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小車,農民還是喜歡騎摩託車,這是為何?老農給出2個解釋

2020-12-16 農言鄉事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這十年,科技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取得矚目的成果,很多人類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被人工智慧所替代,而生活、購物方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出行變得更加便捷,購物變得更加方便,但對於發展滯後的農村來說,有些新科技還沒能融入到農民的生活當中,尤其是那些山區農村,生活方式還和幾年前一樣,過得非常艱苦。

而近些年,很多農村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也實現了現代化,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交通設施改變了農民的生活,生活質量大大提升,而農民追捧的東西越來越多,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賺到錢後,也買了車、買了房,日子越來越好,不過,在近些年,筆者發現,很多農民家裡明明有小車,卻喜歡騎摩託車外出,這是為何?對於這個問題,老農給出了2個解釋。

一:部分農村道路窄、山高,摩託車不會堵車,更方便。雖說現在的農村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買小轎車的人也增多,但有些地區因為道路狹窄,小車無法通行,所以,有些人回到農村,覺得騎摩託車更方便,而山區農村,很多道路還沒有硬化處理,村民居住的地方也比較分散,山高路窄,開小車很不方便,所以,摩託車才會成為大家解決出行的交通工具,尤其是過年,開車回家的人很多,道路狹窄的路段經常出現堵車的現象,而騎摩託車就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所以,很多農民家裡有小車,回到農村還是覺得騎摩託車更方便。

二:摩託車油耗低,路程不遠,還是喜歡騎摩託車,雖說現在很多地區都禁止無牌摩託車上路,但在部分地區,摩託車、電動車還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摩託車和小汽車相比,騎的速度也不慢,油耗也很少,這麼實惠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歡,如果農民要出行,路程不遠的,一般都喜歡騎摩託車出去兜風。

