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恆言》中的10則處世名句,精闢至極,句句穿心!

2020-12-14 賞詩品詞

《醒世恆言》中的10則處世名句,精闢至極,句句穿心。

1. 人面相似,人心不同。

出自《醒世恆言·第一回》。人們的外貌雖然近似,但內心卻各不相同。

2. 人生百歲,總是一死。

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十七回》。人即使活到一百歲高齡,也總難免一死。意指死並沒有什麼可怕。

3. 鳥來投林,人來投主。

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十五回》。鳥倦飛投林休棲,人有難投靠主人。指人陷入困境時總希望能投靠可給以幫助自己的人。

4. 人生自古誰無死。

出自《醒世恆言·第三十二回》。人總難免一死。告誡人要講氣節或友情,不要貪生怕死。

5. 人無害虎心,虎無傷人意。

出自《醒世恆言·第五回》。人若不想傷害老虎,老虎也不會傷害人。比喻只要你不想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傷害你。

6. 人情若像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

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回》。人與人相交若始終都像剛認識時那樣客氣友善的話,那麼自始至終雙方也就不會產生怨恨的心情了。指人情喜新厭舊,情意難以持久,初交容易處好,久則疏淡生怨。

7.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出自《醒世恆言·第一十八回》。人遇到喜事精神特別爽朗,就像月亮到了中秋分外明亮一樣。

8. 人有幾等人,物有幾等物,寶有幾等寶,活也有幾等活。

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十三回》。即人、物、寶以及人的活法是分等級的,有高有低。

9. 任你官清似水,難逃吏滑如油。

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回》。比喻即使是清官,也難免要受狡猾的下屬蒙蔽。

10.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十三回》。人活一輩子就像草生一年一樣。比喻人生短暫。

