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在於精緻,城市管理,在於精細。作為城市的肌肉和血脈,背街小巷是城市的「裡子」,雖「背」且「小」,卻事關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反映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鏡子。近年來,朝陽區以背街小巷的精細化整治和文明提升為創建國家衛生區行動的重要抓手,在達到「十無」標準的基礎上,著力打造「精治類」背街小巷,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破亂的門店變成復古風藝術牆,破損的小道變成乾淨平整道路,曾經的背街小巷變成一個「公園」……今年6月,崔各莊鄉泉辛路背街小巷提升整治工程完工,華麗變身後的背街小巷不僅有著高「顏值」,更是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閒的好去處,「美」進了居民心坎裡。
崔各莊鄉將泉辛路兩邊原本都是出租大院和門店,2019年,崔各莊鄉泉辛路背街小巷提升整治工程作為一項環境整治重點工作全面啟動,工程涉及範圍全長1.5公裡,約16500平方米。施工過程堅持小處著眼、細處入手,從提升群眾幸福感、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做起,高標準實施小微廣場建設、人行步道鋪設、浮雕景觀牆體、鐵藝圍欄美化、綠植栽植等。秉著「打造」 一個「城市會客廳」為總體理念,保留了費家村東門休閒小廣場、文化遺址廣壽墓碑等區域,將其融入進了整體景觀設計中,使之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了村民們可以觸摸的記憶。地埋式路燈、休息用座椅、景觀小品等等,充分體現出工程「以人為本」的理念,給周邊居民以「人在景中住,景在居中行」的清新感受。
尋常巷陌,百姓門前,關乎民生幸福。從髒亂差到整潔美觀,在創建國家衛生區的過程中,朝陽區背街小巷陸續全面「深度美顏」,百姓家門口環境的改善,不僅提升了宜居城市品質和群眾的獲得感,更贏得了點讚。
「髒街」變「靚」以來,乾淨整潔的三裡屯西街,步道旁的花草生機勃勃,鬧靜相宜的街區,吸引著周邊居民和遠道而來的遊客。
優化區域環境,規範商戶經營、打擊非法營運、整修道路……街區品質得到提升,又先後引進三聯生活書店、朝陽城市書屋,形成一條閱讀打卡的網紅街區,與周圍的Page One、言幾又、前途驛構成「一公裡閱讀生活圈」,成為了朝陽又一名片。
除了三裡屯西街,朝陽還先後整治提升了祁家豁子街、化家胡同、八南河邊路等多條「網紅」街,背街小巷成了嶄新朝陽的新「靚」點
2017年以來,朝陽區在全區範圍內大力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完成了716條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其中農村地區265條。2019年,朝陽區雙井街道垂楊柳南街獲評「北京最美街巷」,奧運村街道拂林北路、六裡屯街道八南河邊路獲「北京最美街巷」入圍獎。
在朝陽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過程全面落實責任規劃師制度,責任規劃師提供全過程、陪伴式的專業技術服務,參與街巷規劃編制、設計方案審查、指導項目實施、跟蹤規劃落實,並結合街巷實際,廣泛徵求居民群眾意見建議,培養了公眾參與街巷治理的意識。2018年,麥子店街道棗營社區林典強獲評年度市級優秀小巷管家;2019年,朝陽區八裡莊街道紀根棟獲評「最美小巷管家」;東湖街道果嶺裡社區孫鳳英、雙井街道常凱獲「最美小巷管家」入圍獎……作為全民共治的一種創新方式,朝陽區各條街巷的「小巷管家」 們日夜巡查、傳遞社情民意、調動居民參與度,把家門口的小街小巷,像自己家一樣管理起來,促進了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更好地推動了朝陽創衛工作的開展。
2020年,朝陽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新一輪三年計劃啟動,按照《朝陽區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697條背街小巷在前期環境治理的基礎上,標準更細,最大的亮點是多了「精治類」背街小巷。
「精治類」背街小巷在達到「十無」標準基礎上,還必須圍繞車輛亂停亂放、綠化不足、公共衛生等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進行精細化再整治、再提升,達到公共環境好、社會秩序好、道德風尚好、同創共建好、宣傳氛圍好的「五好」標準。
此外,朝陽區還將加強對背街小巷相關環境問題的監督檢查,督促相關部門或街鄉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背街小巷環境等問題。同時,持續推廣美團「美好朝陽騎士」、北京鏈家「美好朝陽管家」等共建模式,堅持「周末清潔日大掃除」愛國衛生活動,引導群眾、志願者、社會單位等力量積極參與背街小巷管理,隨時隨地通過「朝陽群眾管城市」公眾號,對背街小巷內存在的垃圾分類、堆物堆料、暴露垃圾、遊商佔道、店外經營、共享單車亂放、門前三包等問題一鍵舉報,共同參與城市治理。
精益創衛、精緻創衛,細微之處見真章,按照新一輪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規劃,今年,朝陽區將持續發力,「深度美顏」175條背街小巷,用繡花功夫織補城市「裡子」,逐漸把小巷「雕刻」出應該有的樣子,讓群眾「最後一公裡」路更好走,讓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