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以前感覺很有人情味,為什麼現在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呢?

2020-12-19 每天都有家常事

誰說現在農村沒有人情味?只不過現在人都外出打工了,農村留守老人不喜歡,也沒有能力去走親訪友,禮尚往來了,農村有「七十不留飯,八十不留宿」的說法,老人到了七十歲不會外出了。所以顯得農民人不像過去那麼樣熱情、淳樸、善良、大方和充滿人情味。一、人情味是什麼?就是人性善良、淳樸、熱情、憨厚的一面,但農村人情味並沒有消失現在農村人都是老人和小孩子,平時也不走親訪友了,都是在村子裡串串門,聊聊天。人情味不缺乏,比如我們當地1000畝耕地,16個人生產經營,他們都是55歲以上年齡,在農業生產上,都是互助、互幫,今天幫我家幹,明天幫你家幹,後天幫他家幹,收割在一起,耕地在一起,管理在一起,互相不要任何報酬,也不講究是吃虧了還是沾便宜了,平時也在一起分享技術、經驗、信息,互通有無,不分彼此,經常聚餐喝酒,也沒紅過臉,鬧過不愉快。

雖然沒有組織性,卻有自律,互諒互讓,恭謙禮誼,充滿人情味。我們當地農民串門遇上飯就吃,遇上酒就喝,遇上煙就抽,不分你我,不分彼此,也不客氣,也不做作,就象在自己家裡一樣。農村人守望相助還在,缺錢只要張口就借,缺肥和農資上我家勻一點,下雨了,鄰裡不在家,可以將外面晾曬衣物搶收回家,你完全不用擔心衣服被雨淋了,外出可以將鑰匙交給鄰裡,委託鄰裡照看一下家禽家畜。這些農村都還存在,這就是人情味,農民還懂得「記情」、「感情」,就是還人情。二、年輕人外出打工了,還不太懂人情世故如果你覺得農村現在沒人情味,那你一定常年在外打工,與農村文明格格不入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城市打工,在農村生活少,還不懂農村人情世故,對農村缺乏了解,可能習慣了城市生活,討厭農村繁文縟節,覺得農村沒有人情味了。當他們回到農村生活一段時間會體會到鄉親們的熱情,鄉親們的淳樸,鄉親們人情味的。農村人的人情味是代代相傳的,這是農村生活環境所決定的,因為農村自然災害,天災人禍比較多,憑一己之力,很難度過難關的,必須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守望相助,靠大家幫忙才能生產自救,所以農民時時刻刻不忘人情味,沒人味,在農村是被孤立的,攤上事了也沒人伸以援手的。年輕人用農村話講:「還在大樹下庇蔭乘涼」,壓根不懂什麼是人情,為什麼講人情,留下人情。

年輕到30而立之後,才慢慢體會人情世故,所以,目前農村年輕一代可能沒有人情味,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人情味。農村人的人情味與城市不同,農村人情味樸實無華,是純粹沒有私心雜念的,是沒有利益交換的。送你巨款不是人情味,等價交換不是人情味,索要回報不是人情味,互相攀比不是人情味,虛情假意,阿諛奉承,不是人情味。農村人的人情味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

