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人生智慧: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2021-01-17 騰訊網

《醒世恆言》為「三言」之一,是明代馮夢龍整理、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是市民文學的代表作。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發議論,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智慧。

01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賣油郎獨佔花魁》

隨著明代商業的發展,商人群體逐漸壯大,社會影響力漸漸提高,在《醒世恆言》等「三言」中,商人成為小說的主角。在這些以商人為主角的故事中,闡明了很多「生意經」,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忠厚,誠實不欺。

忠厚實誠不會吃虧,刻薄吝嗇反而會做賠本生意。《賣油郎獨佔花魁》中的主人公是賣油郎秦重,秦重為人忠厚老實,賣的油質量好、要價低廉,因而廣結善緣,靠自己的勤勞、忠厚漸漸過上好生活。並感動了流落風塵的花魁娘子莘瑤琴,與之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02

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大樹坡義虎送親》

明代中後期,人的主體意識高度覺醒,出現主張高揚人之個性的思潮,人自身的力量得以強調和重視,《醒世恆言》中體現出這一點。

天無絕人之路,在一扇門悄然關上的同時,或許在背後又開了一扇窗。人有逆天而為的自信,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本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03

得人濟利休忘卻,雀也知恩報玉環。

黃花飼雀非圖報,一片慈悲利物心。

累世簪纓看盛美,始知仁義值千金。——《小水灣天狐貽書》

得放手時須放手,可施恩處便施恩。——《大樹坡義虎送親》

漢時,有一個叫楊寶的人,將受傷的黃雀救回家,用黃花蕊餵它。小黃雀傷好之後,現出黃衣童子之原形,為了報答楊寶的救命之恩,令楊家累世為三公,代代為高官。

這類異類報恩的故事不少見,雖然事為荒誕,但是理不淺薄。慈悲之人,心存仁厚,絕非為了貪圖利益而助人。往往是水到渠成,由善因而結出善果。

04

含容終有益,任意定生災。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遇事需沉著冷靜,先把一股「氣」壓下去。在《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這個故事中,為了一文錢,共搭上了十三條性命,因貪財之念,更有意氣之爭。小小的一文錢,本不值得為此而爭,生活中很多事像這一文錢一般微不足道,很多時候只是氣不過。只要忍得一時之氣,能冷靜下來思忖,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

05

盛衰有命天為主,禍福無門人自生。——《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凡事但存天理念,安心自有福來迎。——《張廷秀逃生救父親》

盛衰有命,歷史發展、人事變遷的總體趨勢非人力能左右的,有些外在條件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但是在具體的生活中,個人之禍福是可以由自己來把握的。

面對外在條件,可以積極主動地利用,進而改變現狀,而非純然的消極被動地接受。正如孟子所說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想招來福祉,則需心存善念,克制人性的私慾、貪念等。

06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張廷秀逃生救父親》

灘闕巧逢恩義報,好人到底得便宜。——《施潤澤灘闕遇友》

銅盆撞子鐵掃帚,惡人自有惡人磨。——《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佛教因果報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其實說的就是從人世生活中總結出的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依善道辦事,或許可得一時之便宜,於是沾沾自喜,旁人憤憤不平。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良的人,終究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07

善惡無分總喪軀,只因戲語釀殃危。

勸君出話須誠信,口舌從來是禍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

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陳多壽生死夫妻》

人言可畏,戰國策士可以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挑起或消弭一場戰爭;眾口鑠金,子虛烏有之事似乎被說得像是真的。

說出去的話就如潑出去的水,出言不可不慎重,玩笑之言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這個故事中就是因為一個人的一句戲言,而導致了一樁冤案。

管好自己的嘴,成事或敗事,有時就是一句話的事。

08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賣油郎獨佔花魁》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徐老僕義憤成家》

《醒世恆言》中也頗多觀察世道人心之言,感慨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真實這兩者往往不相符。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若要真正了解一個人究竟為何等人,需要與之相處,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感受到。

09

奉勸人行方便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大樹坡義虎送親》

得閉口時須閉口,得放手時須放手。——《小水灣天狐治書》

退一步海闊天空,予人方便,也是給自己留餘地。自己佔了理時,難免洋洋得意,但若得理不饒人,他人可能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10

日前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正如俗話說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倘若做了不義之事,用不正當的手段達成目的,自己的良心首先就會不安。唐玄宗的武惠妃施手段害死了玄宗的三個兒子,而後感到良心不安,為噩夢所擾,不久後驚懼而死。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皆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都是人所固有的善良品質。若做了虧心事,有違這四心,自我的內心就會先顫抖,甚至將自己擊垮。

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公眾號:國學傳承

(id:gxchuancheng)

