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湘軍進行曲」電影《半條棉被》:魚水深情穿越時空

2020-12-14 華聲在線

《半條棉被》劇照。 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一送紅軍下了山、二送紅軍大路旁、三送紅軍到拿山……十送紅軍望月亭。」9月4日,這首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的歌曲《十送紅軍》在電影《半條棉被》湖南首映式現場響起。作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其所飽含的軍民魚水深情,此刻更加動人心魄,參加首映式的觀眾沉醉在劇情和動人旋律中,久久不願退場。

首映式之後,電影《半條棉被》已在湖南各大院線公映。

真實故事的感染力穿越時空

1934年11月的一個傍晚,在湖南郴州汝城縣沙洲村裡,3個女紅軍借宿村民徐解秀的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給徐解秀留下。電影《半條棉被》便改編自這段往事。

「半條棉被」的背後,是紅軍戰士將飢餓、寒冷,甚至犧牲留給自己的赤子情懷,是紅軍與老百姓魚水情深的印證,更是中國共產黨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的現實縮影。如今,這個故事已傳遍大江南北,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將這個發生在湖南的感人故事搬上電影銀幕,讓長徵精神和『半條棉被』的故事代代相傳,是瀟影作為國有電影集團的使命,更是我們湖南電影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瀟湘電影集團總經理谷良透露,該影片得到國家電影局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湖南省委宣傳部、省電影局和湖南廣電多次組織劇本研討會和改稿會,反覆論證打磨劇本,湖南廣電在資金、資源上給予了大力支持。

據了解,《半條棉被》已被列為2020年湖南省「光影鑄魂」電影黨課的推薦片目,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直機關工委、省教育廳、省電影局、省總工會、共青團湖南省委已於近期聯合發文,向全省有關部門和單位推薦觀看。

以「長徵精神」傾情演繹

首映式現場,導演孟奇透露,劇組全體成員十分敬業,大家在艱苦的環境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姿態,拿出了「長徵精神」完成創作和拍攝。

從籌拍開始,主創人員先後前往拍攝地實地採風16次,前後共撰寫修改了18稿劇本,召開劇本討論會近50次。拍攝期間,200餘名常駐工作人員及近2萬人次群眾演員幾乎天天都要經歷40多攝氏度的高溫酷暑和人工降雨的洗禮,暴汗和暴雨輪番侵襲,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無一縷乾絲,連長筒雨鞋裡都能倒出一大捧水來。

在拍攝過程中,劇組成員頂著高溫酷暑,在烈日下、在汙水裡摸爬滾打近兩個月,女演員們在汙水坑裡泡出了一身的疹子,紅腫發炎。劇組美術指導那樹楓老師在高溫戶外連續作業,患上了日光性皮膚炎……

演員陳衍利在影片中飾演其中的一名女紅軍戰士王秋蘭,身為90後的她透露這是自己拍攝的首部紅色題材影片,「拍攝挺苦的,在大山中被泥水包裹,但是這是一段難忘的拍攝經歷,我們帶著感恩的心情出演這部片子,拍攝中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相比那個年代所遭遇的,都微不足道。」

影片中的機槍排長張冬生由演員李昂飾演。接受採訪時,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外公就是一名紅軍,經常給他講長徵時的一些故事。「演這部影片,家裡人很支持,我也感到非常榮幸,這是一種精神傳承。」

軍民魚水情深引發觀眾共鳴

首映式上,與會的領導、嘉賓、媒體界人士及觀眾在觀影后深受感動,紛紛為這部電影點讚。

95後女生胡莎坦言:「正是因為前輩艱苦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更加應該珍惜。」00後大學生鄒凱說:「看完電影,我知曉了以前革命先輩的艱苦,也感受到了他們在艱難中奮鬥不息的精神。」公司白領朱錦玉動情地說:「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傳承『半條棉被』的精神,真正把這種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實際行動中去。」

更多觀眾留下了觀影感言:「超棒,支持紅色影視劇,發揚優良傳統,憶苦思甜,對年輕一代能很好地鞭策成長,有助身心健康,能夠更好的激勵下一代的鬥志。」「講述了紅軍長徵艱苦奮鬥的生活,紅軍與老百姓的深情厚誼,那種感情超越了語言表達。」「看哭了,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了來時路。」「不忘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新中國是怎樣建立的。」……