雖說現在買車是家家都有的趨勢,但對於交通不發達的地區來說,有輛摩託車還是挺方便的,畢竟農村的道路寬度大多在3米,小車會車的時候,很不方便,逢年過節堵車的現象更嚴重,有急事確實鬧心。對此,大家怎麼看?你覺得在農村有必要買輛摩託車嗎?你喜歡騎摩託車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摩託車便宜且動力十足,可現在農民為啥不騎了?老農5點道出緣由
    在五一假期回農村的時候,看見了農村的街道邊放著個滿是灰塵的摩託車,頓時想起了兒時的種種回憶,在以前農村騎摩託車可是時尚,沒事的時候幾個好兄弟騎著摩託車四處去浪。可現在發現農村的摩託車是越來越少了,甚至眼前的摩託車全身都是灰塵,好像很久都沒人騎了,現在的摩託又便宜動力又好,為什麼農村人都不願騎了呢?正懷著疑問思索的時候,農村的老大爺出來了,說這摩託車是自家的,現在已經不用了,小編感到不解,為啥不騎了?老農說出了5點原因。
  • 以前摩託車是農村主要的交通工具,為何現在卻很少見了?
    而摩託車的誕生就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這種兩輪車非常適合在農村的山路上行走,它具有輕巧靈活、機動性能好,油耗也低等優勢,當然了還有更主要的一點,那就是摩託車的價格不貴,性價比非常高,所以也就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然而,近些年摩託車在農村裡也逐漸少見了,不僅購買摩託車的人少了,而且很多家中有摩託車的也不願意騎了。這是為什麼呢?
  • 明明有火車,農民工為啥還要騎摩託車回家過年?老農說出了實情
    我們每次回家都相當於一次小規模的搬家,現在交通已經越來越便利,有飛機,高鐵,火車等多種交通方式,這樣大家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不過在農民工,群體當中很多人都選擇騎摩託車回家。很多農民工都是裹著厚厚的棉襖,帶著大包小包騎著摩託車回家,現在已經成為了過年回家路上的一種獨特的風景,很多人一定非常的難以理解明明坐火車既方便又非常便宜,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回家騎摩託車呢?
  • 為啥農村騎摩託的人越來越少了?老農3句話說出實情
    為啥農村騎摩託的人越來越少了?老農3句話說出實情說起這個問題,筆者倒是有相當的發言權,記得小時候家中也有一輛摩託車,雖然忘記了是什麼品牌的,但是依稀記得是250排量的。有一天中午,我的父母都在地裡幹農活,筆者就悄悄騎著自己家裡摩託車去地裡給他們送飯。
  • 農民打工掙錢了,卻還是騎摩託車回家過年,為啥?最後一點很關鍵
    現在臨近過年,在外打工的農民朋友都陸陸續續的返回家鄉,按理說現在交通這麼方便,而且也都掙到了錢,完全可以選擇更為舒適的交通工具回家,比如說坐火車或者坐汽車。可是他們並沒有,而是選擇了騎摩託車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最後一點很關鍵。
  • 專家不解村幹部工資低,為何有那麼多人想幹,老農2句話解釋清楚
    對於農民地方來說,說話最有話語權的,莫過於當地的村幹部,不管是傳達上級政策,還是農民需要開具證明,都需要村幹部籤字蓋章,當然村幹部除了這些工作以外,還需要帶頭幫助村民致富,為本村農民引進資源,當地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好壞,可以說直接與村幹部掛鈎。
  • 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
    老農也說:這才是過年。第一張是騎著驢車去走親戚。從照片也看得出來,這應該是北方的一個農村。當時驢車在農村裡就是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了。平時也能幫助農民運輸一些重物,而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趕著驢車去走親戚。一般女人和孩子坐在車上,而男主人就在前面牽著驢。如今在農村裡已經見不到驢了,就連養牛和騾子的都幾乎沒有了。
  • 常年騎個爛摩託破三輪,農民是真窮麼?老農:買轎車在農村沒用處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踏踏實實種地或養殖的農村家庭,大多家庭都沒轎車,反而是常年騎個爛摩託開個破三輪。有人可能會想,農民一輩子種地,勤儉節約,還不是窮,轎車都買不起一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農民不買轎車,真是因為窮,還是其他原因呢?
  • 現在的摩託車被禁,為什麼?老農說出了心酸的理由
    以前摩託車在農村可以說是非常的受歡迎,還記得芳年老家那輛「嘉陵」,用到現在還沒有退休,質量不是一般的好,要知道以前有這麼一輛摩託,算是有錢人了,而現在由於國家的「禁摩令」,老家的摩託也只能放在角落了,再也不能騎了,有點惋惜!那麼為什麼摩託車會被禁呢?老農說出了幾句心酸話!
  • 農村生活少不了的交通工具,禁止之後對農民生活有哪些影響
    有幾大特色:噪音大、汙染高、不宜管制,到最後的各種摩託車引起的交通事故,因此北京不得不在1985年就全面禁止了摩託車進城了,到現在陸續都有150多個城市效仿北京,治理髒亂差,首要的事就要先禁摩。在農村從80年代摩託車流行起來,給農村各家各戶帶去了希望。有了摩託車就讓我們大山的農民與城市更接近了,拉近了原始森林居住與現代文明的進程。
  • 為何女生坐摩託車,從不正坐,老喜歡側坐?這3個原因很重要!
