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恆言》10大人生智慧: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2020-12-11 騰訊網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醒世恆言》為「三言」之一,是明代馮夢龍整理、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是市民文學的代表作。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發議論,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智慧。

1、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賣油郎獨佔花魁》

隨著明代商業的發展,商人群體逐漸壯大,社會影響力漸漸提高,在《醒世恆言》等「三言」中,商人成為小說的主角。在這些以商人為主角的故事中,闡明了很多「生意經」,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忠厚,誠實不欺。

忠厚實誠不會吃虧,刻薄吝嗇反而會做賠本生意。《賣油郎獨佔花魁》中的主人公是賣油郎秦重,秦重為人忠厚老實,賣的油質量好、要價低廉,因而廣結善緣,靠自己的勤勞、忠厚漸漸過上好生活。並感動了流落風塵的花魁娘子莘瑤琴,與之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2、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明代中後期,人的主體意識高度覺醒,出現主張高揚人之個性的思潮,人自身的力量得以強調和重視,《醒世恆言》中體現出這一點。

天無絕人之路,在一扇門悄然關上的同時,或許在背後又開了一扇窗。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本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3、得人濟利休忘卻,雀也知恩報玉環。

黃花飼雀非圖報,一片慈悲利物心。

累世簪纓看盛美,始知仁義值千金。——《小水灣天狐貽書》

得放手時須放手,可施恩處便施恩。——《大樹坡義虎送親》

漢時,有一個叫楊寶的人,將受傷的黃雀救回家,用黃花蕊餵它。小黃雀傷好之後,現出黃衣童子之原形,為了報答楊寶的救命之恩,令楊家累世為三公,代代為高官。

這類異類報恩的故事不少見,雖然事為荒誕,但是理不淺薄。慈悲之人,心存仁厚,絕非為了貪圖利益而助人。往往是水到渠成,由善因而結出善果。

4、含容終有益,任意定生災。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遇事需沉著冷靜,先把一股「氣」壓下去。在《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這個故事中,為了一文錢,共搭上了十三條性命,因貪財之念,更有意氣之爭。小小的一文錢,本不值得為此而爭,生活中很多事像這一文錢一般微不足道,很多時候只是氣不過。只要忍得一時之氣,能冷靜下來思忖,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5、盛衰有命天為主,禍福無門人自生。——《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凡事但存天理念,安心自有福來迎。——《張廷秀逃生救父親》

盛衰有命,歷史發展、人事變遷的總體趨勢非人力能左右的,有些外在條件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但是在具體的生活中,個人之禍福是可以由自己來把握的。

面對外在條件,可以積極主動地利用,進而改變現狀,而非純然的消極被動地接受。正如孟子所說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想招來福祉,則需心存善念,克制人性的私慾、貪念等。

6、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張廷秀逃生救父親》

灘闕巧逢恩義報,好人到底得便宜。——《施潤澤灘闕遇友》

銅盆撞子鐵掃帚,惡人自有惡人磨。——《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佛教因果報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其實說的就是從人世生活中總結出的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依善道辦事,或許可得一時之便宜,於是沾沾自喜,旁人憤憤不平。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良的人,終究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7、善惡無分總喪軀,只因戲語釀殃危。

勸君出話須誠信,口舌從來是禍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陳多壽生死夫妻》

人言可畏,戰國策士可以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挑起或消弭一場戰爭;眾口鑠金,子虛烏有之事似乎被說得像是真的。

說出去的話就如潑出去的水,出言不可不慎重,玩笑之言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這個故事中就是因為一個人的一句戲言,而導致了一樁冤案。

管好自己的嘴,成事或敗事,有時就是一句話的事。

8、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賣油郎獨佔花魁》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徐老僕義憤成家》

《醒世恆言》中也頗多觀察世道人心之言,感慨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真實這兩者往往不相符。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若要真正了解一個人究竟為何等人,需要與之相處,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感受到。