湖南部分資深媒體人也給予積極評價。有媒體人說:「這部影片是對我們黨的初心和革命情懷的最真實表達、最深刻映照,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初心使命與革命情懷,才會有如此風雨同舟、命運與共的軍民魚水情!」更有媒體人表示:「《十送紅軍》中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情景、悲壯纏綿的旋律、歌聲中飽含熱淚的期盼,這些很容易燃起人們心底那份愛國熱情,從而在情感上與受眾引起共鳴。《半條棉被》中體現出的大愛擔當、家國情懷這種精神內涵,對當代青年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是一種正確的引領。」

相關焦點

  • 電影《半條棉被》:魚水深情穿越時空
    9月4日,這首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的歌曲《十送紅軍》在電影《半條棉被》湖南首映式現場響起。作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其所飽含的軍民魚水深情,此刻更加動人心魄,參加首映式的觀眾沉醉在劇情和動人旋律中,久久不願退場。 首映式之後,電影《半條棉被》已在湖南各大院線公映。
  • 《半條棉被》在電影中傳承紅色革命文化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3日電 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瀟湘電影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中央黨校等單位出品的電影《半條棉被》在全國公映。影片通過光影藝術再現三位女紅軍和徐解秀因被子結下的情誼,傳遞了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心心相連的魚水深情,表達了共產黨始終依靠群眾、始終為了群眾的初心和使命。近日,電影《半條棉被》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辦了觀摩研討會,與會專家就該部影片的藝術創作、思想內涵、創作背景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長沙影迷 「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新片推薦——《半條棉被》9月4日...
    8月31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瀟湘院線獲悉,「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推薦新片——《半條棉被》將於9月4日上映,五大看點鎖定紅色主題教育!  真實故事,真情動人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深情講述了一段關於「半條棉被」的溫暖往事。長徵時期,3名女紅軍借宿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她們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  最早發掘這段往事的是原《光明日報》的記者羅開富。1984年,羅開富重走長徵路,途徑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聽徐解秀老人親口講述。
  • 電影《半條棉被》:迷霧泥濘困境中的人性與神性
    《半條棉被》在湘南郴州汝城拍攝完成,湘南多雨,瀰漫無際的雨景營造了泥濘的自然環境,漫天的雲霧濃蓋四野。雙方僵持不下,董秀雲最後折中剪下半床棉被給徐解秀。董秀雲三人和徐解秀在歷史風雨中的萍水之交卻意氣相投,心靈相通,都在替對方著想,無法抉擇,最後就有了「半條棉被」的歷史佳話。三位女紅軍戰士臨走時說「等革命勝利了會送一床被子來」,50餘年後紅軍老戰士送來了一床被子。有的人相處一世形同陌路,有的人相逢數天卻守念一生。
  • 天津市領導同志觀看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半條棉被》李鴻忠廖國勳...
    本報訊(記者 魏彧 於春灃)18日晚,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廖國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段春華,市政協主席盛茂林,市委副書記陰和俊等市領導同志在天津禮堂集體觀看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半條棉被》,重溫紅軍長徵期間「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故事,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 「半條被子」彰顯「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質樸初心
    9月4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承辦的電影《半條棉被》湖南首映式在長沙舉行。「一部紅軍長徵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半條棉被的故事發生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電影《半條棉被》將這段感人故事搬上大銀幕。首映式之後,電影《半條棉被》將在各大院線公映。(9月5日 央廣網)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共產黨員一心為民的初心不曾褪色。
  • 重溫長徵歲月紅色記憶 電影《半條棉被》在京觀摩研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電影藝術雜誌社承辦的電影《半條棉被》專家觀摩研討會,12月2日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行。
  • 電影《半條棉被》正式開機 再現紅軍長徵途中感人故事
    6月26日,電影《半條棉被》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舉行開機儀式。《半條棉被》是一部主旋律題材電影作品,講述了發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沙洲村的一個革命歷史故事。今天,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指導,瀟湘電影集團出品的電影《半條棉被》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舉行開機儀式,導演孟奇攜電影《半條棉被》主創人員正式與觀眾見面。
  • 小題材小人物呈現大氣魄大情懷 專家在京研討電影《半條棉被...
