓到了就會罰款。而農民本來就沒多少錢,所以不願意因小失大,估計這也是農村裡很多人不愛騎摩託車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對於農村人來說,摩託車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而如今逐漸被人民所遺忘,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性。估計再過幾十年,在農村也很難再見到摩託車了你認為老農說的幾點原因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