9、奉勸人行方便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大樹坡義虎送親》

得閉口時須閉口,得放手時須放手。——《小水灣天狐治書》

退一步海闊天空,予人方便,也是給自己留餘地。自己佔了理時,難免洋洋得意,但若得理不饒人,他人可能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10、日前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正如俗話說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倘若做了不義之事,用不正當的手段達成目的,自己的良心首先就會不安。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皆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都是人所固有的善良品質。若做了虧心事,有違這四心,自我的內心就會先顫抖,甚至將自己擊垮。

相關焦點

  • 10大人生智慧: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醒世恆言》為「三言」之一,是明代馮夢龍整理、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是市民文學的代表作。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發議論,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智慧。
  • 俗語: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古人生意經,做生意的人應該看看
    導語:俗語: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古人生意經,做生意的人應該看看現代社會就業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去自我創業,自己當老闆給自己打工,這可是很多人都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在社會中得到的認知也是誠實就是吃虧,所以做生意的時候都會學得很精明
  • 關於醒世恆言的詩詞名句,句句都是經典!
    ——《醒世恆言·卷十八》2、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醒世恆言·卷一》3、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醒世恆言·卷九》4、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醒世恆言·卷十》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醒世恆言》中的二十句話,句句是大智慧!讀一次便是一次修行
    初識《醒世恆言》,小編並不習慣那種豎著讀的書籍,加上繁體字太多,所以沒讀幾頁,就被小編給不知道扔到那個角落。而再次翻到這本書的時候卻已經是爺爺去世以後,整理他的遺物,小編發現這本書被爺爺放到老屋的那個破舊書桌裡面。可能現代很多人並沒有聽過這本書,這是一本由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
  • 馮夢龍《醒世恆言》50句經典,讀懂了受益一生
    《醒世恆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史傳和唐宋小說,除少數宋元舊作外,絕大多數是明人作品,部分是馮夢龍擬作,創作成分較多。馮夢龍的《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成三言,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並稱三言二拍。《醒世恆言》的50句經典,讀懂了受益一生!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 《醒世恆言》語錄三十名句,市井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醒世恆言》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或來自於民間事實,或來自史傳故事,作為市民文學的代表作,《醒世恆言》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引發哲理,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多種人生智慧
  • 《醒世恆言》中的10則處世名句,精闢至極,句句穿心!
    《醒世恆言》中的10則處世名句,精闢至極,句句穿心。1. 人面相似,人心不同。出自《醒世恆言·第一回》。人們的外貌雖然近似,但內心卻各不相同。2.人生百歲,總是一死。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十七回》。人即使活到一百歲高齡,也總難免一死。意指死並沒有什麼可怕。3. 鳥來投林,人來投主。出自《醒世恆言·第二十五回》。鳥倦飛投林休棲,人有難投靠主人。指人陷入困境時總希望能投靠可給以幫助自己的人。
  • 《醒世恆言》中的10句經典名言,犀利睿智,幫你看透人生!
    《醒世恆言》中的10句經典名言,犀利睿智,幫你看透人生!人面不看看佛面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九。原意是勸人向善,不看人的面子,也要看佛面。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八。人遇到一些高興事情的時候,精神便會格外開朗振作。就像那中秋的月亮一樣,格外明亮。3.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二。
  • 《醒世恆言》10句經典語錄,道破人心,說盡人性!
    2、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語出(明)馮夢龍《警世恆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譯文】在某個地方不可居留,自然會有別的地方可以居留。指人生的路不止一條,在某條路上陷入絕境時,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通往光明。3、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 《醒世恆言》十句話,洞悉世事,看透人性!