相關焦點

  • 關於醒世恆言的詩詞名句,句句都是經典!
    ——《醒世恆言·卷十八》2、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醒世恆言·卷一》3、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醒世恆言·卷九》4、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醒世恆言·卷十》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馮夢龍《醒世恆言》十則處世句子,句句點透人生,多讀幾遍有好處
    馮夢龍《醒世恆言》十則處世句子,句句點透人生,多讀幾遍有好處一、莫恃黃金積滿階,等閒費盡幾時來。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寧願在太平的國家做一條狗,也不想在戰亂的國家裡做人。三、人逢喜事精神爽。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人遇到了高興的事情,精神就會變得格外舒暢。四、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 《醒世恆言》中的10條處世名言,句句皆是經典
    《醒世恆言》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來源豐富,大多來自民間傳說、史傳和唐、宋小說。全書結構充實完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今天我們來欣賞書中10條處世名言。
  • 《醒世恆言》十句話,洞悉世事,看透人性!
    《醒世恆言》明馮夢龍編纂,古代短篇白話小說集,全書40卷40篇。《醒世恆言》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稱「三言」。《醒世恆言》十句話,洞悉世事,看透人性!1.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來。賞析:這句話語出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這兩句是古人得之於實踐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迴蕩在人們的耳邊。3. 眼孔淺時無大量,心田偏處有奸謀。賞析:這句話語出明朝馮夢龍《醒世恆言·兩縣令竟義婚孤女》。目光短淺的時候,就沒有大度的胸懷。
  • 《醒世恆言》10句經典語錄,道破人心,說盡人性!
    語出(明)馮夢龍《警世恆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譯文】在某個地方不可居留,自然會有別的地方可以居留。指人生的路不止一條,在某條路上陷入絕境時,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通往光明。3、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
  • 《醒世恆言》中的10句經典名言,犀利睿智,幫你看透人生!
    《醒世恆言》中的10句經典名言,犀利睿智,幫你看透人生!人面不看看佛面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九。原意是勸人向善,不看人的面子,也要看佛面。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八。人遇到一些高興事情的時候,精神便會格外開朗振作。就像那中秋的月亮一樣,格外明亮。3.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二。
  • 《醒世恆言》語錄三十名句,市井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醒世恆言》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或來自於民間事實,或來自史傳故事,作為市民文學的代表作,《醒世恆言》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引發哲理,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多種人生智慧
  • 老祖宗10句處世金言,每一句話都精闢有深度!
    老祖宗10句處世金言,每一句話都精闢有深度。   1.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人生處世,應當戒多說話,說的話一旦多了,一定會生出許多誤會。   2.
  • 朋友圈看透人心的悲涼語錄,精闢現實句句穿心
    朋友圈看透人心的悲涼語錄,精闢現實句句穿心時間:2020-01-18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朋友圈看透人心的悲涼語錄,精闢現實句句穿心 一、你感覺友情無價,可總是有人喜歡拿金錢來衡量,你認為彼此該真誠,可總是有人翻臉速度似閃電。
  • 《醒世恆言》10大人生智慧: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醒世恆言》為「三言」之一,是明代馮夢龍整理、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是市民文學的代表作。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發議論,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智慧。
  • 馮夢龍《醒世恆言》50句經典,讀懂了受益一生
    《醒世恆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史傳和唐宋小說,除少數宋元舊作外,絕大多數是明人作品,部分是馮夢龍擬作,創作成分較多。馮夢龍的《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成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並稱三言二拍。《醒世恆言》的50句經典,讀懂了受益一生!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 《醒世恆言》中的二十句話,句句是大智慧!讀一次便是一次修行
    初識《醒世恆言》,小編並不習慣那種豎著讀的書籍,加上繁體字太多,所以沒讀幾頁,就被小編給不知道扔到那個角落。而再次翻到這本書的時候卻已經是爺爺去世以後,整理他的遺物,小編發現這本書被爺爺放到老屋的那個破舊書桌裡面。可能現代很多人並沒有聽過這本書,這是一本由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
  • 15句為人處世之名言,句句精闢,令人受用終生!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浩瀚文海中品讀此20則為人處世經典名句,句句精闢而在理。1.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此句出自司馬遷《史記》。此句出自《中說·魏相篇》。不要責求別人做所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強迫別人做所不擅長的事情,不要苦逼別人做其不喜歡的事情。6.醜必託善以自為解,邪必蒙正以自為闢。此句出自《淮南子》。
  • 《淮南子》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耐人尋味,精闢至極
    《淮南子》濃縮的10句話,句句耐人尋味,精闢至極 1. 言出於口者,不可止於人。 語出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自己說出的話,要想不讓別人去說,這是不可能的。 2. 失之憂,是之不喜。
  • 《三十六計》中的10句精華,句句看穿人性,精闢至極
    《三十六計》中的10句精華,句句看穿人性,精闢至極一、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出自《三十六計·上屋抽梯》。群龍無首的在曠野中搏鬥,一定會陷於窮途末路。八、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出自《三十六計·釜底抽薪》。如果不能戰勝敵人表面上強大的力量,就可以去攻擊和削弱敵人力量的來源,從而用以柔克剛的策略來制服他。九、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 牙婆、吏役、盜寇……來看看《醒世恆言》裡的反面小人物
    在《醒世恆言》中有一類人值得注意,他們在作品中屬於作者著墨不多的小人物,屬於「文學邊緣人物」,並且常以反面小人物的形象出現,他們一般渺小卑微,屬於過場式人物,類型化是他們共有的特點之一。《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中的李牙婆和張牙婆即是一例,她們從事人口買賣,故事中描寫到張牙婆與賈婆買賣婢女時的討價還價,這樣生動的描寫刻畫出了牙婆精明銳利的貪婪形象。
  • 《大戴禮記》10大經典名句,精闢至極,看完受益一生!
    《大戴禮記》10大經典名句,精闢至極,看完受益一生。1. 不能則學,疑則問。——《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不懂的就要學習,有疑問的就要請教。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精通,對於那些有用的知識,應該採取靈活和虛心的態度,及時請教,及時學習,這樣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
  • 馮夢龍經典名句:看穿人性,讀懂人心,句句大智慧,受益匪淺
    他一生留下的作品有2000多萬字,尤以「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最為著稱,被譽為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先驅、通俗文學泰鬥。按常理,一位年過花甲的老者,早已過了幹事業的黃金時期,況且背井離鄉、千裡迢迢,來到一個偏遠貧窮的閩東小縣為官,當幾年明哲保身的「太平官」就不錯了。
  • 《幽夢影》10則經典名句賞析,句句精闢透徹,醍醐灌頂!
    《幽夢影》10則經典名句賞析,句句精闢透徹,醍醐灌頂!   1. 古今至文,皆血淚所致。   古往今來凡屬是最好的詩文,都是作者用自己的血淚寫成的。   2. 豪傑易於聖賢,文人多如才子。
  • 馮夢龍10大經典語錄,精闢透徹,受益終身
    笨鳥會先飛到樹林中尋找食物,不聰明的人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夠早些成才。3.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語出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只有吃盡了苦中苦,這樣才能早些成為上等人。4.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