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韓九叔 圖 / 網絡
本文系國學文刊原創,轉載請註明
一個家庭的風水如何,不看祖墳,不看房子,只看這個家庭是否擁有一團和氣。
祖墳再好,也影響不了幾代人;房子再大,也只是一處住所。
正所謂「和氣生財」,不和睦的家庭永遠也無法走向興旺。
一個人的嘴,足以影響一個家庭的運勢,一個家庭的命運走向,都藏在一家人的表達方式裡。
多些理解與體諒,婚姻更美滿
《鬼谷子》裡講:「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語言技巧,是一門大學問,不會好好說話的人,大多難言幸福。
去年年底,安徽肥東縣的一對夫妻因吵架釀成大禍,遺憾終生。
當時,正在氣頭上的妻子想要跳樓,丈夫拉著她,一不小心,把在一旁的孩子弄了下去。
4歲兒子從14樓墜下,搶救無效死亡。
這對夫妻就算以後還會有新的孩子,也要背負著這件事,愧疚一生。
缺乏體諒與理解的婚姻,總會有「戰爭」伴隨,這樣的婚姻,再門當戶對也沒有任何意義。
生活中,很多夫妻,因為彼此太過熟悉,所以說話時也不會顧忌太多,任由情緒發揮。
很多關心,說出口就成了嫌棄;很多提醒,到嘴邊就成了指責。
久而久之,兩人的感情便消耗殆盡,於柴米油鹽中再無風花雪月。
由此,再溫暖家也會冷卻成冰窖,只有搭夥與生存,沒有幸福與生活。
俗話說:「不要夫妻千擔糧,只要夫妻好商量。」
好好說話,是經營婚姻最好的秘籍,夫妻之間,多些理解與體諒,婚姻更美滿。
多些鼓勵與肯定,孩子更優秀
常言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一言一行,大多是為孩子著想,但是,愛孩子,最忌諱極端。
過度的寵愛,是溺愛,傾盡所有也養出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過度的打壓,是扼殺,會讓孩子一生都在自我否定中度過。
知乎上有個話題《父母說過最讓你心灰意冷的一句話》,下面的評論,條條刺痛人心。
養狗都比養你強,狗還會對我搖尾巴,天天拉著個臉,就像我欠你似的。滾出這個家門,永遠別回來!你要是真有本事的話,就把花我的錢統統還給我!……
惡言傷人,與釘子無異,一旦釘在孩子身上,之後他每次想起,心都會滴血。
不僅如此,父母對孩子的否定與打擊,會拉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很多孩子長大後與父母不親近,都能從其少年時期與父母的相處裡找到原因。
清初教育家顏元曰:「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功也且全恩。」
父母多鼓勵孩子,肯定他的努力與付出,孩子便會朝著父母想要的方向,成為全家的驕傲。
多些寬容與感恩,家庭更興旺
司馬遷曰:「父母者,人之本也。」
我們本一無所有,是父母,讓我們擁有了一切。
生而為人,不可不孝,從一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裡,往往可以看出其最真實的人品。
而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將決定他的未來走向。
成語「臥冰求鯉」,來源於一個非常經典孝道故事:
王祥早年喪母,繼母對他並不好,但他以德報怨。
冬天,繼母身體抱恙,十分想吃鯉魚,他便解衣躺在冰上,等冰化開捉魚供奉繼母。
或許因為王祥的孝感動上蒼,他才得以仕晉官至太尉、太保,成為一段佳話。
歌德 說:「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活於世,要孝順父母,勿留遺憾,對父母多些寬容與感恩,用陪伴與愛報答父母的恩情。
孝道代代傳,家庭世世興,孝順父母,福報無窮。
李慶遠曰:「和者,致祥之道。」
家庭幸福,不在財富,而在於和;家庭風水,不在環境,而在於人。
改變風水,從改變自己開始。
願我們都能擁有和睦、溫暖的家庭,在平凡的日子,微笑著,走過漫漫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