    《醒世恆言》明馮夢龍編纂,古代短篇白話小說集,全書40卷40篇。《醒世恆言》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稱「三言」。《醒世恆言》十句話,洞悉世事,看透人性!1.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來。賞析:這句話語出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這兩句是古人得之於實踐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迴蕩在人們的耳邊。3. 眼孔淺時無大量,心田偏處有奸謀。賞析:這句話語出明朝馮夢龍《醒世恆言·兩縣令竟義婚孤女》。目光短淺的時候,就沒有大度的胸懷。
  • 馮夢龍《醒世恆言》十則處世句子,句句點透人生,多讀幾遍有好處
    馮夢龍《醒世恆言》十則處世句子,句句點透人生,多讀幾遍有好處一、莫恃黃金積滿階,等閒費盡幾時來。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積滿階:堆滿屋外的臺階,形容極多,連屋子都盛不下了。不要依仗著有滿屋的黃金,一旦揮霍殆盡,什麼時候才能再來呢?二、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語出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寧願在太平的國家做一條狗,也不想在戰亂的國家裡做人。三、人逢喜事精神爽。
  • 人生迷茫,有遠慮時,熟讀易經的這幾條醒世恆言,讓你回到平靜
    今天我們姑且不去說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是從其最基本的爻辭卦象之中來看看其對我們人生積極意義!原文: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智慧解讀:表面意思是說沒有一條路是平坦沒有坡度的,沒有離開就沒有歸來。就像我們現在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哪有什麼人可以一份事業只是一個方向做到底,總是會輾轉反覆!事物總是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奢望什麼事都一帆風順,沒有磨難。我們要做的就是鼓舞鬥志,勇敢地挑戰種種磨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去徵服!原文:履霜,堅冰至。
  • 牙婆、吏役、盜寇……來看看《醒世恆言》裡的反面小人物
    在《醒世恆言》中有一類人值得注意,他們在作品中屬於作者著墨不多的小人物,屬於「文學邊緣人物」,並且常以反面小人物的形象出現,他們一般渺小卑微,屬於過場式人物,類型化是他們共有的特點之一。《醒世恆言》卷十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中有一個「慣走大家賣花粉的陸婆」,「那婆子以賣花粉為名,專一做媒作保,做馬泊六,正是他的專門,故此家中甚是活動。」陸婆見著雪白兩錠大銀,眼中已是出火。花言巧語,想方設法讓張藎勾搭上潘壽兒,說誘潘壽兒之時並不直言,反而以合色鞋為話頭故弄玄虛。
  • 《醒世恆言》中的10條處世名言,句句皆是經典
    《醒世恆言》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來源豐富,大多來自民間傳說、史傳和唐、宋小說。全書結構充實完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今天我們來欣賞書中10條處世名言。
  • 醒世恆言的56個句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總有幾句適合你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此情無盡期。未時花園行藏,先習孔門規矩。如果說活著的意義,我認為並不是價值,而是幸福。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三冬不改孤松操,萬古難移烈女心。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夫妻只說三分話,今日全拋一片心。
  • 醒世恆言,千古奇文,讀完恍然大悟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寥寥幾語就蘊涵著大智慧。下面這些詩詞或為處事之至理,或為勸世之良言。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 《醒世恆言》裡的古代女人:雖然溫柔漂亮,但她們卻令人害怕
    都說,小說是現實社會的縮影,那麼,《醒世恆言》無疑宋明時代的縮影。小說的作者馮夢龍先生,筆法巧妙,才華橫溢。字裡行間,體現著中國字詞的美。學生時代,曾經把《醒世恆言》草草看過一遍,印象不深。但最近寫文史號,又翻出了這部小說。時隔十多年,看書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
  • 馮夢龍10大經典語錄,精闢透徹,受益終身
    做買賣不著,只一時;討老婆不著,是一世。語出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做生意即便不如意,也只是影響了一時的生活;娶妻如果不如意,會影響一生。婚姻問題是「終身大事」,它將影響人的一輩子。2. 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語出明·馮夢龍《省世格言》。
  • 佛教的醒世智慧---西妙
    在佛教的弘傳史上,歷代弘法大德還根據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用更多的方便(如詩文詞賦等文藝形式)勸人回迷向覺,使得佛教的醒世智慧愈加豐富。一佛陀應化人間的根本目的是要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覺悟而解脫。「紅塵白浪兩茫茫」,世俗之人沉湎於塵世的生活,貪染世樂、迷倒不覺。怎麼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起碼的醒覺而趨向聖道呢?
  • 12月話糙理不糙的人生諺語,發人深省!
    二、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晃蕩。 a bottle of water does not make noise, half the bottle of water dang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