相關焦點

  • 農村「偽人情味」越來越多,酒席越辦越紅火,農民也是很無奈
    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了。 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特別是網絡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了。 作為鄉巴佬,不出門就能了解世界。 但是同一個人和人的關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可能是很多人感覺到的。 農村鄰居和農村特有的人情味沒有了。
  • 在農村,以前紅白喜事都是一個村的大事,為什麼現在卻越來越冷清
    而現在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農村裡面隨份子錢也是越來越高了,在農村這個自給自足的地方,隨份子很多時候已經成為農村家庭比較大的一個開支了。而且在往年的時候村子裡面只要誰家有事,那都是非常熱鬧的一件事,很多人都是主動去幫忙,放鞭炮、唱大戲連著都要好幾天。
  • 為什麼現在感覺小偷越來越少了呢?
    最近,有網友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為什麼感覺現在小偷越來越少了呢?對此,專家表示,現在中國社會治安是全球有名的好,社會穩定,治安環境好。而且監控也無處不在,這樣對於小偷業的發展是一個無聲的威懾。於是小偷們不得不改行了,或者説是轉型。
  • 農村越來越冷清,人情味也變淡了,為啥呢?老農3句話說出真相!
    在幾十年前的農村,人們的掙錢主要是依靠種地,基本上沒有出去打工的,一年四季都能到處看到人。那個時候平常在家的人都比現在過年的時候的人多,以前農村有什麼紅白喜事的時候,真的是人擠人的狀態。農忙的時候,大家都各自在自己的地裡幹活,農閒的時候就三五成群的在門口瞎聊天。
  •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白天也喜歡關門閉戶了?是因為人情味變淡了麼?
    沒有必要的情況,或者有什麼聚會的情況被喊上,通常都不會去到別人家裡玩兒,經常的狀態就是關門閉戶的!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在很多住在農村的村民也喜歡關門閉戶的。少卻了往常該有的熱鬧和休閒,都喜歡各家過各家的,大家不願意再出門去鄰居家到處串門了。也像住在城裡的人一樣,無事不登三寶殿。感覺多了更多的拘束、人情味也變淡了。
  • 農村人以前愛聽戲,現在卻寥寥無幾,到底是為什麼
    在過去農村人的生活是非常少,幾乎沒有,除了平常沒事的時候,和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聊聊天之外,我們所接觸到的娛樂基本上是沒有的。而且電視和網絡是這些年才剛剛普及到了農村過去的農村生活非常的無聊,如果說誰家的家庭條件好比如說誰家的老人過壽,可能就會請一些戲班子過來唱戲。
  • 為什麼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家戶戶條件越來越好的如今,反而越來越多的人抱怨沒有年味了,這是為什麼呢?關於為什麼沒有年味,我有幾點看法。現在不一樣了,國內高鐵最長兩站基本24小時內到達,之前大巴一天的車程,現在2個小時。通訊更不得了,不僅話費便宜了不少,視頻通話更是成了主流,各種聊天軟體也層出不窮。想自己的父母子女的時候,一個視頻打過去,能說能看,多年前一年一見的情況基本沒再出現。所以啊,想見的人不在「一見難求」,過年的儀式感也就淡了一些了。
  • 在城市居住,人們都在冷漠,沒有一點人情味,還是農村生活好
    鄉下空氣好以前在農村,一個村子的人大多都是親戚,都是父輩一茬的人,那個年代的人樸實,沒有見過多大的世面,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勾心鬥角,沒有心計,算計,都是老老實實的以苦為生,都沒有太大的追求和欲望,那時候才能感到情親的純真和熱鬧,有事大家一起幫忙,人也團結,社會在進步,人的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不停地要趕上社會的步伐和節奏,不然會被社會淘汰,人們欲望和追求越來越強烈,慢慢的都想出人投地,都不願在延續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斷地湧入城市,尋找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面對喧囂的城市,生活節奏快,物慾橫流弱肉強食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利益為先,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情味
  •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貼對聯,現在卻沒什麼人貼了,這是為什麼?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貼對聯,現在卻沒什麼人貼了,這是為什麼?過年貼對聯或貼福字本來是非常喜慶並寓意特別吉祥的事情,但對於農村一些家裡年前辦過喪事的農戶家裡家外基本就會見不到對聯和福字了!不過,在大年初二這天往往還是會對逝者有傳統隆重的三年祭拜過程,按理說正月初二這天是不能走親戚的,但如果親戚家在三年內有人過世的話,這時就需要過去參與祭拜一下。
  • 六七十年代,農村一窮二白,現在農民卻深深懷念,是不知好歹嗎?
    無數次地聽到農民說過類似的話,那就是現在吃得比以前好了,穿得比以前好了,雖然打工很累,但是掙得也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不過農民普遍感覺是快樂少了。在優越的物質條件襯託下,內心的焦慮和不開心越積越多,感覺生活索然無味。