    小題材小人物呈現大氣魄大情懷  專家在京研討電影《半條棉被》  12月2日,電影《半條棉被》專家觀摩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觀摩會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電影藝術雜誌社承辦。來自人民日報社、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報社、中國藝術報社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
  • 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
    12月4日晚,為迎接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講好習近平總書記點讚的「半條棉被」的溫暖故事,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禮堂隆重舉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副省長謝衛江參加首映禮。
  • 中心組織觀看紅色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半條棉被》
    9月18日,中心組織機關、城區及雙清管理部全體黨員幹部集中觀看紅色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半條棉被》,會後各支部為單位開展討論,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電影《半條棉被》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實行戰略轉移。一次又一次的突圍當中,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紅軍女戰士董秀雲把自己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給徐解秀留下。
  • 《半條棉被》:新主流電影中的女性新象及其價值表徵
    《半條棉被》作為新主流電影的重要影像案例之一,其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不同於以往的新主流電影中的女性形象。該片中的女性被賦予了新的刻繪方式和美學意涵。在徐解雲(童蕾飾,半條棉被的受贈對象)家中,董秀雲在與其交談中被問及當紅軍是不是很苦,董秀雲言及不苦。該場景的正反打特寫鏡頭將這一位紅軍女戰士對革命必將勝利的樂觀主義精神展現在觀眾面前。
  • 皇甫宜川:《半條棉被》是紅色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
    近期,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電影藝術雜誌社承辦的《半條棉被》觀摩研討會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會議圍繞電影本身、創作過程及宣發工作進行深入讀解研討。 參會嘉賓皇甫宜川教授從影片共鳴,影片寓意與角色塑造三個角度將《半條棉被》內核進行了生動的闡述。
  • 「半條棉被」暖初心——新田鋪鎮開展「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活動
    9月17日晚上,新田鋪鎮組織開展「光影鑄魂」電影黨課主題黨日,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集體觀看了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半條棉被》,重溫艱苦長徵歲月裡的紅色記憶,從紅色故事中汲取精神滋養,堅守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半條棉被》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作品,講述了發生在汝城縣沙洲村的一個革命歷史故事。
  • 湘潭大學1500餘名教職工黨員集體觀看《半條棉被》
    紅網時刻9月23日訊(通訊員 王成奇 記者 賀衛玲)9月23日,湘潭大學全體教職工黨員開展了一次特殊的黨性教育活動——1500餘名教職工黨員集體觀看紅色電影《半條棉被》。觀影過程中,大家都被劇情所打動,從中感受黨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魚水情深的深厚情感。
  • 零陵中山路小學開展「光影鑄魂」電影黨課主題黨日活動
    11月16日晚上,零陵區中山路小學開展「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活動,組織全體黨員集中觀看電影《半條棉被》。觀影后,黨支部書記何會英暢談感想,《半條棉被》的紅色經典故事生動詮釋了「即便自己只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為民情懷,感動了全場,讓大家更加深切感悟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深入理解了人民至上的豐富內涵,更加深刻領會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意蘊。
  • ...紅色基因——芷江集中觀看《半條棉被》啟動「光影鑄魂」電影黨課
    9月17日晚,芷江全體在家縣級領導幹部、副科級以上單位負責同志250餘人集中觀看長徵故事電影《半條被子》,重溫那段艱苦長徵歲月裡的紅色記憶,從紅色故事中汲取精神滋養,堅守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標誌著為期4個月的「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活動正式啟動。在集中觀影活動上,縣委書記龔紅果同志上了一堂題為《「光影鑄魂」顯初心 紅色記憶淬黨性》的黨課。
  • 馮庸大學義勇軍與「義勇軍進行曲」
    東北大學兼任教授,臺灣前「立法委員」,2000年和李敖搭檔選「正副總統」。  今天全世界華人都知道「義勇軍進行曲」,卻不太知道其背景,因為義勇軍三字,顧名思義,代表不是政府軍,也不是中央軍,那麼,是什麼背景呢?
  • 芷江法院:觀看紅色電影 感受革命精神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健)一床被子,剪成兩半,永遠相連,記錄著紅軍與百姓之間的親密情感,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不可分離的魚水深情。11月19日晚,芷江法院黨總支開展「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走進縣電影院觀看了紅色電影《半條棉被》,切身感受了那段讓人無法忘懷的至深故事。
  • 紅軍長徵故事:「半條被子」裡的殷殷深情
    女紅軍拉著徐解秀的手說:「大姐,這下你可別推了,這半條你就收下吧,等革命勝利了,我們還會回來看你的。」徐解秀顫抖著雙手接過半條被子,淚水流了下來。   徐解秀把3個女紅軍送到村口,望著綿綿群山、崎嶇小道,擔心她們不識路,便叫丈夫再送姐妹們一程,送遠一點,送到大山那一邊。