    雖然說現在隨著私家車的普及,以及各大城市對於兩輪摩託車進行相應的管控之外,摩託車已經慢慢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不可否認,依然是存在眾多摩託車愛好者,相互之間結伴進行出遊,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眾人,那就是當女生在坐摩託車的時候,為何從來不會選擇從不正著坐,老喜歡側坐?
  • 春節返鄉大軍將啟程,火車這麼便宜,為何農民工更願意騎摩託車?
    但是在返鄉大軍中也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們是去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們,回家過年的方式與大家有所不同,基本上會選擇騎摩託車回家。而且每年都會組成摩託車隊伍,大家一同回家,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了這類的現象呢?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的時候都覺得有些納悶,明明火車的價錢也不貴,而且火車的速度也非常快,為什麼他們寧願騎摩託車呢?
  • 老農3句話很真實!
    不止在在打工的農民,在家務農也在開始籌備過年的事兒了。在農村過年,給大多數的感覺是熱鬧,記得小孩時,過年時候兩家鄰居常常會聚在聊聊家常,很是融洽。在多數人的感覺裡,農村人的形象是淳樸,很容易相處起來。在農村,過年有一個傳統又重要的禮節,新年期間會挨家串戶地走親,這也是加強親朋戚友間感情的重要環節。
  • 體型高大的歐美人為何喜歡開小車?中國人喜歡大車?
    在這個以大為美的時代,很多中國人買車的時候,第1個要素就是汽車的空間一定要大。車主認為汽車的空間大會帶來幾個優勢,第1個優勢就是尺寸大的汽車看著更上檔次,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體型大的汽車還會帶來第2個好處,那就是車內空間非常充裕,有些家庭要了二胎,也可以在後座上安裝兩個兒童座椅。國人在選汽車的時候喜歡尺寸更大的汽車,各大經銷商也投其所好,造出的汽車都達到了越級標準的尺寸。很多歐美人體型明明更高大,可是這些歐美人買車的時候寧願選擇體型小一點的汽車,這又是為什麼呢?
  • 適合初學者和女生的幾款迷你摩託車,好看又好騎
    很多車友對於跨騎摩託車都有一種天生的畏懼,感覺操作複雜,坐高太高,重量太重,沒有安全感。但是又不想沒有挑戰難度的騎踏板車。就問老凱有沒有適合初學者和女生騎的小巧一點的擋車呢?老凱回答當然是可以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款mini摩託車,既有擋車的功能,為今後換大排量打好基礎,又有不錯的外觀顏值。1,隆鑫無極175r隆鑫最新發布的產品,仿賽外形,動力不俗,尺寸要比傳統車型小巧很多,繼承了跑車的酷炫外觀,又能比較輕鬆的上手。
  • 漢中南鄭青樹鴛鴦溝大橋一輛小車與摩託車相撞,一人當場身亡!
    11月4日,在陝西漢中南鄭青樹鴛鴦溝大橋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小車與摩託車相撞,現場可以看到摩託車駕駛員已被蓋上藍布。事故具體原因以官方通報為準!我們常說的那句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雖然道理很簡單,但仍然會存在一些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往往這些行為就是引發車禍的直接原因。
  • 1700萬人就有1400萬輛摩託車,臺灣人為什麼這麼喜歡騎摩託車?
    但是在臺灣,幾乎臺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摩託車),臺灣成年人口約1700萬,總戶數約800多萬,但機車數量卻高達1400多萬,每年甚至新增80萬臺機車,而歐洲機車王國義大利-偉士牌(Vespa)的故鄉,騎機車的人數也只有臺灣的2成多。臺灣為什麼會這麼多摩託車呢?
  • 澳門,普通人月工資一萬多人民幣,但還是騎摩託車?原因有三!
    澳門是一個很有錢的地方,一般人的月工資是1.6萬人民幣,澳門既然這麼有錢,為什麼街上大部分是摩託車,其實答案很簡單,一共有三個原因,大家來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第一是澳門地方小,人口多,多到什麼程度?一平方公裡2萬人,而且遊客也非常多,這時候要是全部開汽車,那基本上就走不動路了,你願意在這裡生活嗎?所以澳門鼓勵摩託車和自行車,在大街上汽車看到的很少,因此說不定那個騎摩託車的人就是個有錢人!
  • 1980年,在農村農民買一輛自行車,怎麼比現在買小轎車還難?
    明天是國慶節還是中秋節,雙節重合喜事多。俺這個生活在河北農村的老農,雖然每天也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這裡不滿意哪裡不滿意。其實老農深同感受的農村從1980年到今天2020年,親歷農村改革開放40年,在變化進步中前行,這一點點前行就像上山,不知不覺登高,只有偶爾回頭一看,才望見山根下是那麼的低矮。咱們就拿出行來說吧!
  • 我騎這傢伙32年了!山葉SR400摩託車車主心得
    [簡單介紹]駕駛年齡,騎行觀點我騎摩託車已經42年了,繼本田/CB50、SUZUKI/ hassl250、kawaski /Z400B1及山葉/SRX250之後,還騎過這輛SR400,四個日本品牌的車全都騎過!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雙缸以下的引擎車款,而且也比較喜歡經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