  • 現在農村人也喜歡白天插門閉戶了,是人情味淡了,還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也喜歡白天插門閉戶了,人情味淡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人情味變淡也是正常的現象。記得在以前時候,農村裡的家風也是很淳樸的,鄉鄰之間也總是互相串門,湊在一起拉個東家長、西家短的,而那一番熱鬧也是農村裡獨有的風景。
  • 為什麼現在農村孩子去當兵的比以前少了?
    農村兵在部隊比較能吃苦,農村兵的軍事素質也不錯,但現在農村兵好像越來越少了,為什麼現在農村的孩子不太願意去部隊當兵呢?可能也與現在的條件限制和退役後的待遇有關吧,也有農村自身的情況有關,現在農村退役老兵的現狀可能對他們有影響。
  • 農村發展,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農村老人說出內情
    農村發展,為什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農村老人說出內情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的生活相較於之前越來越好,不再是只有溫飽的時光,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向著小康邁進,對於農民來說,生活的收入不再單獨的依靠土地,有著更多的途徑,致富更是需要靠著勤勞的雙手。
  • 年味為何越來越淡?以前過年穿新衣服,現在農村流行穿睡衣出門
    如今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抱怨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有所體會。以前過年都是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現在氣氛就冷清了很多。以前過年的歡慶團圓的時候,有些很長時間沒見面的親戚朋友也能好好聚聚,走親戚能從初一走到十五。那時候小孩子也好,大人也好都是非常開心。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農村生活 農村戶口有什麼優勢
    以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嫌棄農村,感覺農村就是山溝溝,而農村人「拼了命也想出去」,羨慕城裡的生活。而這幾年感覺風向好像變了。很多城裡的更願意回農村買房建房。而戶口也不願意往城裡遷了,上學的時候可以直接將戶口直接遷到廈門的,可是也沒有人願意這麼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感覺現在小偷越來越少了呢?
    第一個,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越來越強大。只要有手有腳,不好吃懶做的話,基本上都能找到溫飽的工作。去當保安,一個月也有兩千塊錢。如果去當了小偷,運氣好,沒有被捉還好。如果被捉住了,那麼就會吃牢飯,讓家人以及自己在認識的人面前抬不起頭,成為黑點伴隨一生!第二個,科技越來越發達。以前的時候,除了能偷到手機,還能有金錢。現今全部都是微信以及支付寶,而大部分人的手機,都設置了密碼。
  • 為什麼現在拍農村的電視劇少了呢?
    其實,農村電視劇系列的熱度下降呢:是必然,就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大體趨勢…這能說明,我們的社會確實是在發展著……只不過不知道是往好的方面發展,還是往不好的方面發展!下面我就來詳細說一說為何農村電視劇越來越少了呢?
  • 普遍現象,為什麼現在的農村比起以前,經濟越好越沒有人了呢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在幾十年以前的農村,人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在家務農種地,沒有別的掙錢出路,一年四季村裡村外都是人,平時就跟過節一樣熱鬧。尤其是誰家有喜事了,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往前湊,看熱鬧,幫幫忙送祝福,那時候人擠人,好不熱鬧。嘰嘰喳喳從早到晚的問候聲,聊天聲特別熱鬧。
  • 在農村裡,為什麼現在很少有父母根據「輩分」取名字了?
    在農村裡,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輩分取名了?那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輩分來給孩子取名了呢?傳統文化已經不再受重視了在過去,很多人都會因為自己擁有一個有輩分的名字而自豪的,因為在同一個宗族內,只要報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一般大家馬上就會熟絡起來,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 野雞都快成了農村一害了,為什麼農村野雞,越來越多了呢
    現在農村河裡的野生魚類,是越來越少了,還有像是蜻蜓、青蛙這類的益蟲也沒有以前多了,但反觀野雞、野豬這類的山上野生動物,是越來越多了,都快成了農民種植農作物的主要危害了。像是不少農村都發生過,農民們種的玉米、花生等農作物,都讓野雞偷吃了、野豬給拱了,損失有點大,山上種的果樹,也常常會受到野生動物的侵害。那麼為什麼農村的野雞是越來越多了呢?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下:我記得小時候那時沒有電視看,每年秋收至冬季的時候,我就喜歡跟著大人後面去莊稼附近抓野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