國學傳承

弘揚國粹

■ 本文轉自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醒世恆言》10大人生智慧: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語言通俗、故事情節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發議論,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智慧。 1、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賣油郎獨佔花魁》 隨著明代商業的發展,商人群體逐漸壯大,社會影響力漸漸提高,在《醒世恆言》等「三言」中,商人成為小說的主角。
  • 俗語: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古人生意經,做生意的人應該看看
    導語:俗語: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古人生意經,做生意的人應該看看現代社會就業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去自我創業,自己當老闆給自己打工,這可是很多人都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在社會中得到的認知也是誠實就是吃虧,所以做生意的時候都會學得很精明
  • 《醒世恆言》中的二十句話,句句是大智慧!讀一次便是一次修行
    現在主要值的是人生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風順的,會遭受大大小小的挫折與磨難,英雄自古多磨難。同時會有許多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更會有虎落平陽被犬欺的人生之路。這句話作者借鑑了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
  • 12月話糙理不糙的人生諺語,發人深省!
    二、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晃蕩。 a bottle of water does not make noise, half the bottle of water dangles.
  •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古人的智慧,字字珠璣!
    不管在什麼領域,都不可能是第一,或者說永遠是第一,所以一個人要謙虛,不能太過分!三、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賺不到錢;待人忠厚的,虧不了本。為人忠厚,一定會得到好處。忠厚老實的人,看似處處吃虧,其實他們吃的虧都有實際價值,忠厚產生的人際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 智慧家長故事分享:王鵬——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智慧家長故事分享:王鵬——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2020-12-10 15:01
  • 刻薄的人,多半不幸福
    刻薄,是一種狹隘,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性。尖酸刻薄,往往是源於內心的不幸福感。寬容之人,有涵養;忍讓之人,有境界。為人別太刻薄,說話別太尖酸。千萬別拿刻薄當有趣,刻薄的人,多半不幸福。說起刻薄之人,戰國時期的商鞅就是一個。
  • 要想做人有福氣,貴在抓住人生兩件寶:一是讀書;二是忠厚
    意思是說: 道德修養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是每個人的立身處世的基石,是為了完善自身,不讓自己處於自發的動物狀態,積德不是邀名求利的工具。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積德也是如此,不是為名為利而積德,積德是人生基本素質的要求。
  • 鬼谷子智慧十三:一個人是真的忠厚還是偽裝的忠厚,該怎樣識別?
    騙子說:「我如果選擇了第一個,成功的概率會變大,得到的錢財會更多,但是,我冒的風險也會變大。因為,他比我更會騙人,我必須時時的提防著他,這樣會很累,一不留神就會被他給賣了。第二個人呢,笨了一點,但起碼不會騙我,就算騙我,也會被我拆穿,跟他合作,雖然不會次次都成功,但安全係數更大一些。」
  • 獲取圓融錦囊,開啟高配人生——合一領袖學院國學班開學典禮
    國學是企業行穩致遠的深厚基石,企業家探尋內聖外王之道,成厚德載物之修為,實現中國夢,一切都繞不開國學這方瑰麗的寶藏。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國剛老師認為,這個時代最需要國學!「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的文化自信,是與西方意識形態對抗的堅實力量。博研國學,傳承文化精髓,是實現文化自信的必經之路。開班時逢六一,他願同學們永葆初心,永傳國學經典。
  • 老子的10大名言——智慧人生的不二法門!
    《道德經》對於修身的論述,以小見大,深入淺出,是我們提升自身修為,實現智慧人生、品味人生的不二法門,逍遙子摘錄了幾句以供大家參考。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生的高度、寬度、厚度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不積累不行,急於求成同樣不可。2、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釋義: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關於道德的10句警示名言,字字千金,充滿人生智慧!
    關於道德的10句警示名言,字字千金,充滿人生智慧。1.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大學》。有道德的人會得到民眾的擁戴,得到了人民的擁戴就可以掌管一個國家。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養正遺規》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會被外界的事物所誘惑。3. 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禮記·祭義第二十四》。尊敬有道德的人,尊敬地位高貴的人,尊敬老年人,尊敬長輩,尊敬孩童。
  • 猶太聖典《塔木德》中12條經典語錄,蘊含賺錢大智慧,不看虧大了
    猶太聖典《塔木德》是猶太人超凡智慧的發源地,也是猶太生意人的賺錢寶典,它造就了千千萬萬的猶太富翁,蘊含賺錢大智慧,對於生意人具有很高的學習和借鑑價值。本文從《塔木德》一書中精選出12條和生意相關的經典語錄,並予以簡單的評析,相信讀完後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1.「別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
  • 那些走在低谷的忠厚老實人,缺了點什麼?
    每個人的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忠厚老實人,他們在人生中扮演著劣勢和服從的角色,對優質人的群體也表現出嚮往、欽佩和羨慕。但是他們並沒有在別人的優秀中找出原因,沒有仔細考慮過,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尤其很多所謂的優質人旁邊,都會有些貌似膜拜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